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122节

呵呵,难得,老奸巨猾的杨厂长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坐在会场角落里的周平安,看着眼前这难得一见的场景。

“而且,现在食堂不光面对着粮食紧缺问题,还有副食品也同样稀缺!”

“调料问题暂且不说,反正大家现在只求能添饱肚子。”

“但是,食用油,猪肉,鸡蛋这些东西呢?”

“虽说是按照人头定量供应,但是就算把咱全厂职工的个人定量都加一起,那咱食堂一个月下来依然也吃不了几回荤菜。”

“我也知道,大家都在埋怨,说食堂天天就知道白水煮菜,但是,缺油少肉的,我有什么办法啊。”

带着满腹委屈,激动的范主任把话说完之后,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要知道,工作期间的中午饭,大家可都是要在食堂吃的。所以,这食堂饭菜质量的好坏,和厂里的每个人都有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杨厂长点名范主任的原因。

第195章 再次受挫的杨厂长

此时,无人发言的会议室里,好多人都开始不约而同的点起了香烟,一时之间,整个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就跟火灾现场一样。

作为后世来的半个养生专家,周平安可是深知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性更大,于是,为了抵御伤害,本着共同伤害的目的,他也只能随波浊流的点上一支!

“范主任提到的问题,可是个大问题啊。”

作为主持会议的杨厂长,不得不在冷场的时候,站了出来。

“同志们,咱们红星轧钢厂可是重体力劳动单位啊。”

“要知道,厂里职工们在工作的时候,那体力消耗可是很大的啊。要是营养长期跟不上的话,那可会出大问题的。”

听到杨厂长这番‘悲天悯人’的总结,周平安在心里暗暗翻了个白眼。

杨厂长的总结,跟没总结是一样的。

在场的领导,那个不知道,不明白这里边的道理的。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谁他么的不懂!

“聂厂长,王处长,你们两位也说说,范主任刚刚反应的问应该怎么办啊?”

杨厂长点了分管后勤的聂副厂长,和供销处的王卫国,名义上,这件事他两是直接负责人。

只是,听到杨厂长的点名之后,在场的领导们个个脸色惊变,先是吃惊的看了一眼杨厂长,杨厂长面色如常。

然后,又心中五味杂陈的,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周平安。却发现,周平安恍如没有听出杨厂长话里潜在的意思一般,面色依然古井无波。

供销处负责全厂的产品销售和各种物资采购,原来的采购一科、采购二科的全体员工和三科的部分剩余人员,此时都归属于供销处。

只不过,食堂采购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直接归于他们。

所以,王卫国先是隐晦的扫了一眼躲在角落里的周平安,然后清了清嗓子,看着杨厂长说道,“杨厂长,您对我们供销处的工作范围是了解的,也知道以前,我们供销处并没有接触过食堂物资采购这块儿工作,所以,这个”

王卫国又不是傻子,难道以前采购一、二、三科,就没有想过要参与到食堂采购,这块油水丰厚的业务当中去吗?

当然想过,而且还都趁着额定物资被削减的时机,争前恐后的干了。

然后呢?

面对大范围的物资匮乏的窘境,哪个不是因为采购不到足够数量的额外物资,或者是因为不能保证稳定的日常供应量,而折戟沉沙的!

大家都知道,要不是因为有周平安‘力挽狂澜’,出面解决了最主要的粮食问题,轧钢厂早就特么凉凉了。

怎么?现在觉得人家功高震主了,打算卸磨杀驴了,所以打算把我们供销处推出来打擂台?

然后,你作壁上观,打赢了是你领导有方,打输了,我滚蛋,你也好趁机把供销处收入囊中,是吧?

佬佬!

你怕是不知道,连我们供销处有时都得求着周平安吧?!

想到这半年来,供销处通过周平安的关系,拿下的十几个订单,以及时不时就能从周平安那里得到的业务信息。

傻子都知道帮谁。

所以,背后也有靠山的王卫国,在面对杨厂长的点名之后,直接来了个一推二五六,不管!

而聂副厂长作为分管副厂长,他可没办法往外推,先是隐晦的看了一眼周平安,见周平安因为王卫国的发言而嘴角上翘之后,收回目光,表现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点一支烟,佯装苦闷的对着杨厂长说道,

“厂子,您是知道的,原来我主管的是文艺宣传这方面的,现在分管后勤这块儿,纯属是赶鸭子上架。虽然,我一直在努力捋顺后勤方面的工作,但是,毕竟上任时间有限啊。”

“咱厂的粮食方面,多亏有周平安同志托底,才没有出现大乱子,但是吧,这副食品,实在是”

聂副厂长,他说的‘赶鸭子上架’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聂副厂长家里背景深厚,交际广阔。但是,这个人很有自知之明,要不然,当初也不会选择做毫无实权的,分管文艺宣传这块儿的副厂长。

说道这里,聂副厂长也是满腹委屈啊。

毕竟,谁能想到,李副主任失踪之后,一个管文宣的,会被分管后勤啊。

,我要是真有本事,我进厂还会选择分管文宣这样的工作吗?

我连文宣都没干明白呢,你们就把我推到主管后勤的位置上,还是万人大厂的后勤,你们纯粹真是在为难我‘胖虎’啊!

聂副厂长作为四九城里背景深厚的一员,其实不管是定量供应的政策,还是现在物资匮乏的局面,他们这种人肯定比一般的平头老百姓知道的早,也知道的多。

之前,政策还未下发的时候,聂副厂长就和自己的狐朋狗友们讨论过这些事儿,比如,商业局的发小,肉联厂的同学,供销公司的青梅等,按照政策精神,那没有什么好说的。

虽然,私底下还有漏洞可钻,但是,一个是风险太大,还有一个,那是私人关系啊。

给轧钢厂办事儿,那可是公事,公私可不能混喽,要不然自己多吃亏啊。

所以,毫无上进心的聂副厂长,就一直眼睁睁的看着轧钢厂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反正,在他想来,都这地步了,能让工人们吃饱饭就不错了,还要啥鸡鸭鱼肉的。

况且,通过他的观察,他也渐渐发现了,相对于四九城里的正在喝糊糊、吃红薯的某些单位,其实轧钢厂此时的物资供应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还没有真正到勒紧裤腰带的地步!

而就在这过程中,聂副厂长也见识到了周平安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对比自身,情知能力有限的他,在分管后勤之后,更是对周平安在后勤保障工作中的慢慢做大,听之任之了。

再加上聂副厂长出身高层,交际广口,对四九城里的信息掌握程度天然就高的多,因此,他比会议室里在座的都更清楚:周平安在四九城里的关系网究竟有多厚!

看看得罪过他的人的下场,就知道了。

那八家‘砸锅’的单位,现在已经入不敷出了。虽然现在么有破产这一说法,但是,作为那八家单位的主管领导,肯定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了。

至于,参与其中的那几朵富贵花,现在的日子更不好过,不说是人嫌狗厌的存在,也基本差不多了,反正都是婆家不要,娘家不爱了。

其实,聂副厂长也曾想着将周平安收入麾下,只不过,当他还未开口的时候,就看到笑眯眯的周平安‘不小心’从兜里掉出一本有关部门的小本本(周平安对照着王主任的证件伪造的)之后,他就‘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后来,本着不能交好,更不能得罪的原则,聂副厂长对周平安利用额外物资的事情,绑架轧钢厂的行为,更是视而不见。

甚至,将特事科名义上独立出去的决议当中,也有他的手笔。

毕竟,没有那个正常人,会喜欢天天和锦衣卫打交道。

说白了,对周平安,聂副厂长的态度是,惹不起你,我躲的起你。

而今天,当聂副厂长听到杨厂长的点名之后,心里都麻了。

他知道杨厂长其实并没有卸磨杀驴的想法,最多就是想借他们的手,来敲打一下周平安。

熟知周平安本事的聂副厂长,其实在回答问题之前,十分想问下,对周平安的事情一知半解的杨厂长,“你礼貌吗?”

于是,在得到王卫国的启发后,也对杨厂长来了个一推二五六。

此时,主持会议的杨厂长,则是脸上一片木然,心里却是一群草泥马在疯狂奔腾!

供销处的王卫国,不给自己面子时,杨厂长已经知道自己对周平安的敲打有些操之过急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连负责后勤保障的正主,被自己推上位的聂副厂长,竟然也没给自己面子!

说起来,敲打周平安这事儿,还真怪不了杨厂长。

在杨厂长想来,我一个堂堂万人大厂的一把手,先前已经对你表现出了善意,表示了接纳你的想法。

那你,作为一个小小的采购员,不说感激涕零吧?是不是也应该对我有所回应啊?别的不说,小食堂的招待供应,是不是应该提高下份额了?

但是,事情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周平安是怎么做的呢?

外甥打灯笼照旧!

依然还是每月一头大野猪再加上十几只野鸡、野兔的。

几次暗示无果之后,杨厂长恼了。

好嘛,这不是我给你面子,你却当鞋垫子嘛?

于是,才有了这次莫名其妙的的会议,以及莫名其妙的敲打。

而,被要求务必列席的周平安,此时在心里对杨厂长更是不满了。

原本以为杨厂长只是处事刻板迂腐,但是,怎么也没想到,李副主任不在了之后,竟然慢慢变得更加官僚起来。

对于杨厂长提出增加福利保障的时候,周平安一开始还蛮高兴的。

但是,当他后来发现,自己搞来的野猪、野鸡、野兔,都被杨厂长连吃带拿加送礼的,而厂里辛苦劳作的工人师傅们,还是吃着水煮菜之后,周平安的小脾气就上来了。

给大食堂提供的额外物资供应,一份不少。

对小招待提供的福利物资保障,一份不多。

第19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咳嗯,嗯,那个,周平安同志,你对范主任提出的问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吗?”

杨厂长看着在座的人,各个如同泥塑木雕,闭口不言的样子,顿时一阵气恼,情知自己想要借这次会议,敲打周平安的想法算是彻底落空了。

面对令人尴尬的冷场,此时,杨厂长也只能暗自懊恼。不是敌人强大,实在是我军太无能啊!

虽然,杨厂长也不想求助于周平安,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他还是不得不再次厚着脸皮开口了。

因为,解决轧钢厂副食品的事儿,真的已经刻不容缓了。

“呵呵,杨厂长,您知道现在玉米面在外面已经涨到什么价格了吗?”周平安好似没有听到杨厂长的问题,反而微笑着对他反问道。

“额,这跟范主任提出的问题有关吗?”看着周平安脸上平静的表情,再听到这个大家一直都在回避的问题之后,杨厂长的心里,咯噔一下。

“有,问题很大”周平安收起脸上的微笑,站起山,环视了一周在座的领导。除了聂副厂长饶有兴趣的和他对视之外,其他人无不纷纷心虚的回避开来。

“因为,从这个月开始,咱们厂不光副食品不够,就连口粮也会不够”

“嘶~”“什么!”

听到周平安轻描淡写的回答,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虽然知道,周平安会做出反击,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周平安的反击竟然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狠!

面对目瞪口呆的领导们,周平安也不等他们反应过来,直接从挎包当中掏出一张收据,

“上个月,粮食部门就发布新政策,以后将定额粮食当中的细粮部分以棒子面来代替,这事儿,各位领导,不会不知道吧?”

自从国家颁布城镇居民口粮定量执行办法,并给每家都下发粮本之后,大家就只能到指定粮店购买口粮。但是口粮里的粗细粮是有标准的,比如,四九城的细粮标准占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说,每个月的口粮当中,只有百分之四十是面粉或者大米。其余都是粗粮,也就是棒子面或者红薯。

但是,时间进入五九年,即便全国各地方依然在咬紧牙关,想法设法的保证四九城的粮食供应,但是,面对四九城高达七百万的人口来说,那些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粮食,依然只能用捉襟见肘来形容。

没办法,四九城的粮食部门只能将百分之四十的细粮部分,又进行了缩减。减少部分由棒子面或者红薯来代替了。

历史上,这个时期,为了缓解困局,四九城的粮食部门,先是缩减配额,然后又以粗代细,最后都搞出‘代食品’来了。

首节上一节122/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