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066节

  “您有英文名吗?”

  詹妮道:“您知道的,您的名字用英文发音,甚至不好叫对。”

  她准备回去便开始筹备这场采访,有些文件和物料可以先弄出来。

  英文名?

  李建昆思量着取一个也好,方便他后面在美利坚的活动,于是随口道:“杰克李。”

  “噢,这是个很好记的名字,也好听。”

  詹妮甜美一笑,遂再次表示感谢,告辞后款款离开。

  房间里只剩下自己后,李建昆抿了口锡兰红茶,自言自语道:

  “那么计划稍稍变动一下。

  “美利坚,咱们先打个照面。

  “明牌玩。”

第1018章 不是人

  这趟来日苯,李建昆原本还想视察一下标准科技公司。

  鉴于现在这个情况,却是不好大张旗鼓地过去。

  标准科技公司涉及到许多高新技术,要是被小日子知道技术外泄,会比房地产方面更棘手。

  不过,敢这么弄,李建昆肯定也不是第一人。

  该说不说,许多时候,咱们华人太老实了。

  这个世界的底层或许是一群难民,而上层,则是一群强盗。

  傍晚,李建昆将孙振义喊到美都子的房子,吃个家常便饭,顺便聊聊。

  他落脚在这里的事,倒是还没有暴露,出入都非常注意。

  孙振义干劲满满,如同现在的鹤田中村一样,也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开先河的事,创造伟大。

  这家伙绝对是个外交型人才。

  标准科技公司现如今和日苯最大的几家科技公司,诸如索尼、尼康、富士通等,都有合作。

  孙振义信心十足地说,有把握在三年之内,弄出具有颠覆性的手持无线电话。

  五年之内,弄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

  也就是,李建昆给他绘制的发展蓝图中的……智能手机。

  话说李建昆依稀记得,前世世界上第一部智能手机西蒙,似乎确实诞生于九十年代初期。

  这意味技术树已快点到,现在只看孙振义与IBM及其伙伴,谁更先弄出来。

  激情万丈的豪情表完后,孙振义又显得颇为忐忑,弱弱地向李建昆汇报,说全方位科研发展这方面,做得不够好。

  有些项目甚至很久了,都还没有推动。

  譬如早弄到手的光刻胶技术。

  目前标准科技公司也开展了一系列科研,但主要还是与公司的目标产品直接相关的项目。

  李建昆摆摆手道:“算啦,之前是我心眼太大,按照你的发展方针来吧。”

  孙振义大喜!

  李建昆微微一笑,因为能搞到的东西,大体上已搞到手,譬如说不少日苯科技企业已淘汰的芯片相关技术。

  最新的技术,那是核心机密,任孙振义说话再好听,人家也不大可能拿出来。

  但这些已淘汰的技术,对于我们而言,却是能少走许多弯路的基础。

  有了基础,这年头咱们并不缺能玩命的科研人员。

  事实上,特区华电产业园那边,捷报连连,由于项目多,几乎每天都有科研攻关的喜讯。

  当然,这些基础来得也并不容易。

  这两年,李建昆砸给标准科技公司的钱,折算成美刀的话,大约有五亿。

  所以你看他名下赚钱的公司也有不少,像华强太古集团、泰山不动产、伽玛传媒,拉斯维加斯的金鼎博彩公司等,但这两年几乎没有余粮落进兜里。

  实在是花销太大。

  孙振义待到晚上十点的样子,告辞离开。

  此时银座的街道上仍然车水马龙,李建昆也没有睡意,想起白天接到漂亮国传来的消息,阿妍已将新公司的硬件筹备得差不多,遂来到客厅的沙发旁。

  一通电话挂到魔都。

  当然,颇费一番周折。

  联系上吴英雄。

  “昆哥你在日苯?”

  “嗯,摘果子呢。”

  “你不喊我?”

  “杀鸡焉用牛刀,只是平仓而已。”

  吴英雄在电话那头笑呵呵问:“收成如何?”

  “还行吧,不过没收完呢,拢共多少现在还不好说。”

  李建昆又问他工作忙不忙。

  “清闲得很,我们这事不是一朝一夕能搞成的,单是我们想搞都没有用,需要市场配合,目前愿意买股票的人,还是不多。

  “‘小飞乐’发行的时候,毕竟拢共就两只股票,才造成排队购买的盛景,家里有余粮的老百姓图个稀罕。

  “这股票一多啊,反而卖不动,想让老百姓接受股票和金融市场,需要时间,急都急不来,我和晓婉没事还跑大街上发传单,搞宣传普及……”

  吴英雄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无奈。

  李建昆心想可不是么,国企股份制改革现在搞得如火如荼,企业既缺股东,也想融资发展,这一两年走得快的第一批企业,很多都会尝试着发行股票。

  然而,很难卖。

  王十那段走街串巷兜售一元一张的、纸质万科原始股的事迹,后世的许多书里都有提及。

  “你要是不忙,我打算找你和晓婉办点事。”李建昆说。

  “嗨。”电话那头吴英雄这才反应过来,“咱俩还兜什么圈子,有话直说呗。”

  “这不是革命工作要紧嘛,我这边,你俩如果工作忙,找其他人也行。”

  李建昆笑了笑,将事情娓娓道来:“我最近在美国弄了家投资公司,也察觉到一个机会,准备在美国再干一场”

  “你又发现机会了?”

  吴英雄打断他,连声问:“多大的机会,和日元升值相比如何?”

  “应该只大不小。”

  “咝!”

  吴英雄这么斯文一个人,硬是爆出一句粗口,然后问:“美国要发什么地震?”

  回到国内后,他和封晓婉对美股倒是缺乏关注,条件也不允许。

  “电话里不好说,和晓婉没事的话,收拾收拾,到特区,我会让人安排你们过港,再从那边坐飞机到纽约。”

  李建昆顿了顿,道:“对啦,你和晓婉在美国应该有不少同学吧,能不能挖一批过来,这家投资公司是正儿八经的搞,以后也需要人手。”

  “一批?”

  “咱不小打小闹。”

  “找几个帮手还好说,挖一批……只怕不太好办。不管怎么说昆哥,你那毕竟是家新公司,水货我不会推荐给你,要挖得从华尔街挖,人家会对比的。我知道你能给高薪,但有时候还真不是工资高低的问题。”

  李建昆略作思量道:“行吧,你先找几个帮手,咱们把这单干成后,想来你那些同学朋友会愿意过来的。”

  吴英雄心头挠得痒痒,问:“不能先稍稍透露一点?”

  “你应该有些专业书籍,去翻翻一九二九年美国的证券走势。”

  瞎!

  吴英雄吞咽口水的声音,清晰可闻。

  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美国股灾,史称“黑色星期二”。

  这次股灾之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大萧条。

  ……

  ……

  八月末。

  有井房屋株式社会那边的地皮,总算卖得差不多。

  倒并非不好卖。

  泡沫之中,人总是狂热的,日苯房地产现在的状况,与几年后的琼岛如出一辙。

  许多地皮和房子,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加价倒卖数次。

  只因为,李建昆手上的地皮实在太多。

  能用三个月时间脱手完,都算奇迹

  如果不是在疯狂的泡沫之中,根本不可能办到。

  股票平仓由于并不着急,剩下的几只“金疙瘩”,李建昆打算在今天平仓掉。

  这边搞定后,揣着本钱,他准备这两天便启程去漂亮国。

  余下的时间不多了。

  得争分夺秒开始布局。

  港城海外信托银行驻日分行,证券部的一间操盘室里。

  摆放着专业微机的两张办公桌旁,坐着四名证券部的操盘手。

  老孙杵在一旁。

  五人都侧身望着李建昆。

  如果按他们的意思,不如再等等,等到今天休市之前。

  要知道,这几只大热股票,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涨。

  大老板手上量又大。

  多等一个小时的收益,足够普通人潇洒一辈子。

  然而,李建昆却大手一挥:“平掉。”

首节上一节1066/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