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得已爬过一道道横沟之后,难掩心中愤怒。
本想找魏王理论,偏偏这时,有不足一百名吐蕃兵从秦岭中钻了出来。
据他们汇报,七万多吐蕃主力,被天宁军围堵在秦岭一处山谷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最终,包括拉布噶在内的七万余人,全部命丧秦岭!
本来还要前去找魏王理论的吐蕃将领,反而冷静下来。
他分析:
如今的大唐朝廷已经到了要逃命的地步,不需要跟他们合作了!
如今的魏王已经没有了合作的价值,他们想获得的国土,可以自己取!
于是制定了复仇计划。
他们慌称是大统领拉布噶邀请魏王商谈,面临困境的魏王,当然欣然前往。
之所以提出赞普又派来五万吐蕃兵,就是因为他看出,现在魏王最渴望的就是兵力的支持,有多少他都不嫌多。
因此以此为借口,魏王一听就很兴奋的跟来了。
即便当时因不便更多人知情为借口,阻止魏王多带护卫,可魏王还是经不起后续吐蕃大量兵力援助的诱惑,大胆前往。
结果就中计身死!
本来想借吐蕃翻盘的魏王,最终被吐蕃所亡。
而吐蕃与魏王合作,是对如今大唐的战力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同时,趁大唐与宁国缠斗时,瞅准机会,尽可能多的夺取大唐国土。
可现在,计划刚刚展开,就已经失去了十万兵士,这也正式他们大胆报复的原因。
其实还不止,李恪收到吐蕃将要攻打松州的情报后,已经给驻守梁州雷良发去信,命他火速进入剑南道,阻击妄图夺取剑南的吐蕃军。
在蜀中平原上,又是天宁军骑兵的主场,吐蕃军的损失不会小了。
也就是说,这次吐蕃与魏王的合作,可是说解决很糟糕。
魏王的护卫在营地久等不归,担心魏王出事,于是出来寻找。
如今找到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还差点被秃鹫吃掉!
虽然找到了魏王,但护卫们却不知道还怎么办了。
长安城,留下的守军还在和宁军对战中,肯定不能把魏王的尸体送会长安了。
魏王本来只是说向西转移,还要不惊动长安守军和朝臣们,可并没有说要转向哪里。
这帮护卫彻底没了主意。
“怎么办?是先葬了魏王,和是带着他的遗体继续西撤?”
“亲王薨逝,这可不是小事啊,我们没有权力做任何决定!”
两名护卫统领商量着。
“要不,回长安通知几位辅国大臣吧?”
“嗯,理当如此。”
两人商量完毕,命令把百多名护卫的尸体就地埋葬,而后带着魏王的尸体返回长安。
东行至县,护卫队前方的官道上,行来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是赵国公府上的人!”有眼尖的护卫,在迎面走来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认出了个别人。
“赵国公?那正好!赵国公是魏王殿下的舅舅,这事找他较合适。”
说着,两名统领就下马,朝对面人群中的大马车走去。
“请问,赵国公可在车内?我等是魏王殿下护卫统领,有事禀报赵国公。”
马车缓缓停住,“何事?”一个深沉带着威严的声音,从马车中传出。
护卫没有说话,只是递上一个染血的鱼袋。
所谓鱼袋,就是收纳鱼符的锦袋。
而鱼符是唐朝出入宫禁、或身份的凭证。
关于鱼符的材质,史料记载:“太子用玉,亲王配以金符,庶官带以铜符,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金,五品以上饰银。”
赵国公长孙无忌马车旁的护卫接过鱼袋,一看上面大面积的血渍,心中“咯噔”一下。
不过他还是不动声色的把鱼袋递到马车里面。
片刻,马车的窗口的布帘“唰”的一下被掀开,露出了长孙无忌阴沉的老脸。
“你上来!”长孙无忌朝魏王的护卫统领说道。
然后又朝自己的护卫说道,“二十步以内,不要有人!”
“什么情况?”待魏王的护卫统领进入车厢后,长孙无忌蹙眉问道。
“昨日魏王殿下让我等在武功县西一带扎营,今早来了一队吐蕃兵,说是有他们大统领的消息,让殿下前去商谈。”
“但是,那吐蕃人还专门说,怀疑上次失败是走漏消息,所以要求魏王少带人过去会面,殿下不疑是计,只带了一百人去了。”
“我等觉察到不对,就远远的跟着,但又怕跟得太近坏了魏王大事,也不敢跟太近,只能远远的盯着对方的营帐。”
“我们等了许久,不见殿下回来,心中实在放心不下,就直接过去了。结果,吐蕃人的营地已经空无一人。”
“殿下,殿下和一百名护卫皆已身死……”
护卫统领这些话,真假掺着说的,这样他们的罪责会小一些。
但长孙无忌已经没有抠这些细节的心情了,他听完,很容易就判断出是吐蕃人在报复。
因为拆桥、挖沟,导致他们西撤的吐蕃大军全军覆没。
说到底,这个“妙计”还是他出的,准确的说,是他完善的。
没想到却把自己押的宝给害了!
后悔吗?
不。
如果没有这些天的时间,他就来不及收拾东西逃离长安,说不定直接围在城内。
“此事务必要保密!以免引起混乱!”
长孙无忌郑重道,“另外,再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你们悄悄把魏王葬了吧,不要太张扬。就葬在,葬在这一带吧,这里地形特殊,也方便记住准确位置,将来也好迁移。”
“而后,护送魏王妃安全到达天竺,如果再出差错,定斩不饶!”
“天竺!?”
第282章 逼唐西迁
就这样,魏王被草草掩埋,而后护卫们回到营地,带上魏王妃母子开始了艰辛的万里大转移。
而魏王身死的消息,被长孙无忌压了下来。
恰好魏王离开朝堂前也下达了西撤的命令,至于撤到哪里,那就要看长孙无忌在路上的操作手段了。
反正,长孙无忌是准备再次投奔李二。
长安城。
唐军又坚持了十多天后,死伤无数,料想魏王已经走了足够远了,不会被追上了,他们也可以撤出了。
于是,连同长安城西的其他唐军,一起向西转移。
这次撤出,可不光是军队撤出了。
整个大唐朝庭,监国皇子早就跑了,虽然半路凉凉了,但其他人还不知道。
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辅国大臣也已经逃离。
剩下的就是这些中下级的朝臣了。
也正是中下层大量官员,才保证了整个帝国政权的运转。既然撤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这些大量的中下层官员,能带尽量多带上一些。
带上各部分的官员,那说明你的政权还在,朝廷还在,就算没了皇帝,推个人上去就行了。
可若是连这些各部分的官员都没有了,那几乎等于亡国了。
如果这些官员在的话,就算被打的再惨,嘿,我只是战略转移,只是迁都!
我还没亡,还能再打!
就这样,大量的官员、将领,被唐军裹挟着踏上了西迁的道路,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带上大量嫔妃、宫女、官员、将领及其家眷,会大大降低西撤的效率,但唐军有信心挡住天宁军的追兵。
毕竟,现在的唐军还有近二十多万人。
另外一方面,李恪也有意放走这些官员、将领到天竺去。
眼睁睁的看着大唐的官员、将领没收拾家当逃走,苏定方有点不理解。
“王上,我们不用损失兵力,就能把他们全都拦下来,为什么放他们离开?”
站在长安西门金光门上,李恪看着西行的嘈杂队伍,
“宁国有你们就够了!而我们炎黄子孙这点国土还远远不够!他们是去为我们炎黄子孙开疆拓土,保境安民的!”
其实,李恪还有一句话没有说,他们是去做“螳螂”到异域捕蝉的!
为什么要白白给李二送去那么多官员,自己用不香吗?
李恪没法跟苏定方解释的是,这是从大唐后来的历史得出的教训。
李二是个狠辣果决的人,但同时又是个豁达慷慨有大格局的人。
比如唐朝征服周边的胡人部落首领,李二都会给以高官,让他们率领着自己的部落军队为大唐效力。
大唐的军队中可以看到突厥、粟特、吐谷浑、党项、高句丽、百济、铁勒等各族群的将领。
胡人将领一度占到了三分之一!
在大唐的朝堂上,可以看到奇奇怪怪的各种族的官员、将领。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兼容并蓄,是唯才是举,唐朝广大的外围领土大多是由这些“胡人将领”所征服的。
但这同时又何尝不是一枚枚炸弹。
只要立功,李二就把他们全族接收,然后找个地方,划出一片区域给他们专有。
比如粟特人、吐谷浑人、党项人等,只要是来的,李二都给划定一片区域,安置他们。
最后导致在从河套到燕山的长城以内,安置了大量的胡人,更是有六胡州的形成。
李二在前面打了样,以后的历代继任者都样学样。
但正是这种大格局,在当时看来是没什么毛病,和平时代,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有事,全是一颗颗定时炸弹。
粟特人、沙陀人、党项人、,都是大唐曾敞开宽广的胸膛迎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