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41节

这会儿,脑子里沿着这个思路,不断发散……

1982年撒妾尔访华。

1983年港币危机,达到历史最大跌幅。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

1985年港币资产恐慌性抛售,爆发经济危机。

如果逆向思维去想的话,这些都是机遇。

那如何把握住这些机遇?

怎样实现反向操作呢?

首先,他需要一大坨子港币,越多越好。

他手上港币固然不多,但是,银行有的是……

投资会正式开始,影视协会的一位大佬致开幕词后,各个影视项目的负责人,陆续登台推销自家的影视作品。

吐沫横飞。

每一个影视项目推荐完成后,现场有意向的投资人会举牌,双方达成一致,当场签订投资协议。

效率很高。

黄茵竹不时用胳膊肘撞李建昆,急不可耐,眼见五六个项目过去,你倒是动一动啊你!

要说拿银行的钱去投资电影,也不是不能干,可李建昆还是兴致缺缺。

同样的道理,投资电影回报率太低,有这钱去捣腾别的不好么?

又一名影视项目负责人登台。

“大家好,我是中原影业的代表,我们这次要招投的影片叫《少林寺》,招投金额,40万港币……”

嚯!

底下哗然一片。

这可是头一遭啊!

投资人们都没想到这家公司会招投。

他们的来头可不小,或者说特殊。

他们是大陆的国企。

中原影业的背景,出自大陆的左翼电影,又称新兴电影运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在内地拍过许多主旋律影片,大获成功,后来他们将目光瞄向中西角力的重要意识形态战场港城。

组建了“长城”、“凤凰”、“新联”三大影视公司。

在60年代时,港城影视界有国语片“四大公司”和粤语片“四大公司”。

长城和凤凰占据国语片四大公司两席,另两家是邵氏和电懋。

新联则和本土的光艺、中联、华侨,并列为四大粤语片公司。

声势浩大,辉煌一时。

这三家左派影视公司,推出过许多优秀作品,譬如《败家仔》、《七十二家房客》、《杨乃武和小白菜》、《红楼梦》、《阿Q正传》、《绝代佳人》、《云海玉弓缘》等等。

吸金能力相当强。

只是后来,随着大陆那边哗啦哗啦,港城的左派电影发展陷入瓶颈,所有编导和从业人员均被召回。

谁能想到当初拥有千万资金盈余的他们,现在竟然混得这么惨,为区区四十万港币,还得公开招投。

长城和新联也合并成为中原影业。

抱团取暖。

“我们这部影片会在大陆取景拍摄,也会在大陆上映……”

好家伙!

听闻此言,现场沸腾。

所有投资人的眼神都亮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

有些人甚至已经将号码牌举过头顶。

这如果不投那就是个傻子!

会在大陆上映!

大陆十亿人口啊,市场大到骇人听闻!

说句不好听的,拍成一堆狗屎,都没有亏的可能。

但凡还能入眼,必定赚个盆满钵满!

李建昆坐在椅子上,表情呆滞,《少林寺》招投资?

这不等于好有一比吗蛋糕砸脑门上!

要知道,这部1982年上映的电影,以一毛钱的票价,在内地取得了1.6亿人民币的票房。

这是啥概念?

在港城的票房好像也接近两千万港币。

在棒子国有几十亿,在泥轰国几十亿他们的钱不值钱嘛。

黄茵竹见他终于有点反应,忙不迭问:“怎么样,这部是不是可以投?”

这等于一句废话,瞅瞅前排的反应就知道。

“茵竹,这部片子,你可要悠着点。”这时,旁边传来一个极不和谐的声音。

黄茵竹满脑门问号,看向说话的查理。

查理解释道:“这是部拍废过一次的片子,内地佬勒紧裤腰带,好不容易凑齐二百万,去年就开拍了,拍得稀烂,自己都看不过眼。这不,又临时换导演,找人重拍,白费四十万,穷得叮当响,拿不出钱,这才跑来招投。”

李建昆斜睨过去。

黄茵竹小心翼翼看他一眼。

查理的言语中,充满了对于大陆穷酸的鄙夷。

“可是,他们有广阔的市场啊。”黄茵竹试图暖和气氛。

“轮得到你?咱们是什么身份?你还想挣他们人民的钱?”

查理的话很快得到验证。

台上,中原影业的负责人,把影片的卖点推销一番后,咬咬牙,话锋一转。

“谢谢各位投资人的青睐,不过投资这部电影,我们有个条件大陆收益不计入分成……”

吁!

满场嘘声一片。

刚还兴奋得差点没窜起的一众投资人,顿时失望透顶。

港城的左派电影沉寂多年,已经完全脱离时代,纵观他们这几年的寥寥数部作品,什么《一磅肉》、《泥孩子》、《欢天喜地一家亲》……

年年票房垫底,年年入不敷出。

亏得连裤衩都不剩。

大陆票房不计入分成,那还陪你们玩个鬼咩!

“下去下去吧,浪费我们的感情!”

“搞什么嘛,这话怎么开始不说?”

“一点诚意都没有!”

底下投资人们,七嘴八舌,直接轰人。

一帮鬼佬最咋呼,气焰嚣张。

“滚!这里不是你们要饭的地方。”

“一脑子粪便,跟我们玩策略?”

“卑鄙无耻的黄皮猴子!”

此话一出,满场华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但多数人只是稍纵即逝,少部分人下意识攥紧拳头,却也生不出直面锋芒的勇气。

中原影业的代表,暗叹一声,知道没法再继续,拿起演讲稿,带着股颓然准备下台。

“稍等一下,我投。”

就在这时,人群后方,站起一个年轻小伙子。

嗯?

全场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众人齐刷刷扭头,那些鬼佬显然没想到有人敢公开跟他们唱反调,表情很不美丽,眼神中皆透着股警告意味。

年轻小伙浑不在意,站立如松,腰杆挺得笔直。

但脸上又挂着笑容,带着股恭敬,望向台上那位中原影业的代表。

何为中原?

身在殖民地,心在中原!

第353章 公子小姐们的聚会

中原影业对此次投资会十分重视,派来一小队人马。

此刻台上那位,包括戳在会场过道中的几人,皆是精神为之一振,激动不已。

居然…真成功了!

“快快,小赵,快去有请这位先生。”

“嗯!”

“记住,态度一定要恭敬!”

在他们辉煌时,许多投资人走门路、上杆子想给他们投钱。

在他们落魄时,出来公开招投,却险些被人轰下台。

世态炎凉啊!

是这个年轻人,不仅愿意给他们投资,更保存了他们的颜面。

工作人员过来邀请,李建昆去签投资协议前,低头望向黄茵竹,“你去不?”

黄茵竹还未开口,查理挑眉道:

“茵竹,你不会也要跟着投吧?铁定赔本买卖!他们近年几部作品,你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拍一部赔一部。撇去大陆市场,这家公司已经没搞头了。”

坦白讲,黄茵竹心头也犯嘀咕。

首节上一节341/3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