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华 第801节

他喘息着,很想把相机掏出来拍几张,真是令人震撼的风景,至少在拍摄点上,一般人来不了,但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这事,咬咬牙,赶紧向前走。

嘴大张着呼吸,感觉到清新的空气直入肺腑,虽然很累,心里却有一份欣喜,传说中的洗肺并非虚言,他正在进行高强度洗肺,头脑异常清醒,仿佛每个脑细胞都在吸氧,真是幸福的时刻啊!他拄着登山杖喘息时这样感慨。

但是,今天怎么落到最后一名的地步呢,心里有些不服气,虽说在京城呆的时间长,但以前也经常游泳,体力还可以吧,再看那些队员,基本在30至50的年龄,他们爬过几年山,真的比自己强悍许多?

不服不行,累坏了,很想找个地方睡下去,舒舒服服地睡一觉,但这么陡的坡,翻个身都担心滚下山。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做到两点,一是控制心率,不让身体出事,二是坚持往前走,尽快跟上大部队。

又走了一阵,看见那对情侣在前面停下来,心里放松了许多,终于看见活人了。

“走累了?把东西分点出来,我们帮你背。”女的看着徐畅然说道,徐畅然看了她一眼,表情笑眯眯的,态度很真诚,“好。”他点点头,走过去把背包卸下来,开始往外掏东西。

这个过程没有犹豫,一方面对方态度诚恳,恭敬不如从命,另一方面徐畅然确实需要帮助,背包死沉死沉的,把两个肩膀都勒痛了,总想着把背包卸下就轻松了,现在有人提供帮助,他不会拒绝。

把背包里的一大包食品给了女队员,帐篷和其他一些物品给了男队员,他背上包,感觉轻松了许多,顿时有了信心,这时领队走回来,空着两手,对徐畅然说道:“你把背包给我,再爬一段就是平路了。”

原来,领队知道徐畅然落在队伍后面,他快速走到前面,把自己的背包放下,再返回来帮助落后的队员,这是带队爬山常有的事。这下徐畅然只带着一个相机包和登山杖,感觉苦尽甘来了。

向上又爬了一阵,爬到山脊向左转,进入一片树林,有原始林的样子,想想也是,从山下爬上来太费劲了,一般不会有人上来的。心情也变得惬意起来,拿出相机不时拍照。

快到营地时,徐畅然从领队手上拿回背包,分散在那对情侣包里的物品也拿回了,向他们表示感谢,走到营地,大家已经搭起帐篷,这时天空飘起小雨,他赶紧找了一块空地,开始搭帐篷。

帐篷搭好,赶紧爬进去,拿出零食吃点喝点,两腿伸直躺下来,哎呀,这下舒服了,1200米的垂直高度,居然这么难爬,主要是山路太陡峭,爬得太急?中途爬不动了,脑海里冒出撂挑子的念头,可没法放弃,不然你一个人被剩在山坡上。而坚持下来,也到达了目的地,可见没有过不去的坎。

由于全身筋骨都累坏了,很快迷糊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听见有人在帐篷外叫着什么。

“高岗,高岗,出来吃火锅。”徐畅然听出来是领队的声音,不过他为什么喊高岗?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那啥。

“啊?好,好,我起来了。”徐畅然答应着,挣扎着坐起身子,他想起来,自己取的网名叫“站在高岗上”,人家掐头去尾喊他“高岗”也没错,不然喊“站在高岗上”,会被人当作是念诗。

“不行,得改个名字。”徐畅然暗暗想到。

第1026章 一爬七凤山(三)

爬出帐篷,朝四周望去,天色已暗,人群分成好几堆,各自围着炉火吃着,人数多少不一,有7、8人一堆,有4、5人一堆,最远处还有两人凑在一起,对了,是那对情侣。

“高岗,高岗,这边。”不远处的一堆人中,领队转过身来朝他扬手,他走过去,只见这一堆人是整个营地最多的,有7、8个,大家围坐成一圈,中间一个大锅,里面煮满了吃的东西,徐畅然有些纳闷,这个锅难道也是有人背上来?

“你把碗筷拿来,一起吃点热络的。”领队对他说道,像其他人介绍说这是“摄影大师”,春节期间走古道时的照片就是他拍的,旁边有人附和,“来来来,一起吃。”

“我没带碗筷。”徐畅然说道。他觉得只露营一天,带点干粮对付过去就行了,八宝粥两罐,面包、蛋糕、饼干,还有从家里煮的一节香肠算是肉食,加上几瓶水,没有带碗筷。

“我这里有个碗。”“我有个勺子。”大家凑齐一付餐具,递给徐畅然,挪出一个位置,跟大家挤在一起。锅里的东西真丰富,荤的素的都有,连牛肉、肥肠、肚条这类“珍品”都有,素菜则有土豆、藕、花菜、大白菜、萝卜、大葱等,调料都放锅里,与城里的火锅差不了多少,徐畅然承认,比他带的那些干粮好吃多了。

徐畅然纳闷,他们是怎么分成一堆堆人的,又是怎么把菜带上来的。

大家一边吃一边随意地聊天,有人问徐畅然,以前爬过山没有?徐畅然说以前爬过,但重装穿越这是第一次。看来他们都清楚徐畅然今天“掉队”了。有人说这个坡度太陡,一般人吃不消,何况背上还背着30斤装备。

一个年纪稍大,估计有5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讲了暑期去西部徒步的经历,说他们一行人碰到三个大学生,结伴而行,整个行程需要七天,三个大学生前几天很厉害,总是跑到前面很远的地方等着他们,言语间流露对他们的体力表示担忧,还给他们提出种种建议。

“我没有理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到第4天,他们速度慢下来了,和我们持平,第5、6天,他们走得很吃力,我们速度和第一天是一样的,到最后一天,他们体力崩溃了,背着包根本走不动,丢了些东西,我们也帮着分担了些,才勉强走到终点,他们说好险,差点走不出来了。”中年男人讲道。

大家分析,年轻人体力比中年人好,但没有经验,前几天无谓地浪费精力,导致后面几天体力不支,还有人说,这种长距离徒步,年轻人的体力也不一定比得过中年人,体力是个综合的东西,还是3、40岁的人发挥得最好。

徐畅然一边吃菜一边寻思,今天爬山的遭遇,跟故事中那几个大学生又不一样,他倒是没有无谓地消耗体力,究其原因,还是以往没有这种重装爬山经历,锻炼少了,遇到这么陡的路,体力明显不如这些老驴。

徐畅然和旁边的人交谈,才知道他们是在报名后互通声息,组成若干“伙食团”,伙食团内进行分工,有的人背菜,有的人背炉子,有的人背锅,到了营地,各自把东西拿出来,放进锅里,加上调料,热气腾腾地吃着,在荒郊野外,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还有人带了酒,大家吆喝着碰杯,徐畅然也喝了几口,是队员自己泡的梅子酒,有点甜,口感还不错。心里寻思,户外的确讲究合作,一个人的力量和一群人的力量差别明显,那么,以后要是跟他们爬山,也要参加伙食团?

有人吃饱了,拿起手电筒和小桶去打水,徐畅然这才知道,之所以露营这里,不仅因为有一块平地便于露营,主要还是这里有一处水源,是一股小水流形成的一个水凼,每次舀水一小桶,还得等一会儿才能舀下一桶。

徐畅然吃完后把碗筷洗干净还给人家,回到帐篷躺下,此时还不到9点,但天色完全黑尽,只有营地还亮着灯,一些人还在聊天。躺着真舒服,回想白天在半山腰上累得爬不动,像梦一样。

不知什么时候沉沉睡去,半夜醒过来,帐篷外风声大作,帐篷被吹得啪啪直响,关键这风来势凶猛,层次感特别强,先听到远处集结的声音,随后开始朝营地进发,如千军万马,越来越近,抵达营地时,短兵相接,帐篷被吹得摇来晃去,像是要被连根拔起,令帐篷内的人提心吊胆,随即风声远去,让人松了一口气,但又听到远处风声集结的声音,这次似乎来势更为凶猛……

就这样一阵风一阵风地听下去,渐渐地放心了,8根地钉扎得很结实,不会被吹走帐篷的,睡意袭来,一翻身,又睡过去了。

早上7点过醒来,营地一派热闹景象,洗脸刷牙,生火做饭,收拾帐篷,徐畅然则拿着相机走得远一些,雾气中所见,的确是高山草甸的景象,枯草堆积在地表,虽是春天,色彩却以黄色为主,有一块土壤有一槽翻起来的新土,像是被拖拉机翻过,有人说这是野猪拱的。

看见有人从另一边小树林走出,徐畅然知道,那边是“厕所”,男的选一个地方,女的选一个地方,就地解决。突然,他也感到了某种需求,赶紧回到帐篷,从包里取出纸包,大踏步往小树林走去……

从小树林回来,钻进帐篷,拿出八宝粥打开,一勺一勺地吃着,这时才体会参加伙食团的好处,人家是聚在一起吃热气腾腾的甜阴米,而八宝粥实在太凉了。这时听见帐篷外有人吆喝,“我们这里还剩阴米,谁要吃的,快来哦。”

徐畅然艰难地吃了一口冰凉的八宝粥,想了想,钻出帐篷,朝高声“贩卖”阴米的汉子走去……

8点过,队伍在营地前合影,徐畅然因为拿着“大家伙”,被领队指为摄影师,他用登山杖架着相机,把焦距调到50mm,光圈调到7.1,喊了1、2、3后连拍几张,看效果还可以,收工。

今天的路线是下山,再也不会出现昨天那种尴尬局面了,徐畅然心情舒畅,脚步矫健地走着,由于食品减少了一些,感觉背包比昨天轻多了。

队伍行进速度很快,由于雾大,根本看不见四周的景物,只能盯着脚下的路,深一脚浅一脚底走着,也没有机会掏相机拍照,“对不起,我超个车。”后面不时有人超过他,渐渐地他仍落在队伍后面,与两三个人形成一个小集团。

为了能看见前面的队伍,不至于迷路,几个人拼命追赶着,突然,整个队伍停下来,前面传来消息:走错路了。

第1027章 一爬七凤山(四)

队员们围拢来,商量怎么办,雾很大,站得远一点都看不见人。原来,队伍中有两人走过这条线,他们一直沿着“大路”走,说是大路,其实是一条羊肠小道,只是能勉强看出来是条路,在无人区,就算是大路。

本来应该在前面转入一条小路,可这两人忘了这码事,也可能是雾太大,他们不记得那条小路了,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要返回去找那条小路,返程时间少说半个小时以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最后不走回头路的意见占了上风,因为即便返回去,要找到那条小路也有一定难度,而这条路是“大路”,只要路还在向前延伸,就能走出去。

领队采纳了大家的意见,决定继续走下去,他作了安排,由于雾太大,一旦队伍拉得太长,有人掉队就危险了,他和另一人殿后,队伍走得紧凑些,他叮嘱前面几个强驴,脚步放慢点。

这时天空下起小雨,大家纷纷拿出雨披和伞,徒步中淋雨可是件危险的事,一旦感冒发烧会很难办,徐畅然也赶紧拿出伞打着。

队伍继续前进,速度仍然很快,走了一阵,徐畅然依旧落到最后一个梯队,不得不咬着牙关,跟上队伍。昨天被勒痛的肩膀又开始痛起来,很想休息一下,但根本没机会,只能把肩带挪挪位置,好受一点。

前面的人停下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徐畅然感到庆幸,终于追上大部队了,走近一看,原来是路边的一株高山杜鹃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不少人停下来欣赏,有的人在拍照。

抬头看,是一株大树,树上的花很繁盛,花朵很大,很鲜艳,令人惊叹,他很想掏出相机拍两张,但一整套动作做下来,要花些时间,还是赶路要紧。

听见前面两人在说话:“高山杜鹃好漂亮,我想弄点回家在阳台上养。”一个女队员说道。

“不行,高山杜鹃只能在1400米以上生长,到你家阳台上养不活。”一个男队员说道。

虽然离开那株高山杜鹃越来越远,但脑海里还浮现出它惊艳的形象,它和印象中的“映山红”差别很大,要高贵许多,看到这株杜鹃树,更觉得不虚此行,但心里有点遗憾,应该不计后果掏相机拍两张,现在以下坡路为主,错过这个村再无那个店。

首节上一节801/1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