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大国飞跃 第133节

他发现这个社团的小头目虽然一身匪气,但脑子清晰,说话很有条理,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抛开对方的身份,他还真可以算得上一个不错的商业合作对象。

可惜,就是实力弱了一些,估计买不了多少游戏机。

忽然阿良问道:“这位先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去明珠港发展的想法?如果有,我可以提供帮助,甚至可以合作。我在那边可是有很强的人脉的。不管是资金,还是电子表等商品,我都可以帮助搞定。就是这个游戏机,能不能给我们优惠价?”

周夏严听到这里,眼睛就是一亮。

他倒是对阿良说得东西本身没有什么惊喜。毕竟这是他早就想过的事情。

明珠港为什么一直能够保持现在的自由港身份?那是伟人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他认为,保留一个自由港,共和国可以打破敌人对我们的封锁,从明珠港搞到我们紧缺的资源以及资金。所以不论是刚建国,还是在后世,明珠港都是内地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

因此,周夏严不可能不想去明珠港那边发展一下,至少要搞到钱吧。

不过,他对这个社团小头目居然有这么敏锐的商业头脑,还是很惊喜的。

这个人,不正好是向导吗?

于是他忽然笑了起来,说:“这位先生,你的提议很有意思,不如咱们深入交流一下?”

第0221章 我有好作品啊

对周夏严发出的邀请,阿良没有半点儿意外。

对他们这些烂仔来说,等待大人物的赏识,可是他们最大的梦想。所以他们对大人物那是相当敏锐的。

别看周夏严非常年轻,言语客气,甚至衣服都跟那个冷着脸的家伙穿得一模一样,似乎是个普通的员工。但短时间的接触后,阿良却知道,这个年轻人肯定是一个大人物。

周夏严虽然说话非常客气,但言谈举止中无不透露着一种自信。

这种自信可不是狂妄自大,而是对事物前进方向的精准把握,对自己实力充满了信心后的那种淡然。

换句话说,周夏严一定指挥过大量手下协同工作。而且那些人还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那些扑街。毕竟工厂里面的扑街,是不需要大人物这样细致耐心地交谈,然后纠正你的偏差的。

实话实说,阿良的观察非常有道理。

别看周夏严在前世只是负责技术管理的老总,但技术管理可比单纯的管理要难多了。

因为那些技术人员可不是什么都不懂,服从性特别强的普通工人,他们往往持才自傲,性子固执,要是跟你对着干起来以后,能让人极为头疼。

但对公司来说,无论事情多头疼,都必须完成工作。所以周夏严便渐渐养成了一种自己都没有发现的习惯,那就是别看话说得好听,但其实时时刻刻都在给人一种诱导和压力,让那些技术人员能别折腾了,踏踏实实干活,赶快把工作做完。

所以这才是大家愿意听周夏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谁能想得到,这样一个还不到20岁的年轻人,在前世居然是一个能调动数千人一起工作的大佬呢?

虽然那些人没有注意过,但一直想攀上大腿的阿良却每天都做着准备。所以他立刻就发现了周夏严的不同。

更让阿良高兴的是,这次谈话,两人并没有让其他的人参与。朱久兵和阿良的两个小弟,都被留在了展位上。

他们两个在休息区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要了一壶茶,然后坐下小声攀谈了起来。

周夏严笑着给阿良倒了一杯茶,说道:“都说方先生你们明珠港那边特别喜欢饮茶,我就班门弄斧,咱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吧。”

阿良连忙双手接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笑道:“不知道周生有什么事情要谈?如果需要我去做的,您尽管开口好了。我阿良在那边还是很有些实力的。”

周夏严听后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呢,手头有一些买卖,但这些买卖如今在内地很难开展。所以就想在明珠港那边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发财。不知道方先生,你有没有兴趣参与进来?”

阿良心中立刻就是一阵兴奋。

但他表面上却有些为难道:“周生您客气,您叫我阿良就好。我当然愿意帮周生做事情,不过我想问,您的买卖与港府的法规有没有冲突?毕竟如果不符合港府要求的话,我们的生意也是很难做起来的。”

现在内地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全面开放,而且英吉利人一直对内地很不放心,对我们充满了警惕,因此颁布了很多限制性措施。

一旦违背,那惩罚可是相当严厉的。

阿良知道这是一个挣钱的好机会,但他也要问清楚。否则自己一个不查,成了双方冲突的马前卒,把自己和兄弟们搭进去,那肯定是不能干的。

周夏严听后哈哈笑了起来。

等笑完,他低声说道:“放心吧阿良,我做的当然是合法的生意。只不过内地这边相对明珠来说,政策没有那么灵活。这次那部《你好,州》,不知道阿良你看过没有?”

阿良笑着点头说道:“我已经看过了。就是因为我看过了那部电影,才对咱们这边的商品好奇。说实话,那部电影拍得是真好,特别是里面的画面特效,都超过了迈瑞肯人。”

周夏严点头说:“这个很正常。别看内地现在还很落后,但咱们华夏可是有数千年的文明史,现在落后也不过百多年而已。历史上,比这个还要悲惨的时代多了去了。所以啊,未来华夏肯定还会重回到自己辉煌的位置。这部电影只不过是牛刀小试罢了,不值一提。”说到这里,他笑着说:“我知道现在明珠港那边的电影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像你们这种业内人士,肯定与那些电影艺人什么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希望咱们两个能合作,我这边提供优秀的作品,比如电影剧本啊,漫画啊,小说啊,把这些作品引进到明珠港,甚至向世界进行出口。作为自由港,明珠方面的灵活性比内地优势大多了,也更好赚钱。就是不知道阿良你愿不愿意与我合作呢?”

周夏严说完以后,就笑看着阿良。

没错,周夏严之所以要对阿良这个社会人感兴趣,就是想进入明珠港的文化产业。

历史上,港片可是极度辉煌过的,几乎成了世界另一个文化中心。但在90年代以后,港片开始没落,渐渐地流落到世界电影舞台的角落。

对此,很多人给港片的没落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周夏严观看各种资料后才发现,与其说港片的没落是没有追上时代,还不如说港片因为失去了主要供养他们的现金奶牛,所以才掉队的。

著名的某王导演曾经说过,大员的资金断流,完成了对港片的致命一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查查历史,就可以知道,港片的辉煌与金三角的兴起密不可分。

当金三角的出货量占到全世界80%的时候,也是港片最灿烂的时代。

等金三角没落了,需要用电影漂白的资金少了,没有了浮夸的泡沫,港片也就自然回到了它该有的位置。

这就如同后世有一段时间,华夏的影视特别红火一样。那时候因为各种热钱需要影视行业进行运作,所以不管好片烂片全都进行投资。直接带来了华夏电影的百花齐放。

但等到经济形势下滑,以地产为首的资金开始收缩,失去了现金奶牛,华夏电影也就进入了低谷,好片子也越来越少了。

毕竟电影是工业品,没有足够的资金托底,想大发展,怎么可能呢?

后来,很多人都在传,明珠的影星们实际上是被社团控制着。周夏严觉得很有道理。至少那些中下层艺人,肯定与社团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毕竟拍电影的资金很多都是来自那些黑的,灰的地方,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社团控制这些艺人不让他们坏了自己的好事,那就是必然了。

周夏严现在要做的,其实跟那些人也没有什么不同,都需要用电影等文化产品做自己的事情。这样的话,找那些电影公司还不如找明珠港的社团更合适,毕竟自己的资金也需要安全啊。

当然,这样做肯定也是有风险的。毕竟社会人可没有什么真正的江湖道义。

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挣钱而已,像小弟下克上,兄弟反目,夫妻成仇,那都是基本的操作。

但背叛肯定也是要有代价的,至少在合作的收益大于背叛的代价之前,这些社会人还是非常可靠的。

嗯,周夏严觉得这些烂仔至少比那些有文化的小人可靠一些。

因为这些烂仔知道,惹急了大人物,人家是要砍死自己全家的。

你看,是不是这些烂仔比那些雅痞更知道社会实际的运行规则?也更容易交流?

听完周夏严的话,阿良眼中闪现出了精光。

拍电影、搞漫画、出小说,这可是现在非常赚钱的行当。这些买卖以前都垄断在那些大社团手里,没想到自己居然有机会能参与进去。

干上一票,可比收保护费,开游艺厅能赚太多了。

不过,他还是没有立刻答应,想了想道:“周生,这样做需要很多钱,而且如果作品不好,就需要更多的钱去捧。您这边有游戏机,实力肯定没问题,但电影什么的,能够保证质量吗?当然,如果您有资金想漂白,咱们再谈。”

周夏严听后笑着点头道:“阿良,我就喜欢你的谨慎。放心吧,作品我已经准备好了,是比《你好,州》还要好的剧本。剩下的,就是看你愿不愿跟我合作了。”

第0222章 先纠正一个方面

周夏严既然想让自己的游戏和商品可以卖到全世界,通过明珠港这个亚洲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市场,将自己的理念传播出去,就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案。

因此,他不能像那些通过电影漂白资金的人一样粗制滥造,而是要真正拍出一些好影片。

虽然如今明珠港的电影市场水分挺大,但同样的,需求却做不得假。

此时的明珠港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中心,带动了明珠港百姓的腰包都鼓了起来。富裕了,那么自然就会产生精神需求,所以明珠本地的电视和电影便迅速地发展起来。

1980年,《师弟出马》将成为明珠港历史上第一部票房过千万港币的电影,从此以后,明珠港的票房就是一路攀升。1990年,《赌圣》成为明珠港第一部过4000万港币的电影。

可以看得出,踏踏实实拍出好电影,是可以挣到钱的。

周夏严除了用电影卖出去自己的产品,也希望通过拍摄影片,将国内的电影行业提前带入正确的方向,而不用像历史上一样,经历十多年的电影寒冬。

因此,他当然准备了不少好作品。

阿良听到以后,顿时好奇地问:“周生,您能给我看一下您的作品吗?当然,如果保密的话,那就算了。”

周夏严笑着摇了摇手,说:“这有什么保密的。我既然愿意跟你合作,必然让你知道合作的内容,也希望你能了解我们的实力。如果阿良你没有其他事情的话,就在这边等我一会儿,我给你拿样稿过来。到时候你看一看,咱们的合作是不是真的大有可为?”

对此,阿良当然同意了。

十多分钟后,周夏严将三套文稿放到了阿良面前的桌子上。这其中有三本小说,三本漫画。

阿良好奇地拿起第一部小说,看到封面上写着标题,《古惑仔》。

他不禁疑惑地问周夏严:“周生,这部小说的名字很奇怪,是反映社团生活的吗?跟漫画《龙虎门》一样吗?”

周夏严点了点头说:“有些类似,不过这是描写几个年轻人在明珠社团奋斗的故事。”

没错,周夏严将后世那部著名的系列电影《古惑仔》,写成了小说拿了出来,作为此次合作的主打产品。

在很多网文中,主角穿越到明珠以后会写小说赚钱,但他们大多选择的都是后世著名的网文。因为他们觉得,与那些七八十年代的小说相比,网文更能调动情绪,也更有渲染力。但周夏严却对此不赞同。

任何文学作品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你拿一本玄幻的修仙小说,扔到80年代初的明珠港,怎么能让那些人认同呢?

在明珠港人眼中,小市民的生活,社团这些才是他们熟悉的。

你去跟他们讲历史、聊政治、说修仙,还不如说鬼故事有吸引力呢。比如金大侠的武侠小说,如果把里面的各个门派换成不同社团,读起来也不会有障碍。因为那些门派之间的争斗,其实就是明珠港各个社团的换皮而已。

还有明珠港最著名的漫画黄大师,起步的作品就是《小流氓》。

1970年,黄大师创作了《小流氓》,讲述了以粤东乡下青年王小虎为首的龙虎三皇,在大都市明珠见义勇为、惩奸除恶的故事。其热血的情怀感动了无数港人,加上李小龙的事件持续发酵,更是让《小流氓》接连大卖。

到了1975年10月,港府正式通过了《不良刊物法例》,《小流氓》被迫更名为《龙虎门》,一直刊载了30余年。

所以周夏严觉得,想让明珠观众接受自己的作品,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用后世这个经过检验的《古惑仔》打开局面。

果然,阿良拿起小说看了一会儿,便被里面精彩的剧情吸引了。

他甚至还想起了自己在明珠艰难起步的时候,真是感慨良多,不禁看入了迷。

可惜,周夏严给他的册子很薄,大概也就2万字左右,所以他看了一会儿就看完了。

翻到了尾页,阿良还有些意犹未尽。不过他知道,自己不能要求太多,毕竟人家周夏严对他已经是非常信任了。

于是他无奈地将《古惑仔》小说放在一边,然后拿起了《古惑仔》的漫画看了起来。

他发现,漫画的情节虽然跟小说差不多,但进行过再加工,所以阅读起来居然有另外一种爽快感,相当不错。

当然,周夏严给的这本漫画内容也同样不多,所以看了一会儿,也就被他看完了。

阿良叹了一口气,不情愿地将漫画放在桌上,然后向周夏严赞道:“周生,你这个故事真的很棒,我觉得肯定能大卖。”

周夏严笑着说:“这个故事咱们可以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你觉得,如果在明珠放映的话,观众会喜欢吗?”

阿良忙不迭地点头说:“肯定会喜欢的。说实话,在明珠大家最喜欢的就是看这种江湖片。不说别人,明珠的社团成员那么多,要知道有这样描写他们生活的片子,肯定都会去看一看的。所以只要片子拍出来,大卖是肯定的。”

周夏严笑了,他指着另外两套本子说道:“那你看看另外两个,是不是也有大卖的潜质?”

阿良听到以后,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两套本子,只见最上面的那本小说封面写着,《侏罗纪公园》。

是的,周夏严趁着迈瑞肯还没有将这部影片拍出来,就抢先把这个大杀器扔了出去。

《侏罗纪公园》是1993年上映的科幻巨片,改编自1990年发表的同名小说。上映当年,就以3.57亿美元北美票房和9.12亿全球票房成为当年电影霸主。

而且《侏罗纪公园》还开创了科幻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那就是基因技术的灾难片,并衍生出了无数关于恐龙的作品,绝对是影响后世电影的关键影片之一。

周夏严想做电子游戏,想文化传播,没有什么题材能比这个更好了。

研究古生物,大家都是非常喜欢的。

首节上一节133/3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