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280节

  符巧娥也重新走进厨房。

  李建昆望向大哥,笑骂道:“有屁倒是放啊。”

  “是这么个事。”

  彪子咬咬牙道,“我们厂找到这条出路之后,县里其他厂子都想见样学样,天天有人过来找我,都是些熟人,不见又不好。昨天苗县长也找了我,话说得挺直白,带着恳求意味,我……”

  “好事呀。”

  嗯?

  彪子抬头望向弟弟,发现后者脸上一点意外和伤神的情绪也没有。

  “好事?”他问。

  “当然了,说明你李建勋变得愈发重要,同时你想想看,如果你能帮助县里和县里的许多厂子,解决这个大麻烦,那是多大的功绩和人情?”

  彪子道:“关键我没这个能耐啊,我们厂还是你帮的忙。”

  “你个狗日的,我的不就是你的。”李建昆忍不住喷道。

  彪子讪讪一笑,又将苗县长和他讲的话,一五一十道来。

  “……县里有个想法,打算成立一个‘对外贸易开拓发展办公室’,让我做主任……”

  李建昆嘴角弯起,“上道。”

  见大哥表情复杂看过来,他哈哈笑道:“苗县长没的说错,这事对我来说不难,你啊你,别那么多顾忌,你以为我会欠曹老板他们的人情?幼稚!能让他们过来,他们得感谢你李建勋的大恩大德。”

  彪子:“???”

  “这么跟你说吧,我不比你先认识曹卓然。”

  李建昆没多解释,再说就有吹牛的嫌疑,笑呵呵道,“就这么定了李主任,恭喜入驻县委大院。”

  彪子:“……”

  李建昆寻思啊,这事会越来越有搞头,现在是县里有求于彪子,接下来会有邻县、市里……

  无论在哪个圈子里,一个人的攀升之路,与他的重要程度成正比。

  他这边呢,不敢保证所有线都能牵成功,也不能保证牵到很大的范围,但是总归会有成功的,省级国营厂也不是不能牵。

  这就够了。

  再说,不必他亲力亲为。

  大哥是把干活的好手不假,但是文化水平和天份有限。

  

  县委大院。

  彩旗飘飘,张灯结彩。

  院门上方悬挂大红色横幅,上书大字:热烈欢迎外商代表团莅临指导工作和商业考察。

  午后,又一辆考斯特中巴车,驶入中门大开的县委大院。

  汽车停稳后,两个穿得有点多的人,抖衣扇风,跟随人流走下来,也不往前面凑,迎接仪式让别人享受吧,或者说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客。

  两人左顾右盼。

  “这就是昆哥的老家啊,咱俩也算故地重游。”

  “气温宜人呐,还挺怀念那段日子。”

  虽然是午后,但是这群客商刚从车站接过来,显然还没有正经吃过午餐,县委食堂里准备了丰盛的伙食,以海鲜为主。

  只是用餐场地欠点档次。

  主要是下午一点,有本次交流活动的第一场产品展示会,地点就在县委大院内的一个布置妥当的礼堂内。

  “感谢各位千里迢迢过来,一路辛苦,鄙人是本县对外贸易开拓发展办公室的主任,叫李建勋……”

  此言一出,客商们皆是眼前一亮,甭管什么来头,姿态都拉得很低。

  “李主任好。”

  “嗨,不辛苦不辛苦。”

  “抽烟吗李主任?”

  “建勋哥!”

  正忙着迎接招待的李建勋,循声望去,看见一个大胡子和一个吊儿郎当的家伙,微微一怔,继而笑道:“你俩咋来了?”

  “这话说的,你不欢迎我们呀?”陈亚军打情骂俏似的,轻拍他一下。

  “欢迎欢迎,肯定欢迎。”

  话虽这样说,李建勋还是没搞明白他俩来干嘛,倒也知道他俩在东北搞贸易,但是接触不多,只是去首都过年时见过两面,因此了解有限。

  要知道,这次交流活动过来的,除他俩外,应该全是外商。

  县里想做的也是外汇生意,大客户长久合作。

  倒爷的话,怕是不太好搞,上纲上线地讲,还不合规。

  但是彪子就算再耿直,也不可能直接说你俩一边凉快去,想着先这样,回头问问建昆什么个情况。

  “走走,吃饭去,来,大伙一起,这边请。”

  大家权当一顿工作餐,草草了事。

  弄得饭菜剩余一大堆,众人全离开后,食堂大厨撂勺摔盆。

  来到产品展示会的场地,礼堂里面的座椅被清空大部分,显得格外宽敞,已经有不少客商聚集,显然是更早到的,后面还有。

  数百平方米的空间内,有序布置着一些桌台,或席地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产品,旁边有各家工厂的工作人员,销售科长起步。

  “一个小县城,工厂还不少哩。”

  “昆哥不是说过么,他们这边的人创业积极性高,老百姓尚且如此,何况集体。”

  李建勋踱步走过来,笑着说道:“今天来参展的只是一部分工厂,你们可以随便看看,有需要再说,别勉强,千万别勉强。”

  “哈哈!一定一定。”

  哼哈二将只当是句俏皮话。

  他们需要的货,还真不是什么高档东西,国内小县城很多都能生产。

  两人悠哉晃荡起来。

  “?亚军,那边有罐头。”

  “罐头好呀!”

  两人嗖嗖冲到鲜味鱼罐头厂的展示台前。

  旁边戳着一老两小,老者正是厂长,此次外商交流活动,被他视为厂子最后的生存希望,见有人靠近展台,赶忙示意身旁两人作接待。

  他自己说不好普通话,尽管听说多半客商也是广普。

  “鱼罐头啊。”陈亚军扫视台面后,颇为失望。

  金彪啧一声道:“得,空欢喜一场,走吧,先逛一圈儿。”

  老厂长打量着二人,咋还搞出京片子了?

  “二位想要什么罐头?”终究没忍住开口,刻意捋着舌根子,倒也能听懂。

  “蔬菜罐头,水果罐头,素罐头,越素越好。”

  “这样啊。”

  老厂长心想,净要便宜货?

  不留痕迹地再次审视他们一番后,道:“其实我们厂最早是做水果罐头起家的,只是利润低,又泛滥,这才改做鱼罐头,各类素罐头做也能做,如果采购量够大的话,我们可以做些调整,不知二位一单能有多大量?”

  金彪笑呵呵问:“你们厂子产量如何,一个礼拜能生产多少素罐头?”

  “那可不少哩。”

  老厂长合计一下后,摊开一只巴掌道,“至少这个数。”

  “五十万罐?”

  “……”

  老厂长一下子没噎住,“您说笑了,是五万罐。”

  “五万罐?”陈亚军撇撇嘴,“码不满一火车皮,塞牙缝都不够。”

  老厂长:“?”

  金彪道:“这样吧,我们希望看到你们厂生产的素罐头成品,肯定要尝个味道,如果还行,你们厂的产量往后我们包圆了,唉,不过产量实在太低,要长期合作,你们最好发展下规模,这搞不大呀。”

  “……”

  老厂长听得一愣一愣的,硬是分不清真假,试探性问道:“那我们现在回去手工做几款,拿给二位尝尝?”

  “行啊,三五天内我们都在。”

  临时,陈亚军笑嘿嘿道:“老头,放一百个心吧,不忽悠你,只要产品靠谱。我们是李建昆的兄弟。”

  嚯!

  老厂长睁大眼睛,目送二人走远,忽然拍向左右道:“还愣着干嘛?收摊!回厂。”

  敢说这话,那比真金还真!

  还摆个毛线,把这二位爷伺候好就成了。

  哼哈二将又晃悠到一个毛巾展台。

  这个厂的毛巾织得硬是要得,料好,花纹也不俗,不比知名国营大厂差。

  只是一问产量,哼哈二将同时翻个白眼。

  哪哪都好,就是产量像闹着玩似的。

  包圆!

  啥?你问我什么公司,怎么付账?

  中欧国际贸易公司。

  富兰克林要不要?

  不行咱还有珠宝公司,付黄金也成。

  哼哈二将终于回过神来。

  他娘的,瞧不起谁呢!

第1153章 故地重游

  哼哈二将一战成名,被望海县内各大工厂视为头号豪客,更是雪中送炭的财神爷。

  李建勋起先十分惊愕,后面他才了解到,陈亚军和金彪所在的中欧国际贸易公司,有正规的进出口资质,二人提供的文件上显示,该公司属于东北某单位前几年响应号召搞三产的产物。

首节上一节1280/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