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26节

李建昆一副自家晚辈模样,咧嘴笑道:“那我问问?”

陈岱荪递给他一个大白眼,“傻子都知道怎么选。不过话说好,只此一次。对啦,你亲戚的孩子?”

“我…对象的弟弟。”

“哟!小建昆长大了嘛,都知道处对象啦。”陈岱荪开怀大笑,让他有机会带来给自己瞅瞅。

李建昆满口应下。

傍晚。

小酒馆仍然热闹,几天营业下来,弄得五道口人尽皆知,俨然成为除工人俱乐部外,又一个晚间娱乐场所。

时髦青年的必到打卡地。

忙碌到六点半过,舞台上节目开始,吧台这边才稍闲下来。

李建昆转悠到吧台内,沈姑娘一边清洗搪瓷杯,也在欣赏节目。

李建昆碰了碰她。

“干啥?”沈姑娘一脸呆萌转过脸。

“你爸知道你在这边工作吗?”

沈红衣知道他想问什么,余光还在舞台上,回道:“我又不傻,再说这酒馆东家是云裳姐,你过一阵大概率又不常在。”

你说的好有道理哦!

李建昆笑了笑,道:“跟你说个……你能先别看吗?”

“你说呗,好看。”

“壮壮念书的事,还没解决对吧。”

沈红衣忽然觉得演出索然无味,收回视线,好容易消失片刻的愁绪再次爬上脸颊。

坏人!

“户口不在当地,这边生源本来就多,学校都不收。我爸正考虑把房子卖掉,搬去西城……”

“别!”

沈姑娘抬头看他,眨巴眨巴眼,心有所感。但她觉得她爸那个倔脾气,只怕宁愿搬去西城,都不会接受他的帮助。

李建昆道:“中关村一小,跟北大附小,任你们选。”

“嗯?!”沈红衣眼珠瞪圆。

她想到既然徐庆有能解决壮壮上学的问题,那学长应该也能。但也委实没想到,他这么能……

如果说中关村一小,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那北大附小……是个啥情况?!

这不合理啊!

不是教职工子女,怎么进这所学校?

沈红衣大眼睛布林布林,带着一丝狐疑,“北大附小?”

“没错。”

“咝!”

倒吸一口凉气后,沈红衣忙不迭问:“你咋办到的?”

“我导师愿意帮忙。”

“陈教授!”

沈红衣小声惊呼,小脸上浮现一抹敬畏,这位和哲学系的冯兰有教授,在燕园学子心中,堪称神般的存在。

她有幸见过两回,即使隔着老远,也拜服于老先生的高雅涵养和浩然正气。

老先生竟然肯替她弟弟走后门,这……

想到老先生无儿无女,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在燕园名望又如此之高,沈红衣料想他开口,这事还真没问题。

当然,她也明白,这跟她,跟她弟弟,半毛钱关系木有。

“陈教授还真疼爱你咧。”

李建昆扬起嘴角,“那是。”

“可你却不继承他的衣钵。”

李建昆:“……”

自家媳妇儿有点学坏了,都知道挖苦人。

由此可见,其实打心眼里,她也希望自己研究学问。

人之常情。

这年月,仍是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

两人聊罢之后,沈红衣的小脸上,明显多出一抹无法抑制的兴奋。趁着空闲,一个人猫在角落,小嘴里碎碎念着什么。

李建昆悄悄凑近,竖起耳朵。

“爸,为了壮壮的前途,现在不是犯脾气的时候……”

得,练话术呢。

晚上临近九点,小酒馆结束营业。

沈红衣照旧不让李建昆送,李云裳的那辆没蹬几脚的女式自行车,搬到店里作为公车,晚上沈红衣和另两个勤工俭学的妹子结伴,先走北大正南门,从燕园内绕至东门,出门片刻便到清华和五道口民宅区。

晚上姑娘穿街过巷是有点风险,但不大,居民区扎堆的地方,总有红袖章巡逻。

上面很重视学院周边的治安。

今儿礼拜天,沈家两口子知道女儿晚上回来住,都还等着没有睡。

沈母熬了些蔬菜粥,给女儿当宵夜。

“爸,妈,你们别忙活啦,跟你们说个正事。”

北房堂屋里,沈红衣推过父亲,又拉来母亲,深吸一口气道:“壮壮念书的事有着落了,可以进中关村一小……”

“啥?!”

“能进一小?”

不待沈红衣一番话说完,沈家两口子大吃一惊。

要知道,他们豁出老脸不要,都没求进去一小。

别说一小,连二小都没指望。

“咿呀!那可太好啦!怎么找的路子?”

“红衣你赶紧说说,到底咋回事。”

沈家两口子激动不已,欣喜若狂。

困扰他们好一阵、差点没愁死的心头大事,可算解决了。

沈红衣瞅着他们两眼放光的模样,寻思她后半截话要是说出来,她爸还不得从轮椅上蹦起?

第337章 壮壮入学,老高返乡

“你们等会,先听我说完。”

“你说。”

沈家两口子笑歪嘴,女儿大学生的排面,跟他们果然不同。

他们求爷爷告奶奶都搞不定的事,女儿大概趁着空闲跑两腿,立马有结果。

还是一小呢!

“中关村一小不是最好的选择,还有一所学校,壮壮也能进……”

“啊?!”

闻言,沈家两口子大眼瞪小眼。

中关村一小还不好?

全京城排名前十的小学啊!

沈学山忙不迭追问:“啥学校?”

沈母道:“太远可不成啊。”

“不远,比一小还近。”沈红衣望着父母回话,“我们学校,北大附小。”

嚯!

沈家两口子吓得一哆嗦。

最近一阵家里着急壮壮上学的事,海淀这边的小学他们都做过功课,对于北大附小,这个直线距离他们家不超过一公里的小学,两口子不算陌生。

了解过。

不敢想。

这所小学就在北大里头,想想看那环境,那教学氛围。搁那里念书的孩子,父母可是这个国家数一数二的聪明人,他们还能差?

不都说跟着燕子学飞行么,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是能跟他们凑一块念书,还不得美死?

可连胡同串子也清楚,北大附小只招收教职工子女。

京城的达官显贵都不敢想的事,他们还能指望?

“你不开玩笑吧?”沈学山满脸不敢置信。

沈母拉着女儿手,用力摇晃,示意她解释个所以然,“这学校咱们能上?”

“能。”

“咝!”

听到女儿斩钉截铁说出这个字,沈家两口子震惊之余,心潮澎湃,皆激动得面色涨红。

女儿在北大,他们已当成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现在儿子居然也能进北大……这传出去任谁都得羡慕得流口水啊!

沈红衣斟酌着言语道:“我没这个能耐,我也没找他帮忙,是他自个想到这个问题,偷偷给办了……们看?”

听闻这话,沈家两口子先有种释然。

真要是女儿办成的,中关村一小还好说,北大附小他们都不敢信。

紧接着,关注点便落到这个“他”字上。

女儿这么说,这个“他”,他们显然认识。

还能有谁?另一个彻底闹掰,没对付他们家就算不错,怎么可能暗戳戳帮忙。

首节上一节326/3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