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488节

主席:“德邻公是副主席,今后也是在军委参与军事的,两弹的事情他可以知道了。”

原来如此……

唐华点点头:“钱学森那边进展速度超出预期,这两个月里他鼓捣出了一个探空火箭,也就是液体燃料发动机的试验火箭,现在已经往乌梁素海导弹试验场运了。”

李宗仁:“果然是唐华。有这样的科学大王坐镇,原子弹导弹想必是没有问题了。”

唐华:“李副主席,两弹工程是许多人在一起团队协作才能进行的,从广义上来说也是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我是两弹工程中的一分子,……要说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大概就是我的贡献比较多一些吧。”

李宗仁:“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原子弹,中美之间迟早会有一战。把这个东西搞出来,拿在手里,美国人才会从心底里怕我们。”

主席:“是有了这个东西,我们国家的和平才有保障。”

李宗仁回国考察了一年,发现国家建设和搞经济这一块,他真插不上手。

军事方面,具体的军队建设,他也没什么工作可做的。

不甘心做吉祥物的李宗仁现在主要钻研美、英、法几个主要国家和中国的问题,尤其是美国。稍微钻研下去,他发现自己在美国寓居时直觉得到的观点——核武器是大国根本——越来越正确。

到了北戴河一直叨叨国家应该搞核武器的也是李宗仁。总理拐弯抹角告诉他,国家已经在开始搞这个东西了,李宗仁就彻底放心了。

……

“现在去乌梁素海,还能赶上好季节的尾巴,8月底到9月初,那里正好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

唐华对周璇说乌梁素海的情况。听说唐华有额外的任务,周璇要带着唐汉城一起过去看看。

“乌梁素海的秋天比北京要早,9月初昼夜气温转凉,算是入秋了,不过,多套件衣服应该就能挡住。”

周璇:“那些导弹和火箭飞起来的时候,我能进去看吗?”

“不用进试验场也能看到,”唐华说,“到时候在乌梁素海边搭个帐篷,和牧民一起呆着,夜晚就能看见流星,但不是从天上坠落,而是从地面窜上天空。”

在北京把司机、厨师和多余的行李放下来,唐华沿着京包线到包头再走小单线去乌梁素海。

1954年的乌梁素海试验场技术保障区规模不小了,连片的宿舍和仓库,中间还夹着一栋招待所。唐华走近技术保障区,钱学森出来迎接,手里拿着一个三角形的东西。

“唐华啊!有这等好东西你居然没有提醒我!”

唐华看钱学森手中的东西,像是三条宽铁尺组合成的边长40厘米的空心正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搭了个仪器盒子。

“先我猜猜看。激光一组B小队的诸国祯?他把激光陀螺给搞出来了?”

……

“我回国以后就发现,国内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我不是零基础搞火箭,这就是为什么探空火箭出来得这么快的原因。”

技术保障区的地堡式库房里,两枚TK(探空)-1、两枚TK-2探空火箭稳稳地摆在小车上,四枚火箭还没有加注燃料,唐华和钱学森也就不用穿防护服在库房里巡视。

唐华:“就算如此,大半年的时间就搞出两款探空火箭,那速度也很快了。”

原来的历史上,钱学森1955年回国,也是从探空火箭开始起步,但第一枚探空火箭是固体推进剂的试验品,打上了10公里的高空,之后钱学森再进一步研发液体火箭。

现在……红旗-2早就在朝鲜乱飞了,不知道打掉了多少美国飞机。红旗-2的射高是11000~12000米。

那就可以跳过固体推进剂火箭,进入TK-1和TK-2试验阶段。

“沈阳和大连的化工厂可以生产稀奇古怪的化学品,环氧乙烷这种东西都能生产;抚顺铝厂能生产铝镁合金;大连太原重庆能炼制高强度的炮钢;国内还能生产比较初级的惯性陀螺;在乌梁素海这儿搞了一个设施齐全的导弹实验基地;”钱学森数着已经拥有的基础支撑,“我本来觉得有惯性陀螺仪,很好了。结果今年5月我去清华大学,听说激光研究小组的第一组在做激光陀螺。”

唐华:“吴国桢同学搞这个搞了两年多,我给他的时间是3到4年,比我预想的要快。”

钱学森:“不,我去看的时候激光一组并没有完成激光陀螺,是我帮他们解决了最后一个技术难题,这才制作出第一批样机。”

唐华:……

事情是这样的。1953年底,钱学森在国内摸底看看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如何。他先到清华大学,也看到了那一串激光工作组,但是吴国桢带着激光一组B队去长春光学仪器厂求援了。

等钱学森考察完清华大学、考察完北京,启程去东北的时候,吴国桢小组正好在长春光学仪器厂解决了问题返回北京。

所以钱学森直到1954年5月才发觉国内在搞激光陀螺。

激光陀螺仪基本元件就是一具氦氖激光器、三套全反射镜和半透半反射镜。如果要做四角形的激光陀螺仪,透镜组就是四套。

三套透镜组成了三角形的环状光路,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被分光镜分成两束方向相反的激光,在三角形光路里传播并且在某条边会聚。当激光器没有角位移时,两束激光没有光程差,会聚在一起不会产生干涉。

如果激光器在旋转,两束激光相遇时就会产生干涉。利用光的干涉条纹就能测出物体的角位移,就能计算出导弹在以多大的角速度旋转运动。

三具激光陀螺装置组合在一起,就能测出导弹X、Y、Z三轴的旋转运动有多强。然后再配3个加速度计,导弹在空中的飞行轨迹就等于搞清楚了。

激光陀螺首先是测量精度极好。其次它的内核没有高速转动部件,很难损坏。另外激光陀螺测量的动态范围很宽,从1500度每秒到0.001度每小时的旋转它都能感知。

“所以,你把激光陀螺装上探空火箭了?”唐华问。

“TK-1和TK-2的第二枚装上了激光陀螺。但不参与对火箭飞行姿态的控制。”钱学森说,“火箭的控制还是由惯性陀螺完成。但是激光陀螺会用磁芯存储器记录它所测得的参数。”

唐华:“然后和实验基地的雷达遥测数据做对比,可得激光陀螺的测量精度。”

……

TK-1和TK-2探空火箭都采用液体推进剂,氧化剂用的是硝酸,燃料是苯胺和糖醇的混合液。

TK-1长5.5米,直径0.6米,预计飞行高度是30公里。TK-2长10.5米,一级直径0.8米,二级直径0.6米,预计飞行高度能达到70公里。

TK-1其实已经在北京附近做过两次试验,所以这次把在TK-1基础上加一级助推器的TK-2也带来试验了,TK-1在乌梁素海的试射主要是测试激光陀螺的。

“老钱,其实可以用更高能的推进剂的,”唐华说,“钢铁工业局在研究顶吹转炉炼钢技术,石景山钢铁厂有两套制氧机。”

“液氢液氧火箭,液氢泵太难控制;液氧煤油火箭,分隔液氧和煤油比较麻烦,而且液氧煤油发动机比冲提高比较难。液氧煤油感觉要十几年后才能步入实用化。”

“怎么不试试液氧甲烷火箭呢?”

“比冲介于氢氧发动机和液氧煤油发动机,体积也介于两者之间?或许可以试试。但还是先设计两款硝酸发动机比较好。”

“也是,现在富拉尔基特钢还没正式投产,好多种类的特种钢材做不出来,”唐华说,“数控加工中心,重工业部1955年上半年能拿出来一套给火箭工厂,都是要稍微等一会儿的。”

钱学森:“数控加工中心?”

首节上一节488/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