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第79节

陈建国抹了把脸,指着她说道,“总之,不想惹祸就听我的,懂不懂?”

梅映雪眼珠一转,很痛快地点头,“哦,这个懂,”

顿了一下又补充道,“那我跟谁都不说。”

陈建国点了点头,又问道,“观音不是有集市吗,你爸也会打猎,没拿点皮子过去卖?”

梅映雪一听,小脸又垮了下来,“去了,还是我跟着一起去的,可是要么没人去买,要么有人去了却只问粮食,别的东西都不好卖。”

“这样啊?”

陈建国想了想,问道,“那你家有些什么东西可以卖的?”

梅映雪立刻说道,“有十几张皮子,八张兔子皮,两张狐狸皮,还有两张羊皮,羊皮是去年我们自家养的,后来让大队收走吃了,就留了皮子,”

说着声音就小了下来,“别的,就没有了。”

陈建国暗叹一口气,都是些常见的皮子,难怪卖不掉,

随即说道,“行吧,你给我抱过来,我帮你带到县里去找人问问,看看能不能卖掉。”

梅映雪瞬间瞪大眼睛,“真哒?可以吗?”

陈建国笑了笑,“这有什么不行的,棉纺厂那么多人,肯定有人想要皮子的吧,好歹换几块钱给你交报名费和学费,

可以的话,多读点书总是好的。”

梅映雪立刻连连点头,眼睛笑成两弯月牙,“谢谢你陈建国,你真好!”

第132章 走关系

十几张皮子不多,用根绳子捆着,再套个麻袋,吊在马鞍上轻轻松松驮了回来。

进了县城就不好骑马,陈建国便牵着马,一路上不停地跟人打招呼,好不容易才走到鞋服厂。

到了厂门口,不等陈建国叫门,门房范大爷就走了出来,咧着几颗黄牙笑道,“小国啊,今天怎么跑这儿来了?”

陈建国昂着头笑了笑,“范大爷,采购科有人没?”

“采购科?”

范大爷看了一眼马背上托着的麻袋,顿时笑道,“哦哦,有人有人,你直接进去就行。”

说着给他拉开了铁栅门。

“好嘞,谢谢范大爷。”

陈建国很有礼貌地挥手再见,牵着马便进了鞋服厂。

如今虽然是统购统销,但各个单位还是有采购科这个部门,或者至少也会设个采购员,这个采购员不用去干别的,就是在调拨原材料的时候,过去验收一下,看看质量合不合格,没问题就拉回来,也就是接收、运输、登记、入库、造册,工作简单轻松,

不过,如果想把工作干好,里面却也有点门道,

比如说,工厂生产会有损耗的,所以呢,上级单位给审批原材料的时候会多算一点损耗进来,然后在生产的过程中,如果质量控制得好,提高合格率,就会多出一批任务之外的产品,

这种不同于“计划外产品”,计划外产品是改革开放以后,给企业松绑定的政策,允许企业在保证完成主管单位下达的计划任务的前提下,如果原材料、能源有保证,就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需要,编制自己的生产补充计划,并报主管单位备案,

然后这部分产品不受主管单位的调配,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决定销售方式和售价,所以叫计划外。

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这么多出来的产品,各个地方的叫法就不一样,在小县城这里,便叫内部福利品。

咳咳,顾名思义,就是给员工发福利了的。

但是呢,如果采购员能够跟工厂打好关系,就可以额外采购这样一批内部福利品,反正在品质上与任务产品没有任何区别,多进一批货,那自己的生产任务也就更轻松些,同时也能多出一批任务外的产品来,

所以一个好的采购员,一定要八面玲珑,

嗯,这倒同后世的销售员有点像,反而现在的销售员,却有点像后世的采购员,

同理,这年头采购员的业务招待费额度也是全单位最高的。

陈建国将马拴在门房旁边的大树上,扛着皮子便进了办公区,熟门熟路地找到采购科,

大门是敞开的,里面只有一个人在,

见到陈建国过来,采购科杨科长立刻笑道,“哟,小国今天怎么跑我这儿来了?”

毕竟只是个小孩子,他也就没有起身,只是从抽屉里抓出一把花生,“来来,吃花生。”

“谢谢杨叔,”

陈建国也不客气,过去将皮子从麻袋里掏出来搁到桌子上,抓了两颗就剥壳,这才说道,“杨叔,您给看看,这几张皮子值多少钱?”.

杨科长二话不说,解开绳子翻着看了看,转过脸笑道,“你自己打的?”

陈建国笑了笑,也没说话。

杨科长一看,心里顿时明白了,恐怕这是他替别人卖的,

不过陈建国人小鬼大、心思成熟,他也不担心会出什么事,便沉吟两秒,说道,“小国,皮子的价格你也知道,杨叔不唬你,这样,羊皮5块一张,狐狸皮2块,兔皮5毛,总共18块,

杨叔给你凑个整,20块钱,怎么样?”

陈建国吃着花生,仰起头笑道,“那不用,您给18块就好,麻烦杨叔开个收购条。”

这时候一张好的羊皮,比如在1923年上海“钧泰”皮毛行首销美国“和大洋行”后,很快就被列为世界“四大羔皮”之一,人称中国“软宝石”的小湖羊皮,一张就可以卖到18块,而普通的羊皮却只值7、8块钱,

至于这种用土法硝制过的普通羊皮,能给到5块钱,可以算高价了,

另外的野兔皮现在根本就不值钱,加上面积小,5毛一张是行情价,狐狸皮也是看在够大的面子上才值2块,

可以说,如果不是陈建国提过来的,换成杨科长去收购点收货,这些皮子最多值个十五六块就差不多了。

“你小子,”

杨科长笑着指了指他,随手拿过桌角的收据本,给他先开了一张条子,“咯,拿这个去财务科领钱,收购条等你回来就开好啦。”

陈建国笑着接过条子,“谢谢杨叔。”

不一会儿,陈建国便牵着马从鞋服厂出来,

也就是他,才能直接将皮子卖给采购科,换成其他工厂子弟都不太可能,这也算是走关系了。

工厂采购必须要按计划,到固定的供应点去拿货,拿什么货、拿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不允许自行收购,否则都这么去干,岂不是乱了套。

像梅映雪家的皮子,也只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卖给公社供销社的回购点,但是价格肯定没有这么高,而且回购点也不是什么都收,他们回收东西也是按照收购计划来的,有的可以长期收购,有的就是季节性收购,

毫无疑问,皮货就是季节性收购的东西,只有秋冬时节需要做皮袄的时候才会收购,

反正价格全年统一,不存在什么季节性价格调整的问题,他们当然也就不会把钱付出去、货压在仓库里,再说压坏了怎么办?!

现在才6月份,距离秋冬还早得很,这条路自然不通。

而另外一种,就是去农村集市上自己卖,

事实证明,集市上卖不出去,

所以今天才会落到陈建国手里,由他帮忙转卖。

只是这种事情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揣着钱牵着马,陈建国也没回家,直接去了学校。

宿舍里,王婉茹正忙着备教案,见到陈建国过来,顿时喜笑颜开,“你怎么来啦,今天不是骑兵连拉练吗?”

陈建国随意往外指了指,“他们跑三峰岭去了,太远,我就没跟去,只跟到了卢家湾,

恰好在那里碰上梅映雪,知道她没有报名升学考试,就顺带过来帮她报个名。”

第133章 手书

听陈建国讲完整个经过,王婉茹的脸色也不禁沉了下来,

许久之后,才满怀怅然地说道,“如果不是你今天恰好去了那里,只怕小梅以后再也不会读书了吧。”

在她的印象中,梅映雪的成绩不错,人也很是乖巧,而且还跟她学过一段时间的音乐,若是就这么辍学,自然会觉得非常可惜。

陈建国笑了笑,说道,“没事,结果是好的就行,”

顿了一下,又说道,“别想那么多了,你先帮她把名字补上,到时候她直接过来考就行。刚好现在骑兵连的人不在,我带你去训练场练练。”

王婉茹这才收拾好心情,去办公室补手续。

初小升高小本来是在自己所在的小学报名,然后由初级小学统一报到教育局,教育局分配给对口的高级小学,再由高级小学组织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也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

连考试题目都是高小的老师自己出的!

所以现在王婉茹只需要找到卢家湾小学的报名表,把梅映雪的名字加上去就行。

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陈建国,哪怕梅映雪凑到了学费,也只能等明年再报考了,但是那又要多交一年的初小四年级学费。

办完之后,两人便一起赶到训练场,陈建国教她骑马、打枪。

现在王婉茹已经能熟练上马下马,骑着马小跑一阵,但想要跟陈建国一样这么熟练,还要继续练习才行,

她打枪的进步也很大,能在一分钟内完成K手枪的拆、装、射击上靶,目前正在学习步枪射击,

为了保护她的双手不起老茧,陈建国还特意让母亲给她做了一双半指手套,专门在练射击的时候戴,

大黄和大黑一年猎回来的小兽不要太多,挑几张皮革做成手套,简单得很。

趁着骑兵连不在,两人在训练场可劲地折腾,一人打掉几百发子弹,弹壳都堆了一地。

从今年开始,民兵们在射击训练上就有了新的要求,每次训练必须打满300发子弹,打不完不准走,

所以现在师部的军火库存多得很,哪怕陈建国再打多十倍都不怕。

直到夕阳西下,两人才携手回家,

至于小红马,自然就留在训练场的马厩里。

回到家里,又是另外一番鸡飞狗跳,快三岁的陈瑛一天到晚的停不下来,不是捉鸡就是撵狗,整得大黄大黑看到她就吓得趴到地上呜呜叫,

还有小弟陈建军,奶奶在房间的地上铺了一床棉絮当垫子,又在上面铺一张芦席,周围竖着陈建国提创意、爷爷亲自动手制作的竹栏杆,小家伙就在里面连滚带爬,玩得不亦乐乎,奶奶便可以解放双手,忙活自己的事。

两人见到哥哥回来,一个放过大黄就往大哥身上扑,一个迅速爬过来吊在栏杆上吱吱呀呀叫个不停,

陈建国被吵得没办法,只能一手抱着陈瑛,走到房间又将陈建军拎起来,然后到椅子上坐着,一边腿上放一只,两人这才安静下来,乖乖坐在哥哥怀里,你戳戳我,我戳戳你。

在陈建国身后的墙壁上,贴了十几张奖状,奖状的上方,又是十几个相框。..

奖状大部分是学校发的“三好学生”,也有类似“扫盲小能手”之类地委和县里发的其他种类,

上面的十几个相框,则绝大多数都是陈建国这一年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

除了第一篇记事文,后来他又编了好多小故事,像什么《一群流浪儿》、《一把小手枪》、《一枚珍贵的像章》、《半盒火柴》、《长在春风里》,

咳咳,反正还是那句话,什么流行就借鉴什么,

无非就是些小孩子在旧社会受苦,或者帮助大人与敌人做斗争的经历,再就是歌颂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年头就流行这个,大家也都爱看,而且套路简单也好写,便成了陈建国下手的对象,

他每天晚上要练两个小时的毛笔字,既然是练字,那就不妨用来搞创作,所以这些文章,都是他拿着毛笔一笔一划写出来的。

八个月前,他完成第一篇创作之后,经过深思熟虑,便将稿件寄给了少年报,并留了王婉茹的地址,还特意编了个耳东的笔名,想着姐姐应该能帮自己隐瞒一二,

结果就是,王婉茹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当她收到少年报寄来的样刊和稿费汇款单,二话不说便冲到家里来报喜,将他卖得是干干净净,

哼,什么人呐!

首节上一节79/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