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7节

也因此,一个音箱调音师的水平好坏,除了要对电子技术有极为深刻的理解,更需要听大量的不同调教的音箱以及与其他调音师进行交流,然后形成自己的特殊调音。

这就更欺负无线电厂的技术人员了。

对他们说音质的调整,其实就跟说天书差不多。

前30年,华夏所有人都在为生存下去而艰苦奋斗,今年,国家也只是刚刚勉强摆脱了饥饿的威胁。像音质这种只有在富裕以后才会讲究的东西,现在是没有人有条件进行研究的。对普通人来说,能听个响动就已经是享受了。

哪怕到华夏的新千年,打磨音箱还是极少一部分先富起来人的专利。也就是后来华夏的工业大爆发,电子产品卖出了白菜价,这才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进入这个领域。

到此,技术科的技术人员们已经彻底放弃了,他们都认真记录起讲解的内容,整个实验室里面只有周夏严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

“好了,以上就是我要讲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谢谢。”终于,周夏严结束了讲座,礼貌地给大家鞠了一个躬。

此时实验室里面的所有人,看向他的目光已经都是浓浓的钦佩,不再有轻视和傲慢。

忽然,热烈的掌声在实验室里面响了起来,越来越响,越来越热烈。

看着热烈鼓掌的众人,周夏严忙鞠躬感谢:“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我讲的不算好,感谢大家的支持。”

这时一个苍老但慈祥的声音从旁边响了起来:“小伙子你太谦虚了,过分的谦虚可就是骄傲喽。”

周夏严扭头看去,发现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他一身白大褂,身体比较瘦弱,但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从上到下透露着博学的气息,让人不自觉地就尊敬起来。

这个老先生刚才并不在实验室里,估计是他讲课的时候过来的。看他身边站着韩厂长,别人对他也异常尊敬,显然身份不低。

“小周啊,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无线电厂的总工,丁总。”韩厂长这个时候走了上来,笑着介绍:“丁总年轻时候曾经出国深造,后来回国参加革命,国家解放了就分配到我们厂子负责技术领导工作,也是我们厂里面最受尊重的人。”

丁总笑呵呵地对韩厂长说道:“小韩啊,你就会往我脸上贴金。我现在岁数大了,学习能力已经不如他们这些小年轻,比如这个小周同志我看就很厉害嘛,不但基础知识扎实,而且知识面更是出奇的广。”说到此,他转向周夏严,奇怪地问:“小周同志,我看你的岁数不大,那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么多知识的呢?”

周夏严笑呵呵地答道:“丁总您好,我家是南边海城的。海城就在海边,那里很多人过去都出国讨生活。后来国家开始对外开放,与外边的联系也就多了起来。我从小对电子方面感兴趣,哪怕下乡以后也经常收到家里面寄过来的资料。所以,可能是我看的东西稍微多那么一点儿,又喜欢自己瞎琢磨。当然,在您这样的大专家面前就不值一提了,让您见笑。”

丁总这才恍然:“哦,原来你是来自海城。我知道那个地方,的确,过去很多人都出国了。海城与外面的交流肯定比我们这种内陆城市要强得多。”

进入到70年代以后,国家发现国际形势已经有了重大变化,在伟人的推动下,渐渐开始对外开放。这才有了72年的迈瑞肯访华,国内外的交流开始慢慢增多了。

当然因为安全需要,现在对国外的开放还没有彻底放开,所以真要仔细研究,周夏严的话是有漏洞的。不过显然大家还在为获得新知识而兴奋着,也就没有人去细想了。

丁总又跟周夏严交流了一番电路设计,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远处,一直站在角落里的韩卫宏向周夏严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脸上满是兴奋。

作为厂里面技术方面的领头人,丁总认可了周夏严,那么周夏严进无线电厂的这件事就算是彻底稳了。

实际上将周夏严招进无线电厂,进入技术科的事情只是韩厂长的临时起意,如果其他厂领导反对的话,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也是韩厂长为什么先让周夏严来技术科露露脸的原因,那就是争取丁总的支持。

很显然,周夏严的表现已经超出了韩厂长的意料,进入无线电厂算是敲定了。

十多分钟后,韩厂长带着周夏严和韩卫红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韩厂长的办公室位于顶楼,十多个平方,有一套沙发茶几,几个黄木书柜,办公桌上是一堆堆的各类文件。

韩卫红帮两人沏好了茶,笑着说:“这是我爹珍藏的苏杭龙井,平常可不舍得喝,这次算是便宜你小子了。”

周夏严忙笑着感谢,很显然,韩厂长对自己是非常重视的。

等喝了第一口茶,坐在沙发上的韩厂长对周夏严说道:“小周啊,大红已经跟你说过了吧。你把收音机技术交给厂里,然后你进厂当技术员。丁总对你是非常欣赏的,你进来以后直接给他打下手,你觉得怎么样?”

听到韩厂长的话,韩卫红笑着不停地给周夏严挤眼睛,让他马上答应下来。

韩厂长的安排,对普通人来说绝对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机会。

在这个时代,工人、技术员以及工程师都是有对应级别的,级别越高挣的钱就越多。而普通的高中生或者中专生进无线电厂,必须有一年的实习期,然后才能转正为技术员。只有那些大学生,分配到无线电厂以后才能直接变成技术员。

现在可不是后世研究生都泛滥的时代,这年头儿的大学生那绝对是象牙塔顶尖的那批人。偌大的无线电厂,一年也不过能接收一个到两个大学生。

也就是说,韩厂长一上来就给了周夏严大学生的待遇,而且直接让他给丁总工打下手,这等于给周夏严搭了一条升职的快速通道。只要够努力,周夏严几年后必然成为技术科的骨干,以后成为无线电厂的技术带头人也说不定。

所以韩卫红才一边嫉妒,一边替周夏严高兴。

可惜,周夏严却想的比两人多多了,心中犯了难。

第0012章 神车

周夏严这次来晋州,本来除了想赚一笔快钱回去娶马春妮,另外也未尝没有在晋州找一份工作的想法。

虽然他不回海城了,但还准备实现对马春妮的承诺。马春妮同她的老爹一样,从小就想当一个城里人,如果能在晋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安家,老马家肯定也会接受的。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两天的收音机制作,又让周夏严发掘出了金手指的更多功能。与单纯的3D视觉建模能力相比,电气元件测试、肌肉工作精准控制以及视觉实时精确测量,这些能力叠加在一起,周夏严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将记忆里的各种技术,在现实中实现了。

更关键的是,系统的计算能力超乎想象的强悍,哪怕他记忆中的技术要远超这个时代,可系统也能快速地将那些技术分解优化,用这个时代的零件完美移植。

也因此他意识到,自己不能甘心于做一个普通人,而是要成为这个时代的领跑者。

他上一辈子就非常努力,不能说做的非常优秀了,但比普通人做的还是好很多,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辈子重生了,又有了系统这个强悍的金手指,哪能只甘心做一个有钱人?

即便不能造福整个人类,起码也要让华夏实现伟大复兴吧。

也因此,他不可能接受以一个普通工人的身份进入工厂。

韩厂长和丁总工对他很好,更愿意让他直接享受大学生的待遇。

可问题是两位厂领导对周夏严再好,能让他直接成为无线电厂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吗?

肯定是不行的。

这个时代的工人地位还是非常高的,成为工人吃皇粮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只要工作做得好,被评为劳动模范,甚至可以进入政府当干部。

也因此,这时代的国企论资排辈非常严重。要升上一级,需要经过无数的审查和考验。周夏严就是表现的再好,没个几年时间,也成为不了技术部门的负责人。

这个时间,周夏严是真的浪费不起。

现在已经是1979年11月份了,大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再过几年,国企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丧失前三十年的锐气。

彻底开放后,国外热钱会大量涌入,大批骨干会离职下海以追求更高的工资待遇。那个时候,国企又将会遭到更沉重的打击。

自己一个小兵,哪怕拥有金手指,肯定也抵御不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冲击。

所以,他必须另辟蹊径,趁着这两三年仅存的窗口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多的话语权。只有这样,他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让自己的金手指发挥最大的效用。

当然,他也不能直接拒绝韩厂长,毕竟韩厂长给自己的条件已经是非常优厚了。像这样的魄力,如今可不多见,他是担了很大风险的。因为如果他以后做的不好,韩厂长的仕途必将受到自己的影响。

所以他想了想说道:“韩叔叔,如果我想将立体声收音机技术卖给厂里面的话,您觉得,厂里会购买吗?”

听到周夏严的话,顿时让韩厂长心中一叹。

虽然周夏严没有明说,但对方显然没有进无线电厂的打算。自己有些自作多情了。

不过想想也是,海城可比晋州繁华多了,又是周夏严的老家,虽然儿子说周夏严不准备回海城,但现在看中间可能有什么误会。

可惜这样的好苗子了。

陪着坐在一边的韩卫红听到周夏严的话,立刻着急了。他心中埋怨:“我老子好不容易给你争取到的这份工作,你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呢?”

他想说话,却被父亲用眼神制止了。

韩厂长似乎没有被周夏严的拒绝所影响,想了想解释道:“小周啊,你可能对我们国企的规定不是很了解。的确,你的设计很好,我们的丁总也非常看好。但是呢,因为你是个人,我们以前并没有从个人手里购买技术的先例,所以你说能拿到多少钱,我现在真的不好回答。”

听到韩厂长的话,周夏严心里也是一阵无奈。

他自然知道很可能是这样的结果。

这是个完全公有制的时代,也因此,所有的知识都属于国家。一旦有一个好的设计,只要是国企,就可以免费获得。毕竟国企都是一家人嘛,只有合作起来,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大的价值。

比如212吉普车,BJ130货车的全国技术扩散,都是基于这一共识。

所以,这个时代想卖技术,特别是卖给国企技术,肯定是没钱拿的。

当然,这种共识也造成了此时国人对知识产权理解上的偏差。

解放前,各个企业还会对各家的技术严防死守。但在七十年代,公有制思想实施了三十年后,大家反而失去了这种意识,也因此在国际交往中吃了很多亏。比如说被国外骗走的宣纸技术、景泰蓝技术、巨型计算机技术以及工业自动化生产技术。这些技术每一项的价值都极为宝贵,可就因为没有知识保密意识,才被外国钻了空子,造成了无可计算的经济损失。

周夏严虽然不生气,但还是有些失望。毕竟这次来晋州,他就是来赚钱的,如果将设计免费送给无线电厂,还是挺吃亏的。

当然,虽然周夏严没说什么,但韩厂长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他已经把人家的收音机拆了,而且周夏严还是儿子的好朋友,这不是坑自己人吗?

所以他想了想安慰道:“放心吧小周,我今天会在厂务会上讨论的时候,说一下对你的补偿。只不过这需要时间,你要理解一下,别着急。”

见韩厂长这样说,周夏严也只能笑着感谢。

韩方海是无线电厂的厂长,但在这个时代却没有后世厂长那么大的权力。他被各种规定制约着,实际上能做的很有限。所以周夏严理解,韩厂长能这么说,已经是看在韩卫红的面子上了。

历史上,直到1984年,共和国的专利法才开始实施,但在其后很长的时间都执行得相当不理想。哪怕在后世,专利所有者想维权,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此,周夏严只是试探了一下韩厂长,看看自己的技术能不能卖钱。可很显然,机会不大。

又聊了几句,周夏严便告别了韩厂长。

不过韩卫红没有让他走,而是带着他在无线电厂里面转了起来。

这显然是韩厂长的意思,他还是希望周夏严能够留在无线电厂的。

所以他特别关照了儿子,尽量带周夏严去那些能体现无线电厂实力的地方,并给他讲一讲无线电厂的辉煌历史。当然员工的各种福利也要好好介绍一下。

韩卫红充分领会了他爹的想法,一边走,一边事无巨细地给周夏严介绍起无线电厂的方方面面。

当然,借着这个机会,周夏严也算是将无线电厂看了一个遍。

与韩卫红想的不一样,一番参观之后,周夏严感觉无线电厂的各方面还是挺落后的。除了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生产管理以及技术标准更是让他极为无奈。

但他也知道,这就是如今企业的普遍状态,晋州无线电厂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当然,周夏严也参观了无线电厂的各种产品。除了军用设备需要保密不能看以外,像收音机、录音机、各种元器件都看了一个遍。只是这些产品的技术都已经落后了,别说周夏严不感冒,就是韩卫红也有些看不上眼了。所以介绍的时候只是走马观花。

就这样走走转转,韩卫红带周夏严来到了无线电厂的后边,这里是无线电厂车队所在的位置,也是最能体现无线电厂实力的地方。

车库里面停放着大大小小近10辆汽车,有解放大卡车、BJ130中型货车、红叶面包车,更有212吉普和拉达等小汽车。说实话,实力还真的是挺强悍的。毕竟如今汽车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要购买还受到指标的限制,无线电厂能有这么多汽车,有些出乎周夏严的预料。

当然,对这些老古董汽车,周夏严是没有兴趣的。

后世哪怕一辆三万元的五菱神车,拿到现在也是能吊打所有的存在,那还看什么个劲儿啊。

可忽然,他的脚步停住了,因为他发现,在一个简易的车棚里居然停着两辆带挎斗的三轮摩托车。从外表上可以很容易辨认出,这两辆是著名的长江750。只不过这两辆三轮跨斗摩托似乎并不受车队的重视,只用帆布进行了简单遮盖,看上面的灰尘,显然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开动了。

要说华夏的摩托车文化,可能也只有长江750挎斗摩托车了。作为德意志巴伐利亚发动机厂在二战中期间生产的R71摩托车的孙子辈仿制品,长江750身上自带着一种彪悍之美。

这种美,哪怕到了新世纪,也受到无数国内外玩家的追捧。很多人都希望获得一辆长江750,然后拿回去进行翻新、改造以及收藏,可见其魅力之强。

周夏严作为一个技术控,当然也有驾驶着长江750纵横驰骋的梦想。可惜在他的前世,想找一辆原汁原味的老车已经很不容易了。市场上能买到的基本上是用后世零件组装出的高仿品。再加上这种摩托车开起来和坐起来实际上并不怎么舒服,于是他上了几回当以后就放弃了。

可现在不一样,这可是70年代,并没有什么长江750的高仿货。

能见到原汁原味的长江750,怎么能不让他小激动呢?

这可是梦中的神车啊。

第0013章 姚公子

看周夏严盯着那两台跨斗摩托车不挪眼睛,韩卫红笑问道:“你喜欢摩托车?”

周夏严点头道:“那当然了,谁不喜欢摩托车呀。”说到这里,他笑着反问韩卫红:“大红哥,你不会说你不喜欢吧?”

韩卫红笑了,道:“我当然也喜欢了。”可紧接着他又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那两台摩托车可不怎么样。”

这下周夏严一时没明白,有些奇怪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两辆摩托车看着挺好的啊,你怎么说是不怎么样呢?”

韩卫红撇撇嘴,说:“这两辆摩托车是我们厂抵账拿回来的,当时很多人都想骑,可哪知道这破东西特别容易坏,而且还特别费油。”

周夏严点点头。长江750的质量实际上并不怎么好,所以不但费油,而且还是挺容易坏的。

首节上一节7/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