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813节

  王红成不复之前文质彬彬的样貌,浑身汗湿,一张脸变成猪肝色,那只仿佛象征文化人的无框眼镜不知去向,唾沫横飞,破口大骂。

  看模样,恨不能生吞了李建昆。

  “还敢骂人,打死这个骗子!”

  “报警!”

  “这种人一定要绳之以法!”

  “让他牢底坐穿!”

  …

  在场众人之前对王红成有多客气和相信,现在就有多么愤怒,和哼哈二将如出一辙。

  饶是有领导和媒体在场,也没防住有些小年轻激动的“黑拳”。

  王红成哎呦哎呦怪叫,分分钟倒在地上,蜷缩着,好似一只软脚虾。

  那位国院能源委员会的大佬站了出来,表情严峻,对王红成喝问:“听说东北某方面还奖励了你四十万元,有没有这回事?”

  王红成现在只希望地上裂开一条缝,好让他消失,用双手遮住脑袋,死不吭声。

  但他这个样子,无疑等于默认。

  “简直岂有此理!”

  “这必须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行骗金额如此巨大,应该是从未有过的。”

  “把人看住他,把人去报警。”

  …

  人们找来麻绳,把王红成五花大绑,由于他对着李建昆不断口吐芬芳,连嘴巴都被一块抹布堵住。

  这一世,这个巨骗刚蹦一年,彻底歇菜了。

  现场不乏记者捧着笔记本,就地起草着新闻稿,或者临时修改

  之前,他们写的内容全是赞扬和歌颂王红成的。

  “李经理,汗颜汗颜呐。”

  科协几位大佬,来到李建昆身边。

  “幸亏您把他的骗局拆穿,不然等到五一……”

  “丢人要丢到全世界。”

  李建昆摆摆手说:“我因为打心眼里不信嘛,肯定不想让第四代光刻机这么重要的科研成果,和这种骗子同台。说到底,我也是为自己。”

  “话是这么说,但您此举保住了我们的颜面,也保住了我们科学界的颜面,还有国家的颜面。”

  “李经理您应该受到表彰。”

  咔嚓!咔嚓!咔嚓!

  记者们手上的相机镜头,已经抛弃王红成,聚焦在李建昆身上。

  这回他见报,见主流报纸,是铁板钉钉了。

  保不齐还能捞个“打假英雄”的名头。

  哎……他心头暗叹,可惜啊,只是打假方面的表彰,而不是针对于他的事业。

  他可从没忘记,和沈父的三年之约。

  这事关他啥时候才能抱得美人归,从此和沈姑娘过上幸福每日的、没羞没躁的生活。

  话说,沈姑娘今天没来,原本想来,被报社派去通州公干了。

  呜呜~呜呜~呜呜~

  大檐帽来了。

  几名大檐帽下车后,嗖嗖奔过来,了解完情况后,扭押走了被五花大绑的王红成。

  ……

  ……

  “爸,你看!”

  傍晚时分,沈红衣刚下班回来,迫不及待把一份人报,呈到父亲手边。

  姑娘俏脸粉润,透着股兴奋。

  “我看过。”沈学山瞥一眼后,没接报纸。

  报纸副刊上有一篇新闻,标题为:

  【华电经理李建昆,智破“水变油”大骗局】!

  旁边还附带一张李建昆当日在实验现场的半身照。

  “那……”

  沈红衣的小脸上,几乎刻着几个大字我要出嫁!

  该说不说,这段时间因为李建昆在京城,两人时常幽会,干遍了隔靴挠痒的羞羞事,姑娘毕竟已二十有四,正值最青春最骚动的年纪。

  又何尝不想尽快过上李建昆惦念的那种没羞没躁的生活呢?

  有研究表明,女人的好涩程度,是男人的六倍……

  当然,她只想涩涩自己的男人。

  “我跟他约定的可不是这个。”

  沈学山剐一眼这个女大不中留的家伙,敲敲递到手边的报纸:“人报是人报,我俩的约定是,人报要公开表彰他的事业。

  “都我说老顽固。

  “嫌弃我和时代脱轨。

  “那行嘛,我相信D,只要D说他李建昆干的事儿是对的,他李建昆抛弃国家的培养不顾,跑去干个体户、做买卖,是合理的,对国家的贡献更大。

  “我保证承认错误,当面给他赔不是。

  “也不阻止你俩谈婚论嫁。

  “否则,哼,没门儿!”

  沈红衣:“……”

  姑娘觉得,终究有那么一日,她得豁出去,学长也得豁出去,生米煮成熟饭。

  带个宝宝来到这世上,和她这个倔驴父亲亲自谈谈。

  这年头,“富”这个字眼仍带有一种禁忌,机关单位的人多半恐于谈及,想要人报表彰和肯定一个巨富之人,简直像天方夜谭。

  ……

  ……

  一转眼,五一快到了。

  对于不论这个年代,还是后世的打工人来说,一九八五年的五一劳动节,都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日子。

  因为这一年,双休正式开始施行。

  当然,如果不是公务员打工人,其实和他们也没啥关系……

  科协组织的活动将在五月一日如期举行。

  收到邀请的各国的科学工作者,已经陆续抵京。

  然而,活动还没开始,就有人跳出来整幺蛾子,试图从根本上否定这个“大陆洋洋自得的科研成果”。

  现在,中关村科技大楼。

  李建昆被陈春仙call过来。

  走进老陈的办公室时,发现他眉头紧锁,有些伤神,有些失意,又有些恼怒。

  “咋了这是?”李建昆摸出一包华子,拍出一根抛过去,他这个模样似乎需要来一根。

  “荷兰的代表找到科协,提出抗议,让科协在活动中删减掉‘世界第一’等相关字眼,说他们早研制出了四代光刻机。

  “并且拿出了许多文件资料佐证。

  “美英等国家也站出来帮腔,说他们和荷兰阿麦斯公司有业务合作,完全可以证实。”

  李建昆淡淡道:“那又怎么了,谁让他们不宣布,自个儿要藏着掖着,现在怪我们喽?”

  “科协那边也是这样回复的,但是这帮家伙要闹腾嘛。”

  老陈愁眉苦脸说:“他们这么一闹,好好的一场活动,非得搞得乌烟瘴气。

  “那家阿麦斯公司的人,还想来我们公司参观,好像对我们的四代光刻机很不屑的样子,被我拒绝了。”

  “干得漂亮。”

  李建昆冷笑一声:“别理他们,他们再好别惹到咱们头上,否则我要告诉他们他们算个几把。”

  至少这一世,这家公司甭想在光刻机领域拿捏话语权,更别想被他们的爸爸们裹挟着,掐咱们的脖子。

第865章 科(撕)学(逼)大会

  眼前的景象似曾相识,一年前,华夏硅谷公司研发出第三代光刻机时,也是在科协大院的这间大礼堂里,举行的鉴赏会。

  李建昆当时在会上和任正飞结识。

  促使华为公司比前世早成立数年,第一桶金也变得有所不同。

  只不过,去年与会的、来自全国的科技界大佬们,今天换成了来自全世界的科技大佬。

  会场中到处是西装革履的老外,以白人居多。

  望着台上摆放着的一台、由华夏硅谷公司出品的第四代光刻机,他们中多半人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环绕在小房子般的机器周围,仔细打量,不懂就问。

  陈春仙领着几名英文还算流利的研究员,戳在机器旁边耐心讲解,有问必答,有点藏拙之心,但不多。

  李建昆在台下没有凑上去,视线主要集中在两拨人身上。

  一拨是科协和文教部门的领导。

  他们多少有些扬眉吐气的意思,一个个笑容晏晏,腰杆挺得笔直。

  要知道,以往我们的科技界有什么盛会时,也会向世界各国的科技界发出邀请,希冀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得到世界的肯定,然而,鲜有人会应邀出席。

  往往来个三五人,都会拿出最高规格接待。

  通常还换不来想要的肯定,和向好的评价。

  在国际上,当下对我们的普遍定义是:一个贫穷落后、科技程度很低的国家。

  同时有数百位国际科技界权威人士,出席我们举办的科学盛会,这还是头一次。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表现出一脸震惊,甚至是虚心讨教的行为,也是头一回。

首节上一节813/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