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华 第482节

“生意人嘛,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先是做桐油贸易起家,后来开办了几家工厂,布匹卖到内地,丝绸内地和国外都有需求,所以跟国外有生意往来,可以进口一些国内急需的货物。”邓明乡说道。

“国内急需的一些货物是指……?”一个干部问道。

邓明乡脑袋里火花一闪,顿了顿,说道:“国内急需的货物太多了,比如药品和医疗器械,特别是农村地区,非常需要这些药品,一瓶药可能救很多人的命。”邓明乡知道“农村包围城市”这个说法,所以强调了农村地区。

“你弄来的药品真的进了农村地区吗?”一个干部带着审视的目光问道。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的任务就是利用和外国人的关系,把药品弄到国内,至于后面的事,那是……另外的人来做了。”邓明乡斟酌着说道,语气有一些神秘。

邓明乡说完,桌后的两人对望了一眼,垂下眼帘,陷入沉思。看来这番话说到点子上了,过了一会,其中一人抬起头,脸上带着笑容说道:“误会,误会,今天是一场误会,我们决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你可以回家了。”

邓明乡也不多话,向两人作揖道谢,出门回家,仍然是刚才那三个人,一直把他护送到家。两个女人看到邓明乡深夜回家,喜极而泣。

夜已经很深了,邓明乡躺在两个女人中间,久久不能入睡,平常他没有这样做过,但今天,他不愿和她们中任何一个分开睡,仿佛一别就是永远。

他摸摸这个,摸摸那个,肉体的触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确还活着,他甚至起了性,和一个女人做了一次,当男根在女人温暖的体内有节奏地抽搐,一整天在临时牢房体验到的紧张和绝望全部释放出来。

从那天晚上以后,邓明乡经常把两个女人叫来,三人同眠,她们俩经历了那晚的折磨,也喜欢这种感觉。

第二天,邓明乡从一夜乱梦中醒来,太阳已经升起,他真的还活着。昨晚的经历,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他想起来还有一件事要办,马上出门,快步往王公馆走去。

王公馆的大门虚掩着,隐隐听到里面有抽泣声,他推门而入,只见院子左边洗衣台前,一个女人蹲着地上,清洗着什么,一个男人仰躺在地上。

邓明乡慢慢走过去,女人发现有人进来,抬头看了他一眼,满脸的泪水,女人抹了一下脸,继续低头清洗着。

邓明乡看着地上躺着的男人,胸口有一个血洞,从他身上的衣着,以及脸部,邓明乡已经认出来,这个直挺挺躺在地上的男人,就是昨天晚上和他促膝长谈的李成道。

第567章 中生记之崎岖

邓明乡不忍再看已经阴阳两隔的李成道,往另一边走去,朝屋里看了一眼,发现一点异样。

他朝屋里走去,走到门口,发现里面阴影处站着一个男孩,10岁左右的样子,呆呆地立着,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门口,显然,院子里的情形让男孩惊呆了。

邓明乡走进屋里,拍拍男孩的脑袋说道:“别害怕,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以后有什么事就找我。”

男孩一动不动,像是失去感觉一样,邓明乡又拍拍他的脑袋,走出屋子,到院子里对女人说道:“我是李成道的朋友,他的后事我来安排。”

女人只顾低头抹泪,邓明乡走出王公馆,叫了两个伙计,给钱让他们去买棺材,伙计买来棺材,用板车拖到王公馆门口,把李成道抬入棺材,往市郊的一座山上走去

马路上人烟稀少,几个路人看着板车和棺材,默默无语,人们都已经知道,今早在河边沙滩上,又有20多个各类反动分子倒在那里了。

女人带着儿子跟在板车后面,走了很长时间,到达山脚下,邓明乡又找了几个人,一起把棺材抬到山坡上,找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把棺材埋下,邓明乡让女人记好这个地方,以后再来立个碑。

几个人回到山下,邓明乡对女人说,他是李成道的好朋友,过去曾受过李成道的关照,以后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去找他邓明乡。他又掏出一些钱给女人,女人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了。

过了10天左右,上午,邓明乡出门,看见女人带着儿子呆在门外,女人脚边有一个大包裹,看了邓明乡一眼,又低下头。邓明乡走过去,问怎么回事,女人说,他们把王公馆充公,娘儿俩被赶出来了。

邓明乡在城中还有一个院子,以前是当仓库用的,现在生意全部停止,院子里住了一个伙计家庭,邓明乡把女人领到院子,腾出一间房给她和儿子住,让伙计帮着照看。

不久,掀起声势浩大的募捐潮,说是为朝战捐献飞机,城里的一个大户,以前是盐商,盐商的一个小老婆向政府举报,说盐商在地下埋了一箱金条。

政府派人询问盐商,几个人荷枪实弹,围住盐商,盐商不得已,把一箱金条从地下取出,全部捐给政府,盐商戴着大红花绕城一周,敲锣打鼓,也算风光一回。

邓明乡思考良久,拿了一根金条,敲去一小半,把金条放在一个木盒子里,用红绸包着,找了几个伙计,敲锣打鼓送到政府去,不几日政府开表彰大会,邓明乡也戴着大红花到主席台上站了一回。

深夜,邓明乡在自家院子里的天井里,撬动一块条石,搬开后,地下埋着一个箱子,里面有不少金条,他取出一根,第二天偷偷交给一个伙计,让他分割成若干小块,再交给几个伙计,分别拿到银行兑换成现金。

此时还未公私合营,银行仍然收购黄金,卖金子维持生活的人不在少数,邓明乡就靠这种办法,维持着几个留下来的伙计和一家人的生活,现在,李成道的女人和孩子也算一份。后来邓明乡知道,李成道的女人是外地嫁过来的,在本地无亲无故,他的儿子名叫李沧海。

1955年开始公私合营,邓明乡作为私方代表参与工作,就此加入商业系统,当了一名主任,手里有点小权力,他还让昔日两个伙计加入进来,分别进入国营饭店和国营旅社,总算在新社会站稳了脚跟。

同时,肃反开始,不少人被查出有历史问题,被开除职务,送到乡下种地为生,邓明乡原本以为在劫难逃,最终平安过关,他越发小心,每日谨小慎微,夹着尾巴做人。

1958年,大炼钢铁开始,邓明乡被派到山上练钢铁,把山上的树木砍伐下来,运到炼钢炉前,整日烧火炼钢,炼出来的“钢”黑乎乎的,邓明乡心里清楚,这玩意就是没有一点用处的烂铁,不过他什么都不说,只是按照上级指示继续炼钢,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当山上的树木全被砍完,炼钢队伍返回城里,留下一大堆“铁坨坨”。

1958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邓明乡在家里休息,突然门口来了一个人,希望邓明乡跟他走一趟,具体情况来人不愿多说,只是让邓明乡跟他走,邓明乡答应了,跟着那人朝江边走去。

到了江边,那人上了码头的浮桥,朝轮船走去,邓明乡满腹疑惑,但没有停住脚步,一直跟在后面。上了轮船,那人走到二层甲板一个舱门前,见四下无人,敲了敲门,示意邓明乡进去。

邓明乡走进船舱,看见一个女人,他楞了一下,随即关好舱门,走到女人面前说道:“果然是你,20多年没有见面了。”

女人点点头,拿出一张照片给他,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男人,戴着一顶博士帽。女人告诉他,这是他俩的儿子,如今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已经博士毕业。

这个女人就是雪儿,她离开邓明乡后,年幼的儿子交给大老婆代为抚养,抗战中期,各地形势都很紧张,邓明乡委托朋友帮忙,让大老婆带着女儿和这个儿子去了香港,呆了一阵后去了美国,之后就杳无音信,如今才知道,三个人在美国过得不错,一双儿女都已参加工作。

因为儿子的原因,雪儿和邓明乡的大老婆私下有联系,通过上海的一个牧师中转消息,后来这个关系又转移到香港,三个人在美国的消息和这张照片,都是从香港的一个牧师那里得到的。

邓明乡询问几年前的一个夜晚他死里逃生的事,雪儿讲出实情,当时她随部队进军西南,但没到邓明乡所在的城市,她通过关系,找到一位在军管会工作的人为她通风报信。

那天晚上,得知邓明乡在名单中,她打电话给军管会领导,说邓明乡在上海期间为组织购买了许多药品和医疗器械,挽救了很多战士的性命,是革命的有功之臣,如此,邓明乡得以逃过一劫。

雪儿给邓明乡一个名字,叫赵宏玉,说此人是她昔日的战友,目前在本市身居要职,将来有事的话,尽管找他帮忙。两人在船舱中交谈近两个小时,最后握手告别。

邓明乡很快找到赵宏玉,介绍了李成道的情况,说李留下的孤儿寡母生活无着落,组织上能否有所照顾?赵宏玉说,李成道的事情他听说过,但当时的领导目前还在位,也没有别的办法,他可以帮忙把李成道的儿子李沧海弄到单位里,前提条件是他得改姓,表明他已经和李成道没有关系。

邓明乡找到李成道的老婆商量此事,女人表示,儿子中学毕业后,由于身份问题,找不到事干,如果改姓能参加工作,那就改吧,人活着比什么都强。

邓明乡征求李沧海意见,他也希望早日参加工作,靠自己的力量养活母亲。于是,李沧海改名邓沧海,加入国营车队,学会了驾驶技术,当上一名货车司机。

在那个年代,急转弯太多,每次急转弯,都会有不少人被抛下车,被时代洪流无情地淹没。邓明乡兢兢业业,小心行事,总算活了下来,还把身边一众人尽量带上时代的列车。

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不曾想前路更加坎坷,接下来的饥荒和浩劫,让人生的艰险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第568章 中生记之尾声

论文写完交到老师那里,毕业活动陆续展开,徐畅然充当了摄影师的角色,经常被叫出去给同学们拍照。

穿学士服拍照是重头戏,涉及到一个技术问题,大家在镜头前排成一长队,数一二三,然后一起跳向空中,摄影师立即按下快门,留下一群人在空中跳跃飞翔的照片。

为了拍好这种情形,徐畅然事先拿着相机到讲堂、图书馆蹭拍过几次,别人跳跃时,他在人家背后偷拍几张,看是否成功。

摸索过几次后,徐畅然解决了这个难题,使用实际广角为27毫米的镜头,光圈尽量设置为8,以保证人物的清晰,快门尽量达到250以上,如果是艳阳天,设置到300甚至更高,如果光线不够明亮,则调高iso,200甚至400都行,快门上不能妥协。

同时由单拍改为高速连拍模式,每秒钟拍5、6张,镜头前的人起跳后按下快门,落地后留下几张照片,基本能挑出一张满意的跳跃照片。

经过试验,徐畅然还找到一些窍门,比如把相机尽量贴近地面,可以使天空显得更高远,跳跃者飞得更高。

首节上一节482/1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