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成一大爷的亲外甥 第23节

第44章 于书记来信

李安业拿着东西给自行车装车的时候,秦京茹殷切地过来帮忙了。

看着她一脸期待的模样,李安业只能跟她说,城里人都很注重名声,所以如果秦京茹想要嫁到城里面去,就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品行。

尤其是不能跟有妇之夫乱来,否则就算秦京茹嫁到城里之后,在城里面也是寸步难行的。

许是怕秦京茹这一次又轻易地被许大茂给忽悠走了,李安业挑了几个现代原配打小三的故事讲给秦京茹听,成功地把小姑娘吓得够呛。

看自己唬住了秦京茹,李安业也就骑着自行车回城了,路上他观望了一下没人,就把最重的棒子面放到了空间里面,自行车上的重量一下子就锐减了。

回到四九城之后,李安业先给这第一批东西办完手续之后,然后再骑车折返到秦家村,运第二批。

李安业将东西寄存在村支书办公室,也不用担心会被人偷,这样折腾到快到下班时间了,才把第二批东西的手续给办齐全。

看着车间的工人已经出了车间往厂门外走了,李安业也不打算回办公室了,直接上易中海回到了四合院。

晚上易中海家依旧飘散着卤肉的味道,引得院里的小孩不顾外面的天寒地冻,也要捧着饭碗蹲到家门口吃,就为了让肉香给他们下饭。

大人们也只要孩子们不去易中海门口,对这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连他们都馋得不行,也别说这些小孩了。

棒梗把眼前的稀饭一推,“我也要吃肉。”

秦淮茹今儿去街道办领了定量,所以并不是和之前月底一样喝的是米汤,而是浓稠一些的稀饭了。

但棒梗还不满足,他撅着小嘴,“凭什么他们家可以天天吃肉?”

秦淮茹瞪了棒梗一眼,“爱吃不吃,想吃肉你给人家做儿子去,那你天天有肉吃。”

棒梗看母亲生气了,当即有些后悔,但又抹不开面子,也就僵在座位上生闷气。

贾张氏心疼地搂过棒梗,数落秦淮茹,“有你这么当妈的吗?孩子想吃口肉你怎么蹬鼻子上脸呢?”

“傻柱也真是的,多久没给我们送过肉菜了?是不是偷偷在食堂吃掉了?”

“妈,人傻柱也不是天天能弄到肉的。”秦淮茹对于自家婆婆的胡搅蛮缠有些不耐烦。

“再说了,今儿早上棒梗才刚刚喝过猪血汤,这会儿又吵着要吃肉,咱们家什么条件你也知道。”

由于秦淮茹的户口是顶替了贾东旭在厂里的名额之后才转为城市户口的,三个孩子都是她是农村户口时候生下来的,必须等三个孩子初中毕业之后才能由街道办经手改为城市户口。

所以现在家里只有她一个人由定量,到了月底说不定连米汤都喝不上,贾张氏也好意思说出“孩子就想吃口肉怎么了?”这样的话来。

“知道了知道了。”贾张氏白了秦淮茹一眼,“知道你辛苦。”

虽然她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可一点儿也不觉得秦淮茹辛苦,毕竟这个儿媳妇在外面朝男人勾勾手,就能换上两个白面馒头。

……

第二天李安业去上班的时候,被门口的保卫给拦住了,李安业有些奇怪,毕竟这又不是采购回来,保卫拦他干什么呢?

那个拦路的保卫也接过李安业的烟,所以一见他就是笑嘻嘻的,“传达室有封你的信,你跟我来拿吧。”

李安业一听更好奇了,他来这个世界也不久,谁会给他寄信呢?

而且还寄到单位上来了。

他跟易中海打了个招呼,让他先进去之后,就跟着保卫来到了传达室。

保卫把信递给李安业,李安业接过来一看,信封上的抬头确实写着“李安业收”,而末尾是北台公社。

李安业估摸着是于书记写过来的,毕竟那时候他还和于书记探讨了不少美食呢,他也觉得在这个年代遇上一个这么会吃的,真是不容易,当下和于书记就有点莫逆之交的意思了。

给保卫散了一根烟之后,李安业就拿着信回到了办公室,拆开信一开,李安业乐了。

原来是北台公社里养的几头猪要出栏了,除了给他们城里面的厂子采购去三头之外,公社还留了几头准备宰了过年吃。

到时候公社里的家家户户也能按照人头分到猪肉。

但是北台公社前阵子不是打了很多野猪嘛?本来这两头出栏的猪是要按人头分给公社里的成员的,但很多村民他们不想要,想要将他们的份额换成钱,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里都有不少野猪肉。

于是于书记就想到了李安业,李安业临走的时候也跟于书记坦白了,其实他根本不是什么司机,只是厂里一个采购员,对开车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才临时上阵,拉了下伤员而已。

于书记听了之后,直夸李安业有胆色。

这不,下面的村支书跟他一反映这个情况,他就立马给李安业写信了,让他收到信就出发,他这边能够等李安业两天,等他来了再宰猪。

李安业看完信之后,脸上的兴奋的表情简直就是溢于言表,但很快他又高兴不起来了。

到运输科借车借司机的话,起码要提前10天递申请条过去,还不一定能够通过,毕竟李安业这会儿级别也不够。

北台公社那边的猪也看就要宰了,运输科那边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但是采购科是允许采购员去四九城之外的地方采购的,并且大为鼓励,只不过和出差的兴致不一样,科里只报销来回的车费。

而且是有车票的才能报销,你在村里面做的什么牛车驴车的,是不能报销的。

而去外地采购这种事情费力不讨好,所以大多数采购员都不愿意出去。

毕竟这种时候,四九城里厂子和厂子之间的青年劳工干架都是正常的事情,你还跑到别人的地盘子上去采购,这要是被抓到了……

但李安业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如果这次能成的话,那么他不仅他这个月的采购任务可以完成,说不定下个月转正之后的采购额都能给他解决了。

毕竟科里面的采购任务之外多出的采购额,是可以累积到下个月的,但最多累计三个月。

第45章 你瞅啥?

李安业来到王建民的办公室,跟王建民把北台公社来信这事跟他说了一下。

王建民本来还是挺感兴趣的,但听说于书记只同意让李安业收购村民不要的配额,就兴致缺缺了。

“不是我打击你啊,这年头很少有人愿意拿猪肉来换钱的。”王建民一副不太看好的模样。

“没事科长,就当我出去历练历练了,您给我开个介绍信呗!”

王建民点了点头,“没问题,不过你一个人去出差可一定要注意安全,毕竟这去外面采购,可不像在四九城周边。”

“放心科长,我会注意的。”李安业保证道。

王建民也不含糊,给李安业开具了买火车票的介绍信,招待所的介绍信,另外还给了李安业三张空白的介绍信。

“这三张空白介绍信是给你应急用的,你可不能乱来,不然到时候连累我跟你一起吃瓜落。”王建民将信件给李安业之后,再三叮嘱道。

“您放心!”李安业笑眯眯的。

这王建民不得不说还真是一个好领导,做事情面面俱到的,连路上可能会遇到突发情况都想到了。

拿到了介绍信之后,李安业马不停蹄地回了一趟四合院,跟一大妈说了自己要去隔壁城出差的消息。

一大妈听了虽然有些担心,但最终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又塞给李安业30块钱,嘱咐他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安业将介绍信和一套换洗的贴身衣物放到大公文包里,就直奔火车站了。

靠着介绍信花了6毛钱买了一张去隔壁城的硬座票,两个小时后发车,就安心地等在候车室里面了。

不过这个时候的火车站和后世一样,小偷比较多,所以李安业只能将公文包紧紧地搂在怀里。

介绍信钱还有一些粮票他都放到空间里面了,公文包里就只有一套衣物而已,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这个包他还挺喜欢的。

本来他应该去街道处换一些全国粮票的,但这次时间比较紧,他担心换了之后就赶不上火车的。

反正他空间里面有很多面包饮料零食什么的,总归饿不死就成了。

就在李安业无聊的等火车的时候,突然发现隔壁一个中年男人靠在座位上打起了瞌睡,而一个穿着黑色棉袄,戴着灰色围巾的年轻人,正在一点一点地将中年男人怀里的公文包拿起来。

中年男人似乎睡得很熟,手只是虚虚地搭在包上,所以年轻人很容易就将包拿出来一大半。

许是感觉到了李安业的视线,年轻人转过来头来,用他的一双吊眼狠狠地瞪了李安业一眼,示意李安业不要多管闲事。

本来李安业也确实不打算管的,毕竟能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睡大觉,这不纯纯缺心眼子么?

但被这个年轻人一瞪,李安业当即就不乐意了妈的你偷东西还敢瞪我?

李安业直接就站了起来,大喝道,“干什么呢!”

这暴雷似的声音当即就让小偷僵在了原地。

然后三步化作两步,上前一把薅住那个小偷的领子,李安业的个子比小偷高了整整一个头,这被李安业突然薅住领子,小偷感觉自己双脚都快离地了。

此时那个缺心眼的中年男人也醒了过来,发现自己怀里的公文包不翼而飞了,再看面前的李安业和那个年轻人,立马明白了怎么回事。

当即也一把抓住那个小偷的手,高声喊道,“有小偷,来抓小偷了!”

这一喊立马吸引了不少热心人士的注意,纷纷往这边赶了过来,将李安业和那个小偷围得水泄不通。

火车站的乘警这会也过来,将小偷给带走了,临走时还问了李安业是哪儿工作的,李安业照实交代之后,那乘警也没说什么,和同伴一起押着小偷就走了。

“兄弟,可真是谢谢你了!”那个中年男人单手抱着失而复得的公文包,另一只手握住李安业的手上下摇摆。

李安业毫不在意地说,“没事,主要是那个小偷太嚣张了。”

本来他老老实实偷他的东西,自己也老老实实在旁边凑个热闹,谁知道那小伙子居然这么嚣张,居然还威胁他。

他李安业吃软不吃硬,最讨厌别人威胁他了。

二人寒暄了一阵后,重新在候车大厅坐了下来,围观的人群也散了。

毕竟这种场景,在火车站是经常发生的,这里除了乘客就是小偷,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在聊天中李安业得知,这个中年男人和自己的目的地一样,也是要去北台公社的,李安业正愁下了火车不知道怎么坐车去镇里呢!

这真是瞌睡了就有人过来送枕头。

这个中年男人叫詹为民,是四九城红星纺织厂第二车间的副主任,这次去北台公社是探望自己的姑姑的。

“安业兄弟啊,刚刚要不是你,我可就难了!”詹为民一脸后怕,“我介绍信车票全在里头呢!”

“听说我姑姑病了,我这次也是去探病的,这要是丢了,恐怕回去我老娘饶不了我。”

李安业打着哈哈,“没事没事,举手之劳。”

詹为民得知李安业也是要去北台公社,变得更加热情了,直呼这就是缘分呐!

李安业也有意和这个詹为民结交,毕竟这年头布票不太好弄,因着前一段时间给自己添置衣服,一大爷一大妈两口子这么多年存下来的布票全霍霍光了。

如果能在詹为民这里弄到布的话,那么过年就能给一大爷一大妈扯点布做新衣裳了。

其实鸽子市也要布匹卖,但基本上都是劳动布,李安业也没往鸽子市那边去想。

毕竟一大爷一大妈的衣服基本都是劳动布做的,只有一大妈有两件碎花的袄子。

所以李安业打定主意要跟詹为民打好关系,而詹为民听说李安业是轧钢厂的采购员之后,也存了点小心思。

虽说李安业的级别不高,但采购员可是公认的八大员之一,现在除了领导,就是采购员家里能三天两头吃上肉了!

而詹为民为什么会挑在这个时候去北台公社探病,还不是姑姑在信里面说了公社过年要宰猪,让他过去拿些猪肉。

这不,他娘老子接到信就把他赶出家门了……

第46章 老友与小友

上了火车之后,李安业和詹为民的座位也离得不远,詹为民索性给李安业旁边的男人散了一根烟,跟他换了座位,一路上和李安业天南海北地聊着。

下了火车之后,詹为民轻车熟路地领着李安业上了去北台公社镇上的大巴,并告诉李安业待会儿下了大巴他姑姑应该喊了牛车在镇子口等他,让李安业可以跟他一起走。

李安业听了也正是求之不得,本来他都已经做好了要腿着去北台公社的心理准备,没想到路上随便做了件好事,那回报真是杠杠的。

下了大巴之后,果然有个小老头坐在一头大黄牛身后,正等在镇子口呢,詹为民领着李安业上了车。

上了牛车之后,李安业就试探着开口了,“兄弟,你那儿能弄到不要布票的布吗?”

首节上一节23/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