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过去:开局送老婆 第70节

  十块钱一件喇叭裤,七块钱一件衬衫。这自产自削的还好,批发的话,已经没什么利润了。而还有些盲目进入生产这行的,基本是进来一个套牢一个。利润少的可怜,有投入回本就难。

  十块依然不是终点,只不过再降价速度不那么快了,以前降一块钱,也就少挣几十分之一的利润。现在一件衣服利润都没几块了,降一块就是少几分之一的利润了。

  一些稍微大一点的厂,还能靠量稍微支撑一下,小厂子生产少,其他成本摊上来,平均一件衣服的成本就高了。可能一件衣服成本就要六块以上,当衣服只卖八块一件的时候,这还怎么去卖,批发出去商贩要挣钱吧,商贩挣,厂里就是白打工。自己去卖,也要增加人工成本吧。

  但不生产,厂里的开支都可能发不出来。所以现在一条裤子也就8~10块的价格了,偏远点地方,商贩愿意跑,可以卖到10块钱。热闹的地方,摊子太多,你卖10块人家卖8块,就卖不出去。

  而到了这个价格,一直看似没加入战场的国营服装厂,其实是最先抗不住的。国营的,干好干坏都一个工资,部门多,管理岗位多。工人也臃肿,而且还要发放退休工资。这边服装在堆压,那边还在生产,市场反应慢。

  等到发现库存积压多了,才决定停止生产,而工厂不开工也得养活工人呀。

第159章 分房

  国营企业出现财政问题,那可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因为服装厂也不可能生产针头布匹什么的,都是从纺织厂针线厂拿的货,而都是国营,以前的惯例都是先拿货,然后财务慢慢去跟你对单子,再等打款。这周期可不短。

  所以一但出现经营问题,国企就一定会出现三角债务或者多角债务。不过这都要爆发周期。

  衣服之类的,已经彻底不要布票了,而罗微诗直营店,比罗成想象的还乐观。每个城市的直营店货卖的都不错,年轻人喜欢显摆,穿上一套罗微诗的衣服,你就别拿地摊上八块十块的来跟我比了。

  就跟抽烟一样,你抽几分钱的烟,我抽一块钱的,你发烟的时候都拿不出手吧。地摊货是便宜,但我忍一忍,爱惜一点,我买一件罗微诗的衣服当三件穿。

  甚至你要是穿一套罗微诗的西装去相亲,觉得能成为最亮的仔。人家会说‘不得了,这人真有钱,西装都是罗微诗牌子的’。

  罗成考虑过经济因素,所以选择的直营店都是优先有经济的大城市。但没有考虑到国人攀比的因素,这倒是又给了他一个启发。

  什么人的钱最好挣,要面子的人,并且是在结婚时候要面子的人。罗成觉得等再弄电视广告,主推新娘新郎服装,把罗微诗品牌继续做大做强,并且对于二线城市开始布局新的直营店。

  而现在服装降到这样的程度,罗微诗倒是服装厂方面也暂时停止了扩张,在尽量购买货车,扩建运输队伍。因为这样的价格,除非是附近很近的城市商贩还会来四九城批发衣服去卖。其他城市,进价六块卖八块,要是扣除运费,量少的话本钱都不够,量多又担心卖不出去的风险。

  所以现在已经开始接受电话预定发货了,罗成厂里也正式建立了电话销售部。货车整车发货,也要不了多少成本,总比再降价去批发的好。

  而忙到这时候,年底也就又快要到了。到这时候,很多厂都要开始准备过年的福利了。这年月没有什么年终奖,主要是发吃的,米油鱼和肉之类的。而这类东西罗成今年也不打算破例,跟着其他厂搞。

  肉联厂和粮站,最多又是利益交换的形式去购买。四九城这几年粮食倒是不紧缺了,不过不是说四九城收成好,而是作为特殊城市,优先调配的问题。

  而发这些,只不过是基础。真正的是分房子,单位的职工楼毛坯已经建好了,装上门和窗就可以住进去了。当然了,也会先通水电。

  罗成建的职工楼,房间面积都不大的,类似于单身公寓的那种,一个厨房带一个大厅就齐了,厨房跟卫生间是连在一起的那种。当然了,也有面积大一点的,双职工房,还带一个阳台。朝南的都是大房间,朝北的都是小房间。

  这样的房子,一栋就有五层,一层三十多个房间,前后各十五间。当然了,这只是普通职工房,还有干部领导房,设计是有所区别的,朝南的肯定还是阳台,但阳台之后就是厨房了。阳台加厨房连在一起,面积也不很大,中间一条过道,朝北的就直接是二个连通的房间加一个小的卫生间。

  其实总体设计跟这年代的职工房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罗成建设的房间都带卫生间的,哪怕很小,但不用去外面的公厕上厕所了。很多人现在住房子,都是小便用尿盆尿桶,大的就去公侧的。

  普通员工宿舍一栋楼是一百五十个房间,干部宿舍外面看上去差不多,但其实就是前后变成一套房。面积是单职工和双职工加一起的大小,能住七十五户人。

  而作为一期工程,罗成是先建了十栋房子。三栋干部房,七栋职工房。而现在一栋房子的建设成本十分便宜,一个房间平均也就是三百块的费用。这还是因为有钢筋水泥。不过这年底农村自己建房买砖头也就五六百块,房间可比罗成的一个房间大。

  反正一栋房子成本就六万左右,这是包含门窗和通水电的费用。房间门窗都是木头做的,一栋房子都花不了多少钱。

  这也就是对罗成来说不贵,对于一些厂的员工来说,一年不吃不喝才能建的起这样的一间房。一栋房就得要六个万元户呀,这第一期就下去六十万了。这年代有六十万,绝对是超级有钱人,就这样建一批房子就没了。

  但这房子建好,也并不是说直接给员工的。只是说分给他们住,有需要的就申请。房子是用来留住职工的,是给自己厂里人分的,你要是离职了,房子是要收回的。但也不是说拿一套房子就留住人家一辈子,起码得有一个年限。干满多少年,这房子才等于送给他。

  现在的生活节奏慢,日子过的也慢,很多人找工作都没想着过渡什么的,都是冲着一辈子去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限制等于无。但条件也合理,你总不可能干个几年不干了还拿厂里的房子吧。

  干部房,虽然只建了三栋,但目前把所有的领导算上,也分不掉多少房。主要是用来吸引大学生的,很多外地的大学生的,现在等于来这边参加工作,又多了一个福利,高工资,有汽车调配权,一来就可以分房子住。

  普通职工房,那基本是大家抢着申请。除了返聘来的一些年龄大的,他们本来就有退休工资加这边的高薪师傅工资。很多人也就是在家里闲着,又想减轻负担才来的。十分的不稳定,干不了几年可能就真正干不动了的。

  罗成倒是不计较一间房子,是那样没有必要,过年给这些老师傅多发一些补品水果罐头什么的,他们其实还更开心。

  职工房总共也就一千来间,双职工和单职工各一半。所以单职工房就是五百间,而厂里单职工的多,就算再翻几倍也不够分的,而双职工房竟然还有多。

  那些资历不够来的晚的,不少单身的人就把主意打到了房子上面,厂里男女职工都不少,组装厂男职工多,服装厂女职工多。反正这年头还是相亲结婚为主,那干脆就在厂里物色对象,谈成了就赶紧结婚,这样就能白拿厂里一套双人房了。否则这样多人都想要单职工房,下一批什么时候有,有了自己又有没有资格分,都是不确定的因素。

  所以罗成也没有想到,分一个房子,竟然分出一个相亲热潮出来。不过这又算什么,再晚一些年,还有为了房子假离婚的,到了分房的时候,赶紧双方都有资格,就离婚,一人分一间,然后一间给小孩住,夫妻两人还是住一起的不是没有。

第160章 美食城完工

  改革开放,现在指定的特区试点就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但发展的最好的就是深圳了,原因有很多,离香港近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

  这些城市都有一个特点,靠近港口,交通好。所以城市试点区也基本是南方城市。按照历史发展,大量务工人员都会前往那边的城市,然后人员多了,带动更多的项目的发展,发展好了,又吸引更多的人来。

  但初期,大家去那边务工,主要是为了多挣一点钱,很多地方特别是乡村,日子过的实在太艰难了。

  当那边经济起来了,城市有钱了,就会出台更多好的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到时候有学历,有技术的,还有有能力的医生,过去就是好几倍的待遇。最主要的是那时候国营企业很多都开始不景气了,很多人也不再执着于国企了。

  如果不是国营企业目前还强盛,还没有出现其他行业来竞争,罗成的厂要招人才也不会这样费劲。

  现在罗微诗厂,几乎以一己之力,动摇了历史局面。北方人去南方毕竟太遥远,到四九城来,进入罗微诗厂,待遇福利都不比深圳那边低。只不过因为信息不流通的原因,很多人不知道四九城有这样一个地方。

  那些经济特区都是上个电视专门宣传了的,所以全国都知道那边的几个城市了。四九城不是指定的特区,不敢乱来。因为现在才改革两年,也不知道以后具体的情况。但四九城上面肯定是知道罗成这个已经形成规模的厂在的。

  现在上面对于罗成这厂的态度是不宣传也不阻止,毕竟不是指定的城市,这样跟着深圳那边走,万一那边有问题了,这边再出面也没有关系。

  现在只要知道这边厂的人,就想往这边来。因为深圳那边大家也只是知道开了一些厂了,在招人。但去了那边还是要去打听消息哪里招人,四九城这边就不一样了,直接奔目的地就可以。

  现在罗成的厂,除了在制作品牌服装的罗微诗服装厂,其他都是在扩张。像普通衣服,裤子就六块钱在批发,衬衫也便宜,加上运输费用,反正一件衣服就一块五左右的利润。已经是在靠薄利多销的策略在经营了。

  不过罗成也知道这是暂时的,都这样玩,罗成服装厂一天就算生产几万件衣服,一个月依然还没以前一小半利润多。

  罗成也不可能垄断市场,把想做这一行的全部搞死。因为就算现在搞死了,只要他衣服提价,大家看见又有利可图了,到时候还是一样会出现各种服装厂的。但要想涨价,第一个得先把国营同行搞死,否则有国营服装厂在,罗成想搞什么也没有话语权。

  而今年,国营服装厂应该还能支撑一下,因为价格战也就是打到最近这几个月,他们才收支不平衡的。明年就会应该按照政策安排人下岗,裁剪人员臃肿的情况。

  不过就算下岗,也是有上面兜底的,会发基本的保障工资,然后安排到其他企业去。国企是铁饭碗,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厂没收入或者倒闭,跟工人可没关系,你不发工资就去闹。

  而在年底的时候,‘食堂’也建设完成了。没有后世的华丽装修,就是面积大,跟一个美食城一样,总共三层。罗成也没实行招商,在四九城,还是有很多会做吃食的手艺人的。一楼先弄了一个零食小卖部,还有汽水饮料。然后就是各种美食了,糖葫芦,煎饼,早餐,面条之类的。

  第二层,基本类似于后世的快餐形式,有炒饭炒面。这也主要用于职工餐。而三楼,属于炒菜类了,三层的面积有多,但没有关系,以后留着改造。

  三楼适合领导和借调用,那些有能力的大学生,天天在三楼消费都没有一点压力。

  每一层,楼层都安装了几台彩色电视,主要是现在的电视尺寸太小,距离远了就看不清楚了,所以在几个方位都安装了。安装电视起码有现代化的感觉。

  食堂建设好后,罗成是打算把食堂对外开放的,不是厂里的人也可以来吃。所以罗成实行的是饭菜票和现金制度。饭菜票是专门印制的,有素菜票,半荤,小荤,大荤。饭票就是馒头和米饭两数。

  饭菜票只能员工购买,而且还有数量限制。因为食堂是对外也开放的,哪怕都是素菜,也偶尔有价格不一样的,还有其他品种也是,荤菜类型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但菜票就算是对员工的一种照顾,因为这不太分的那么细。用菜票购买一些贵的菜,是比直接用现金买要划算的。

  而罗成这样做,虽然操作更麻烦了,会给食堂收票收钱的增加工作的繁琐。全部收钱的话肯定是省事的,但罗成需要的就是员工的认同感。当厂内的员工用饭菜票吃饭的时候,比不是厂里的人省钱,就会有认同感。

  这个三层楼的食堂建好后,直接在大门口上面就弄了‘罗微诗美食城’的招牌字样。虽然现在主要是给职工用餐用,但罗成相信,就他这样发展,实际上也将成为一个小经济区。

  现在厂里就有几千人了,一些远点地方的人,来这边工作可能也不是单身一个人来的。有带小孩,也有把家里老人带过来了的,

  张厂长说,如果香港那么的玩具订单一直这样增加,热得快海外市场不出现问题的话。明年厂里上半年就能突破员工上万了,而上万的员工,加上带来的家属,将会形成一个小型的人口密集地。但附近的配套场所太少了,罗成想让这成为小经济区,有点不现实。

  对于张厂长的话,罗成也就是笑笑,搞管理他是不行。但凭见识,罗成自认有后世的生活经历,要把这里来个翻天覆地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很多行业,罗成也触及不到,但自身已经积累成这样了,其实完全可以变相发展。这些工人挣厂里的钱,其实他们现在才是比较富有的一批人了。比国营企业工资高,福利也不差。完全可以考虑让他们哪里挣钱哪里花。

  没有谁规定不能挣自己员工钱的,首先就建一个农贸菜市场,方便一些有家属的人日常生活所需。就建设在职工楼朝西一点,往西边农贸菜市场,目的是以后还要建设的职工楼会围绕着着市场建设。

  一开始免费开放,让附近有种菜的随便来卖。然后罗成再联系卖肉的过来,这边员工工资高,舍得吃肉的应该不会少,没人愿意的话就自己请人卖。等市场人气起来后,再收租金,舍不得租金的就别来卖,又不强迫你租。那些自己种点菜临时来卖的,总共来带十来斤来卖的,在市场外面规划一个临时地摊点,让你免费卖点,但只限制蔬菜。

第161章 突然就乏味了

  想搞一个小型经济区,主要是罗成已经烦腻了如今这样的生活。要钱,他早就不缺了,要不了几年,国内就会出台正式的商品房,然后私人房屋登记了的,也一样可以正规交易了。

  到时候随便买点四合院之类的,管其他人怎么发展,他在未来也将是最富有的一批。但在这时代生存的越久,其实越怀念后世的生活。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哪怕自身没别人强的时候,但罗成也算是带有一个系统金手指的人。吃点好东西的时候,看见别人羡慕的眼神,罗成也是有虚荣感的。

  但虚荣感这东西,搞一二回,或者十回百回,也就没有其实了。而且对于异性伴侣,罗成发现自己后世的时候虽然有处过几个女人,他也曾经认为自己可能应该算一个花心的人。但现在他发现自己其实应该不是,跟三妞在一起这样多年了,他发现自己只是单纯的色,并不是花心。

  好看漂亮的女人,是男人就会喜欢,甚至会有幻想。但不花心的人,他会有自己的坚守,色的人不一定花心,否则只要是这方面需求稍微旺盛点的,都花心不成。

  就跟三妞一样,她是一个很矜持的女人,除了罗成外,她可以对任何其他男人保守到极致。罗成对一些漂亮的女人可能还会偶尔幻想一下,三妞却没有,她只对罗成不在身边出差的时候,才会幻想,幻想的对象永远是罗成一个人。

  所以罗成对于好看的女人也就是单纯的欣赏,又不像后世的有钱的男人可以无聊的到处玩弄女人打发时间。

  有钱,又不玩弄女人,而娱乐生活嫉妒匮乏的时代。让罗成现在就是想折腾点什么,之前离职想做生意,其实就是想看看这年代是不是跟后世说的那样,只要敢折腾,是头猪都能起飞。

  而现在他了解到的确实是如此,什么都缺的时代,做个小商贩,随便倒腾点什么都挣钱。就算是现在的服装行业,价格战打的这样早,完全是私心作祟,咎由自取。如果有规则的竞争,价格怎么可能会烂的这样快。现在销售十几件的衣服才有以前一件衣服的利润,只要其他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高的厂,这利润可能还不够开支。

  但厂家不好过,不代表商贩没钱挣,现在一件衣服利润可能没什么了,但销量是真的可以。一件衣服就算挣一块钱,位置选择的好,一天可能就能挣人家一个月的工资。

  特别是现在快要过年了,很多城市经济都提升了不少。虽然改革开放是指定了几个城市,但全国的话是都允许做生意了。所以一件十块左右的裤子,一件棉袄什么的,很多人还是买的起的。

  罗成没去生产棉袄,不可能什么款式都去做,何况这类衣服季节性太强。以后完全可以去生产羽绒服和保暖内衣,这棉袄的生产还是让其他厂稍微有点生存空间吧。

  主要是现在罗成在搞更挣钱的婚礼服,男士西装和女士红大衣之类的。弄婚纱不太现实,一件红色的外套大衣类的,女人结婚穿着喜庆。平时也可以穿,也不会买了放衣柜里不动。

  所以过年的前一个月,不光是中央电视台,那些有直营店的地方电视台都上了电视广告。台词很娄,但也很直接。直接就是一个结婚的画面,新郎新娘是没有台词的,但男的长的帅女的漂亮这是要的。然后就是声音旁白,罗微诗西服和女装什么的,结婚和回家过年真不错。

  没有错,不但是结婚的台词,以为这样的衣服哪怕就是过年回家置办一套,也的确穿的好看。

  罗成总不能把衣服的作用限定的太死,就像婚纱一样,不是结婚的谁去买。而且等年后罗成还准备去香港拍摄一条广告,专门西服的,拍香港人一些白领男士女士西服的,把穿西服的定位为精英人事。

  潮流这东西,现在罗成是看明白了,这是可以引导的。就像喇叭裤,如果没有罗成的插手,能这样快流行起来嘛。在回想一下后世那些各种流行的东西,还不都是先给人灌输一个概念,然后加上这样的东西的确不错,这样就容易流行起来。

  现在罗成已经明白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了,他需要挣钱,然后打造一个后现代化的小型经济区。在香港,除了网络科技没有,但那边的繁华和潮流,已经有了后现代化的锥形,所以罗成打算先建立一个小的经济区,然后再迅速升级。

  别看现在罗成的厂区位置是郊区,但以后这可还是几环之内的位置呢,也是城市中心。

  先建农贸市场,等这边人口更多了,就搞商业街。然后就是商场,超市,娱乐场所。现在过年的确还很喜庆,鞭炮到处放,买年货,吃吃喝喝。但消遣的地方实在是太单调了,逛街依然还是百货大楼那边转转而已。

  以前或许没能力做些什么,也没有开放不能做什么,罗成每年过年其实还不觉得乏味。但今年过年,罗成就觉得什么都无聊了,除了跟孩子们聊天的时候,还能感觉到有些劲头。其他的那些过年活动,真的是没有什么兴趣。

  而一到晚上,罗成就只知道在三妞身上折腾,三妞也感觉出罗成的不对劲。生活在一起这样多年了,肯定能一下就感觉的出来。但罗成不说,她除了用配合来缓解这样的状态,也不知道如何办。

  说实话,罗成想过暴露自己身上的秘密,但其实保守一个秘密是很痛苦的事情。但不说出来,他的有些想法别人也不一定会理解。

  1981年,新年大家过的都很开心,罗成也只是觉得乏味而已,倒也没有不开心。而新年一过,罗成就开始折腾了。

  直接又开始规划第二批职工楼了,农贸菜市场也开始选址建设了。而因为规划的问题,农贸菜市场以后肯定会人气很旺的,如果单纯一个农贸菜市场,要不了多少地方,但这市场附近要是不改造出一条商业街什么的,那就太亏了。

第162章 第一百五十七 庞家沟愿意拆了

  商业街有了的话,还需要其他的地方,所以作为长远的规划,罗成打算直接圈一块大地皮过来。因此就涉及到了一些零散的住户,罗成就派人去做思想工作,愿意搬的就给房子补助,或者直接给钱买也可以。

  而这次涉及的户数不多,加上都知道一期的职工楼是什么样子,并且这拆房子的话,是家里人口多的话是能多分的。职工楼能直接通水电,房子里还有单独的厕所。这可不是农村的自建房可以比的。

  农村房子喝水得去挑,起码是去打井水。电的话还要申请了花钱去扯线,厕所是公用的不说,还是那种粪缸式的,中间就两根大木板支持,根市区里的公厕是不一样的。

  那些庞家沟村当初反对拆换形式的,有很多人都后悔了。现在的人虽然缺房子住,但不愿意买房建房。没钱的弄不起,而有钱的,特别是在罗微诗厂上班,人家本来想挣点钱建房的。可厂里有房子分呀,这次没分到,下次可能就轮上自己了,有那么好几百块建的房子,还不通水电,没单独厕所的。老年人想建,年轻在厂里上班的人不愿意。

  现在要是能生的,谁家不是生好几个的。而这次建设农贸菜市场,那些要被拆迁的,在同意后,他们发现竟然只要是满了多少岁的,哪怕是女儿也有房子分。当然了,也要跟被拆的面积挂钩,否则拆一户分个五六套房子下去,在这年代真不划算。

  主要是现在土地不值钱,罗成有钱也不是傻子,面积不够的要分房,可以很低的价格购买。放弃购买的,也可以直接补点钱。

  也就是说,家里有人多哪怕拿不到那么多房子的,也可以拿点补偿款。有些一家二个女儿一个儿子的,要是被拆的面积不大,可能就只能分三套,父母一套,子女二套。而有女儿的家庭,这年代重男轻女,分到房子可能也不会给女儿,等女儿嫁出去难道还便宜给别人不成。

  反正听到这样的分发,庞家沟那些当初就愿意被拆的,现在对那些当初不愿意的,彻底愤怒了。你们不愿意拆看中土地,那你倒是自己花钱建房呀,建也没有看见建,又都想在厂里熬一熬看有没有机会分房。

  但很多人是房子根本不够住,经常一间房中间就用一个布帘或者木板隔着就当两间用了。而现在分的房子,可是有水电有卫生间的。窗户都是装的玻璃,透亮的很。

  如果不是某些年纪大的有意见,村里人早就都住上水泥房了。而且再看看那些有职工房的,那种单人房的,有分到房子的单身男性,娶媳妇都容易的多。单人房又没说只能住一个人,夫妻住一个单职工房,也比农村这样挤着住要强呀。

  一些脾气暴躁的年轻人,现在都直接在背后戳某些人的脊梁骨。有些暴怒的人,本身又没有什么文化和修养的,见到一些当初反对拆换的人,直接骂的都有。

  年后庞家沟村村长实在是受不了了,天天有人来提这事,想让村长出面去问问罗微诗厂还能不能来这边拆换,现在还没拆迁一词,拆迁是后来拆掉迁移到其他地方去。现在拆了其实以后住的地方还是这里。

  而村长就算要出面去询问,也得全部村民同意呀,人家上次就说了,有不愿意的,人家总不能强行拆了你的房子吧。而不拆的话,怎么去规划。所以庞家村开年初就立刻开了会议,罗微诗厂那边先不管会不会同意再来这边弄,但要村长去找那边谈,起码这边得全部同意。

  然后一百来户人,当面调查,这时候当初一些有意见的也不敢惹众怒了。那些有意见的,别说外人了,就自己家可能都没什么齐心的了。只要是年轻人,就没有不愿意被拆换的。哪怕是罗微诗上班的,有不花钱的那么好的房子住,就算是在厂里上班能挣到钱,但凭什么自己拿钱出来去建呀。

首节上一节70/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