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来自未来 第369节

  顺着村长手指的方向,小强看到了不远处那个用白灰粉刷一新的平房——虽然以小强的眼光看,这房子在后世连工地的临时窝棚都不如,但是放在这个年代的农村,也算是最坚固的“砖瓦房”了。

第1085章 重回蚌埠(4)

  “领导,王水秀家男人走得早,这几年啊,咱村左邻右舍的,都在帮着她家忙活。”村长李松鹤一边引路一边说着:“咱村的人都知道王秀水家困难,所以之前工程队在的时候啊,吃的酸豆角都是从王秀水家买的,这王秀水也是个本分人家,卖东西也不缺斤短两,所以就算工程队走了,咱村的百姓平时也经常照顾她家的买卖,总之,过得都还行呀。”

  “哦……”小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记得,当时王秀水为了给她丈夫看病,是把自己家的地卖出去了吧?”

  “对,对,是卖出去了。”李松鹤点着头说:“哎,这农民没了地,还能有啥啊……不过后来国家不是不让买卖土地了嘛,然后文件下来,要求将已经出售的土地归还个人,至于当时卖土地收到的钱,则由国家的银行以贷款形式进行补贴……哎,这王秀水一开始还不懂啥叫贷款,俺也不懂,后来研究了好久的文件才明白是咋个回事儿,感情就是国家先替她把土地‘买’回来,然后再由王秀水分几年把欠着国家的钱还回去,就行了。”

  小强说:“是的,这样也是最大程度追求买土地和卖土地两方的公平了。”

  “是啊。”李松鹤感慨着说:“俺听县委书记说了,这国家的专项贷款是没有利息的,这因为啥?还不是因为咱国家是人民的国家?这要搁在几十年前,好家伙,你敢跟别人借钱,那都是利滚利,滚到最后卖儿子卖闺女都还不起!还是咱新中国好,贷款一分钱利息都不用出,按时还上就行!”

  小强想了想,又开口问:“那王秀水家靠什么赚钱呢?只是卖酸豆角根本不够吧?”

  李松鹤说:“可不是吗,这卖酸豆角和咸菜的钱哪里够呀,不过农民嘛,有了地自然就有了钱,领导您看,这当时中央提出土地改革政策时候,咱安徽省可是按照人均1亩到2.5亩地进行分田的,当时王秀水家分了接近三亩多的地,这几年年景还不错,她家虽然男人走得早,但是国家不是搞了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吗?这王秀水家虽然没壮劳力,但是土地也没荒了,去年咱颍河县小麦平均亩产在350斤左右,王秀水家的地打出来了1000多斤湿粮,除去上交国家的粮食还有人家承包后拿走的一部分,最后这粮食还剩了500多斤呢,这些粮食一个寡妇带着个闺女也就差不多够吃了,而人家承包王秀水家土地给的钱,就足够她还国家的了,之后还能剩下点余钱补贴家用,领导你说,这不是挺好的嘛。”

  小强知道李松鹤说的这个方式是之前农业部开会讨论过,并且在四年前就落实的政策,其实说出来很简单,但是在此之前,还是要提一下到底什么是土改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解放前的旧中国,农村基本持封建土地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的地主、富农,占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对于农民来看说,有土地就能活,没土地只有死路一条,而这些地主凭借占有的土地,可以随意号令贫农、雇农;而这些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要么沦为被地主剥削的阶级,要么只能拥有全国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勉强度日。

  《白毛女》就是这一时期,地主和贫农发生在中国农村矛盾的一个缩影罢了,而为了让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而且能够不再次被地主剥削,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后,各解放区为贯彻会议精神,从各级党、政、军机关抽调大批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工作。1947年11月至12月,一个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很快在陕甘宁、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华东等老解放区,东北等半老解放区,以及鄂豫皖、豫皖苏、豫陕鄂、江汉、桐柏等新解放区广泛开展起来。凡是过去封建土地制度已经全部或大部分被废除、土改基础较好的地区,均实行抽补、调剂政策,以解决贫雇农土地不足的问题;在土改工作薄弱的地区,则没收地主、旧式富农多余土地、房屋、耕畜、家具,按人口平均分配。在陕甘宁、晋绥和东北解放区,以自然村为单位,将土地打乱,按人口重新平均分配。在新开辟的解放区,也用老区、半老区平分土地的做法,迅速开展开仓济贫、分土地、分浮财运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猛烈冲击着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特别是在一亿人口的老区和半老区,基本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打碎了几千年来套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他们踊跃参军参战,担负巨大的战争勤务,并以粮草、被服等物资支援自己的子弟兵。土地改革运动为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后世有些人经常以“地主也是靠勤劳的双手一亩地一亩地的购买,才有了后来的家业”、“地主是勤劳的人,那些卖地的都是懒汉”等借口否定土改,其实完全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为了黑而黑;试问,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旧中国的贫农,被村霸地主逼着“卖地”,最后沦为给地主卖命的佃户长工,你是否还会觉得土改不好?虽然的确有一些比较善良的地主存在,但是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实际上就是放纵产生新的地主——而且谁能保证那些人是公平公正的买卖土地呢?即使是在今天,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农村,依旧存在村霸屯霸,分地的时候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试问,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干预,谁敢保证他们不会成为新的黄世仁?

  土改之初,在湖南醴陵县,第十一区金桥乡在划定黄贤忠为地主时,他辩称自己的财产都是自己省吃俭用得来的,不是剥削而来的。这时,曾在他家做过长工的黄起佑跳起来指着他道:“我在你屋里做长工,作60石租,每年收获120多石谷,我只得你14石的工钱,吃也不到10多石,你看你剥削好多呢!”然后有人接着说:“你家霸占公堂,收租千多石,不知吃了好多冤枉,你强占公屋公山,你说你的东西是做来的,就是这样搞来的。”

  其实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富豪的原始资金积累,是不可能通过“辛勤劳动”得来的,就像是一个人只靠打工上班,是永远不能变成富豪一样;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说的其实就是资本原始积累时候的残忍和残酷。

  当时中国大地上的很多地主,虽然被叫做大善人,其实区别只是作恶的多和少罢了;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他的《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曾经提到过,他曾经和一个中国的农民聊过地主的事情,当时他不明白为什么农民那么憎恶地主,恨不得吃地主的肉;那个农民回答:“是地主先吃老百姓的肉的。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这一带有个柿子沟村,那里有个地主叫穆世安。这人可歹毒啦!他是个国民党。鬼子来时,他拉我们参加联防团,说是要打鬼子和八路土匪。可是他马上投降了鬼子,逼着游击队员的家属把子弟叫回家来。他说,‘你不叫回来,鬼子就杀你们全家,如果叫回来,他保证回家的人生命安全’。就这样,八路的一个区干部回来,结果呢,他把人抓去杀了,却又假惺惺的开追悼会。真是两面三刀啊。”

  “从这以后,没人敢再回来了。他就抓游击队员的家属去杀,那里一百多户人家,每家都有一人被杀。”

  “后来,他看到鬼子得势,便强迫我们几千人背石头给鬼子修碉堡,当时人都吃不饱饭,哪里有力气修碉堡?但是他不管这个的,修不好就要挨打,就算爬,也得把碉堡修好,碉堡的每块石头上都染着我们的血呀,这狗地主把我们不当人看呀。”

第1086章 重回蚌埠(5)

  “一天晚上,一个当了民兵的贫农偷偷回村来看他媳妇三花。三花知道男人天未明就得走,立刻和他睡觉。大伙儿都知道他回家了,谁也不说,只有那村长跑去报告地主穆世安。这汉奸地主把三花的男人从炕上拖出来,五花大绑抓走了。三花苦苦哀求那地主开恩放他男人。但是她穷,又没有人放过问这案子。她跑到拘留所,浑身哆咳,哀求道;‘让我见见我男人一面吧。’穆世安的狗腿子说:‘你到街上去,就见着了。‘她一听,以为放了人,马上跑到街上,果然见着了。碉堡地上一根木杆上挂着他男人的头。这碉堡是狗地主强迫大伙儿磨破手流着血修起来的。那颗人头血淋淋的,服睛被抠出来了。三花一看就疯了。她爬呀爬,想爬上去取那人头,被大伙儿拉住送回家了。那天夜里下了大雨,人头掉在路上。天明鸡叫后,三花出门来到街上,看到男人的头,捧回家去。她把人头抱在怀里,躺在炕上三天王夜,又是亲又是摸,好象她男人还活着一般。她凶得象一头母老虎,又象一头下了仔的母狗,谁都不能挨近她跟前。我们说什么她都不听,一直紧紧抱着那颗血淋淋的人头,一刻也不松手。”

  “这不是把老百姓不当人吗?这不是吃老百姓的肉吗!”

  所以一言辟之,土地改革就是“从地主手上把属于大家的土地没收,然后再分给所有人”,但是土改之后,新的问题就又来了。

  首先的问题就是,一些类似王秀水这样的寡妇,或者家里没有劳动力的老弱病残家庭,就算是领到了农田,但是也没办法照料,如果土地肥沃一些,年景好一些的时候倒还好说,不下田照顾庄稼,这收成也还过得去,但是如果土地贫瘠,天公又不作美的话,那照顾庄稼可就一点都不能疏忽了——所以,尽管一开始土地改革很成功,让所有农民都有了土地,但是一些情况特殊的家庭,生活条件只能比建国前说好了一点,但是却并没有摆脱贫困,只能靠着救济过日子。

  虽然1949的时空下,土地改革只是第一步,而第二步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其实在历史上,土改结束后,国家实行了一段时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它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一般为两千户左右)、公有化程度高。其实人民公社初衷是很好的,比如毛主席就一度认为:“二、三十户的小型公社很多,但是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也不能使用机器。这种小社仍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停留太久,应当逐步合并。有些地方可以一乡为一个社,少数地方可以几乡为一个社,当然会有很多地方一乡有几个社的。不但平原地区可以办大社,山区也可以办大社。”其实也是认为,自己家种自己家的田,是束缚生产力的,不如大家联合起来,一起播种,一起灌溉,一起秋收,大型农机具全部公用,这样一来产量也会上去。

  但是随即,公社的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首先,合作社因为对成员的激励不足,导致了效率严重低下,在很多人看来,多干少干没区别,自然也就没了动力——而且农业生产几乎没办法监督,这个人是躲起来睡懒觉还是辛勤工作,很难分辨出来,当时流行的工分制是人民公社时期主要的计酬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死分死记,即根据劳动力的底分和出勤情况记录工分,一个劳动只要达到相应的出勤时间,就可以获得与自己等级相符的工分——很显然,这种记分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工分的分值却无法反映真实的劳动投入数量和质量,就像前面所说的,很多人完全可以早上报个到,然后出工不出力,一样可以拿满分;最终导致了有工作没人做,监管又困难,最后导致了很多情况:首当其冲就是一些人懂了歪心思,去骗公分,故意装出早出晚归的样子来换取更多公分,甚至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工分而过度追求数量却不顾及劳动质量,造成劳动品质下降;其次,由于一些基层干部瞎指挥造成的无效劳动,由于一些干部并不懂得农业生产规律,其命令社员又不得不遵从,就会出现大量不能产生任何收益的劳动投入,然而这些劳动投入也都会被记为工分,造成工分虚高,再加上一些人存在混吃等死的情况,最终人民公社化运的结果和目标南辕北辙,也更加剧了那段时间的粮食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联产承包责任制就被提了出来,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包干到户,简单来说,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的是以一个家庭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经营土地或者其他生产项目,取得经营的自主权,其劳动成果在完成国家的税收以及集体的统筹、提留后,余下的全部归农户家庭所有的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常被人称为“包干到户”或者“大包干”。这内容看起来有点复杂,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允许个人或者集体承包其他农民的土地,土地当然仍旧是国家的,只是个人将自己对土地的使用权“出租”给其他人或是集体,当然,“出租”出去的土地创造的受益,也将会按照一定比例作为“报酬”交给其他人或是集体,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一些缺乏劳力家庭的土地闲置、以及这些家庭生活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土地是“自己的”,收成好,自己得到的粮食也多,谷仓也丰盈;做的不好,那你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的,怎么上缴公粮,又怎么能按照合同将“租金”交给这块土地的“主人”呢?

  而王秀水家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将自己家的土地承包出去,这样自己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打理腌菜的买卖了,等到秋收后,自己家也能拿到粮食,而土地也不会荒废,可以说,这也是为什么小强一直强调必须在全国坚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

  这个时候,几个人已经走到了王秀水的家门口,离着老远,李松鹤就喊着王秀水的名字:“王秀水!王秀水!在家吗?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哎,是村长吗?”很快房子里就传来了王秀水的声音,紧接着门帘一挑,王秀水就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快步走了出来:“村长,是要买腌菜吗?今天的烂腌菜可好呢……”

  这话刚说到一半,王秀水的声音就戛然而止了,而看到王秀水那吃惊的样子,小强也笑眯眯的走上前,握住了王秀水的手:“王同志,你好呀,还记得我吗?”

  “记得,记得呀。”王秀水粗糙的手紧紧的握住了小强那白胖胖的手:“您是从北京,从北京来的大领导……您、您当年还抱过俺家槐花嘞……”

  “是呀。”小强点了点头:“这么多年,你还记得我呀。”

  “记得,记得,咋不记得呢。”王秀水说着眼圈就红了:“首长,您是好人呀,供产党都是好人呀……”一旁的李松鹤笑着打趣说:“我说王秀水呀,来客人了你也不往家里让一让?就让客人在门口站着吗?”

  “哎呀,村长说的是,首长,您看我,一激动,都不知道要做啥了……您快进来,哎呀……”一边说着,王秀水就把大家让进了院子里。

  “首长,您看,这是俺家的新家,您看,这地上都铺着红砖嘞,您再看这瓦房,多规整呀,有了这个房子后,冬天再冷也不怕了,这要是放在几年前,咱做梦都没想过能住进这样的砖瓦房呀……”

    小强点了点头,站在院子里四下环顾了下:这是在后世农村很常见的农村民居,推开门就是宽敞的院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平时晒个粮食,养个鸡鸭猪狗都足够了,穿过院子就是一间砖结构的平房,外墙还刷着这个年代很流行的白石灰,虽然在小强这个后世人看来,确实还是土气了一点,但是放在这个年代,就已经是顶好顶好的房子了。

第1087章 重回蚌埠(6)

  “王秀水同志啊,你的新家很不错呀。”跟着王秀水进了屋后,小强由衷的说:“这个院子就很大,我家虽然住四合院,但是这院子比起你家来,都小了好多呀。”

  旁边的李松鹤笑呵呵的说:“哎呀,领导,那北京是首都,人多土地少,咋能和俺们这儿地方比呢?俺们这里土地多的是,王秀水家原来的房子没这么大,但是后来全村统一规划了,就把王秀水家原来前面的那一小片洼地填平了,变成了个小院儿,这样一来村里的路也就能路过王秀水家了——以前啊,王秀水想回家,还得绕过洼地才行,这回就方便多啦!”

  “全村统一规划?”小强重复了一下李松鹤的话:“这个规划是谁提出来的?”

  李松鹤想都没想:“国家不是号召修路嘛,前几年,从县里到咱们村子的公路修好了,咱们村子里的几条主要的路也都修成了水泥的,后来县委书记来视察,说咱村子不能光修路,人民群众的房子问题也要解决,后来就拨了款,由市里面出规划,村子里将大部分原来的老旧房屋或是维修,或是拆掉盖新房子,县委书记开会的时候还说呢,新中国和以前不一样,人民群众提出问题我们要解决,人民群众没提出来的问题我们也要及早发现并且解决嘛。”

  小强点了点头,转过身问跟在一旁的县委书记:“这又是修公路,又是修房子的,县里面的财政够吗?”

  县委书记连忙回答:“财政方面还是够的,每年国家都有财政专项拨款,用于建设和维护道路以及房屋和公共设施,另外咱们县也相应国家号召,让每个村子都搞了联合养殖场,每年秋天的时候,各个村子都留够自己过年吃的鸡鸭牛羊什么的,多余的牲口就统一卖到县里,然后我们县政府在统一出售到蚌埠市或者周边城市的肉联厂……”

  小强好久都没有参与农业部的会议了,没想到现在农业部居然自己搞了这么个新鲜玩意,于是好奇的问县委书记:“这个联合养殖场是怎么回事儿?你给我好好讲讲。”

  县委书记说:“这不是国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吗,很多村子里的壮劳力就把土地承包了出去,结果呢,这些人就呆在家里没啥事儿好干,后来国家就下达政策,说全国到处都在建设,缺少劳动力,号召已经将土地承包出去、并且希望多赚点钱的年轻人去县城里参加各种培训,就说去年吧,蚌埠市就搞过两次上岗培训,有的教大家咋样在建筑工地里安全施工,有的是教大家咋在工厂里工作啥的……这样一些家里的劳动力都去了城市里,每年去城里工作半年,回家半年……”

  小强点了点头:“但是这个联合养殖场你还没有说是怎么回事儿呢?”

  县委书记一拍脑袋:“哎,首长,您看,我这话匣子一拉开就收不住……这不是后来国家又给大家发猪仔鸡仔什么的嘛,有些人家去城里务工,有些人家呢,又不会养,养不好,或者生病了不知道咋治疗……然后咱县就试点这个‘联合养殖场’,其实也就是和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差不多,说白了,就是村里面承包这些牲畜的养殖,然后卖出去后把钱分给大家……这在咱们村可受欢迎嘞,这统一养殖好处多,首先这村子里干净不少,像以前,家里有个猪圈啥的,那气味多大啊……现在村里搞了专门的养殖场,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干净了,而且统一养殖的话也方便牲畜防疫和管理,就拿这个猪肉来说,咱中央下达过文件,要增加肉类的安全防疫,其中重点就提到了这个豆猪肉,但是这豆猪肉咋来的?还不就是以前咱们都没科学知识,也不知道防疫啥的,自己家养的猪都是散养的,很容易就感染这个豆猪病了,这种猪肉卖谁,谁都不要,最后只能自己吃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搞了这个联合养殖场,每年都有兽医来村子里进行牲畜防疫工作,等卖到市里的时候还要再过一遍检疫,这样肉也好卖,咱老百姓也能拿到钱,这不是好事儿吗?”

  “对哦,豆猪肉……也就是囊虫病呀。”小强一听到“豆猪肉”这个词,瞬间就唤醒了自己童年的回忆——这个名词也许在现在一些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眼中是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在三十年前,却是广播媒体上最为频繁出现的词汇之一,所谓豆猪肉,其实就是感染了囊虫病——也就是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当人食用了这种肉之后,猪肉绦虫的幼虫便会寄生人体各组织如脑、眼睛当中,然后逐渐发育成虫,其虫卵会随着人类的分辨排出体外,然后再被散养的猪吞食,如此形成一个循环。

  而历史上,国家也很早就发现了猪肉绦虫反复感染人畜的问题,并且一直都在竭力消灭这种危害人畜的寄生虫,但是无奈的是,那个年代国家经济并不好,虽然大家都知道豆猪肉可能会让人感染猪肉绦虫,但是奈何其实在是太便宜了——感染了绦虫的猪肉价格往往只有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在那个平时都吃不到肉的年代,大家都不介意冒着风险去吃一次豆猪肉——直到时间进入了90年代后,养殖业渐渐越来越规范,而国家的经济也越来越好,一方面流入市场的豆猪肉急剧减少,另一方面,很多人也不会冒着这种风险再去吃豆猪肉,所以在绝大多数地方,已经见不到感染猪肉绦虫病的患者了。

  “对对,首长,就是叫囊虫病!”县委书记一拍脑袋:“哎呀,这话就在嘴边,还是首长您有文化……哎呀,这个囊虫病真是不好,又感染人又感染牲畜,咱县以前也有可多感染这坏病的猪和人的,后来国家派了大夫和防疫的工作人员下县下村镇,给大家体检,发药;发现感染了这个囊虫病的猪就立即带走焚烧掩埋,然后给与这些农户一定的补偿……再加上后来咱们搞了这个联合养殖场,现在俺敢拍胸脯保证,这在养殖场的猪,保证都是干干净净的!就算是农户自己养的猪,咱每年也有一次检查,保证猪肉干净卫生!”

  “好啊,这是好事儿。”小强点了点头:“这样真是一举多得啊,解决了养殖的安全问题和销售问题,还解决了就业问题,又解决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问题,我看这个政策可以推广开嘛。”

  县委书记一早就听说曹小强是主席和总理的秘书,知道他是能见到主席的人,听到他认同了自己的工作,激动的握着小强的手说:“首长,俺虽然是个县委书记,但是俺读书也不多,但是俺就懂一个道理,就是踏踏实实干工作,咱干工作不怕犯错,犯错了就证明这条路不通,咱换条路就是了嘛,首长,反正这个联合养殖场在咱们县是做出来了成绩,如果真的能推广开来的话,俺可以回去整理一份报告,就是关于成立联合养殖场时候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省的别的省份地区的同志再走老路。”

  “好啊,你回去就写,写好后直接寄给我。”说着,小强拿出纸笔留下了个地址还有电话:“现在咱们国家,就缺乏这种创新,你这个报告一定要认真写,到时候我跟主席和总理汇报一下,下一步就在省内推广看看,如果安徽省没问题,就推广到全国。”

  “真的?那太好了!”县委书记兴奋的说:“最好让全国的同志都推广下来,这样不敢说能消灭豆猪肉,至少能极大减少豆猪肉了!”

  小强点了点头:“是呀。”说着,他又转过身看着一脸“虽然不知道你们在说啥,但是好厉害”神态的王秀水,微笑着说:“王秀水同志啊,你的女儿槐花呢?”

第1088章 重回蚌埠(7)

  “槐花去镇上读书去拉。”王秀水抿了一下头发,连山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槐花现在在镇上的初中念书嘞,平时只有礼拜天才能回来一次,其他时候都住在学校里面。”

  “哦。”小强点了点头:“槐花在念书呀,这很好嘛,我记得之前看到她的时候,才这么高。”说着,小强比划了一下:“没想到现在都已经读初中了,好呀,好呀。”

  李松鹤接过话头:“领导,其实槐花这丫头啊,今年都17岁了,按理说啊,都该读高中了,可是谁叫这丫头上学晚呀,人家孩子7岁上学,槐花上学都快9岁了,哎,所以这都17岁了,才读到初二。”

  小强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嘛,咱国家教育事业刚起步,也急不得,再说,就差两岁而已,不碍事的。”

  “可不是呀,隔壁村还有个半大小子,十岁才开始念书,俺就说,管他八岁上学还是十岁上学,只要能上学,就好事儿!”县委书记也开口说:“现在咱国家又有政策,不管男娃女娃,只要年龄够,就得去上学,这就是从根本上扫除诞生文盲的土壤,这以后啊,咱国家慢慢的,就没文盲咯!”

  几个人走王秀水家出来后,李秀英便指了指远处的房子:“首长,那边就是俺家了,俺带您去俺家看看呀?”

  “哦?”小强自己自己第一次来李庄村就是去的李秀英家,于是点了点头,和村长以及钱部长几个人朝李秀英家走去。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香港。

  此时,从英国外交大臣约翰因“中国在香港扣押324名英国间谍”为由召会中国的外交人员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事件,在此期间,英国人一直咬定,中国从1951年到1958年5月,单方面以无须有的间谍罪为名,非法扣押了数百名英国人——说是英国人,其实就是香港人罢了,而中国方面当然不会让步,就这样过去半个月后,英国人在警告之后,从英国本土调来了4架“林肯”轰炸机和36架MK18“喷火”战斗机,并且开始了日常飞行训练。

  王月娥将最后一根面条从锅里面挑了出来,放在了一旁的碱水盆里,然后便解开围裙,坐在了摊位旁的凳子上休息了起来——她的这个面馆就开在启德机场不远处,每天都会看到飞机从自己头顶上飞过去飞过来,而一些住在附近的老百姓,或是经过这里的人,也会在她的面馆里坐一会儿,点上一碗面,呼哧呼哧的吃过后,再离开。

  “妈,我回来了!”听到女儿周念美的声音,王月娥抬起了头,看着背着书包的女儿走到柜台前,给自己倒了一杯冰水。

  “还不快帮忙干活!”王月娥起身训了一句:“一会儿客人就多了,家里就我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

  “那还不是怪老爸没本事。”周念美哼了一声:“那么大年纪了,才找到了个在机场做零工的工作,天天从早忙到晚上,都见不到人。”

  “你这个孩子,你老爸这样辛苦的工作,还不是为了给你念书用!”王月娥生气的戳了一下女儿的脑袋:“你还这么不孝顺,等下你老爸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

  “好啦好啦,天天唠唠叨叨的,超到人家头都疼。”周念美虽然嘴巴上不服气,但是还是扔下书包,系上了围裙,跑到后厨帮着刷碗洗菜起来。

  “今天在学校有没有用功读书呀?”王月娥就像所有家长那样,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自己孩子的学业。

  “还好啦,还是老样子。”周念美用抹布刷着盘子:“今天英语课老师又拖堂了,哎,那个老师总是这样,上课的时候讲一些乱七八糟的题外话,最后弄到课程讲不完,还要拖堂。”

  “哎,越是这样啊,你就越要好好学。”王月娥叹了一口气:“咱家要是有钱的话,就不在这个学校读了,这个学校的老师都流里流气的,哎,和那些好学校比起来,差得多咯。”

  “好学校收费也高呀。”周念美不耐烦的说:“有钱也不能用在那些地方,还是留着给弟弟读书用吧。”

  “老板,来两碗云吞面!”这个时候,两个穿着西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一边点餐,一边坐在了靠门边的位置。

  “哎,一碗云吞面!”王月娥走到厨房准备做面,而周念美也停下手里的活儿,走到柜台后给客人倒冰水。

  “我的面还是老样子,多加麻油!”其中一个梳着油头的年轻人朝王月娥喊着:“多放麻油!”

  “哎,知道了!”王月娥隔着柜台答应着。

  “嘿,我说,这下咱香港可危险了。”看到自己朋友点好了餐,另一个留着小胡子的年轻人叹了口气:“你听说了吗?英国佬又把军舰开过来了,还有战斗机和轰炸机,这几天启德机场那边天天都有起降训练,就是今天上午,我还看到两架轰炸机从我头顶上飞过去呢,看那方向,就是奔着大陆去的。”

  “不能啦,你是杞人忧天啦。”那个梳着油头的年轻人摇了摇头:“不可能真的打起来嘛,英国佬往香港派飞机也不是第一次啦,没事的。”

  “哎,你怎么不关心新闻呀。”小胡子见自己的朋友满不在意,于是焦急的说:“这半个月,报纸上一直提这个事情的,好像是大陆那边抓了英国佬的间谍,然后英国佬就生气啦,然后就派飞机和军舰来啦!这不就是要打了吗?”

  “哎呀,这算什么啦!”梳油头的年轻人哼了一声:“十年前,就是49年嘛,那时候大陆的军队就在香港边上,当时不也是没打起来嘛,现在大陆那边太平的很,英国佬的飞机也只是在香港上空转悠嘛,不会打起来的啦!”

  “但是……但是万一打起来了呢?大陆的解放军可不是好惹的啊,你看,台湾,海南岛,还有琉球,不都是被大陆收回来了吗?咱香港这么小的地方,大陆肯定也会收回的呀,而且现在英国佬还总是威胁大陆,我看,这真的会打起来的!”

  “不能啦,不能啦,打起来对谁都没好处的嘛,就说那维多利亚港,每年给英国佬创造了多少收入呀?真打起来,谁还敢在那个港口停船嘛……而且英国佬也知道嘛,大陆真要打香港,那不比打台湾容易多啦?要我说,没事啦,只要英国佬还敢强硬,就不会开打的啦。”

  这个时候,王月娥刚巧端着两碗云吞面走了过来,一听到两个客人的谈话,脸色都变了:“你们刚才说,解放军要打过来?”

  “不会啦,月娥姐。”那个梳着油头的人接过云吞面,一脸不在意的说:“我的朋友就是杞人忧天啦,看到英国佬派了飞机来,就以为要打起来啦。”

  “英国佬派飞机来了?”王月娥这才回忆起最近几天,这启德机场的上空飞机好像的确多了起来,又连忙担心的说:“我听说这一打起来,都是要先炸机场的,你们读过书,知道的多,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儿啊?”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小胡子开口说:“是呀,这是肯定的嘛,要炸就是先炸机场咯,没有机场,战斗机就没办法起飞嘛。”

  “那可怎么办呀。”王月娥听后又急又怕:“我的丈夫就在启德机场工作呀,这如果打起来……”

  “月娥姐,放心啦,不会打起来的。”梳油头的人宽慰到:“再说,姐夫在机场嘛,真要打起来他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到时候腿长在他身上,他想跑就跑喽!”

  “哎,只是真打起来就好咯。”小胡子一边吃着面一边说:“我听说,大陆那边现在过得比我们好多咯,上学也不花钱,看病也便宜,吃的用的都要比我们香港好,哎,如果不是现在这个工作糊口不错,我都想和我同学们一起,去大陆走私点小电器,带回来卖啦。”

  “你胆子好大啊,还敢走私!”王月娥连忙紧张的说:“让那些英国佬知道了,非要把你抓起来不可!”

  “有什么的呀,霍英东先生做的不也是‘走私’嘛!只是人家做的大,有自己的渠道罢啦,你看那些英国佬,收了霍英东的钱后,也装作看不到的样子,反倒是对我们这些小鱼小虾认真起来了。”

第1089章 认输了

  英国这种举动自然是为了给印度站台——同时,也是为了继续控制住香港。

  长久以来,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香港在回归前一直是英国在亚洲重要的军事据点,一直以来,英国人都认为,哪怕是为此和中国宣战,甚至投放原子弹,也要让香港在英国的控制内——是的,你没看错,哪怕是使用原子弹。

  历史上,从抗美援朝结束开始,英国人就意识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升,所以一些英国的政客便认为,中国早晚会收回香港,但是英国人也知道,一旦没有了香港,就等于英国再也无法插手亚洲事务了——毕竟自己当年的殖民地一个接一个的“独立”了,如果再丢失香港,那么日不落帝国就真的日落了,于是海军方面,英国便在香港金钟添马舰海军基地停泊大量作战舰艇,即使是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削减军费后,英国海军才将部分驱逐舰从香港调回本土,但仍保留有3艘“孔雀级”巡逻舰;空军方面,英国更是将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量部署在启德机场,到了1961年,英国人认为常规武器可能无法阻止中国大陆收回香港,于是在英国内部对“向中国使用核武器”这一提议发成一致意见。随后英国就在新加坡布置了48枚核弹,用以“在必要的时候威慑,或是进攻中国”,在此期间,英国还拉拢美国为其继续霸占香港的计划保驾护航,经过多次秘密会晤,两国终于敲定,在“有需要的时候”,将会联合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计划。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这个时空下,英国人依然继续向香港派遣部署军舰和战斗机的原因了。

  而英国人在香港频繁起降轰炸机和战斗机也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在会议上,毛主席就指出,英国人此举就是外强中干,用“拔剑四顾心茫然”来形容英国人就是在贴切不过了,我们当前的问题依旧是印度方面,只要印度的问题解决了,英国人自然就会老实起来。

  与会的高级将领虽然都知道491小组,但是却并不知道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毕竟那些“历史资料”是绝密级别,除了是主席和总理,以及朱老总外,其他人是无权翻阅查看的,不过见到毛主席的态度这样坚定,一些原本对此抱有疑惑的将领,也只好将自己的疑惑默默的按了下去。

  而此时的印度,尼赫鲁也终于决定和中国签订“和平协议”了。

首节上一节369/4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