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76节

至于张新浩,有他在,跑政府方面的工作可比自己方便多了,完全可以算是自己的秘书。

想秦主任作为堂堂县里的一把手,不过曲泽平一个大秘,自己还不到19岁就有两个秘书,怎么想,怎么都赚啊。

至于马春妮,她对这些完全是茫然的。

虽然她对朱久兵坚持要住在知青点不是太习惯,可既然周夏严表现得如此淡然,她就以为企业都是这样的,司机都需要住在领导身边。

也因此,等她和周夏严一起坐在后座上,可以面对面地聊天,还是很开心的。

朱久兵不愧是汽车兵出身,开车很稳,不过一个小时,一行人就到了晋州,并找到了等在这里的张新浩。

张新浩给公司找的办公地点位置极佳,就在晋州城钟鼓楼的附近,以前是一个街道企业的厂房。虽然不是很大,却有前后两个院子,前院有一栋二层小楼,后院有一个不小的仓库。

周夏严对这处地点相当满意,特别是后院的仓库,落空很高,改造一下完全可以成为他的精密加工车间。

看到周夏严脸上露出的笑容,张新浩笑着解释:“我们能找到这个场地,还多亏地区领导的支持。前些日子,这里的企业因为生产需要搬走了,可是有好几个单位都惦记上了它。你不是说想弄一个可以进行精密加工的小型车间吗?正好,这个后院就有这么一间大仓库。所以我直接去找了领导,领导听后大笔一挥,就把这块地方拨给了咱们。领导还说,租金暂时可以先不给,等咱们赚够了200万元的利润以后再付租金。”说到这里,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水电等相关费用不能免。”

听完了介绍,周夏严不由得感叹,这有了领导的支持还就是好啊。

这样的场地,这样的位置,如果放在后世,不是财大气粗的大企业,你是根本想都不要想。哪怕是现在,也肯定是稀缺资源。

参观完了未来的办公地点,周夏严又跟着张新浩去看他帮忙选的两处宅子。

这两个住宅都是院子,距离公司未来的办公地点都不是很远,而且两个地方都挺安静的。其中一个地方大一些,可里面还住着不少住户,算是一个大杂院;另一处地方小一些,比较干净,但户型没有大院子好,周围的配套设施也差了些。

带周夏严看完了两处宅子,张新浩介绍道:“两处宅子都还可以,我个人建议,如果你的钱还算凑手,可以选择刚才看的那套大的。那套宅子原来属于晋州的一个大富商,最近才被政府发还。别看现在里面住的人有些杂,但收拾出来绝对算是晋州城非常好的宅子之一。”

说实话,周夏严觉得两个宅子都挺不错的,但综合来看,东边的那套各方面都要好得多。

所以他和马春妮商量了一下,最后道:“那行,张哥,我们买东边那个大些的宅子吧。不知道这个宅子要多少钱?”

张新浩见周夏严夫妇听取了自己的意见,高兴地道:“我问过房主了,如果你要买下来的话,需要2500块钱,”

听到这个价钱,马春妮和周夏严都很惊喜,要说那个大宅子2500块钱可真的不贵,毕竟三进呢。

可很快张新浩又补充道:“但是房主不管里面的住户,如果你们买了,需要自己想办法让他们离开。”

周夏严两口子立刻就是一愣,这才明白,为什么房主要价那么低了。原来,还有这样一层意思在里面。

想了想,那个院子里面的住户还是不少的,想让他们离开,肯定不容易。

不过周夏严不想自己动脑子,于是他问张新浩:“张哥,你觉得我要怎么样,才可以让那些住户搬走呢?”

张新浩想了想说:“以前房东就是没有办法让这些住户走人,所以才不得不将这个宅子卖了。如果你想让这几家搬走,我觉得你再掏500块钱,还是可以搞定的。”

听到要500块钱,马春妮有些生气了。她大声道:“张大哥,这钱也太多了吧。要知道,500块钱能在玉山买一个不错的院子了,而这个宅子已经是我们的了,难道让这些人搬出去也要花这么多的钱?再说,我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被马春妮这么一说,张新浩也有些为难,他道:“春妮,并不是张大哥要为难你们,而是这个宅子真的不管从哪方面都是很不错的。要不是这些住户住在这里死活不搬,房东还未必想卖呢。”

见到马春妮还要说话,周夏严拦住了她,说:“行,500就500,这钱我出了。不过过一段时间我会比较忙,需要麻烦张大哥帮忙解决这些事情。”

张新浩见到周夏严同意出钱了,不由得笑了,拍着胸脯保证道:“经理你放心。之所以这些人一直不愿意搬走,就是因为他们怕搬出去以后,很难在城里找到合适的房子了。如果有了500块钱,我运作一下,不论是让他们单位换房,还是帮他们再租一处合适的地方,肯定能将这个麻烦解决掉。”

马春妮虽然觉得500块钱还是太多了,但见到周夏严已经同意,她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拜托张新浩多多费心。

看完了房,周夏严领着马春妮走向了小汽车。

一边走,马春妮还一边向周夏严抱怨:“大个儿,你的手就是太松了。其实你既然都认识了地区领导,让领导帮帮忙,我不信不能解决这些住户。结果还要多花500块钱。那可是500块钱,哎呀,想到这里我感觉就心疼。”

见到马春妮一副西子捧心的模样,周夏严被逗笑了,他低声说:“春妮,你觉得如果没有地区领导的帮忙,咱们能找到这样的房子吗?你真以为这么好的宅子,就没有其他人盯着?呵呵,春妮,你也太小看咱们晋州的各路神仙了。”

听到周夏严这么说,马春妮惊讶道:“不会吧,这个房子不便宜啊,要2500块钱,还留下这么多难以处理的住户。咱们买,居然还是领导帮了忙的?”

周夏严笑着摇摇头,然后问:“春妮,你觉得那个宅子好不好?”

马春妮想了想,欢喜地点头说:“虽然里面住了不少人,显得有些乱,但整个宅子还是非常不错的,宽敞大气。至少我就非常喜欢。”

周夏严一摊手说:“你看,你作为一个乡下人,对城里的宅子没有研究都认为它很好了。那你认为偌大的晋州城就没有人看得出它好吗?所以啊,如果不是张哥帮忙,我敢保证,那套宅子绝对不可能让咱们看到。”

这时他想起了后世的首都四合院。

在后世,一套首都的四合院动辄都要上亿元,贵的甚至要十几亿。

可他们哪里知道,这样昂贵的住宅,那些最好的,比如贴近皇城的,外面的人根本就看不到。那些好院子,刚一放出来便被内部消化了。

还有那些位置不错的楼盘底商一开盘就售罄,也是同样的道理。

他现在已经非常感谢领导能把张新浩派过来了。没有这样的人帮忙,他怎么可能买到这样好的大宅子?

不过500块钱的住户安置费,对他来说毛毛雨。

他相信,这套宅子要再过几十年,就算是赶不上首都的那些四合院,可卖个大几千万还是轻轻松松的。

解决了房子的事情,周夏严便让张新浩带着马春妮去跑手续。

今天到晋州,周夏严已经把存折都带来了,既然看好了房子,那干脆直接就买下来。

将两人放到了房管局,他和朱久兵则前往无线电厂。他准备找丁总工问问,无线电厂那里有没有自己需要的材料。

这次他要给马永辉弄的东西有些先进,没有材料的话,估计还做不出来。

想到这里他揉揉自己的眉头,心说这工业还真是一个体系,缺了一点儿都很难办啊。

别看后世大家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但现在,自己想凑齐材料都不容易。

对周夏严的到来,丁总非常高兴。他抱歉道:“小周,前两天你的婚礼我正好有事情不在晋州,所以没参加。但我的份子钱,韩厂长已经给你带过去了吧?”

周夏严忙笑着回话:“韩厂长已经带到了,谢谢丁总您的贺礼。”

丁总笑着点了点头,又问:“小周,你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对了,那个收音机我们又改进了一下,有时间一起去实验室看一看,给我们提一提意见。特别是那音色调教的方面,我们是怎么弄都弄不好,看来还得请你帮忙。”

周夏严递给了丁总一根烟,然后笑道:“没问题,我义不容辞。对了丁总,我这次来还真是有事相求。我想问,咱们无线电厂有LED,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吗?”

“发光二极管?”丁总一愣,然后问:“我们这里倒是有发光二极管,性能虽然比不上国外那些最先进的,但质量也不错。小周,你这是又要做什么东西了吗?”

周夏严打了个哈哈,说:“丁总,具体的我不能告诉您。您只需要知道,这东西跟军队上有关就行。”

丁总听后并没有惊讶,毕竟无线电厂也有军队的订单,自然知道保密条例。

这时,周夏严又问:“丁总,另外我想问问您,咱们这里能不能搞到分光片?”

第0127章 乱战大杀器

周夏严问丁总的时候,心中已经做好了可能找不到分光片的准备。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丁总想了想就说道:“分光片我们这里没有,但是咱们晋州有一个小型的特种光学仪器厂,我想他们那里应该是可以做的。这样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联系他们那里的领导,我们关系很好,这个小忙他们肯定会帮。”

周夏严听到这里,真的非常惊喜,同时心中也是万分感慨。

国家在以前备战备荒,几乎在很多地区都建设了一套可以在战时自给自足的生产体系。虽然在后世人看来,这套体系不但臃肿而且低效,但如果真要发生大规模战争,敌人打进了我们国土。那么华夏全国便可以迅速形成大量可以持续作战的战区,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也因此,别看两大强国动辄要使用武力消灭我们,往我们脑袋上扔原子弹,但最终,他们谁也没有胆量真这样做。

比如现在,晋州这个地方居然还有一个光学仪器厂,看来自己需要的材料算是都齐了,不会让大侄子失望了。

原来,周夏严为马永辉准备的是一件近战利器,那就是后世无数射击游戏玩家都津津乐道的红点瞄准镜。

任何枪械,瞄准速度都是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战场上,哪怕0.01秒钟的延误,都可能是生与死的界限。

与游戏不同,在真实的战争中,瞄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玩过枪的人都知道,要想进行瞄准,必须让眼睛、准星和枪口重合,形成“三点一线”才能击中目标。

实战中,想完成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并不容易,战士经常需要反复几次才能瞄准目标。

特别是那些训练不足或者刚上战场的新兵,瞄准的时候往往是准星和缺口看清楚了,目标就变得模糊;等目标看清楚了,准星和缺口又看不清了。

总之就是越慌越乱,越乱越慌。

所以在真实的战场上,大部分士兵往往都是凭着感觉在射击。

很多人看到视频中的黑叔叔打仗,几乎都是端着一支AK步枪也不看目标,就那样疯狂地扫射。

但他们不知道,如果没经过严格的训练,把他们扔到战场上,他们也不会比黑叔叔们表现得好多少。

那如何能提高射击的精度和反应速度呢?

红点瞄准镜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大杀器。

红点瞄准镜全称是“反射式红点瞄准镜”。它的镜片类似凹透镜,在镜面上有一层半透膜进行分光。

所以这个瞄准镜不仅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还能把特定波长的光反射回去。也就是接通电源后,可以在镜片上形成LED灯的反射光,出现一个红色或绿色的大光点。

和激光瞄准的原理不同,红点瞄准镜的光点是分光产生的虚像,所以远处的目标是看不到这个光点的。

因此,红点瞄准镜比激光瞄准镜具有更好的隐蔽性。

不但如此,因为这个光点和枪管方向始终是保持一致的,就像打台球,你只需要将球杆对准台球一样,哪怕眼睛有了微小偏移,但只要将红点对准目标,也能将目标击中。

所以,红点瞄准镜让战士直接省略了三点一线的瞄准过程,近战的时候可以睁开双眼,红点一瞄准就能直接开火。

并且因为不用闭上一只眼睛,所以在开火过程中,战士的视野可以一直保持可用。当发生突发情况的时候,也就能迅速作出后续反应了。

这种优势,在战场上可实在是太大了。

马永辉作为侦察连的战士,上了战场,必然会深入敌后进行侦察。所以他们大概率会与敌人的小股部队短兵相接。

到了那个时候,谁能率先开火,谁能在乱战中保持建制,就是制胜的关键。

虽然周夏严目前还无法给马永辉弄出可以远距离侦察的无人机,可让他们在侦察时候具有压倒敌人的火力,还是没问题的。

其实这种反射式瞄准镜在二战的时候就已经被发明了,并且运用在了防空机枪上边。

如果看纪录片就可以发现,很多防空机枪在向空中开火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像显示屏一样的小屏幕,上边不但有准星,还会有高度和距离的参数,这个小屏幕就是红点瞄准镜的前身。

以前不是没有人想过将红点瞄准镜移植到枪械上使用,只是因为技术不成熟,所以迟迟不能够实现。

按照正常的历史,红点瞄准镜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应用,要到90年代了。

不过周夏严对红点瞄准镜非常熟悉,没办法,谁让后世吃鸡太过普及呢。因此他自然知道,在近战的时候能拥有这样一个可以快速瞄准的瞄具,对士兵意味着什么。

因此,他就准备把这个装备提前拿出来,也算是为国防建设做自己的一份贡献。

他这次来晋州,就是要解决红点瞄准镜的两大关键元件,一个是发光二极管;另一个是可以反射红光的分光片。

现在看,这两个东西都已经找到了,至于其他的材料,倒是很容易解决。

没过多久,周夏严便见到了无线电厂生产的发光二极管。

此时的发光二极管基本上都是红色和橙色的,至于其他颜色,因为70年代末才发明,所以无线电厂现在还没有。

周夏严拿起一个红色发光二极管看了看,感觉跟后世电源插板上的指示灯差不多。周夏严实验了一下,倒是可以勉强使用。

至于分光片那就更容易了,光学仪器厂里有各种各样的分光镀膜材料,不过是可以反射红光的镀膜,用不了两个小时就可以搞定。

解决了材料问题,周夏严便高兴地跟无线电厂的人研究起了收音机。

这次,他终于可以向无线电厂推销自己的有偿服务了。

听说周夏严这次想让无线电厂付钱,韩厂长笑了起来,他指着周夏严道:“好你个小周,你就是对卖你的点子念念不忘啊。上次我们半卖半送了你一辆摩托车,怎么还不知足?非要从我们无线电厂这里赚一笔钱回去?”

面对韩厂长的指责,周夏严在那里嘿嘿乐着不说话。

丁总这时说话了,他笑着说:“厂长,你不能这样说咱们的小周同志。他那些点子的确是非常值钱的。以前我就感觉,咱们的有些做法需要与时俱进了。如果不给个人发明经济补偿,又不能给人家在待遇上的提高,总有些欺负人的感觉。现在好了,小周办的这可是咨询服务公司,属于公对公的业务。咱们再想让人家出主意,可不是就要付钱了吗?”

韩厂长其实就是那么一说,实际上他也觉得不能老这么占周夏严的便宜。以前他还能仗着无线电厂的身份,在与周夏严的交往中占有优势,但人家现在也是企业的一把手了,再要是跟以前一样,自己就显得太难看了。

不过他也不准备当冤大头,于是笑着说:“小周,我们当然可以购买你的咨询服务,但不会再购买收音机方面的设计了。不知道这次,你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啊?我可提前说好了,如果这个服务不能让我们赚到钱,我们可是不会购买的。”

听韩厂长这样说,周夏严笑道:“我肯定必须让无线电厂赚到钱啊,否则还叫什么咨询服务。这次,咱们无线电厂不是要去参加广交会吗?不知道韩厂长您听说了没有,这次广交会要进行改革了。”

首节上一节76/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