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71节

他笑着说:“小周你说来说去,实际上就是说,你有别人没有的知识,那就应该可以换成钱,对吧?”

周夏严笑了,对冯记者伸出了大拇指赞道:“您高见,我就是这个意思。而且这跟咱们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冯记者,您知道巴统协议吧?”

听到这个名词,冯记者的脸一下子严肃起来。

他咬牙道:“我当然听过巴统协议。如果不是这个歹毒的协议,发达国家对我们进行封锁,我们也不会如此落后。”

周夏严一摊手道:“您看,好技术就是武器。如果不保护好我们的好技术,那么我们以后怎么去跟别的国家进行竞争?怎么能够从国外赚到外汇?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华夏。如果没有严谨的法律保护我们自己的优秀技术,那些企业很有可能会将我们的技术偷走,然后变成他们的。到那时候,别人有专利保护,而我们没有专利保护,别人就可以拿着我们的好技术向我们发起法律诉讼,说我们侵权了,让咱们赔他们钱。您觉得,这种事情正常吗?”

听到这里,冯记者目瞪口呆,不可置信地问:“小周,外国人不会这么坏吧?他偷了咱们的技术然后注册专利,再反过来管咱们要赔偿?这还有天理吗?”

见到冯记者如此愤怒,周夏严苦笑道:“虽然我读书不多,但还是知道的,国外那些发达国家,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通过偷盗别国的先进技术才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那些发达国家其实都是依靠抢劫和小偷儿起家的。”

见到周夏严这样愤慨,冯记者忙提醒:“小周,有些话可不能随便讲。当然,我个人觉得你说得没有错。但现在咱们正在缓和同外国的关系,这些话如果传到某些人的耳朵里,可会给你造成很大的麻烦。”

周夏严无奈地点了点头说:“冯记者您说得对,我的确莽撞了。但我还是想让您通过媒体,给全国人民提个醒,那就是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优秀技术。很多人在打开国门以后,看到了国外的发达社会,下意识地就以为咱们实在是太落后了。但我认为,一个能造出核弹、氢弹以及核潜艇的国家,怎么可能落后呢?哪怕咱们的经济暂时比不上他们,但赶上他们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说到这里,他彻底严肃了下来,道:“因为咱们以前全民所有制的计划经济模式,所以对很多国外都会当做珍宝的技术,反而认为是可以轻易获得的东西。因此,那些技术并没有展现出它们该有的价值。可外国人并不是我们的同志,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密工作。要不然就真有可能发生像我刚才说的,外国人将咱们的技术偷走,然后稍微包装一下便注册成了他们的技术,再反过来高价卖给咱们。我们国内的优秀技术就那么多,要是不断被偷走,损失可就是太大了。”

冯记者本想说周夏严有些杞人忧天,但想了想,这逻辑上显然没有问题。

他突然也觉得,华夏似乎并不是太落后,还是有很多好东西的。

就像周夏严说的,既然我们能够造出那么多世界最先进的武器,怎么可能落后呢?

第0118章 终于低头了

冯记者终于搞明白了周夏严的意图,觉得他的想法非常有道理,笑着点头道:“我会把你这些想法登在报纸上的。我现在也感觉,咱们国家是应该提升自己技术保护水平了,否则真会让外国人钻空子。”

见到冯记者终于接受了自己的理念,周夏严心中暗暗高兴。

历史上,直到1984年,共和国才出台了第一部专利保护法。

在这之前,我们国家没有任何一部法律可以保护我们自己的优秀技术,也没有相关部门给我们国家的技术人员进行安全防范培训。

因此,针对这个漏洞,国外企业进行了大量的间谍工作,可是从我们国家拿走了不少好东西。

虽然周夏严知道自己让冯记者写这样一篇报道,未必会起到多少作用。但作为穿越者,他觉得如果自己不努力一下的话,实在是对不起自己的身份。

想到这里,周夏严就笑着说:“冯记者,您还可以在报纸上写一写,咱们的企业在接待外宾的时候,不要将重要的材料和工艺流程拿出来,更不能让那些人随便参观咱们的生产线,特别是不能进行拍照什么的。咱们国家特有的那些老手艺,祖宗们已经保密了几千年,要是因为咱们的工作疏忽,让那些国外的间谍通过参观将技艺偷了去,我们可是无颜面对先祖啊。”

冯记者听到这里,笑着鼓起了掌,说:“难怪曾主任一再说你非常优秀,可以说是晋州地区的卧龙凤雏,果然,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见识,实在是让人佩服。”

周夏严忙摆摆手,笑着说:“我就是有感而发,自己多想了一些。当然,我最希望的还是国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保护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毕竟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国内以前的科研体系必然会受到冲击。如何调动咱们科研工作者的热情,保证他们的利益,还是非常迫切的。如果不能源源创造出新的技术,光靠种粮食,卖资源,我们是不能成为强国的。”

冯记者点点头,赞道:“我觉得与你这次讨论真是收获巨大,可以好好写一篇稿子。小周啊,如果国家未来真能制定出一部保护科研成果的法律,那么你就算是推动了历史进程。弄不好,你还会被载入共和国史册。”

周夏严没想到冯记者居然将自己抬得这么高,忙挥手谦虚道:“冯记者,我就是一说。我现在还年轻,哪能做得出那么大的贡献?您这样夸我,我可是会骄傲的呀。”

瞬间,冯记者便被周夏严逗笑了。

他这时候才觉得,这样的周夏严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周夏严和冯记者在聊着专利方面的问题,而周自明则正在和董处长讨论如何收尾。

听完董处长的介绍,他真是被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这还是自己那个傻儿子吗?

这难道不是另外一个人?

黎可彤此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们千里迢迢地来到玉山,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信心,那是因为作为海城的城里人,他们自认为要比晋州这边的乡下人高出不止一档。

所以只要是见到他们两个,周夏严肯定会哭着喊着,抱着他们的大腿,求他们将自己带回海城。

可没想到,周夏严这个窝囊小子在晋州这个地方居然真折腾出了花来,都被省一级的领导看中了。

这怎么听,怎么显得那么魔幻呢?

过了好几秒钟,黎可彤才为难地说:“董处长,林家也给您打过电话了。如果我们不能够把大虎这个孩子带回海城,我们是真不知道该怎么跟林家人交代。另外,海城工业局的那封调函您也看到了,我们也不能把它当做空气不是?因此,董处长您还多费心,劝一劝大虎,无论如何让他跟我们回海城吧。”

董处长看到黎可彤这个样子,心中有些腻歪。

这果然是后妈,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不想着孩子。

他心说:“周夏严现在已经在江北混成这个程度,正是关键的时候。你让他跟你们回海城去干什么?难道去跟林家打架吗?你说得好听,要给林家交代。但现在林家被周夏严放了鸽子,要能心平气和地听你解释,那才有鬼了。再说,工业局的事情难道还不好办?曾主任都发话了,周夏严又将会登上共和国日报。以这样的背景,随便给海城工业局去一份公函解释一下,那边也不会说什么。你所谓困难,不过是你觉得麻烦而已。”

于是他干脆转向了周自明,柔声劝道:“老周,你教育出周夏严这样的好儿子可不容易。咱们毕竟已经到了这个岁数,未来的一切不都是孩子们的吗?周夏严要是混好了,你和他的弟弟妹妹们也能跟着受益不是?算了吧,就不要难为孩子了。等一会儿我带你们去见一见曾主任,这可是未来的大领导,有些事情他就帮你们解决了。”说到这里,他低声道:“老周啊,你儿子很快就会变成全国知名的人物了,这时候你跟儿子闹僵,对你们一家可没有一点儿好处。”

周自明没有想到,林家托付的董处长居然反水了,反过来劝自己放弃让周夏严回海城。他不由得惊讶地看向了他,一副呆住的样子。

董处长感觉周自明这人的脑瓜子的确不是太聪明,难怪将周夏严这样的好儿子踢来下乡。要是自己有这样的天才儿子,保护起来还不够呢,结果闹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不过周夏严的请托还是要完成的,毕竟自己要端江北省这碗饭,可不能与冉冉上升的周夏严恶化了关系。否则他要去曾主任那边说点儿什么,自己还不得被领导穿小鞋?

于是他拍了拍周自明的胳膊,说:“老周啊,这次机会难得,你能通过儿子认识一省的领导。这多么不容易啊?如果你儿子跟大领导说说,也许大领导还能跟海东省那边的领导提一下你。到那个时候,你的仕途也会起飞。别再犟了,跟你儿子和好吧。一家人再有矛盾,能怎么样?老子稍微低一点儿头,不丢人的。”

听到董处长这番话,周自明终于沉默了。

等周夏严见到周自明夫妇来主动缓和关系的时候,并没有太过惊讶。

他早就从原身的记忆中知道,这两个人纯粹就是那种欺软怕硬的自私鬼。

原来他们去抱林家的大腿,可以牺牲前身这个儿子,毕竟前身是死了的前妻生的,也不能给他们助力。

现在周夏严靠着自己在江北省闯出了一番天地。

这两个人看无法再去抱林家的大腿,肯定会选择与自己和解。毕竟两个人鬼精鬼精的,肯定知道怎么做对他们最有利。

好像有人说过,当你的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99%的烦恼便会自动消失。现在自己虽然还不够强,可让周自明夫妇主动低头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周夏严对这两口子也不会做什么。

一般网文小说里面的那种家庭情仇,实在是太牵扯人的精力。

而且无论如何,周自明也是前身的亲爹;黎可彤再可恶,那也是前身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的母亲。所以只要以后这些人不做妖,周自明并不介意把这家人当猪一样养起来。

当然有的人肯定会反对,希望周夏严替前身好好地报复周自明一家。但周夏严想说,人生在世,需要顾及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为了实现他心中的理想,周夏严必然会有无数的敌人。如果连家人都变成了死仇,周自明等人必然会和敌人站在一起对付自己。就算他们不能够给自己造成直接伤害,但只要掀起舆论风暴,也会让自己极为痛苦。

毕竟在普通大众的眼里,一个连家人都无法宽容的人,显然不会是什么好人。

所以周夏严就不准备自找麻烦了,淡淡地管周自明叫了爸,管黎可彤叫了姨。

周夏严这边对周自明夫妇无所谓,可旁边的马春妮却很有些不自在。

说实话,她并不想见这对公公婆婆。

今天周自明一出场,就要将周夏严拉回海城,而黎可彤直接骂自己是乡下土妞儿。要说马春妮没有脾气,那怎么可能?

可她又纠结,因为现在周自明两口子主动过来缓和关系,要是自己不表现出宽容的态度,会不会让周夏严难做?

可能猜到了马春妮的小心思,周夏严在她耳边低声说:“没关系,你跟我一样,叫他们一声爸和黎姨就好。至于其他的你不用在意,他们很快就会返回海城。到时候咱们各自过各自的日子,两地相距上千公里,自然不会影响你。”

马春妮听到周夏严的话,心中大松了一口气。

她微笑了一下,简单地跟周自明两口子打了招呼。

周自明和黎可彤见到马春妮打招呼居然如此敷衍,不由得心中有气。可他们也知道今天算是将这个儿媳妇得罪苦了。好在儿媳妇没有当场给他们甩脸子,已经算不错了。

所以他们也只能讪讪一笑。

旁边的马进宝夫妇目睹了整个过程。

与马春妮的态度相比,马进宝夫妇的火气那是相当大的。

自己养了十八年多的闺女许配给了你们的儿子,结果你们居然要儿子舍弃我们家姑娘,天底下还有你们这样的亲家吗?

当然,马进宝两口子知道今天是闺女大喜的日子,不能吵架,所以只是对周自明夫妇过来打招呼淡淡地点了点头,便不再搭理他们了。

见到场面有些冷场,周自明两人颇感尴尬。

好在此时,曾主任他们开完会出来了。

董处长忙将周自明夫妇介绍给了两位领导。

两位领导早就听了秦主任的汇报,知道事情的原委,见到周自明夫妇没有再提让周夏严回海城的事情,颇感欣慰,也就客气地跟他们攀谈了两句,夸奖他们教育出了个好儿子。

曾主任还说以后会给海东省的领导打电话,提一提周夏严在江北的表现。这让周自明两人的脸色总算是好了很多。

与周自明夫妇见完面以后,曾主任和贾主任便坐上车离开了。

作为高级干部,他们可没有时间全程参加周夏严的婚礼,能上玉山县给他们在领证的时候证婚,已经算是给周夏严天大的面子了。

等送走了领导,周夏严转身对着周自明说:“爸,我觉得您就不要去乡下了。桃花沟那边条件挺差的,我怕您和黎姨不适应,干脆你们就在玉山县招待所休息一天,等明天我送您去晋州坐火车,然后回海城。您觉得怎么样?”

第0119章 新婚之夜

周自明听到儿子居然不让自己参加他的婚礼,感觉一股怒火从心头猛地升起。

可等他看了看一脸冷意的儿媳妇儿,再看看不给自己好脸色的亲家,就理解了儿子的劝告。

自己与儿媳妇一家起了这么大的冲突,人家要还想跟他好好处,那才是奇怪了。

的确,自己两口子也不适合去亲家那边参加典礼,所谓给人方便,给己方便,周夏严这个提议还是让自己保留了面子的。

想明白了的周自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苦笑道:“行,大虎,我听你的。正好我和你妈也都累了,在县招待所里面休息一下也挺好。明天你就过来,送我们去晋州坐火车,早点儿回家,也省得我担心你的弟弟妹妹们。”

见到周自明终于识趣地不再坚持去参加婚礼,周夏严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有这种极品亲人真的是很难办。幸亏周自明不是特别浑,性子也比较弱,要不自己可就麻烦了。

于是他跟曲秘书商量了一下,请曲秘书派人给周自明两口子在县招待所办了一个房间,然后就吆喝着大家准备回桃花沟举办婚礼了。

实际上现在动身的话,时间有些晚,所以大家不敢继续耽误,纷纷爬上了车。

可能是今天跟周夏严聊高兴了,所以冯记者居然主动要去桃花沟参加周夏严的婚礼,并说会给周夏严夫妇多拍几张照片。

为此,周夏严当然欢迎了。

很快车队重新出发,一溜烟儿地就返回了桃花沟。

婚礼的过程不再细表,反正就是来庆贺的人非常多。

让周夏严高兴的是,晋州无线电厂的韩厂长一家和二毛也过来给他庆祝了。

这些人算是一开始就给自己帮了大忙,周夏严忙将韩厂长夫妇安排在了主桌上,陪冯记者他们聊天儿。

婚宴是在知青点院子里办的,是农村结婚标准的流水席。

吴支书带着人在知青点的大院子里面撑起了大棚,然后摆了15张大圆桌,贺喜的人是随来随吃,吃完就走,两个大厨带着十个帮厨在后厨忙得是满头大汗。

宴会上,张可望、二毛、韩卫红这些人当然不肯放过周夏严,纷纷举起酒杯,让周夏严喝酒。

见到这些人要灌倒自己,周夏严心中一阵冷笑。

他心说:“你们这些渣渣,是真不知道有系统的人得有多恐怖吧?”

于是他是来者不拒,谁敬酒都喝下去。

好家伙,他就仿佛下水道一般,一杯一杯白酒下肚,连个脸色都不带变的。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觉得周夏严挺能喝,可渐渐地这些人害怕了。他们哪怕见过得再能喝的人,也没有这么恐怖啊。

一晃眼的功夫,10瓶白酒消失了,结果周夏严连趟厕所都没去,就跟没事儿人一样。

见到此,二毛大着有些不顺的舌头说:“大个儿,哥哥我服了,你怎么这么能喝啊?”

韩卫红几人也身体打晃儿地纷纷点头。

首节上一节71/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