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第84节

第141章 说不出口

看着满脸委屈的梅映雪,陈建国顿时说不出话来。

公平吗?

不公平。

自己家打的猎、卖的皮子、换了钱买的米,为什么要收走?

不公平吗?

很公平。

现在全国公社都是这么干的,家家户户没有粮,所有粮食都在食堂,凭什么就你家有粮食?!

陈建国坐到椅子上,郁闷地吐出一口长气。

根据1956年政务院颁发的《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和同年9月省里发布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从当年10月份起,地委对本地区非农业人口用粮按行业工种实行不同标准的定量供应,

体力劳动者月供粮15.5到24公斤,脑力劳动者14.5公斤,成年的非劳动市民13.5公斤。

当时供应的细粮还占了全部配额的50%,油脂也有每月每人0.25公斤的份量,

到了今年,全国核实压缩非农业人口,八月份省里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供应品种就变为每月每人细粮1.5公斤,食油0.1公斤,剩余部分全部都是粗粮,

粗粮就是玉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干豆类,

这些在后世所谓的健康食品,其实营养和能量都不能跟面粉、大米这样的细粮相比,经常吃粗粮,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尤其不适合老人、儿童和体力劳动者,

后世某些人吹捧粗粮,一是为了减肥,而不是为了从中获取能量营养,二是商家在后面吹捧炒作,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将便宜的粗粮卖出高价获利。

要想吃饱肚子长力气,还得是细粮。

即便现在用大量的粗粮替代细粮,但是定量也还是降到了每人每月13.5公斤到12.5公斤,

不过,另外增加调供1公斤议价粮,同时实行储粮自愿、取粮自由、节约归己的储粮办法。

这1公斤的议价粮都是细粮,不需要粮票,但是价格要比配额粮高出许多,也就成了一些城镇人口牟利的工具。

梅映雪所说的高价粮,就是这么来的。

正常一斤大米是1毛1一斤,那议价粮就是1毛5一斤,那些人转卖出手,有点良心的卖3毛左右一斤,黑一点的5毛甚至6毛都有可能。

有需求就有供给,市场规律在任何时候都会存在,即便是现在这个困难时期,在某些角落里面,也会有空子可以钻。

真正敞开供应的议价粮,还要等到80年代中期,深圳率先取消粮票,敞开供应粮油之后,北京也在粮店增设了议价粮柜台,刚开始时是高价销售,没多久就变成平价,直到九十年代取消票券,粮食才真正取消配额,不限量供应。

但是,以上只针对城镇居民!

对于农民来说,一般情况下粮食只分三种,

公粮:也就是农业税,要无偿上交的。

定购粮或统购粮:农民在缴纳公粮之后,必须按当时规定的统购数量和价格卖给国家,国家付钱给农民,

但是!钱不一定能拿到。

曾经在八十年代一度风靡全国的“打白条”,说的就是基层粮管所和棉花采购站收了农民的粮、棉之后不给钱,打一张“白条”的情况。

最后一种,就是余粮。

别以为余粮就一定是自己的,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哪怕取消了公共食堂之后,农民可以自己按照劳动贡献记工分、分粮食,乃至于后来包产到户提高了积极性,使得粮食产量大增,

这些剩下的粮食,也必须按照一定的额度和价格卖给国家,其实就是“统购粮”之外的“统购粮”,

去掉这些粮食,真正可以由农民自己支配的粮食份额,还能有多少完全可想而知。

如果不够吃怎么办?

去买议价粮啊!

陈建国默默坐在椅子上,突然感觉被人推了一把,

转头看去,只见王婉茹对着他使眼色,小声说道,“你带的东西呢?”

“哦哦,”

陈建国赶紧翻书包,拿出一只布袋子放到桌子上,看了看正有些奇怪的梅映雪和赵兰,苦笑着说道,“这是我外婆在食品厂带回来的代食品。”

赵兰一听不觉更奇怪了,“代食品?”

梅映雪也好奇地问道,“那是什么?”

陈建国脸色不觉更苦,“就是用谷糠、玉米芯、高粱杆、瓜皮这些以前人不吃的东西,磨成粉,再掺点别的东西做成的食品,

我尝过,吃是可以吃,也不会有别的问题,就是,吃了会有点磨胃,感觉胃不舒服。”

“可以吃?”

赵兰好像别的什么都不听见,就听见这句话,指了指桌上的袋子,“这个可以吃?”

陈建国看了看她,再看看满脸期待的梅映雪,果断闭嘴,拿起袋子解开,从里面拿出两块类似粉饼一样的东西,“你们尝尝。”

梅映雪很想接过去,但她还是先看了看母亲,

赵兰喘着粗气,两手死劲绞在一起,“这,这怎么好意思。”

但是她的目光分明死死盯着陈建国手里的代食品。

陈建国当即起身,一人一块塞到她们手里,同时说道,“尝尝看。”

赵兰和梅映雪相视一眼,顿了两秒,才轻轻点了点头,

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咀嚼了几下咽下去,抬起头笑了笑,“挺好吃的。”

又迅速将头低下,越吃越快,没几下就将月饼大的一块代食品全部吃完,

旁边的梅映雪甚至先她一口吃完。

陈建国在一旁看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玩意儿又拉嗓子又磨胃,她们是怎么吃得那么香的?!

他今天带来的,是蒸制过的熟食,外婆还在里面加了盐和一点点猪油,他试过一口之后,就再也没敢下第二口。至于生的代食品,就跟喂猪的谷糠没多少区别。

王婉茹见她们吃完,立刻将桌上的两碗水递给她们,

梅映雪和赵兰先道过谢,然后一人一碗端着,咕隆隆灌下去,

随后,两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梅映雪摸摸干瘪的肚子,忽然笑了一下,“不饿了耶。”

本来还有点开心的赵兰,听到女儿这句话,顿时鼻子一酸,忍不住抽泣起来,

梅映雪见母亲哭,赶紧凑过去抱住,两母女小声哽咽不停,..

陈建国和王婉茹坐在一旁,看得又是心酸,又是尴尬。

好不容易等两人情绪稳定,王婉茹便想说梅映雪上学的事,

可是再想想眼前这副情景,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第142章 小龙虾

过了好一会儿,赵兰才缓过劲来,不好意思地对着两人笑了笑,想说点什么吧,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留人家吃饭?

得了吧,刚才自己吃的都还是人家带来的东西。

说女儿不读书了?

现在还用说吗?!

陈建国在一旁也无言以对,出发的时候他还劝过王婉茹“升米恩斗米仇”,现在能说什么?

四个人大眼对小眼,一时间屋子里竟然格外安静。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赵兰转身望去,等看清楚人,立刻起身往外走,刚走了两步,又回过身笑了笑,指着外面说道,“是小梅爸爸他们回来了。”

“哦哦,”

王婉茹应了两声,赶紧站起来,和陈建国一起迎了出去。

梅继平拎着一只大木桶,只穿了一件粗布短褂,下身一条洗得看不出颜色的裤子,裤脚卷到了膝盖上,脚上没有穿鞋,正大步流星往屋里走来,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三个十几岁的少年,一男两女,应该是梅映雪的哥哥姐姐。

一家六口,便是这个小家所有人了。

看到陈建国和王婉茹,梅继平颇为拘谨地笑了笑,点头哈腰地打招呼,“老师好老师好。”

王婉茹也很客气地回应。

梅继平笑道,“我听村里人说,老师过来家访了,就赶紧回来,”

顿了一下,他看了看低着头的梅映雪,轻轻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便要说话,

这时,一直盯着水桶看的陈建国,指着桶里面的东西说道,“梅大叔,这个是您捞回来吃的吗?”

梅继平听到他的话,转头看了一眼,顿时老脸通红,支支吾吾地嗯了两声。

王婉茹好奇地凑近一看,不由得眉头微皱,“这是小龙虾?”

陈建国看着两人的脸色,不禁觉得有点奇怪,但也没多想,又问道,“这个也是要送到食堂去的?”

不等梅继平说话,王婉茹就瞪了他一眼,使了个眼色,

陈建国当然知道她是在让自己不要说话,

可是,刚才的话有什么问题吗?

这时梅继平苦笑着说道,“这东西哪能送食堂,哪怕再没吃的,去抓螃蟹、抓青蛙、抓王八,食堂也不会让大家吃这个啊,”

嗯?

陈建国瞪大眼睛,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不能吃?”

王婉茹立刻轻轻拍了他一下,小声说道,“别乱说,这个有毒,而且,这个是小鬼子带来的,专门祸害我们的。”

啥?

陈建国顿时惊了,伸手就抓起一只小龙虾晃了晃,“这个有毒?还是小鬼子专门祸害我们的?”

“对啊,”

王婉茹点点头说道,“我小时候就听人说过,有人吃了这个中了毒,浑身疼得厉害,还发烧、呕吐,没几天就死了,当时人们都说,这个是小鬼子带过来,专门祸害我们的。”

梅继平也面露苦笑,叹口气说道,“要不是实在没办法,我也不会抓这个回来吃,就想着少吃一点,会不会就中毒轻一点,就算万一毒死了,也比饿死强吧。”

“呃,”

陈建国愣了好几秒,才猛地一巴掌拍在脑门上,哭笑不得地对着王婉茹说道,“姐,你就不看报纸的吗?!”

王婉茹微微一愣,“什么报纸?”

不是在说小龙虾吗,怎么又扯上报纸了?

首节上一节84/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