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56节

“找谁?”

“公社下属社队企业,国裕服装厂的陈德财。”

“喏,单子拿着,5号话亭排队。”

这年头打长途贼麻烦,不是说你提起话筒就能打,先要让邮电局的接线员用内部手段挂过去,通知要接电话的人搁电话那头等,然后你再去排队,轮到你,给接线,接通后,对方刚好也在,这样才能对上话。

李建昆拿着排号单,坐在木排椅上快等了半个钟,可算轮到他。

不用拨号。

电话提起来是接线员的声音,确认登记信息后,接线员尝试连线,所幸接通,同时退出聊天室,财叔洪亮的嗓门上线。

“雷猴啊,哪位?”

“财叔,是我,北方的李建昆。”

“哦李生啊,你好你好。”

李建昆道明意图,电话那头半晌没音,遂沟通道:“财叔你看,我总不至于吃饱了没事干,忽悠你生产一堆货吧,是真要,生意火爆,怕接不上茬……”

如果汇款方便的话,他并不介意先汇个定金过去,事实是真不方便。

得在邮电局填汇款单,分普汇和电汇两种,普汇好理解,相当于把钱直接寄过去,没个十天半月到不了。

电汇就是这边的邮电局,跟接收地的邮局先沟通,那边收到汇款信息后,通过银行的邮政汇兑账户提取现金,先行兑付。

但通常会遭遇上级拨付不及时,和提取不及时的情况。

比走一遭还慢。

“退一万步说财叔,就算我真不要,区区几百套,我选的那些款,做市场的都知道好卖,万勇那边也能销掉,你这边不会有任何损失……”

财叔终究生意没干大,好一番沟通后,这才勉强应下,“李生,我这边真是头一回这么操作,希望咱们互有诚信啦。”

“多谢多谢,你放心,一定。”

“呼!”

挂掉电话后,李建昆长出口气,解决一个大问题。一通电话,至少节省三五天时间。

下午不出所料,生意越发火爆。

留学生这个群体,是真被撬动,隔日还上门一拨中国学生。

这仅仅是燕园,可以预见的是,燕园里已经酝酿成型的“解放衣着”的思潮,很快便将席卷周边另七大院校。

李建昆不敢再等,准备让陈亚军和小虎天明就去买票、启程,到那边货一生产出来,立马往回发,片刻不耽误。

傍晚。

他还待在小王屋里,趴在五屉桌旁,麻利盘账,桌面上钞票成堆。

上批三大麻袋货,已经销售过半,三千货款,回款软妹币五千多,美刀两千多,美刀在京城鬼市里具体什么行情,他还没去打听。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留学潮的开启,国门打开,往后很长一段时间,美刀都会非常抢手,兑换比例会越来越高。

没打听,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换。

这年头美刀是真好使啊,国内想进口点啥,全指着它,囤起来,积少成多,以后说不定有大用。

桌上还有小王拿的两千,金彪借出的三千,李建昆已经跟他们说好,会支付他们百分之二的日利息,五千块的日利息就是一百块,搁这年头妥妥的高利贷,但他不在乎,他自己提出来的。

人予我方便,我便予人金子。

“咚咚!师傅,师傅!”

铺子外传来声音。

王山河从床上爬下,笑道:“这小姑娘,来得还真是时候,你要不要钱收一下,被她看到不得吓死?”

李建昆白了他一眼,道:“瞧不起谁呢,人家可是小富婆一个。”

这话不吹水,许大爷经他提点后,新的木雕生意做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年,老人家又节约,再怎么样也该存了些家底。

他的不就是许桃的?

另外许桃这个独门生意,那也非常来菜,以她的活泼性格,现在成日见不到人,便知道订单排得有多密。

李建昆示意他不必折腾,自己起身走出去,带上房门。

外间灯泡拉亮,铺门打开,许桃一个晃身钻进来,搞得紧张兮兮,怀里捧着一块黑布,裹着东西。

“师傅,给!”

让李建昆万万没想到,她这大晚上的,特地来送钱。

两沓,两千块。

“怎么个意思?”李建昆问。

许桃笑嘻嘻道:“可不白给您,我刚撞到陈大哥,他都跟我讲了,我也要把钱搁您这,吃利息呢。”

李建昆心头暖流涌过,弯起嘴角,“你这丫头,行吧。”

有了这两千块,加上桌上的一万软妹币,自己包里还剩千把块,一万三。

那李建昆就有了点别样想法:

按照眼下的销售情况,预计衣服发回来之前,就要断货,那是真的什么货都没有,难道关铺子吗?

他寻思这多出来的三千,让陈亚军直接带一批小饰品回来,饰品配衣服嘛,先应应急。

账盘清楚,钱准备好,李建昆便把陈亚军喊过来,仔细交代一番。末了,陈亚军望着桌上高高一摞钱,头皮发麻。

“昆哥,这钱我能先拿去吗?保稳点,我学上回那个姓廖的,搞件外套,缝死在内衬里头。”

“好啊,也确实要注意安全,你和小虎两人,在火车上轮班休息,一个人睡觉,另一个人盯着。”

“明白!”

陈亚军心头鼓荡,这是多大的信任,他还曾经因为钱犯过错,这一遭如果干砸,不说建昆会不会原谅他,他自己都没脸!

隔日上午,陈亚军去BJ站买了票,前脚刚回到暂安小院,后脚一个贼头贼脑的家伙,便钻进庆江坊。

“江哥,你看!”

两张特快列车票,拍在柜台上。

刘小江和徐庆有相视一望,皆强忍住笑意。

“小江,这小兄弟靠谱,答应他的,给他。”徐庆有道。

他们找来三个人,挨个盯梢李建昆三人,每人给了些钱放身上,就怕李建昆三人一不留神杀到火车站买票,告诉他们,如果目标去火车站买票,立马排到后面,目标买什么票,他们就买什么票,两张。

刘小江从钱箱子里,点出二百大洋,拍在对方手上。

“谢江哥!”

这年头干啥才能轻轻松松赚到两百块,忙嘱咐以后有这样的好事再找他,刚准备告辞离开,徐庆有把他喊住。

“不用等以后,现在就再给你一个赚钱机会。”

此去羊城山高水远,徐庆有也有点犯嘀咕,打一开始就计划和刘小江一道,那他们走了,铺子总要有人管吧,不知道几天能回,院里可有规定,无故一个礼拜不开门,得清出去。

不能让老贼抓到把柄。

“庆有哥,咱们得快啊,晚上的车。”

“嗯,你这边交代好他,我回去一趟。”

有外人在场,徐庆有没有多说,得去学校弄个假,再去找姨夫,借笔钱。

他们这点家底,进老贼的那种服装,进不了几件。

第141章 将计就计

清晨。

李建昆从“老蔡记”吃完驴肉火烧出来,有点反胃,再次尝试豆汁,仍然屁感觉喝不出。

讲道理,那不就是馊水吗?

正准备溜达一圈,消消食,忽顿脚,眼神落在对面的半边天刺绣铺里,原本五个女人排排坐,挽着兰花指绣花的赏心悦目场景,消失不见。

铺里只剩俩人,林秀秀和她小姨,皆是一副蔫头耷脑的模样。

“秀秀。”

“诶,昆哥,您吃了吗?”

李建昆踱步走进铺子,柜台、货架上,技艺精湛的绣品或摆或挂,琳琅满目,却不是什么好现象。

这是艺术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

丢掉任何一份传承,都叫一个可惜。

这样下去,铺子迟早得关,说不定这一支刺绣世家,也会就此消寂。

“秀秀你过来,我跟你说点话。”

林秀秀十分乖巧,忙凑近,竖起耳朵。

“秀秀,你们的手艺没得说,但既然做买卖,视野不能太局限,这年头大家生活不富裕,懂刺绣的人年龄还都偏大,舍不得花钱买些不能吃不能用的刺绣回去装点。”

林秀秀内心苦涩,可不是?自家铺子的情况,人全看在眼里呢。

“看我们那两间铺子,卖衣服的生意怎么样?”

“太好了呀,我都……羡慕死了。”林秀秀红着脸道。

“那你觉得我们的衣服为什么好卖?要知道,那些价格比你们的刺绣还贵得多。”

“应该,是款式好,颜色艳,带印花,稀罕吧。”

“你们在衣服上绣朵花儿,很难吗?”

诶!

仿佛脑壳被仙人抚了一下,林秀秀猛睁大眼睛,这才意识到,昆哥是在教她生意经啊。

霎时间激动得满脸通红,小意问道:“昆哥,您的意思是说,我们也弄点衣服卖,在上面绣花儿?”

孺子可教。

李建昆点点头道:“别的衣服不好找货源,什么素褂子、白裙子这些个,还不好找吗?退一万步说,直接买行不?凭你们的手艺,想绣什么不能绣?

“衣服跟纯绣品不同,但凡是个人都得穿,还都想穿得好看点。

“秀秀,咱们首先得活下来啊,别觉得落了下乘,等以后有能力了,老百姓日子不也在一天天变好么,你们的刺绣总归会有市场的。

“就算真想保持高端,还可以往旗袍,婚服上绣嘛,只要观念转变一下,视野放开阔点,你们这行道啊,其实大有可为。”

对面,林秀秀已经泪流满面。

一是喜极而泣,二是感动。

“怎么还哭起来了,行啦,就说这些吧,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

“昆哥,您真好。”

首节上一节156/3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