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970节

  两只右手握在一起,用力摇晃几下。

  李建昆和岑主任互换了刚签订好的文件。

  清华半导体专业与特区华电公司之间的、“EDA人才引送计划”,正式生效。

  双方都很满意。

  对于清华半导体专业而言,往后培养的EDA人才,会有一个不错的去处。

  对于李建昆来说,EDA这方面的新鲜血液,往后是再不缺了。

  尽管清华每年一个毕业班,撑死十来二十个人。

  但够用了。

  这类人才,在优不在多。

  哦不对,是三方都很满意。

  台下落座观看签约仪式的学生们,此时脸上都挂着愉快的笑容。

  对于这群今年清华EDA班级的学生们而言。

  既可以学到他们想掌握的知识。

  又能得到在国内不敢想象的超高待遇。

  离家还近。

  他们私下里讨论一整天。

  只有一个人,试探性地说了一不留在华电的理由:出国能见识大世面。

  造成一定心态传播,或者说影响。

  他们的师哥丁伦,反馈给了李建昆。

  后者得知情况后,趁着邀请清华师生共进晚餐的时机,适合向提出这个理由的学生,问道:

  “八一同学,在你看来,大世面是什么?”

  “就是、开阔眼界,见识和熟悉以前不了解的东西,这对于我们往后的人生,很重要,对吧?”

  李建昆微微一笑:“不能说你讲的完全错,但……比较片面。”

  不仅是学生们,连几名清华老师,都下意识放下餐具,想听听他能说出什么全面的东西。

  世面,可不就是见识新奇事物,增长见闻,从而提升我们的视野,以及思维认知吗?

  “所谓世面,应该是这样的:”

  李建昆缓缓说道:

  “不是去过许多高档场所、用过很多金贵的物品、去过那么多的地方。

  “而是人性在面前徐徐展开、当各种匪夷所思的行为暴露在你面前,你却如此宁静和坦然。

  “因为你早已体会到人生百态,见天地之道,阅众生之相……”

  李建昆目露追忆:

  “世面,世界的每一面,见过最好的,且不以物喜;见过最坏的,却不以己悲。

  “乱花渐欲,不坠青云志;腹有诗书,不夸夸其谈。

  “见过世界的光明与黑暗,体会过人性的复杂多变,和喜怒无常,做到不急不躁,风轻云淡,和光同行。”

  李建昆顿了顿,望向八一:

  “以前我们公社有位教书先生,清末民初年间出身,前几年过世了,公社的人都说,他妻子是被鬼子给害死的。

  “因此某段时期,他弃笔从武,轰轰烈烈干过革命,断了写字的右手,跛了一条腿。

  “他后来学会用左手写字,一手毛笔字,堪称一绝。

  “五十来岁时,他送走自己的大儿子,悲痛欲绝。

  “数年后,他又送走大女儿,痛哭一场。

  “再数年,他送走二儿子,关起门来暗自悲伤。

  “往后,他挨个送走了自己的六个子女。据说他送走最小的儿子时,坐在坟头唱了一宿的越剧,公社的人都说他疯了。

  “第二天,他像往常一样出门遛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我们那地方,只要谁家有点讲究事、犯难事,都要去请教他。

  “他不会给什么仙人妙计,但总能恰到好处的见效。

  “不会让求他办事的人高兴坏,也不会让求他办事的人糟糕惨。

  “犹记得他下葬的那天,全公社每家每户都有人来送行,殡葬队伍绵延数里地。

  “这位先生,是我所熟悉的、最见过世面的人。”

  李建昆的一番话说完后,包厢里集体沉默。

  啪啪!

  良久,也不知道谁带头鼓掌,掌声响成一片。

  岑主任一阵赧颜道:“亏得我苟活五十载,还忝为人师,对世间道理的理解,远不及李经理透彻。”

  李建昆含笑摆手,然后望向八一。

  “哦,我明白了!世面,其实就等于活得久对吧。”八一一副茅塞顿开的模样。

  一名老师捂着脸说:“八一啊,你吃你的饭吧。”

  包厢里哄堂大笑。

  “如果你们成为华电的职工,通关口岸站在楼顶上都能看见,华电总部还在港城,出国,是个很难的事吗?”

  李建昆补充说。

  ……

  隔日清晨,这些学生们见到丁伦时,告诉后者:他们决定全体留在华电。

  正是他们的意见一致,才促使计划能够这么快落实。

  岑主任今天上午打电话回清华,校领导得知情况后,诧异问:“一个都不打算去留学?陈昭呢,他可是被哈佛录取了?那边真有这么好?”

  岑主任:“嗯,很不错,学生们再深造的条件有,待遇也好,说实话领导,咱们那点待遇,连他们的脚趾头都比上,还能照顾家里……”

  巴拉巴拉。

  校领导(沉思良久):“那行,签吧。”

  这群学生暂时跟随老师们回去了。

  学校那边还有些毕业的收尾事宜,另外总得回趟家里,和家人说明情况。

  刚送走他们。

  华电产业园又迎来一批首都来人。

  弄得冉姿十分心疼李建昆。

  自打她过来特区,都没见老板喘口气。

  她现在还不知道,这才哪到哪?

  接下来估计大半年,李建昆的行程都是满的,没预计给自己一天休息时间。

  一方面是接下863计划的两个项目,让他愈发有种使命感。

  另一方面,他希望尽快在这两个项目上取得成绩。

  他成为863计划两个项目的负责人,倒不是什么不能公开的秘密,因此只要搞出重大科研成果,肯定能得到表扬……

  沈父那种性格的人,也有优点,不会说话不算话。

  沈姑娘已等太久。

  今年二十有五,搁这年头,都是快要比肩二姐的大龄剩女了……

  ……

  ……

  考斯特中巴车在华电宾馆楼底下停稳。

  从上面下来一群的确凉白衬衫。

  当先一人瞥见李建昆后,犹如见到瘟神,一脸晦气。

  “吴主任,还生气呢。”

  “哼!”

  这群人来自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前一阵儿,李建昆从他们所薅羊毛……呸!调物资,比从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调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建昆踱步上前,将他的右手扯过来,握了握:

  “国家任务嘛,压力很大,之前是有点过份”

  “有点?”

  “嗨嗨,过去的事不提了,这次不是给们所送业务了么。”

  “我跟你讲,我们所一般不接什么业务,要接的话,很贵!”

  李建昆眨眨眼问:“多贵?”

  吴主任叉着腰道:“我们报价,你们敢还一个子儿,我立马走人!”

  真吉尔硬气。

  可没辙。

  当下全国,论研发设备这一块,他们所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李建昆指指宾馆大门,是一扇这年头国内很罕见的旋转玻璃门:

  “长途跋涉,先休息一下?”

  “不必!”

  吴主任大手一挥,哼哼道,“不怕告诉你,难得上面做工作,让我们所接你们的活儿,承诺收益大部分可以自留。

  “我带着所里人对奖金的期望而来。

  “现在就想着怎么从你手上大赚一笔!

  “先谈正事,休息什么时候都可以。”

  老实讲,李建昆还挺喜欢他的性格。

  “吴主任,我们这个钱,也没那么好赚的。”

  “好赚你还有脸找我们?”

首节上一节970/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