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70节

终于,经过了好几个人,他碰到了一个面善的干部,对这些事情很清楚。

抽着李家哥哥递上的华子,干部笑着说:“那个领导是咱们晋州地区的一把手,曾主任。”

听到这个答案,李家哥哥松了一口气。

不过是晋州地区的领导,那就没有关系了。反正晋州管不了双河,自己并不用害怕。

可紧接着,这个干部后面的话,却让他背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第0116章 真是恐怖如斯

只见这名干部抽着烟,摇头晃脑地说:“前些日子,首都来了文件,曾主任即将调到省里并直接入常。”说到这里,“嘶”的一声,他美美地吸上了一口,又幽幽地吐了出来烟圈才道:“这次,咱们晋州在省里面终于有自己的领导了。老弟,你说这是不是好事儿?”

已经有些呆愣的李家哥哥,停了几秒后才恍然说道:“的确是好事,的确是好事。”

紧接着,他想到了什么,马上凑过去小声问:“那老哥哥,你能告诉我,这次曾主任为什么来咱们玉山县找那个小年轻吗?我看他还不到20岁的年纪,今天刚要结婚。可曾主任跟他那么亲切,这里面是不是有故事?”

显然,这个干瘦的干部是个爱说话的,他笑了笑,得意地说:“你说那个周夏严啊,我跟你说,他可不是一般人。你知道吗?这个家伙是从南边海城来咱们这里插队的知青。海城知道吗?解放前就是南方有名的大城市,那里可比咱们这边发达多了。开放后,那边发展的也比咱们这边快得多,所以这个周夏严的技术是真的好。”

说着,他便把周夏严最近做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如今,周夏严显然已经是玉山县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毕竟他的经历实在是太神奇了,窝在桃花沟那个小山村三年,然后猛然就跟觉醒了能力一样,直接杀到晋州开始折腾。

这一个月来,做出的成绩真是晃瞎了玉山县百姓们的双眼。

当然这说八卦嘛,难免要添油加醋。结果这么一来,却将李家哥哥的冷汗都给吓出来了。

李家哥哥现在真后悔了,他感觉自己就不应该帮孙老板和林若涵这个浑水。

他早就应该想明白,孙老板那么有本事,林若涵长得跟个天仙似的,他们要对付的,怎么可能是普通人?

这个周夏严最近一个多月的表现,那就跟神话传说似的,前几年都在山里蛰伏,然后突然悟道,紧接着一飞冲天。

这一飞好家伙,上到省里的大佬,下到生产队社员,居然已经在晋州打下了一片天地。

这绝对不是自己能招惹的存在啊!

正心中忐忑着,忽然不远处又跑来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

中年人见到跟李家哥哥正口若悬河吹嘘周夏严的干部,赶快上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老郑,我告诉你个好消息。这回咱们玉山的面子大了。你知道曾主任这次来带了谁吗?”

姓郑的干部疑惑地转头问:“老严,你还跟我卖上关子了。赶快说,曾主任带谁来了,让你这么兴奋?”

姓严的干部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共和国通讯社你知道吗?曾主任带来了他们驻江北的大记者,说要采访周夏严。这个采访还不得顺道采访咱们玉山县?快走,咱们赶快去看看热闹,没准儿到时候相机就能把咱俩拍上。如果拍上了,等照片刊登在共和国日报上,啧啧,咱们也算是全国扬名了。”

姓郑的干部听到脸上大喜,立刻站了起来,向李家哥哥说:“老弟,哥哥有事儿先走了,咱们有空再聊。”说罢,不待李家哥哥回话,便和姓严的干部快步向着民政那边跑去。

此时李家哥哥脑子里已经全是浆糊了。

好家伙,这来了一个省级的大领导,紧跟着又来了一个共和国通讯社的大记者,还采访那个叫周夏严的小知青。我的老天!这样厉害的人物,自己居然想派人把他的妻子给毁容了。这不就是寿星老上吊,嫌自己命长吗?

想到这里,他也不淡定了,忙站起身,疯狂地冲向人群。

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的弟弟。

李家哥哥抓住弟弟的胳膊,低声紧张地问:“你找的那两个人呢?他们在哪里?”

弟弟看到哥哥如此惶恐的模样,不解地问道:“哥,怎么了?咱们不是让他们去干那件事情了吗?”

说到这里,李家弟弟眉飞色舞的感慨道:“哥,我跟他们两个说好了,事成之后每人给他们1000块钱。哥,咱们这单做好了,那就是净赚3000块钱!看来,这有钱人的钱就是好赚啊。”

李家哥哥听到以后,无语地用力搓了搓自己的脸,然后对弟弟说:“赶快去将那两个人找出来。这里有情况,咱们要马上撤!这回咱们是踢到钢板了。娘西皮,都说女人是祸害,要不是我多了个心眼儿,没准儿咱哥儿俩现在已经翻车了。”

弟弟听到以后不由得面露惊讶。

但他知道大哥做事缜密,他们的小团伙能发展得这么迅速,全赖大哥控制大局,所以他立刻点头,就与哥哥分头去寻找那两个杀手了。

可能是被突然出现的大批警察吓到了,两个杀手居然躲到了县政府外边,准备等马春妮出来的时候找机会动手。

这两个家伙隐藏的还挺好,李氏兄弟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他们。

找到了人,李家哥哥终于松了一口气,就带着他们往依发W50卡车那边走去。

因为被打扰了自己挣钱,已经被1000块钱钱弄红了眼的两个杀手非常不情愿。所以在回去的路上,他们不停地嘟嘟囔囔,说李家兄弟不讲江湖道义,出尔反尔。。

被两个手下说烦了,李家哥哥大怒,狠狠地给了这两个人一人一脚,当场就把他们踢得重重地摔在地上惨嚎不止。

李家哥哥指着两个人低声骂道:“你们两个蠢猪,满脑子就是想着挣钱。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要对付的是什么人?她男人不但是江北大领导的座上宾,马上还要接受共和国通讯社的采访。这种人的媳妇,咱们惹得起?幸亏我发现得早,及时把你们叫回来了。否则一旦事情败露,别说是你们,就是连咱们的家人都要一起受到牵连。你们以后都长点儿脑子吧,别见着钱就什么都不想了。这个年月,不长脑子的人死得都快。”

李家弟弟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可置信地问:“哥,你说得是真的?那孙老板和林小姐从来没有告诉咱们这些呀!”

李家哥哥叹了一口气道:“人家花那么多钱,就是准备让咱们去顶雷的,怎么可能把事情如实禀告。还有,我怀疑这两个人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搞清楚江北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孙老板是厉害,林小姐是有钱,但这可是江北,不是他们的海城。到了这里,哪怕再厉害的人物,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李家弟弟和两个杀手终于听懂了。特别是两个杀手再也不敢嘟囔了。

他们虽然喜欢钱,但也知道什么人能招惹,什么人不能招惹。要是惹了跟江北领导关系特别好,又在全国知名的大人物,他们就是逃走了,早晚也得被人给抓回来。

这时,李家弟弟为难地说:“可咱们不是已经答应孙老板和林小姐了吗?现在说不干了,咱们怎么向他们交代?”

听到这里,李家哥哥嘿嘿一笑道:“原来我还想着怎么糊弄他们,现在好了,连糊弄都不用了。咱们直接将情况据实以告,我相信他们只要有半点儿脑子,都不敢再提要划人家媳妇儿脸蛋儿的事情。”

听到哥哥的话,又想到林若涵不久前在汽车里面的表现,李家弟弟不可置信地问:“哥,你是不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那个林小姐就是个疯婆子,她怎么可能同意罢手呢?”

你家哥哥听后嘿嘿一笑,用手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说:“我的傻弟弟,你把这些人太当回事儿了。这些人发疯,那是因为他们有权有势,欺负的是普通人。你看着吧,这些人要是见到了比他们还有势力的人,肯定得跟三孙子一样。”

李家弟弟听得目瞪口呆,不相信地道:“哥,你没说错吧?他们还能是三孙子?”

20分钟以后,胜利小轿车里。

李家弟弟目瞪口呆地看着听完哥哥的叙述,然后坦然接受停止行动的孙老板和林若涵。

这个时候,姓林的疯婆子哪里还有半点儿疯癫的样子。虽然她还是一副不甘心的神情,但脸上再也没有那种鱼死网破地疯狂了。

等了好半天,林若涵吐出一口浊气,对李家哥哥说:“李家大哥,谢谢你。算了,我可能真是跟那个周夏严有缘无分。唉,我今天累了,咱们回双河市吧。”

李家弟弟这时已经对哥哥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他觉得自己的大哥实在是太厉害了,居然将这些人看得如此通透。这些人就会欺负普通人,真要是碰到厉害的狠角色,胆量还不如他们这些混混儿大呢。

就这样,来势汹汹的林若涵便带着不甘与怨恨,坐着胜利小汽车,灰溜溜地离开了玉山县。

此时,周夏严并不知道自己心爱的女人刚刚逃过一劫。他正给冯记者讲述着自己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所作所为。

为周夏严和马春妮证婚完毕以后,曾主任、贾主任就和秦主任他们去开会了。

作为地区的大领导,他们的时间是很忙的。这次来玉山县,其实主要还是为了工作。

现在玉山县农机厂已经开始改装小汽车,并开始建立简易的汽车生产线。两位领导想听一听秦主任他们的工作汇报以及明年的工作计划。

就这样,周夏严终于有时间跟冯记者交流了。

至于他现在为什么没有带婚车车队返回桃花沟,自然是因为他的便宜老子和后妈还在县政府呢。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周夏严虽然很不想见到那两个人,但也不希望将事情闹到不可收拾。所以他请董处长去好好劝劝自己的便宜老子,让他接受现实。

于是,在等结果之前,周夏严正好有时间与冯记者好好地谈一谈。

要知道这可是共和国通讯社的独家采访,机会极其难得,要是不利用好了,周夏严感觉自己肯定后悔死。

终于听完了周夏严的讲述,冯记者放下手中的钢笔,感慨道:“小周同志,我感觉你这一段的经历实在是太传奇了。说实话,我都感觉可以写一本小说。谁能想得到,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下乡小知青,居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掌握了这样多的高超技术,并且能够全心全意回报乡亲父老。你放心,我一定把这些事情写好,然后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听完冯记者的感慨,周夏严淡淡地笑了笑,说:“谢谢您的夸奖,不过我认为除了我自己做的一点点成绩,其实您更应该关注一下其他的方面。”

“哦,其他的方面?”冯记者顿时来了兴趣,忙说:“小周那你快给我讲一讲,我们应该注意哪方面?”

第0117章 保护好我们的技术

让冯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在开始新的话题之前,周夏严的脸居然严肃了下来。

很显然,后面的内容估计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冯记者的表情也渐渐收敛,严肃了起来。

周夏严说道:“我最开始在晋州的时候,是想将我的收音机设计卖给晋州无线电厂的。”

冯记者点头说:“你刚才已经说过了,最终晋州无线电厂没有同意购买你的设计,反而是用其他的方式补偿了你。这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冯记者觉得晋州无线电厂补偿的力度还是挺大的,一辆八成新的长江750摩托车,哪怕是小厂生产的,拿到市面上也能卖一千多块钱。所以他实际上并不感觉周夏严受到了什么委屈。

这时,他听周夏严继续说道:“虽然结果不错,不过我从这件事情上发现,咱们国家并没有关注知识本身的经济价值,算是国内法规上的一块空白。如果不将这个问题解决,那么咱们国家未来的发展肯定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知识的经济价值?”冯记者听到以后有些疑惑,他问道:“小周,咱们国家一直很重视知识分子啊,你怎么会这样认为?”

的确,共和国在开始的时候就非常注重知识分子的待遇。只要稍微查一下便可以知道,在前几十年,共和国工资最高的并不是伟人。

伟人当时一个月工资是404.8元,但有很多人比他工资高得多,那些人有大科学家,也有大艺术家。比如梅兰芳大师,工资高达2100元!

此外,除了那些顶级的科学家,很多重要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工资也很高,是要超过军区司令的。

可以说那段时间是共和国知识分子地位最高的时期。

也因此冯记者才有这样的疑惑。

周夏严想到这里,然后解释道:“主要是我感觉咱们国家现在对知识创新的管理亟待完善。”

“对知识的管理?这是什么东西?”冯记者感觉更晕了。

周夏严笑了笑,说:“所谓对知识的管理,套用外国的专业术语说,那就是对专利的管理。我发现,咱们国家现在居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保护创新,所以也导致了我在晋州想将知识换成钱,会遇到各种问题,最终只能选择晋州无线电厂的奖励。”

说到这里,他问冯记者:“您知道为什么国外的技术能够快速发展吗?”

冯记者想了想,说:“我感觉跟他们的积累相关。毕竟工业革命最早爆发在欧洲,他们白种人又殖民了全世界,所以有足够的财力和足够的时间来升级自己的技术。”

周夏严点头说:“冯记者您说得对。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他们对知识管理和保护的力度非常大。比如说他们就有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可以保护专利所有者的利益不受侵害,从而能让专利所有者赚到大量金钱。这种举措无疑会吸引更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去创新,所以他们的技术才能这么快的发展。”

听到周夏严说到钱,冯记者的眉头微皱了起来。

在这个年代,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文人,都比较忌讳说钱,认为钱乃铜臭之物。显然冯记者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

见到冯记者的表情变了,周夏严笑着问:“冯记者,您知道子贡赎人的典故吗?”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冯记者当然知道这个典故。

春秋时,鲁国有一条法律,即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回了一个鲁国人,但回国后却拒绝收下国家的赔偿金。

孔子知道后说:“子贡你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的遇难同胞了。”

孔子的另外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了一名溺水者,那人为了感谢他,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没有拒绝,直接收下了。

对此,孔子高兴地说:“从此以后,鲁国一定会有更多勇于救落水者的人了。”

周夏严等冯记者说完这个典故,一摊手道:“您看,几千年以前的孔子都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维持一个规则最好的方式,就是可以让付出者得到相应的报酬。而如果只靠道德进行约束的话,这件事情慢慢的就不会再有人做了。而外国的专利法正是维持人们创新的正向激励。所以我才说这恰恰是我们国家亟须完善的地方。”

可周夏严没有想到,冯记者听到这里却摇摇头说:“小周,我对你这个观点不是很赞同。咱们以前也没有专利保护的法律,可国家不是仍旧进行了大量创新吗?”

的确,哪怕后人再说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时候艰难困苦,但也不敢否认前30年的飞速发展。一个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国家,只用了30年就基本解决了饥饿问题,卫星上天,原子弹爆炸,核潜艇下水。如果说那会儿没有创新,那才是真正有问题呢。

周夏严摇摇头道:“冯记者,以前我们的确没有专利保护也能进行创新,而且创新的速度还举世瞩目。可您要明白,虽然我们不给创新的人进行经济补偿,但在制度上却是有补偿的。这种制度上的补偿,甚至还要强于经济上的补偿。比如说创新者可以获得劳动模范的待遇,甚至可以成为国家干部。这自然也算是一种正向激励。”

冯记者听到这里不禁点了点头,觉得周夏严说得对。但他又有疑惑了,问道:“既然以前我们搞这种制度补偿很好,难道以后不能继续搞了吗?”

周夏严摇头说:“以前我们可以这样搞,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而且我们的企业都是全民所有,知识也是全体国民共享,所以并不需要专门的专利保护。可现在国家开放了,要进入全球竞争。如果我们讲知识全球共享,而其他国家却将知识进行高额收费,那我们不就是拿自己的钱补贴给外国人吗?所以既然我们要融入世界,那也必须改变自己适应世界的规则,否则就会吃大亏的。”

听到这里,冯记者点头但又摇头说:“我还是有些糊涂,你能讲得更详细一些吗?”

周夏严笑了笑,说:“冯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商品最有市场?”

冯记者想了想,道:“我觉得最有市场的商品,一定是那种做工好、技术先进,而且我们特别需要的商品。”

周夏严赞道:“冯记者您说得非常对。想生产出一个好商品,我们的确需要做到以上这些。不过我觉得,非常有市场的产品还需要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它必须是稀缺的,如果是垄断的,那就再好不过了。比如咱们古代的瓷器、丝绸和茶叶,就是我们独一家的买卖,所以我们古代才能成为天朝上国。没有贸易的大量盈余,光靠种粮食,任何国家也养不起那么多的军队。”

这下冯记者明白了。

首节上一节70/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