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第164节

  “你个蛮牛,把娃吵醒了咋办!”激情过后,水花直觉得浑身酥软,不想动弹。

  “我才是该抱怨的那个吧!”王重握着水花的手,拇指在掌心搓动着,没好气的道:“我累死累活的伺候你,你还埋怨上了!”

  水花听着王重怪异的语气,心里正打鼓呢,忽然又听王重说道:“不行,看来是没把你伺候好,我必须得再来一次,让你瞧瞧我的本事。”

  水花还没反应过来了,小嘴就被盖了戳子。

  “别把娃给吵醒了!”水花双手拦在胸前,挡着王重,柔声细语的,就像蚊虫低吟。

  王重却嘿嘿一笑:“醒就醒了,我们再哄就是,眼下最要紧的,是把你给伺候好了!”

  大半个小时后。

  “麦苗那儿,你是咋打算的?”水花再度依偎在王重胸口,食指画着圈圈。

  也不知是为啥子,王重经历过的每一个女人,共赴巫山之后,最喜欢的,都是靠在王重胸膛上,手指头一圈接着一圈的画着。

  “还能咋打算,她现在啥都不会,文化程度也不高,年纪还小,又没见过什么世面,没得领导人的能力和经验,不管是砖窑还是施工队,哪样活儿都不是现在的她能干的,除了跟着你,还能干啥。”

  “麦苗这娃,心细,不怕吃苦,而且还有股子毅力,虽然是个女娃娃,但不见得就比得宝他们差。”

  麦苗打小就喜欢跟在水花屁股头面玩,两人也很熟悉,也正是因为了解麦苗,水花才会这么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要是不经磨砺,是成不了材的!”

  “麦苗这姑娘聪明,可惜太过叛逆,要是当初她能听白老师的,认真读书,好好上学,不说考大学了,只要考上个中专,那大小也能算个人才。”

  “哎!”说起这事,水花就觉得遗憾,当初她是一门心思的想要读书,想要考学,可惜她爹李老栓供不起,也不想供,而麦苗呢,白老师一门心思的想让她读书考学,可她却死活不愿意去,初中毕业后,就直接找了工作。

  只能说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但幸好!自己现在有了王重。

  水花抬头看着王重,其实王重长得不如得福和得宝两兄弟好看,甚至乍一看,连水旺但有些不如,王重是那种国字脸,宽额头,浓眉大眼,眉宇间带着几分粗犷和英武,十分耐看,身形也高大魁梧。

  王重这种长相和体格,在这个年代,和往前数几十年,都是极为受女生们喜欢的类型。

  反倒是在现实社会里,这种长相不怎么讨喜,也不知现在的女人们是怎么了,对那种长相精致,甚至还化妆打扮,瞧着就娘里娘气,没有半点男子气概的小白脸情有独钟。

  像王重这样的人,偏生还学富五车,文化水平极高,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从田间地里,到木工泥瓦,画图设计,甚至还会写小说,

  “那我就先带她两年,教她会计财务!”

  “麦苗脑子灵活,学的肯定快!”

第151章 凡事随缘,尽心尽力便好

  第二天,一大清早,麦苗早饭都顾不上吃,拿上一个烙饼,就早早过来找水花了。

  倒是个急性子。

  水花留她一块儿吃了早饭,两人才骑上自行车,慢悠悠的出了村子,往镇上去。

  这正是王重当初教水花的方法,理论和现实结合,直接上实操的速成班理论。

  现在水花管的可不止窑厂的财务,还有建筑装修公司,不过麦苗刚过来,水花当然要带她先熟悉环境,了解她的工作内容,让麦苗心里先有个数。

  水花也想好了,等以后麦苗上手了,能独立工作了,就让她自己去财务部门干。

  雏鹰唯有自己学会振翅,才能在无垠的天空中翱翔。

  水花知道,王重从来都不是任人唯亲的人,他可以给乡亲们工作,可以让乡亲们挣钱,但绝对不会让乡亲们瞎折腾,做那种趴在自己身上吸血的吸血虫。

  做人可以善良,但不能圣母。

  以前水花不理解什么叫圣母,但却知道,就算是心善,也要有个度。

  就像王重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虽然有能力,能挣钱,但他不能花钱养着乡亲们,乡亲们需要的是挣钱的门路,是能够傍身的手艺,是自立自强,艰苦奋斗。

  水花现在想做的,就是引导,让现在好算是白纸一张的麦苗,自己在那张白纸上,书写自己的人生。

  砖窑厂那边,老支书年纪大,威望高,马喊水左右逢源,人际关系好,而且砖窑厂早已步入正轨,有他俩坐镇,生产没有啥大问题,就是财务方面稍微有点薄弱。

  但这也没有办法,西海固本就是全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方之一,现在虽然搞了移民吊庄工程,成立了玉泉营经济开发区,但直至目前为止,仍旧改变不了其贫困的本质。

  乡亲们在这片戈壁滩上开荒整地也有好几年了,可还种不得小麦,只能先种玉米和洋芋,把土先给养肥了。

  连过来吊庄移民的乡亲们都没有把自己家人接过来,更何况是那些个有能力,有本事,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

  矮个子里头拔高个,这也是无奈之举。

  正如王重上回提的,用砖窑厂的五成纯利,来赞助我们自己的娃娃们读书,支持他们考学。

  水花领着麦苗出了门,一路上,麦苗就跟个好奇宝宝似的,嘴巴就没闭上过,情绪也很激动,问东问西,好在水花一向有耐心,面对麦苗的十万个为什么,都一一解答。

  王重骑着摩托车,去了趟地里,李老栓留在家里,暂时照看两个娃娃。

  五百多亩地,王重买了两辆拖拉机,一辆挖掘机,花了一年多的功夫,将近四万块钱,请人请工,才把五百多亩地都筛了一遍,填上黄土,反复耕耘。

  费了老大力气。

  现在这五百多亩地已经被划分好区域,最南边的两百亩,王重准备种上燕麦草等牧草,收割之后做成干草,用于冬季的草料储备。

  剩下的三百多亩,除了划分出来的羊圈和鸡圈之外,剩下的王重打算今年和明年先种上两茬玉米和洋芋,等到后年,再种上小麦和其他作物。

  王重准备把这五百多亩地,规划成一个农场,四周多种上几排树苗子,等以后树苗子长大了,那就是一片天然的遮风挡沙的屏障,还能稳固水土,不使其流失。

  不过就算有机器,这样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事,五百多亩地,不管是播种、灌溉、施肥,还有收割,如果都只用人力的话,造价太高,速度太慢。

  去地里看了一趟,王重骑着摩托回了家,开上面包车,去工地上把得宝跟水旺还有尕娃给拉上车走了。

  “哥!我们这是去干啥?”车上,三人都忍不住好奇,最终还是坐在副驾驶上的得宝问了出来。

  “去买拖拉机,买收割机!”王重风轻云淡的道。

  “你不是有两辆了吗?”三人都好奇的看着王重。

  “两辆哪够吗!”王重笑着说道:“听说过韩信点兵的典故没有?”

  三人纷纷摇头。

  王重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农场想要做大,那就必须要现代化的机械!用机械代替人工,才划得来。”

  “你哥我既然要做农场,那就肯定不能光顾自己,你说说,我要是多买几辆拖拉机,等我家地耕完了,我能不能开着拖拉机,帮乡亲们耕地呢?”

  “有了拖拉机,乡亲们就能把更多的荒地变成耕地,到时候不管是种地还是收割,都用上机器,是不是就省了好多力气?”

  三人听得但忍不住点头,水旺从两个椅子中间把脑袋凑到前头来:“王重哥,说我要是自己买一辆拖拉机咋样?”

  “自己买?”王重有些诧异的扭头看了一眼水旺:“咋的,不想给你哥干了?”

  “这倒不是,我是想给我爹买,要是有一辆拖拉机,农忙的时候可以耕地,闲的时候还能给人拉货,我爹和我爷都上了年纪,窑厂里头的活又重,要是有辆拖拉机,他们也能轻松好多。”

  “难得你有这个孝心,买肯定是可以买,不过我不建议你现在买。”

  “为啥子?”水旺不解。

  王重道:“现在我们建筑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就在咱们这些移民安置村,现在过来的吊庄户,要建房子,基本上都是我们建筑公司一手承包的,材料运输这一块,我们都有自己的人手,零散的活没有多少。”

  “第二,维护一辆拖拉机的成本不低。”

  “第三,现在你爹和你爷在窑厂那边干的好好的,每个月拿的工资,比得宝他哥每个月的工资都多,要是现在大有叔不干了,他的位置肯定要有人顶,你说他要是开拖拉机挣不到那么些钱,到时候又想回窑厂做工,可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当小组长了,只能从头开始。”

  “那还是算了!”水旺悻悻的缩回脑袋。

  从头开始,职位降了降了都是小事,关键是工种变了,工钱也降了。

  现在李大有大大小小也是个小组长,管着十口子人,一天的工资已经涨到了十二块了,比前些年刚来的时候翻了三倍,一个月要是做满的话,就有三百六十块,就算是休四天假,也有三百出头。

  当然了,砖窑厂并不是一年到头都开工,挖土的,筛土晒土的,和泥做土坯的,还有烧窑的,基本上全都是农闲的时候砖窑才会动工,一年到头,在砖窑打工的乡亲们,能有个七八个月的时间在砖窑工作,就已经算多的了。

  而且像窑厂这么照顾乡亲们,人性化的地方遍数整个玉泉营以及周边地区,都很难找出第二个来。

  “这只是我单方面的意见,其实只要不影响工作,买个拖拉机也是好的。”

  “我再考虑考虑!”水旺不如刚才兴致那么高了。

  三人开车来到兴庆市,王重是老主顾了,出手又大方,提了两辆大型的农耕拖拉机,两台大型的收割机,同时定了两台挖掘机,一台推土机。

  机器买回来了,还要有人开,王重这就盯上水旺跟尕娃了。

  两人年纪都不大,甚至尕娃都才十七岁,虽然跟着开了几年车,可都是无证驾驶。

  “尕娃,以后给哥开车咋样?”回去的时候,水旺跟得宝,一人开着一辆拖拉机,卖车的两个伙计,帮着开收割机。

  “等挖机和推土机到了,你想开哪个都可以!”

  王重带着尕娃,坐在自己的小面包车上。

  尕娃坐在副驾驶上,听了王重的话,却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低着头,沉默了与一会儿,才道:“哥!我笨的很!”

  这几年,王重教得宝和水旺开车的时候,这小子也跟着在后头学,虽然不是什么天赋异禀,一学就会的天才,但学起来的速度也不慢,窑厂运输的货车和拖拉机,这小子早就会开了。

  触类旁通,学起来自然慢不了。

  只是看他这反应,心里还是打算着想要出去闯啊!

  王重扭头看了他一眼,再度问到:“你舅舅找你谈过了?”

  尕娃一愣,随即不可思议的扭头看着王重:“你咋知道的?”

  “你妈的事,你舅舅也和你说了?”

  “我妈啥事?”尕娃疑惑的问。

  “当然是你妈的病!”

  “我舅不是说早好了吗!”尕娃道。

  王重摇摇头,没回答,而是说道:“你也十七了,这要是放在以前封建社会那时候,都要找婆姨生娃娃了,有些事情,我觉得你也有资格知道。”

  “你妈的病要是早好了,你舅为啥子过来吊庄还非把她也给带过来?干啥不让她留在涌泉,陪你舅妈呢?”

  尕娃有些着急的问:“王重哥,咋回事儿,你能告诉我吗?”

  王重道:“你爹出门十几年,至今没有一点儿音信,我不知道你是心里惦记他,想把他找回来,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但我觉得,你现在也算个男子汉了,是你家里唯一的男人,是你们老杨家的顶梁柱,也是你妈唯一的精神支柱了。”

  “你妈这病不是天生的,是因为年轻时候,脑袋受了伤,当时的医疗条件又差,又正好赶上闹饥荒,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的钱给你妈治病。”

  “陆陆续续这么多年下来,你舅是怕你担心,才没有告诉你,别说是你了,连你得福哥都不知道你妈的病是咋来的。”

  “你妈伤的是脑子,人的脑子,是人体最复杂的地方,我说的太具体了你也听不懂,反正就是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现在你妈的情况看着好,没有一点问题,那是因为你在她身边,她心里有了寄托,要是你跟你爹一样跑了,她受了刺激,肯定是要发病的!”

  尕娃沉默着没有说话。

  王重见他这样,继续说道:“尕娃,你知道为什么人们总喜欢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吗?”

  车子还在土路上继续行驶,颠簸的车身,带动着车上的人也跟着不停颠簸。

  尕娃摇了摇头。

  王重道:“那是因为,当家里碰到大事情,遇上困难的时候,我们做男人的,能够挺身而出,扛起家庭的担子,用自己的双手,凭自己的本事,养活父母妻儿,一大家子人,带着家人渡过难关。”

  “你觉得,在你心里,你舅舅是个什么样的人?”

  尕娃还是没说话,仍旧低着头,只是那目光,却愈发复杂了,“我不知道。”

  王重继续说道:“这么多年来,如果不是你舅舅帮衬着你们家,你觉得,就你妈一个人,能养活你吗?能把你拉扯到这么大吗?”

  尕娃的目光随之顿了一下,一些影藏在脑海深处的模糊记忆随之涌现。

首节上一节164/7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