我的1999 第386节

  陆觉心中露出一丝兴奋,他敏锐的察觉到竞拍价已经濒临富力地产的极限了。

  “31亿6000万.”

  张立咬了咬牙,死死抓着手里的竞标牌,过度的用力,手背的青筋都突了出来。

  许家因看着他,眼珠转了转。

  他明白张立为什么花费这么大的代价也要拿下b9。

  扬名立万,一举成名。

  有了名气,跟政府谈判的时候,人家才会跟你谈。

  否则谁认识你是谁?

  招拍挂?

  说是要出来,但政策一天不落地,就等于没出来。

  现在主流的拿地手段还是谈判。

  有名气的大集团才有机会便宜拿地。

  要不是现在恒大的实力不足,他也想品尝一下b9地块。

  “老张,价格太贵了,不划算,还是算了.”

  正所谓:希望你过得好,但一定不能过的比我好。

  你富力一步登天了,我恒大怎么办?

  “老张,虽然现在行市好了,但你手里也要留点钱,全拿去拍地,又不能卖期房,万一遇到点风吹草动,富力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陈卓林也微笑道。

  本来就犹豫的张立听他们这么说,越发的犹豫起来。

  “泰华地产31亿6000万,还有更高的吗?”

  “31亿6000万一次.”

  感受着前后左右众人的关注,以及周围一句句劝导的声音,心里压力本来就极大的张立再也坚持不住了。

  猛地把手里的标牌扔在地上,起身朝外面走去。

  “31亿6000万,让我们恭喜泰华地产,拍得b9地块.”

  “哗啦.”

  热烈的掌声响起。

  陆觉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后,快速站起身,鼓掌之余朝众人微笑颔首。

  看着那一道道审视的目光,他终于明白‘一举成名天下知’是什么味道了。

  国土的领导走上台。

  满脸都是笑容。

  他确实有理由高兴。

  这次的拍卖前所未有的成功。

  拿出来的地块,除了极个别的,基本都拍出了比预料中更高的价格。

  这可都是政绩。

  “我们在酒店宴会厅给大家准备了午餐,欢迎各位老板移步到餐厅.”

  众人朝转身朝餐厅走去。

  “这位先生,不知道怎么称呼?”

  很快就有人找上了陆觉。

  大家都不傻,能拿出近50亿华夏币拿地的机构,绝对有顶尖的大背景。

  这样的存在,当然要交好。

  说不得那天还能合作一把。

  

  “徐总,拍卖结果出来了.”

  吕慧挂断电话后走了过来。

  徐良放下手里的书。

  “花了多少钱?”

  “国贸地块花了亿华夏币,广渠门地块花了亿.”

  “都不便宜啊.”

  徐良笑道。

  “徐总现在四环外的楼板价普遍在1000元,三环1500,高层2500,高档住宅在3000左右,按照国贸和广渠门地块的容积率和价格,我们做期房的话,很难赚到钱.”

  吕慧认真道。

  “这个我知道,不过我又没打算做期房.”

  徐良打算全额缴纳土地购置款,然后学香江那些地产商,商业地产尽可能快的建完,住宅地产分期,花个五六年建起来。

  五六年后,京城的三环附近的房价都七八千了,绝对能赚的盆满钵满。

  “我让你搜集的资料搜集全了吗?”

  吕慧点了点头,拿出一份厚实的资料放在徐良面前。

  “这些是您让我搜集的京城、魔都两地全部烂尾楼项目和资料.”

  徐良点头后挥了挥手,吕慧转身离开了。

  看着手里的资料。

  徐良脸上露出期待。

  现在京城、魔都等地的烂尾楼,基本都位于二环和三环城市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

  而且价格也不会太高。

  对他而言是极大的捡漏机会。

  而且收购烂尾楼还有几个好处。

  第一,烂尾楼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建设中的“死角”,不仅有碍市政规划,而且影响市容,被誉为城市“毒瘤”。

  而盘活的烂尾楼不仅可以帮政府解决城市建设的难点,还能创造就业、贡献税收,所以烂尾楼在接手、销售过程中,通常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扶持。

  第二,位于城市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

  第三,一个正常楼盘从开发到上市起码需要两三年,而烂尾楼不少已是准现房。

  除了“拿地”成本的节省,接手“烂尾楼”不需要进行报建、打地基等前期工作,节省了建筑成本。

  通常开发一般只需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和少量的收购及改造资金,而其回报率却相当可观。

  好处不少,坏处也有。

  第一,产权复杂。

  很多烂尾楼因为欠债,以及几次转让的关系,债权分为几家,甚至几十家,很容易陷入产权纠纷。

  第二,烂尾楼的土地使用年限均在不停缩水,无形中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

  第三,安全隐患。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光华路soho。

  ‘破烂王’潘石意07年,亿购得民源大厦,并更名为光华路soho”。

  虽得了个大便宜也摊上了大麻烦。

  该项目自2000年起就被发现有安全隐患,潘石意2007年底接手这个项目后花了2000多万元打了378根护坡桩,但仍然免不了墙体开裂,甚至下沉的情况。

  第四,楼市隐患。

  房地产是有周期的,如果在巅峰的时候买了烂尾楼容易砸手里。

  不过对徐良而言烂尾楼的坏处没这么多。

  产权复杂,理清楚也就是了,大不了多花点钱。

  现在花的钱跟楼市上涨后的价格相比,根本不算啥。

  第二,烂尾楼的年限不够了,价格也会相应的更低,而且他买烂尾楼又不打算卖,而是打算出租,所以无所谓。

  第三,有重大安全隐患的烂尾楼不买也就是了。

  第四……。

  唉。

  在华夏二十年内楼市都没跌的可能。

第310章 烂尾楼

  看吕慧搜集的资料。

  第一个烂尾楼就是‘银都中心’。

  银都中心历史很悠久,是1992年赴港招商的地产综合体。

  95年开工建设,97年左右停工。

  2现在已经搁置了三四年。

  位于西直门北大街,二环和三环之间,区位优势不用说。

  22万平米的总建面,价值不菲。

  “这可是好标的.”

  在上面打了对钩。

  第二个是‘公主坟商业大厦’。

  位于西长安街与西三环交汇处,地处公主坟商圈,总占地面积约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

  也是一个商业综合体。

  徐良表示很喜欢。

  第三个‘京城第一商城。

  ’

  这地方在国贸cbd,虽然区位不如刚拍下来的c9地块,但也没差多少。

  关键地方也很大,占地面积五万五千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五十余万平方。

首节上一节386/7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