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七剑传人 第488节

地泽大阵该怎么在城墙上施展呢?

那地方开阔度不够啊!

至于那些乌合之众……不提也罢,田光可指挥不来。

田光无奈之下,只能命令农家弟子立刻开始撤退,在秦军还未合围城池之前。

他本人也独自逃离了陈郢。

他的身份最高,势必会受到最严苛的追杀。

为了不波及其他农家弟子,田光选择了独自逃亡。

这样隐蔽性也更高一些。

他打算尽快摆脱追兵,好静下心来治疗治疗自己的内伤。

最终,训练有素的两万秦国步兵不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这座只剩下一群乌合乱兵的陈郢城,迈出了平息陈地之乱的第一步。

扶苏,也在此后坐镇陈郢官署,开始指挥秦军有条不紊的继续平定各处乱局,恢复陈地的官府秩序,彻底攫取了平息叛乱的功劳。

当然,这些操作也只是让他露个脸好分润功劳,单靠这两万秦军一点点镇压叛乱,可太慢了。

关键还是在李信的二十万主力身上。

第八百五十一章 六王毕四海一

秦国,陈郢县城官署。

古寻倚靠在窗边,手里正拿着一张信函阅览。

片刻后,他随手烧掉了信函,不知是看了什么内容,不住的摇头,感慨了一句道,“看来,陈地之乱就要彻底平息了。”

章邯随侍在一旁,负手而立,没有应声。

他是第一个看信的人,自然知道自家上司为何有此一说。

倒是坐在屋子最里面坐塌上的扶苏问了一句,“老师,可是李信将军那里有结果了?”

“不错。”古寻点点头,“李信率军佯做西撤,勾引楚军尾随追袭,关键时刻反身一击,和蒙恬的三万黄金火骑兵合力打退了楚军。”

扶苏的脸上不禁露出了喜色,追问道,“李信将军可是彻底击溃了楚军?”

按扶苏的想法,既然此番是楚国中计,那李信想必能一战定胜负,彻底锁定胜局,如此一来,秦楚之战的落幕就不远了。

他不喜欢战争,却也理解了自己老师所说的战争的必要之处,所以折中之下,也唯有期盼能尽快结束战事。

古寻却摇了摇头,笑着否认道,“那你可就想多了。”

“李信虽然将计就计反攻了项燕一手,然而却并没有占到大便宜。”

“两军与苦县附近三度鏖战,除了最开始项燕猝不及防之下损失称得上惨重,之后两战李信都没占到便宜。”

“楚军折损近六万人,李信也搭进去了四万余将士,说好听点叫不分伯仲,说惨重点叫两败俱伤。”

“好在不管怎么说,李信暂且打消了项燕偷袭的欲望,让对方老老实实的撤到了城父一代驻守,他也可以安稳的率军返回陈地了。”

“这……李信将军也是朝中战功赫赫的名将,有心算无心之下,竟没有占到大便宜嘛……”扶苏闻言不禁微微咋舌。

古寻倒是对这个结果不算太意外,耸了耸肩道,“不管怎么说,项燕可都是有着‘武安君’这一封号的将军。”

“若说和苏秦,白起,李牧(都是武安君)等人相比,项燕或许相去甚远,但李信嘛……嘿嘿,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扶苏颇为惭愧的低头说道,“老师说的在理,是扶苏太过小视他人了。”

古寻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这也不是你我该考虑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李信至少稳住了前线的情况,陈地那些乱蹦的那些牛鬼蛇神,想必很快就会消停下来了。”

陈地的动乱,关键在于秦楚两军大战的结果是个未知数。

李信大军后院起火,补给线被切断,在很多人看来已经落入了绝对的下风。

既然秦军未必还能嚣张几天,自然有野心家敢于闹事。

可现在楚军已经退了,秦国大军不日就要卷土重来,只要他们还想活命,就会老实下来,夹着尾巴做人。

至于放手一搏,和秦军拼了……开玩笑,二十万装备齐整,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拿什么拼?

别说二十万,就是现在陈地的两万秦军他们都应付不来,只不过这两万人不便拆分开分散行动,一地一地的平乱太慢,以至于他们还有时间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苟延残喘。

扶苏听到古寻这么说,也不由的长舒了一口气。

确实,战事如何他管不了,他一不会带兵打仗,二无权调兵遣将,军情听听也就算了。

值得他关注的,还是陈地的事情。

之前秦军重新夺回陈郢县城后,古寻自说秦王已经私下委命他全权处理陈地之事,然后就将扶苏推到了台前处理一切事务。

陈地的官员也好,还是秦军的将领也好,自然不敢不听古寻的命令,不过也都向咸阳去函呈禀了此事。

最终结果就是咸阳默认了这一切,没有给出正式的王命,但也没有否决古寻的所作所为。

所以,扶苏就接过了之前昌平君熊启的活儿,管理起陈地来了。

这是一向纸上谈兵的扶苏,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接手实际政务,尽管主要事情就是平息各处动乱,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内政民生,农工讼狱之事。

尽管具体事务不需要真的由他亲自来处理,可还是把扶苏累的够呛主要是他总是担心做错事,心里拿捏着一股劲,自己折腾自己。

现在知道一切就要结束,扶苏自然松了一口气。

一县之事尚且如此令人手忙脚乱,那一郡之事,乃至一国之事,又该是怎样的煎熬?

扶苏不禁臆想着,然后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

王权,果然不是那么好掌握的……

古寻这时候轻咳一声,说道,“行了,赶紧把陈地的事收拾干净,咱们也就该回咸阳了。”

………………

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将李信伐楚,昌平君熊启坐反陈郢,意欲倒戈一击,幸为长公子扶苏挫败,阴谋无果,身死陈郢。

秦将李信与楚国武安君项燕交锋半载,损兵折将,未得寸进。

至冬,两国休战,各自罢手。

次年,秦王政二十三年,秦王政亲赴频阳,请老将王翦出山,举全国之力,发兵六十万大军,攻伐楚国。

楚国亦举全国之力,集军四十余万,由武安君项燕率领,与平舆和秦军对峙。

同年秋,王翦于蕲县之南,大败楚军,击杀项燕。

次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王翦攻破楚都寿春,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同年,王翦攻占越国旧地,百越东瓯。

随后,秦于楚国百越之地置楚、会稽、长河、九江四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受命,扫平燕赵两国残余势力,先破辽东,虏燕王喜,再破代国,虏代王嘉。

燕赵两国就此彻底消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将蒙恬受命伐齐,齐王建举国投降,秦国不战而胜,虏齐王建,置齐郡,琅琊郡。

至此,韩、赵、魏、楚、燕、齐等山东六国尽数化作过眼云烟。

六王毕,四海一,天下一统!

秦王嬴政自比‘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取‘皇’、‘帝’二字,以为己称,是为皇帝。

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取意皇帝之称,由他而始。

至此,中华大地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制王朝,诞生了。

是为,大秦帝国!

第八百五十二章 分封与郡县

关中,秦都咸阳。

这座面积巨大的无墙之城,在经历了十年战争之后,愈发的宏伟。

始皇帝每灭掉一国,便要大兴土木,于咸阳宫旁修建一座对应国家风格的豪华宫室。

时至今日,六国尽灭,这六国宫室,则已然连绵成片,一望无际也。

此等极尽奢侈,劳民伤财之举,并未有任何一人进谏反驳,毕竟……下令修建宫殿的是嬴政,没人敢于置喙的始皇帝。

六国宫室的南方,便是大秦帝国的权力核心,章台宫。

此时恰是朝会结束,章台宫大殿以外,可见稀稀疏疏的几十人正朝着不同的方向各自前行。

这些是帝国百官,正下了朝,要回各自的官署处理政务。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有些人,下了朝以后就再没政事需要处理,可以径直做自己的事去。

其中自然包括帝国国师,太子太傅古寻,古大人。

他此时就是直接向着章台宫宫城出口而去,打算回自己的府邸。

而他旁边还跟了一个看起来将将弱冠之龄的俊朗青年人,正是古寻的学生,帝国长公子扶苏。

经过数年的时间,扶苏彻底成长为了一个温润公子,再不是过去心中还藏着许多怯懦的少年了。

师徒二人走在路上,还在不断的交流。

“哈哈,心情怎么样?”古寻挂着戏谑的笑意向自己的学生玩笑道,“差一点就可以封王,有自己的领地了,结果却让李斯给你一把搅和黄了。”

扶苏无奈的笑了笑,但也习惯了自己老师的不着调,没有试图劝诫,只是一本正经的回应道:

“老师莫要拿学生开玩笑了,此事如何能算是廷尉大人破坏的。”

“况且朝议国政,何谈破坏一说?”

“不过是父皇更嘱意郡县之制罢了。”

两人谈论的话题,起源于今日朝会上,左右丞相隗状、王绾的提议。

二人上书请求恢复周礼,分封诸位公子、宗室近人,及有功之臣至帝国各处,拱卫中央,以安天下。

他们提出这个请求,倒不是二人和孔子一样痴迷于恢复周礼,只是为了利益而已。

毕竟他们也算是功臣,理论上分封也有他们一份。

帝国的军功爵制固然给了所有人一个可用的上升渠道,但问题是,官爵只享食邑,无有封地,而且袭爵要降等。

换言之,军功爵制,无法保证他们这些功臣们的后代能拥有永远的特权。

哪怕你是彻侯,子孙后代有一天也可能变成平民。

这自然就无法和世袭的封地相比了。

因此,诸多朝臣希望恢复分封制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在朝会上,廷尉李斯却以周王朝衰落正是因为分封之制为由,反对这项提议。

首节上一节488/5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