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傻。”江夏说:
“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常乐,我觉得以后,我们还是要非常注意才行,尽量不要出国,即便要出国,那也……”
江夏的话没有说完,被常乐的电话打断。
常乐拿起手机一看,是母亲谭小雅的电话。
“喂,妈!”
“哦,是这样啊,我知道了。”
“小夏在我身边啊。我知道,会带她一起过去的。”
“好,那就在仁和县见。”
常乐结束通话,江夏问:“阿姨打电话来,什么事啊?”
“我妈让我们这个周末回一趟老家,我堂哥结婚。”常乐说
“结婚啊,这是喜事啊。你问问,嫂子需要伴娘吗?我还没有当过伴娘呢。”江夏积极性很高。
“你当伴娘?还是不要。总不能喧宾夺主吧。”常乐笑着拒绝。
就江夏这外貌条件,再朴素的伴娘装套在她身上,都会让新娘子相形见绌。
虽然没有见过堂嫂。
“我在你心里真这么好啊?”江夏故意问。
“当然,没有半点假话,可昭日月、可鉴天地。”
“哈哈,好吧,我不当就是了。”江夏很开心。
第184章 回仁和县
结束一天的练功课程,林爽用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然后,披上及膝长款外套,套上阔腿裤,换上休闲鞋,挎上背包,走出练功房。
“等等我们。”室友们紧随其后。
“你们不是要去陪男朋友吗?”林爽说。
“出了一身大汗,总要先洗个澡。”
已经是秋末冬初。
阳光虽然明艳,却不温暖,北风裹挟着冷意凛冽而来。
林爽忍不住裹紧了外套。
“林爽,晚上有没有活动啊?”室友搭着她的肩膀问道。
“怎么?又想拉我去当电灯泡?还是你男朋友又想帮谁牵线?”林爽问。
上一次,室友说去看电影,就她们两人。结果,室友男朋友去了,还带着一位男生。
那位男生殷勤过分、热情过度,让林爽不适应,当场拒绝。
让室友男朋友很尴尬。
“没有,这回真的没有,我就是随口一问。”室友回道。
“哦,我说过不会谈的。”林爽说。
“为什么?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不来一场风花雪月的浪漫爱情,岂不可惜?”另一名室友问。
“姐妹们,我们已经大三了,过完这一年就要实习、找工作。到时候……哎,算了,不说这些扫兴的话。”林爽及时停住,怕影响室友心情。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不就是毕业分手嘛,我们心里都知道。”室友们都不以为然。
“这是你说的,我可没有说。”林爽捋了一下额前刘海。
“现在不是还没有毕业嘛。爽儿,人活着太清醒、太理智很累。”
“是啊,爽儿。万一运气好,毕业后能在一座城市工作,那不就完美了吗?即便分手,也是人生中一段美好回忆。”
“对,至少将来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总还是有点美好回忆。姐妹们,你们说是吗?”
“是的!哈哈!”
面对室友们七嘴八舌、嚷个不停,林爽加快步伐。
“别走这么快啊,爽儿。”
“我难受死了,要去洗澡。”
“我们也去,我最喜欢和爽儿一起洗澡了,滑溜溜的,嘻嘻。”室友说完,还伸手去摸。
“你这个女流氓,大街上动手动脚。你别笑我,你看看自己。”
“我?比你还是要好一点,最近有二次发育迹象。”
“呸,也不害臊!”
“林爽!”一位高高瘦瘦的帅气男生向林爽跑过来。
精心打理的上梳飞机头,立体有型,衬托出整个人更加精神、阳光。
男生走到林爽跟前,正准备说话。
“刘锦成,找我有事吗?”林爽先一步问。
“哦,明天不是周末吗?就想请你出去玩。”刘锦成挠挠头。
“抱歉,没时间。”林爽冷冷拒绝:
“还有,我上次应该已经和你说的很明白了,希望你能理解。”
“我知道。林爽,做一个普通朋友总可以吧。”刘锦成想曲线救国。
“不行。刘锦成,你一定要我把话说的很明白吗?我觉得男女之间没有普通朋友一说。”林爽摇头说完,绕开刘锦成。
室友们报以怜悯眼神看着刘锦成,跟着绕开。
刘锦成站在原地,看着林爽的背影,很是无奈、苦恼。
走了一段距离,室友们才问:
“爽儿,为什么不答应?刘锦成啊,多帅啊。学校好多女生都暗恋他呢。”
“就是,何止是帅,还多金了。听说他家里做生意的,超有钱。”
“还有性格也好,笑起来又阳光、又开朗,听说为人挺大方。要是他来追我,我立马甩了我现在的男朋友。”
“……”
“能不能别说他。我说过大学不想谈,对方是谁,帅不帅,有没有钱,和我有什么关系?”面对室友叽里呱啦,林爽觉得头要炸了。
“得了吧,爽儿。姐妹们又不是不知道,你肯定恋爱了。”
“就是,经常一个人坐在那,发呆、傻笑,不是恋爱是什么?”
“对,那样子别提多甜了。”
“他是谁啊?是我们学校的吗?也没见你打过电话。“
“难道只是暗恋?”
“一定是暗恋。”
“……”
………………
江州。
周末,常乐、江夏赶回仁和县。
仁和县是典型意义的县城,面积不大,城乡结合、人员密集。
国道与省道交汇处是县城中心区域,后续兴建的县道,连接全县。
两人来到仁和县,先在仁和酒店,办理入住手续。
常乐堂哥的婚宴地点,就在仁和酒店。
办完入住手续,两人沿着主干道往伯父常学端家走。
一路走来,举目望去,都是方方正正、高矮不一的火柴盒式的房子。
偶尔一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非常突兀。
道路两旁的店铺,经营面积随意拓展,杂物商品任意陈设
来来往往的行人,两轮、三轮、四轮交杂其中,拥挤不堪。
常乐告诉江夏,这是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除了车多了,其他和小时候差别不大。”
江夏一边听常乐介绍,一边新奇打量眼前的一切。
五金店旁经营着花圈店。
花圈店旁是一家潮流精品服饰店。
服饰店旁边又挨着一家三层楼高的国际饭店。
挑着担子的村民们,占据着国际饭店前方空地,将水果、蔬菜摊在地上,时不时吆喝几声,吸引行人驻足。
还有卖油饼、豆腐、猪肉、咸菜、调味品……,卖老鼠药的、治牛皮癣的、剃头的、卖竹制品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弥漫着浓浓烟火气。
“每天都这么多人吗?”江夏问。
“应该不是,今天可能是赶集的日子。”常乐回道。
常学端的家就在国际饭店拐角处,毗邻仁和一中。
是一栋四层楼高的自建房。
一中校门口,全是此类型建筑。
“得益”于规划,此类建筑,生生把本应是笔直宽阔的一中入校大道变成了S型,营造出书山路的艰难坎坷、曲径通幽。
两人路过国际饭店,来到一中门口S形道上。
恰好学校放学,学生们争先恐后涌出校门,从两人身边擦肩而过。
江夏看着这一张张生动,稚嫩又青涩的脸,生出一番感慨:
“常乐,其实在学校教书,每天面对这些孩子,也挺好,不是吗?”
“改主意了?”
“我就没有主意啊。只是想先学习一段时间,有机会的话就创业。”
“那现在不创业了?”
“还在犹豫,拿不定主意。”
“那慢慢犹豫,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