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1569节

  秦京茹推开姐姐的手,推让道:“我又不花钱,吃喝都在那边家里,这钱你跟我爸要不出来,我给你就拿着吧”。

  “不行,你姐再缺钱花也不能要你这个钱,快拿着!”

  秦淮茹瞪着眼睛看着妹妹,道:“再不拿着我急眼了啊!”

  秦京茹却是绕到了贾张氏的后面,躲着道:“你就拿着吧,别撕吧了”。

  说完抓了贾张氏的两个胳膊晃了晃,道:“东西我放这了,晚上我跟老太太在前院住,就不回来挤了”。

  “你!”

  秦淮茹瞪眼睛就要说话,贾张氏看着秦淮茹手里的三张票子,加上身后秦京茹晃着,她有点头晕。

  摆了摆手,对着秦淮茹说道:“你妹子诚心给,你就拿着,只当替她存着了”。

  “那哪儿行!”

  秦淮茹瞪了婆婆一眼,随后对着秦京茹说道:“你真当这京城好活啊,钱多难挣啊”。

  “那你就帮我存着”

  秦京茹见转换话题没用,便依着贾张氏的话说道:“我搁在身上老想着乱花,就放你这吧”。

  秦淮茹哪里听不出妹妹话里的意思,瞪了瞪眼睛也是没辙。

  喘了几口气,秦淮茹也没再跟妹子撕吧,道:“你爸欠我三十块钱,你就分半年给我,一个月给我五块,剩下的你也好留下个嚼用”。

  “别了”

  秦京茹却是没接姐姐的话,语气有些低沉地说道:“我还是两个月就给你得了”。

  说完也从贾张氏身后走到姐姐身边,道:“这几个月你跟我操心了,我也赚钱了,你也放心吧”。

  秦淮茹的嘴里动了动,看着妹妹两周没回来,好像懂事了很多,忍不住掉了眼泪。

  贾张氏最看不得这个,赶紧转头出了门。

  她是在乎钱,但也看不得因为钱闹出来的眼泪。

  就是当初秦淮茹把那三十块钱给了秦二她都没说啥,当时那三十块钱还是秦淮茹刚当上所长呢,工资下来除了还账的,没剩下啥了。

  屋里秦淮茹哭,秦京茹也哭,一个哭姐妹命苦,好在苦去甜来。

  一个哭姐妹情深,自己在这城里终究是有人惦记的,不是那孤魂野鬼。

  回来家里前,虽然李学武叫她买了东西,但她也犹豫着是否都还了这个钱。

  但一想到当初姐姐在那种家庭状况下还留下她,任凭她胡闹也没撵了她,她哪里不知道,姐姐家里也困难呢。

  还有那天晚上,如果不是姐姐拿钱给了父亲,她现在更加的愧疚难当。

  最后就是想到了李学武的话,人总不能背着包袱活着,是要轻轻松松的往前走的。

  仨孩子还不理解为啥母亲和小姨互相推让那份钱,可能等到他们长大以后才能理解这种亲情的重要。

  一个想着还钱,有感恩的心,一个想着妹子的苦,不要钱,有善良的心。

  人是会变的,变成啥样,是取决于他所身处的环境。

  从农村来的秦京茹就是个傻妞,说是白纸好像侮辱她,但要说玩心眼子,被人卖了都得帮人家数钱呢。

  到了城里她只有迷茫的份,不知道应怎么活,好人坏人都分不清,跟着好人学好,跟着坏人学坏。

  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她,就是九十年代往后,那些农村孩子进城打工,多少好姑娘学坏了,还不就是环境的原因嘛。

  也许秦京茹现在不懂,但以后她一定会感念自己进城后遇到的都是好人,包括李学武。

  今晚的李家很热闹,老太太抱回来的大盆里满满的都是肉馅。

  秦京茹早得了老太太的叮嘱,告诉她回她姐家看看就赶紧回来帮忙。

  说是帮忙包饺子,还不就是让她过去吃饺子有个借口嘛。

  李家这么多人,还能缺了伸手包饺子的人?

  老太太心善,秦京茹知道,于丽也知道。

  被李雪叫过来帮忙,她也是有些错愕,但错愕过后是感动。

  这个院里她还是有根的,至少老太太没有拿她当外人。

  顾宁在这的时候,她都是不过来的,被老太太叫过来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第一次说是不来了,李雪叫了两次,总不好让老太太多说。

  到了这边也是只跟刘茵和秦京茹忙活,连跟李学武的眼神交流都没有。

  李学武也是有些闹不清老太太为啥特意叫了于丽,不过他倒是坦然,没有丝毫的不适应。

  这也让顾宁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注意,因为她知道于丽。

  结婚以前她就知道于丽在这边帮忙,给李学武收拾屋子和卫生的,结婚那天一直都在帮着他们忙前忙后的。

  尤其是老太太对她的态度,顾宁更是没有往那方面想。

  老太太也跟她说过,于丽的手艺好,跟她也处的来,连李姝的小衣服都是于丽给做。

  按照顾宁的理解,于丽跟她们家工作的那个服务员差不多,只是李家这边没有这么叫,更没有界限这么清楚。

  李家人知道些什么的都没表现的咋样,有老太太在呢,再说他们也习惯了。

  只有李顺,今天瞅二儿子尤为不对眼。

第658章 感动喂了狗!

  “武哥,找你有点事”

  沈国栋站在门口冲着屋里的李学武招了招手,同时跟李顺笑了笑。

  李顺只是点了点头,他倒是没觉得沈国栋来找二儿子能有啥要紧事。

  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不像小时候了,还能去扒墙头闯祸咋地。

  李学武从屋里出来,沈国栋凑近了小声说道:“二爷找你,旧东西的事”。

  “在哪儿呢?”

  “西院呢”

  沈国栋示意了一下,随后跟着李学武一起往西院走,边走边介绍道:“你回来前,来了一老头儿,掐了一香炉找到了二爷,当时说了什么不知道,二爷一直在等你”。

  “嗯”

  李学武点了点头,这个月初种下的种子也该发芽了。

  开花结果谈不上,还没有到时候,兴许是零星蹦出来的机灵鬼。

  果然,到了西院,门市部的灯还亮着,门板却是都已经上得了。

  卖家具那屋已经落了锁,只有废品回收这边有人在说话。

  二爷,姥爷,还有二孩。

  等李学武进了屋,沈国栋便倚着门口站了,没往屋里进。

  而二爷没先说话,从水泥柜台下面拿了一香炉出来,轻轻地放在了台子上。

  李学武看了一眼二爷,随后把目光放在了台子上的玩意儿。

  只打量了一眼,李学武便没再看,而是点了点头,问向二爷,道:“这玩意儿甭说现在了,就是民国,甚至是清一代都特么没少造,没法看啊”。

  说完了从兜里掏出烟给二爷和姥爷点了,自己点完,又把烟盒扔给了门口的沈国栋。

  等大家都抽了一口了,李学武这才继续说道:“后面的都不说了,再往前捋,明晚期也没少仿造这玩意儿,刻的款儿也依旧是宣德”。

  “你认识?”

  二爷倒是有些诧异地看了姥爷一眼,姥爷却是没说话,表情依旧。

  姥爷很确定,他是教过李学武木匠的手艺,但李学武现在唯一用的好就是锤子了。

  甭说手艺了,就是看木头李学武都看不准,完全就是一棒槌,都没葛林强。

  而姥爷也就会木匠的手艺,铜器,古董,他是一概不知。

  李学武将烟叼在了嘴上,伸手将台子上的炉子抓起来看了看底儿,果然是大名鼎鼎的宣德炉。

  再看炉膛里面……

  嗯~

  还特么有香灰的痕迹,弄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后世被这玩意儿打眼的,都快把眼睛打瞎了。

  敢叫宣德炉的炉子,比特么当时造的炉子还多呢。

  祖传的,捡漏的,古玩市场的那些贩子不要钱都能给你讲出十几个版本的故事来,保准叫你听了直说好。

  要让李学武现在看,现在他也不敢认,因为这玩意都知道是好东西,打早了就有人做盗版。

  而且是当时的官方明目张胆的做,因为喜欢这个炉子的人就是康熙。

  当然了,这个人就不用多介绍了,总不能像是介绍科比似的,姓科名比,姓康名熙,对吧。

  这老爷子不仅让造办处仿造,还加入了当时的设计元素,所以不懂行的人看着东西是老的,就认为是明的。

  其实他们不知道,明晚期的时候这玩意也仿造了好多好多。

  因为只要不是那一万八千个炉子里的,都叫仿的。

  当时造完了,就有仿的,所以值不值钱且不说,别贻笑大方了。

  李学武自然知道二爷不说是在逗自己,放下手里的炉子,抬手夹了嘴边的烟,道:“这玩意儿哪个时期的?”

  二爷一看李学武就是懂一些的,但是懂的不多的那种。

  可在这个时候的年轻人里已经算是难得的了,至少没问他这玩意儿真的假的。

  古董嘛,没真没假,你说它是假的,但它就真真的是一个香炉嘛。

  问时期倒是对的,二爷也是笑着反问道:“你猜呢?”

  “呵呵”

  李学武咧着嘴笑了笑,说道:“我猜它是明的”。

  “为啥?”

  二爷饶有兴致地笑着追问了一句,好像李学武猜什么他都感兴趣似的。

  李学武笑着看了屋里其他人一眼,二孩儿和沈国栋看着这边不明所以,一个破香炉有什么好猜的。

  而姥爷则是不懂不能装懂,也是看热闹似的看着李学武两人。

  李学武再回过头,看着二爷道:“如果是个民国的,或者近代仿的,您也没必要叫我过来了”。

  说完了还示意了一下屋里,道:“等人都走了才说,那一定是贵重的”。

  “且在这个时候”

  李学武笑呵呵地看着二爷问道:“您可别告诉我,这玩意儿真是最早的那批”。

首节上一节1569/21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