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885节

  “听到地下水的声音,

  “黑暗就会崩溃。

  …

  “黑暗,

  “像雨滴一样,

  “是穿透无边黑夜的,

  “脚步声。”

  …

  静。

  全场寂静。

  落针可闻。

  事实上,当李建昆用刻意撕扯出的声音,呐喊出第一句“黑暗,是被割掉的红舌头“时,现场多半人便惊了。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这句诗极具画面感。

  浸透了残忍、血腥和愤怒。

  诗人对于“黑暗”的理解,仅此一句话便彰显出来

  独特、透彻、犀利。

  这是个高手!

  李建昆的话音落下良久,现场好像进入静止时间,老半天没有人有任何动作。

  几乎过去整整一分钟。

  啪啪啪啪啪啪!

  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很多人打着哆嗦回过神儿来带代入到诗歌所渲染的气氛中,理解能力更强的人,更是体会到了深入骨髓的寒意,然后,毫不吝啬地献上了自己的掌声。

  别人有能耐,得服。

  先不提这首诗好到什么程度上,但它无疑是今天全场最佳,包括两个嘉宾的作品。

  台上的嘉宾们亦是频频点头,皆面露喜色,被这个意外之喜惊到了。

  唯有一个人,陷进去了。

  任耳边如何嘈杂,完全感受不到,思想深深地陷入了《黑暗之中》。

  现在,堤清二的脑子里像在放幻灯片,他将近一甲子的人生中,所经历的那些个最黑暗的往事,逐一呈现:

  父亲从小带给他的阴影。

  那个幽冷污浊的大宅院。

  父亲和同僚之间的蝇营狗苟。

  革命时期的鲜血和死亡。

  政商两界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井乔君,您怎么看?”

  直到有人拿着麦克风,问到他头上,堤清二才愕然回过神儿:

  “呃……好,好,好!!!”

  人们惊讶地发现,他居然哭了。

  两行浊泪滑落脸颊。

  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些?

  这首诗好归好,但似乎又没好到这个份儿上。要知道,井乔本人已是一位诗歌大家,他创作的好诗歌,不胜枚举。

  至少在大伙儿看来,他的反应有些过了。

  人们却不知道,堤清二心头仍在激荡。

  因为这首诗写的,竟全是他所经历过的黑暗!

  世间居然有人,对于黑暗的理解,同他如此相似!!

  他甚至觉得,在某一天感情到了,譬如重回故地,触景伤情的时候,他也能写出这首《黑暗之中》,一字不差!!!

  太不可思议了。

  堤清二抬头望向演讲台边,等待着点评和指导的李建昆,一时完全说不出话。

  李建昆从他的表情就能看出来,这位大叔全身每颗毛孔都被惊到了。

  对于他来说,世间可能没有比这更好的诗了。

  究极代入感!

  前世,李建昆第二次想要了解堤清二这个人,正是通过他的诗集。

  第一次是由于无印良品,当时李建昆觉得这个概念非常好,甚至思量过模仿一下,看能不能搞出个咱们的无印良品。

  看看义乌,多好的资源。

  可惜最终没付诸于行动。

  人就是这样,做事总是瞻前顾后,所以这辈子他一直在试图改变。

  堤清二嘴唇翕合,总算吐词儿了:“很难相信阁下这么年轻。您多大?”

  嚯!

  全场哗然,他居然用了敬语。

  要知道,这位可不仅仅是文坛的井乔,还是日苯有数的大富豪。

  李建昆微微一笑:“二十六。”

  堤清二咂舌:“难以想象……”

  二十六岁时,他在参加革命,他的有一段“黑暗”,正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但那是的他,还没有提笔,更没有如此深邃的思想和代表能力。

  他想,这个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和他的人生竟如此相似。

  莫名的,他的脑子里冒一个词:知己。

  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觉,在堤清二心间澎湃。

  “我看”他说,这次用了英文,很流利,所以也不必樱井川奈翻译,“您手里有个本子,上面还有更多的佳作吗?”

  不知为何,他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个年轻人。

  通过诗歌。

  他想看看,世间真有人生经历如此相似的两个人吗?

  李建昆点点头:“有。”

  堤清二眼神大亮,甚至站起身来,做了个请的手势。

  这也令现场众人都有些愕然。

  看得出来,井乔对这个老外青年,那是打心眼里喜欢。

  有些人醋溜溜地想着:这小子发了。

  嘉宾们这会儿倒是不急了,一来都是喜爱诗歌的人,如果真有佳作,听听是享受;二来,堤清二这样说了,他们敢提前散场吗?

  “作品名:《苍白的明天》。”

  随着李建昆和樱井川奈的声音传出,现场再次窃窃私语起来。

  “又是这么大的主题。”

  “总觉得井乔君的反应夸张了些,且听听这首吧,希望不要掉链子。”

  “这么年轻,有一首佳作就不错了吧,对啦,这人叫什么来着?”

  “鬼知道。”

  …

  李建昆这次用淡淡的语气,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般,娓娓道来:

  “台风过后的田间小道上,

  “我们变得像鸟一样沉重,

  “天空映在泥泞之中,

  “留下的瘊子,

  “不久变成臭堆肥的记忆,

  “没有经历过打群架的衣服,

  “像宇宙的花瓣一样散落,

  “于是,空间微微扩散,

  “我们与互不知名的伙伴一起,

  “启程,

  “向着苍白的明天。”

  诗毕。

  这次现场众人的反应,明显不如刚才惊奇。

  “还、行吧。”

  “不及刚才那首。”

  “没有击中我。”

  “呵,我说什么来着,有潜力不错,不过终究年轻,哪有这么多佳作。”

  台上,嘉宾们在议论之中,给出的评价大差不差。

  都觉得不如刚才那首《黑夜之中》直击心灵。

  然而,堤清二双眼瞪大如铜铃,下巴快掉到脖子上,整个人呆若木鸡。

  诗中提到的“台风过后的田间小道”、“天空,泥泞”、“衣服”、“互不知名的伙伴”这些个元素,都可以在他的某一段记忆里找到。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又开始放起幻灯片……

  这仿佛是为他写的诗!

首节上一节885/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