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824节

  晶圆。

  李建昆眯起眼睛,瞅了眼犹如白炽的天空,眉宇间有些担忧。

  工厂里大部分区域是没有空调的,上万平方的开阔场地,即使装上一排这年头的窗式空调也不顶用。

  姜洪看出他所想:“林老太太身子骨还挺健朗的呢。”

  “毕竟六十七岁了。”李建昆的心情颇为复杂,既想获得这位老奶奶的全力帮助,又担心老人家的身体。

  前世老人家似乎辞世于八十几岁,其实也没多少年了。

  问题是,不仅是华电公司,我们整个国家,在芯片领域的人才实在太匮乏了。

  自从研究院的陈工提出,邀请林兰瑛女士过来指导一下,李建昆后知后觉意识到,当下找遍全国,恐怕都找不出在芯片领域,比这位奶奶更厉害的大拿了。

  林兰瑛女士被誉为我国的半导体之母,其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造诣,无需赘述。

  而半导体材料,是芯片的躯体。

  同时许多人并不知道,除了物理学家的身份外,她还是位光学专家、数字家、微电子专家……

  她所精通的学问,每一项都与芯片息息相关。

  对于芯片业,对于李建昆来说,这位老奶奶堪称一宝藏女人。

  嘟!嘟!

  一辆蓝鸟轿车从厂门方向驶过来。

  汽车在行政楼楼底下停稳,开车的姜静纯火急火燎跳下,一件白色束腰连衣裙不少地方都汗湿了。

  “太太太太热了!”

  她用小手扇着红润透汗的脸。

  这样的烈阳天,汽车空调也不顶用。

  后排稍微好点。

  从后排下来一个麻花辫姑娘,手里拎着大包小包。

  姑娘叫小珍,林兰瑛的亲孙女。

  李建昆把保障这对祖孙俩吃穿用度的任务,直接交给了华电工厂的财务经理小纯纯,一个宗旨:要啥买啥,缺啥补啥。

  毕竟祖孙俩过来,仅带了一只藤条箱。

  “小珍姑娘。”李建昆笑着招呼。

  小珍吐吐舌尖:“奶奶估计又要骂我。”

  特区的商场实在太好逛了,里面各种进口商品,许多都是内地没有的,让人眼花缭乱,看见啥她都想要。

  而但凡她的眼睛停留五秒以上的商品,姜姐姐会立马买下来塞进袋子。

  只是今天这样逛两个小时,花了三百多块。

  也是贵得离谱。

  不待李建昆开口,姜静纯眨眨眼说:“你别跟她说多少钱不就行了。”

  李建昆感慨,世风日下,小纯纯也变得不那么纯了……

  “对!

  “你要照顾好奶奶嘛,必须要用的东西,怎么能缺呢。”

  他注意到,小珍姑娘手上买的东西,给自己的其实并不多,主要还是给她奶奶买的。

  比如老年高钙奶粉。

  “走小珍,喝点茶,晚点再回去,渴死了。”姜静纯上前替她拎了些东西,俩姑娘一起钻进财务部的办公室。

  李建昆在一颗移栽过来的老樟树下,和姜洪聊了会儿工作。

  不多时,小珍姑娘从办公室出来,说要回华电宾馆。

  附近不远,走路过去不超过五分钟。

  特区的招待所资源非常紧张,在设计华电产业园之初,李建昆已经考虑到往后港城公司来人,以及外来专家技术交流等问题,所以规划建造了一座内部宾馆。

  年后刚装修好投入使用。

  “我送你去吧,刚好我也要出去。”

  李建昆开上大奔,载着小珍姑娘,龟速驶离厂区,目的是为了和她多搭几句话。

  “小珍姑娘,有对象吗?”

  后排,姑娘脸颊绯红,偷瞄一眼他的后脑勺,摇摇头,轻声说:“没哩……”

  “我们产业园里有不少年轻才俊啊。”李建昆通过后视镜看她一眼。

  姑娘赶忙低下头,让人看不见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建昆倒不是想转职做红娘,主要……他仍然不确定能不能留下林兰瑛。

  看得出来,老太太很疼爱这个孙女。

  ……

  ……

  把小珍姑娘送到九层高的华电宾馆后,李建昆驱车右拐。

  大奔行驶在整洁的柏油路上,路旁有特区的铁血建设者们,正顶着炎炎烈日,做绿化建设。

  华电芯片产业园,已成气派。

  占地一千亩的园区内,散布着数十座建筑,以柏油路面相连,再以景观和绿植环绕。

  这样的大型工程,通常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工。

  然而,这就是特区速度。

  大奔靠近一座规模不小的厂房,外面有几辆解放车正在卸沙,厂房已经建好,这些沙倒不是用以建筑。

  而是这座工厂的生产原材料。

  晶圆,这种十分高端的半导体材料,其原材料是硅,需要从常见的沙子中提取。

  只是对于纯度的要求,非常非常之高。

  这与芯片的先进程度成正比。

  在后世,通常高端产品上使用的芯片,要求硅晶片的纯度达到十一个九,也就是99.999999999%。

  这年头虽然没必要这么高。

  但至少也要提纯到四个九。

  这就是华电研究院半导体研发部,当前面临的技术难关,他们达不到,尽管只差一丢丢。

  然而,没达到就是没达到,生产出的晶圆无法满足当前主流芯片的使用。

  厂房内很安静,没什么工人,设备基本也处于关闭状态,李建昆沿着刷有绿色地坪漆的地面,大步向前,蓦然,耳边传来一阵欢呼。

  他循着声音望去。

  加快步伐。

  “成功了!”

  “还得是林先生啊。”

  “嗨,这种提纯技术,林先生恐怕多年前就掌握了。”

  “信手拈来,佩服!”

  …

  一台李建昆甚至叫不出名字的设备旁边,围绕着一群研究院半导体研发部的技术人员,设备正前方,坐着一位白发老奶奶。

  正是林兰瑛。

  “我说你们这些家伙,散开点行不,热不热啊。”

  李建昆没好气道。

  大伙儿讪讪一笑,赶忙向后退去。

  林兰瑛的确凉衬衫的后背上,汗湿一片,不过精神头蛮不错。

  “林先生,成了?”

  李建昆上前躬身询问。

  林兰瑛点点头:“这种提纯技术不算难。”

  好家伙。

  如果不是打过几次照面,并且清楚她的来头,这话属实有点那个啥嫌疑。

  不算难……研究院半导体研发部,几十号科研人员,捣鼓几个月还没突破。

  李建昆眼神炽热:

  “林先生辛苦了。”

  林兰瑛笑着摆手:“劳你们看得起,大老远请我过来,没耽误你们的事才好。”

  这话听得李建昆有些难过。

  老奶奶一点主人翁的想法也没有,完全当自己是个客……

  帮忙攻克技术难关后,林兰瑛示意周围的人继续忙活,自己告辞离开。

  李建昆上前搀扶:“我送您回去。”

  林兰瑛轻拍他的手背,表示不用搀扶:“我还没这么老呢。”

  “我看也是。”李建昆眨眨眼。

  “小李你好像有话要说。”

  “先上车吧,我那辆车上的空调还行。”

  一老一少边向外走去,边搭着话。

  来到奔驰车上,李建昆发动汽车,开启空调,等待片刻后,徐徐凉风送进车厢内。

  林兰瑛坐在后排,枯槁的手摩挲着米色真皮座椅:

  “这车相当贵吧,当年在国外,我见过的最豪华的车,也比不上这一半。”

  “先生,时代在发展。”李建昆侧坐在驾驶座上,暂时没有开车的打算。

  “你到底是个什么身份的人呢?”林兰瑛收敛笑容,昏黄的眸子,一眨不眨盯着他。

  李建昆这才明白,她话里有话,心头不禁一喜。

  看来,老奶奶并非完全没有心动。

  要知道,这段时间,每天傍晚时分,她和孙女都会出来散步,偌大一个产业园内,已遍布她的足迹。

首节上一节824/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