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成一大爷的亲外甥 第102节

不是马上就要撒手人寰了么?

不是在苟延残喘,吊着命就只为了见自己最后一面么?

那现在那个,跟对面下象棋的老头,争得面红耳赤,还站起来想要打人的老头是谁!?

难道老向这是回光返照了么?

李安业看到老向中气十足的模样,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一点儿恨得牙痒痒。

这算什么,一封信让自己抛下怀孕五个月的老婆,坐了十八个小时的火车赶过来,就是看他跟别的老头掐架的么?

这老向虽然是个老顽童,但毕竟也是这个岁数了,行事不能这么没谱吧!

李安业咬着牙靠近老向,一副脸阴沉沉的,旁边围观的老头已经认出了李安业这不是半年前在棋桌上将老向杀得丢盔弃甲的小伙子么?

有老头想跟李安业打个招呼,但奈何李安业此时的脸色实在是太臭了,大家都犹犹豫豫的,要不要上前搭话。

老向此时也注意到了跟他争执的那个老头突然就不说话了,还以为自己吵赢了,得意洋洋地笑道,“老小子没话说了吧?”

李安业看着老向的背影,深呼吸了几口气,轻轻喊了一声,“老向。”

老向突然听到有人在背后喊他,连忙回头,脸上还带着得意的笑容,只不过这笑容很快就凝固在了脸上。

老向和李安业就这样对视着,一个是震惊,另一个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就是你说的,只剩一口气了?”李安业几乎是咬着后槽牙,将这句话说出来的。

他很想问问,哪家只剩一口气的老人,还能在楼下掐架的!?

第228章 认老向当干爹

事情啊,还要从十二天前说起。

当时陈建业得知红星轧钢厂的杨厂长下台的消息,有种唇亡齿寒的危机感,于是下定决心想要给自己找一张底牌。

这张底牌一定要经得起任何人的推敲,如今形势多变,但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些抗战老英雄。

所以陈建业就在这些人当中物色,想要找到这样一个人,最好是能打通关系,关键时刻能保命的。

这个时代,有特等功荣誉的人不少,但活着的特等功基本上一只手都可数的过来,基本上都不在四九城。

陈建业将手里的资料翻来翻去,看到了老向。

老向是有着两个特等功加身的抗战英雄,退下来之前更是司令级别的人物,家里两个儿子都为国捐躯,如今就剩下他和老伴相依为命,是实打实的满门忠烈。

而老向如今回到了家乡,在煤城五道口煤炭加工厂担任副厂长的职位,陈建业觉得属实是太过屈才了。

像老向这样的宝贝,要是请到四九城来,接替杨厂长的位置,那可是镇山石一样的存在,无论四九城里的局势怎么变化,有老向坐镇的轧钢厂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而引荐老向成为轧钢厂厂长的陈建业,自然也能跟老向搭上裙带关系,以后要是有人想要动自己,也得看着老向这尊大佛的面子不是?

要知道,轧钢厂可是厅局级的万人大厂,而且还是一个正厂长的职位,跟煤城那个煤炭加工厂简直就没得比,陈建业觉得这事儿可行,于是就给老向那边打了个电报,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意思。

但老向是什么人啊,当时就给拒了,理由是他现在年纪大了,不想离开家乡,就想在老家颐养天年。

而陈建业那边看老向态度如此强硬,本来打算放弃,转手去寻找另一个特等功的时候,秘书给了他一个令他为之一振的消息。

那就是老向经常跟四九城有信件往来,秘书一查,发现跟老向信件往来的正是李安业。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陈建业立马就想起了李安业之前似乎是出差去过一趟煤城,为此还升了职。

现在想来,估计就是那个时候认识老向的。

既然李安业跟老向有着频繁的信件往来,而且持续了半年,也就意味着二人的关系是十分好的,而老向一个孤寡老人,这事儿就好办了。

陈建业又给老向打了封电报过去,给老向简单说明了一下现在四九城的形势,并跟他说明了李安业如今就在红星轧钢厂外贸部任职。

如果老向愿意出任轧钢厂的厂长,那么无疑四九城里面,轧钢厂的局势是最稳定的,李安业也能跟着受益。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如今四九城形势动荡,希望老向为李安业着想,就不要推辞这个厂长的位置,因为老向的决定,间接影响到了李安业以后的前途问题。

这封电报发出去之后,陈建业心里就更有底了。

老向跟李安业来往这么密切,而李安业的媳妇正是自己的亲外甥女,有了这层关系,自己这边已经稳了一大半了。

的确如陈建业所料,提及李安业之后,老向那边的态度不是那么强硬了,反倒认真询问起了陈建业四九城那边的情况。

陈建业一五一十将自己知道的告诉老向之后,老向那边就没再回复了。

不过陈建业也不着急,他看老向那样子,估计是已经动心了,所以一直在耐心的等待老向最后的答复。

再说老向这边,得知了这个事情之后,心中很是纠结。

一方面,他是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的,毕竟四九城人生地不熟的,举家搬迁到那儿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

而另一方面,他看如今这个形势,如果自己不去坐镇轧钢厂的话,李安业可能有些危险,毕竟如果陈建业说的都是真的的话,李安业那个部门都很危险。

他和自己老伴一合计,决定考验一下李安业。

如果这小子,是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话,那么自己举家搬迁过去,以后就将李安业当成自己半个儿子对待了。

如果不是的话,那老向也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所以,老向当即就给李安业写了一封信过去,目的就是为了试探李安业。

毕竟老向这过去了,说句不好听的,后半生就指望李安业了,毕竟在那儿除了李安业,老向老两口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人。

以后病了通了,身边连个熟悉的人都没有,在老向看来,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但如果李安业这个小伙子是真心实意对自己的,那么搬过去,将自己和老伴以后的生活托付给他,他也安心。

“事情就是这样的。”老向一脸欣慰的看着坐在沙发上的李安业,“这下,我可以安心的跟着你走了。”

李安业看着老向,只觉得喉头十分干涩,半响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您就不怕,跟着我去了四九城,我不管您了?”李安业声音略微有些沙哑,一如他如今复杂的心情。

“你有现在这份心,我老头子就满足了。”老向哈哈笑了起来,“我如今也没有孩子给我养老,你要是不嫌弃我和你婶子,就认我做你干爹......”

“我这把老骨头也没别的,但四九城那批人轻易不敢招惹我,保你这小子一世平安,我还是有这个面子的。”

李安业就这样直愣愣地看着老向,半响之后他从沙发上站起来,直接跪在了老向面前,“干爹。”

“诶诶诶,好孩子,赶紧起来......”老向眼眶有些微微泛红,连忙和自家老伴一起将李安业扶了起来。

“干妈。”李安业也不含糊,又喊了一声。

他如今心里脑子里都是一团乱麻,只明白一点,这干爹干妈必须得认下。

先不说好处,就冲老向为了自己,愿意举家搬迁到人生地不熟的四九城。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老人心中的执念就是落叶归根,老向能为李安业着想,坐到在年迈时背井离乡,这份情已经不是爱子之情可以描述的了。

而且,以老向的过往经历,他只要认下了这个干爹,不管以后是起风,还是下冰雹,都闹不到他这儿来,这可是免死金牌啊!

就连陈建业都相中的免死金牌,可想而知其中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第229章 老向的含金量

李安业当晚也没有去招待所,而是直接在老向这儿住了下来,老向已经给陈建业打去电报,等着陈建业那边安排好,老向就可以动身跟着李安业一起去四九城了。

而李安业也决定留下来,等着老向一起走,这样火车上也能照应到老两口。

晚上睡觉的时候,李安业还有点儿云里雾里的,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自己就这样,抱上老向的大腿了?

两次特等功的司令,就这样成了自己的干爹。

你别看老向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这个名头在四九城里面,就等于一尊大佛,只要老向在哪儿,哪儿就能彻底远离纷争。

李安业虽然嘴上不说,但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心中也是十分忐忑的,毕竟他如今在外贸部工作,外贸部的工作性质就是经常与他国有往来。

而这到了起风的时候,估计就是第一批倒大霉的。

但如今老向要担任轧钢厂的厂长职位,虽说只是个虚名,实质上轧钢厂掌权的应该还是李副厂长,但只要有这个虚名在,轧钢厂在四九城的地位那就是超然的。

原剧情里没有老向出任厂长这个桥段,李副厂长后来取代杨厂长成为了轧钢厂的厂长,所以后期轧钢厂没有之前那么风光了。

但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厂长是李安业的干爹,李安业简直做梦都要笑出声来。

之后外贸部更是可以挺直腰杆去做国际交易,有老向这尊大佛在,看谁敢来找他们的麻烦。

就算是闹到上面去,上面也是要给老向面子的,毕竟说什么也不能寒了万千将士的心啊!

李安业突然就不想去香江发展了,他觉得留在四九城挺香的。

不过香江这个可以考虑以后将外贸部的生意做到香江去,自己到时候也可以找借口去香江出差。

然后借着出差的名头,在香江那儿发展一下自己的小生意。

在这个年代,一边端着铁饭碗,一边暗地里在香江发展自己的小生意,想想李安业就觉得兴奋。

今天,可以说是一直压在他头上的一把利剑,直接被人连人带剑鞘一起薅走了,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第二天起床,李安业去煤炭厂给轧钢厂打了封电报回去,主要是为了告诉家里,他估计要在煤城耽误一段时间才能回去,让家里面放心。

具体的缘由还是得回去再跟他们解释,毕竟这个时候的电报只适合简单的交流,复杂的事情那太费字了,即使是公家也会尽量简短。

比如李安业打去的电报就六个字,晚归平安勿念。

然后李安业就到了老向那里,陪着老向下象棋。

就这样,李安业在老向家里面度过了三天悠闲的时光,陈建业那边打了电报过来,事情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了,让老向可以动身了。

于是老向找到了煤炭厂的王厂长,让王厂长开具了介绍信之后,就准备跟李安业一起去四九城了。

王厂长其实是特别舍不得老向走的,他们下面的这些人也闻到了一点风声,老向在这个节骨眼上走了,煤炭厂可就没有保障了。

但王厂长也不能拦着人家往高处走不是,所以也只能表达了一下自己惋惜之情,给老向老两口开了介绍信。

老向回家和自家老伴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两个人的东西都很少,就带了一些衣物还有一些舍不得放在这儿的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临出发之前,老向老两口领着李安业,来到了煤城的烈士公园,看了他们的两个儿子。

“儿子啊,这是你们的三弟。”老向蹲在地上,用手帕仔细地擦拭着烈士碑,声音十分低沉。

李安业也给自己素未谋面的两个干哥哥鞠了三个躬,“两位哥哥,以后我会照顾好干爹干妈的,请你们放心。”

老向两口子听到李安业的话,眼角都有些泛红。

“听到了吗?你爹我就跟着你们三弟走了,以后就不来看你们了......”老向虽然是笑着,但满是褶皱的眼角却有一滴泪珠划过,“你们好好的,噢......”

此时向婶已经泣不成声了,李安业在一旁稳稳的扶着她,握着她干瘪粗糙的手,传递给她力量。

老向和向婶跟易中海和一大妈不一样,他们是有儿子的,只不过两个儿子都英年早逝,如今老了,膝下空虚,而易中海和一大妈都不能生育。

但如今对李安业的感情都是一样的,老向和向婶在李安业第一时间出现在煤城的时候,就把对两个儿子的感情转嫁到了李安业身上。

毕竟老两口算下时间,李安业可是接到信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唯恐耽搁了就见不到自己最后一面。

这份赤诚之心,是弥足珍贵的。

祭奠完两个英雄之后,老向向婶和李安业三个人,就搭上了前往四九城的火车。

依旧是李安业来时的那个卧铺车厢,只不过李安业来的时候是一个人,如今回去的时候是三个人了。

车厢里靠窗的座位上,李安业和老向正在执子对弈,而向婶则坐在床位上织毛衣。

如今天气冷了,她又新得了个干儿子,人家干爹干娘都叫了,老向直接将珍藏多年的战利品,苏联怀表送了出去,她这个做干妈的也不能落后,所以就寻思给李安业织一件毛衣。

首节上一节102/3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