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来自未来 第364节

  听到赫鲁晓夫终于开口应允了建造大型水面舰艇,舰船设计局和海军的同志也终于舒了一口气——终于啊,海军的造船厂终于有活儿可以做了,毕竟这是苏联这几年来,第一次松口同意建造大型水面舰艇,戈尔什科夫连忙随声附和:“相信我们一旦研发成功这种新型的蒸汽轮机,那么我们的大型水面舰艇一定会让世界为之震惊的。”

  赫鲁晓夫点了点头:“看来,海军的同志们也同意和中国同志进行技术交流和联合研发了?”

  戈尔什科夫说:“是的,我们的中国同志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也的确展现了他们在造舰方面的才能,现在他们已经能够独立建造56型驱逐舰了,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他们已经开始试图对56型驱逐舰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如果这些中国的船舶设计师能够和我们一起进行研发,我想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很有利的。”

  赫鲁晓夫看到海军和空军都没有意见,便总结发言一般的说:“我们这次不仅要和中国同志进一步加强军事交流,而且还要认真的在技术方面进行联合研发和突破,中国同志说,他们要派出更大规模的技术交流学习团队进入各大设计局学习,而且为了让这次合作有足够的资金,中国的同志已经准备购买苏联各种武器装备的技术。”

  听到中国同志还有采购计划,几个飞机设计局的同志眼睛都亮了起来:“中国同志还要继续采购我们的飞机和技术吗?这真是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的研发经费就更充足了。”

  “是的。”赫鲁晓夫一脸精明的说:“这也是我同意中国同志联合研发的原因,我们出售一些不敏感的技术和武器给中国同志,就能够换取一大笔经费,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既可以淘汰掉一些我们军队中并不重要的落后武器,还可以变现……而联合研发更是如此,考虑到中国同志的技术人员整体经验和技术都不如我们,所以这种联合研发其实依旧是以我们苏联为主的,而中国同志……与其说是参与研发,倒不如说是来学习旁观,而联合研发的经费可是不能少的,就算以后中国同志可以使用生产这种联合研发的发动机,他们对于这种涡扇发动机的设计理念也是搞不懂的……最后还是要依靠苏联。”

  安东诺夫这个高技术的人其实不是很懂这些,但是听到赫鲁晓夫同志这样说,他还是开心的咧开了嘴:“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这样子一下就解决了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两个难题……”

  伊留申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中国同志如果发现自己在研发当中的参与度较低的话,会不会不开心呢?毕竟他们也是除了钱的,如果全程只能学习和参观,那么这会影响到中苏友谊吧。”

  赫鲁晓夫想了一下,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中国同志们真的有那么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学识,那么我是不介意我们的设计人员和中国同志一起进行研发的……但是如果他们本身就缺乏经验,还像之前那样派来一些年轻的学生……那么我们能怎么办呢,毕竟研发是个很严肃的事情,我们能同意这些学生在旁边围观学习,就已经是尊重中苏友谊的体现了,允许其他国家学生这样近距离的学习发动机设计研发,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里,赫鲁晓夫似乎是注意到自己这句话有些问题,又补充道:“既然中国同志想要他们提供的这些美国样品的技术,那就给他们好了,我们还可以顺便将制造设备和工艺一起出售给中国的同志……因为我们马上就可以改进出更好的东西!”

  伊留申知道赫鲁晓夫这是为了给苏联科研人员打气,不希望大家认为自己的科研能力弱于美国,于是也连忙点了下头,算是认可了赫鲁晓夫的想法。

  而此时在北京,小强也回到了中南海。

  “主席,我听说咱们国家已经和苏联人谈妥,要开始技术合作了?”小强从青岛海军基地刚回到北京,就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直奔主席的书屋。

  “是啊,小强,你的消息还是这么灵通呀。”主席拉着小强坐下来,给他看了一下之前由周总理带队的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时敲定的合作方案。

  

第1065章 关于人才(1)

  “联合研发航空发动机吗?”看到手里这个被盖着机密印章的文件,小强想起了自己之前向毛主席提出过的那个建议:“主席,苏联人同意了吗?”

  “当然同意咯。”毛主席不顾小强的阻拦,给自己和小强各倒了一杯茶:“赫鲁晓夫看过我们送过去的情报和资料后,又和他们的各个设计局的人碰了头,最后答应了和我们进行联合研发的提议、并且同意继续增加派遣到我们国家专家,以及扩大接受中国留学生。”

  见主席提到了留学生,小强就连忙把自己之前和萧劲光将军提到的事情和主席说了一遍。

  “小强啊,你刚才说,今年6月份以后,第一批初中生就要毕业了,其实我和总理之前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呀。”

  小强说:“其实我最初的想法是,初中毕业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去向,比如参加中考,考入普通高中,然后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同时也可以考入职业高中,学习专业技术;或者去军校学习……”小强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的跟主席说了出来。“可能很多人觉得,初中生毕业后去读职业高中,或者去军校是一种‘走偏门’,是浪费人才,但是实际上,就算是后世的2018年,深圳应届初中毕业生数为83485人。深圳高中阶段招生任务数为71400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8800人,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32600人。就是说,普高的升学率只有46.47%!初中生毕业后去职业高中其实并不是‘浪费人才’。”

  小强继续说:“职业高级中学与普通高中不同之处在于职业高中重点培养中级职业能力的职工和从业人员,职业高中分各种专业,而普通高中不分专业。职业高中对学生的要求是:具有能直接从事某一职业的技能知识、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对于文化基础课,要具有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水平,在历史上的80年代,职高毕业生的身份一度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当时成绩较好的初中生都是先考职业高中,如果没考上才会去读高中、考大学,其主要原因就是,职业高中只要毕业了,就可以参加工作,而不用像普通高中生一样,大学毕业后才能掌握专业;而且当时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职高毕业直接就业,可以很大的缓解家里的经济情况;加之当时的职业高中只要毕业,就分配工作,所以也就造成了一段时间内,职业高中比普通高中的学历‘更值钱’的情况。”

  说到这里,小强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当然,这并不是说职业高中毕业就比普通高中——大学毕业的学生更好,毕竟职业高中的三年时间,专业课要挤占文化课(包括数理化)的时间,最终导致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在研发方面因为文化课相较于大学毕业生相对薄弱,更难从事研发类别的工作;但是因为接触专业课程较早,所以其进入各种需要一定文化基础的岗位上时更加得心应手;所以我建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可以选择同时鼓励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高中或者普通高中,并且在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应该继续以夜校或者其他的方式鼓励他们进修;而对于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们,国家也应该给与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补贴,毕竟我们国家刚建国九年多的时间,虽然整体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是肯定还是会出现历史上的那种,为了快点参加工作减轻家里负担,而放弃了理工专业的有天赋的学生——对于这些有天赋的学生而言,参加高考,上大学,对于自己而言,也许是一条更好的路。”

  毛主席听小强说完这番话后,开口问:“小强啊,你刚才说职业高中的事情,我也听懂了嘛——我记得你刚来这边的时候,就提出过,通过建立这种专业培训的学校,来快速培训出有文化有技能的人才。”

  小强说:“是的,我这个建议的初衷就是建立在我们国家百废待兴的基础上——主席,您知道的,不管是工厂还是军队;亦或是基础教育的老师和一些基层干部,技能和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是——很多有文化的人没什么技术,只能动嘴皮子;一些有技术的工人却没什么文化,导致一些新技术的学习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或是播放影响,这样一来,这些知识和技巧的掌握被极大拖延了;而职业高中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问题;不过……”小强话锋一转,继续说:“不过就像后世的情况一样,当国家进入90年代,甚至新的世纪之后,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扩招,初中毕业、甚至职高毕业的学生都变成了‘廉价劳动力’,甚至进入一些私企的时候,本科毕业都成了最低要求……所以时代是在不停变革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项政策只是目前十年内合适,如果十年后还是用这一套政策,肯定会出大问题的,但是目前看来,经过3年的职业高中培训,这些年满十八岁的学生们毕业后,应该就可以参加工作了,比如工厂和车间里的的技术人员,或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以及一些地区的基层副职干部……而军校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在军队里从担任一些基层的副职军官做起,这样一来,我们国家各行各业就会渐渐改变原本的‘只有技术没有文化’或是‘只有文化没技术’的瘸腿现象了。”

  说到这里,小强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叹了口气:“主席,其实还有一点,我觉得我必须要提一下,那就是军工方面的待遇问题。”

  看到小强表情有点低落,毛主席问道:“怎么了,我们国家后世的军工待遇方面,有什么问题吗?”

  小强点了点头:“主席,我们都知道,军工厂都是国企,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后世的一些军工厂内经常会出现打着‘奉献’、‘爱国’、‘不计报酬’的幌子,公然在远低于其他行业的薪水前提下要求无偿加班,一些满腔热血的学子以极高的分数考上了数一数二的理工大学,投身报国,结果却发现,自己赚的还没有一个初中毕业就去工厂流水线打工的人多,而付出的辛劳却一点都不少……这种不公的不平衡心态一开始还可以被爱国的热情所抚平,但是时间久了,看着当年一起毕业不如自己的人吃香的喝辣的,聚会的时候嘲笑自‘是个爱国的傻子’,看到他们阖家团圆,买房买车,而看看自己,天天加班没加班费,还要被一些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领导当狗一样吆喝,他们的怨气只会越积越深,到最后直接导致,愿意留在军工领域的人才越来越少,有些地方甚至不到5%的人会坚守在军工企业,毕竟凭借他们的能力,只要跳一下槽,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到一份做的更少,赚的更多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毛主席表情有些微愠的说:“小强,后世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继续说。”

  “其实……”小强沉思片刻,开口说:“其实建国之初,咱们国家对于军事科研方面的投入还是很大的,但是后来……后来国家的发展方向转变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事科研的投入就被砍没了,然后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我记得后世新闻联播报道过,某个军工厂的优秀技术人员,月薪不到4000块,而当地一些刚毕业大学生,都可以做到月薪5000~6000;新闻播报的初衷可能是‘鼓励’这种为国奉献的精神,然而……然而很快,一些民企就盯上了这些技术大能,纷纷许愿月薪五万甚至更多,不到半个月就把这些人统统挖走了,而这个企业的领导居然还为此骂骂咧咧,认为这些技术人员不‘爱国’,没有‘奉献精神’——当然,我不是说金钱决定一切,但是我们提高军工人的待遇是刻不容缓的,如果天天拿着‘奉献精神’说事,只会让大家觉得,爱国是傻子才做的事情。”

  毛主席知道后世的历史,但是显然没想到,一也许在当时看来正确的政策制定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第1066章 关于人才(2)

  小强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如果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非常爱国,满腔热血来到军工厂,不怕辛苦不怕加班,甚至牺牲休息时间,不去陪女朋友,结果会怎么样呢?可能工作一年不吃不喝,省下来的钱都不够其他同时毕业的同学半年的薪水,而且那些工作轻松有时间陪女朋友的人,还可以有大把的时间休闲娱乐……主席,您觉得这样子公平吗?长此以往,谁还会投身军工?这只会把爱国的热情浇灭,谁爱国谁穷,谁爱国谁苦,最后就算真爱国的人,也不敢去投身报国了——你饿着肚子为理想,那你的家人怎么办?何况为了理想忍饥挨饿的,可能永远都超不过百分之一。”

  毛主席对此也有些意外:“后世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吗?”

  小强说:“是的,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是这是的确存在的,军工单位,科研单位的福利待遇和薪水非常差,这已经是公开的事情了,很多孩子如果说自己长大了要做科学家,是会被家里人嘲笑的,所以我建议,国家应当从现在开始就打好基础,从事科研的单位,其薪资绝对要处于国家高等收入的位置,并且相应配套的福利也应该提高,分房也好,专车也好,只要有条件了一定要有的。”

  见到主席在思考,小强又继续说:“其实提高待遇,不仅仅是激励科研和军工人,鼓励年轻人投入科研单位,同时也是避免科研单位和军工厂被境外力量渗透,人才被挖走的一个最有力的办法,主席,您想想,如果一个普通人,每天高度紧张的工作十个小时,赚4000块,而有人对他开出另一个待遇,每天轻松工作8小时,赚20000块,而且还有其他福利待遇,您说他会选择哪个?这是显而易见的吧?我们再设想另一个场景,一个科研单位的人,辛辛苦苦工作了十几年,但是待遇还不如外面一个小年轻,他会这么想?自己含辛茹苦那么多年,结果只能住筒子楼,他会不会被别人嘲笑,会不会想证明自己?如果这个时候,某个境外的势力让他带着一些机密甚至绝密的研究资料叛逃,并且承诺给与丰厚的待遇,您觉得又有多少人能坚守住底线?”

  越听下去,主席的神情就越严肃,而小强则依旧没有停下来:“主席,您也曾经在农村待过,如果一头牛,您不喂吃的,或者刚刚够半饱,然后天天让它干重活儿,您觉得这个牛能撑多久?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了,我认为,不管国家是不是有钱,科研部门和军工部门的待遇绝对不能少,哪怕减少武器的采购和训练费用,研发和军工部门的投入也不能变差。”

  说到这里,小强又拿出来纸笔,一边画着简易的表格,一边对毛主席讲解到:“我建议,军工单位也好,科研部门也好,可以采用‘并轨制’,比如技术等级和知识水平都同样是八级,并且额外设定特殊职位和部门岗位的待遇,依照个人做出的贡献、学历、技术等条件予以增加,你的技术等级或是知识水平是多少级,就拿多少级的工资,这样一来,大家在工作上也更有奔头,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而且最重要的是,也是我反复强调的一个事情,就是科研单位的薪水和福利待遇,永远要高于其他行业的薪资水平,我们不能让这些掌握着机密和技术的人才,被别人一点小恩小惠就挖走——就像苏联解体时一样,承诺月薪几千美元,就可以轻松挖走苏联的核心设计师和技术人员,最终导致后世的俄罗斯只能苟延残喘的吃老本,那些所谓‘新武器’不断的变成一个又一个的笑料。”

  毛主席点了点头:“小强啊,这个我们可以稍后开会讨论一下,我个人是同意的。”

  见到主席没意见,小强想了想,又继续说:“主席,其实我还有个事情……去年我们国家表彰了不少劳动模范,后来人民日报对其中一些劳模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但是里面大篇幅的描写了这些劳模抛家舍业为了工作付出健康,在我看过初稿后,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删改,减少了对于‘付出健康’、‘为大家抛小家’的描写,而更多提到了国家对于他们付出的认可,后来文化界就有一些人对我明确表示了不满,一些编辑还把电话打到我这里来,认为我是乱指挥,说我是资本主义思想,只谈报酬不谈付出。”说到这里,连小强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毛主席点了点头:“哦,这个事情啊,当时开会的时候的确有人向我提到过了……这些人的想法可以理解嘛,我也和他们讲过,小强你在舆论引导和文化方面的才能是非常超前的,不管大家理不理解,只要是你小强在宣传方面提出来的问题,大家就要予以支持。”

  小强尴尬的笑了笑,接着说:“其实,我当然知道这些宣传都是正面的,但是我认为如果只是盯着抛家舍业,付出健康这些地方大着笔墨,会给大家带来一个奇怪的观念:想爱国,就要家破人亡,想爱国,就要付出健康,这样的宣传是有问题的,这并不是我借题发挥,也并不是我不希望宣传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总把宣传的侧重点放在这里,为什么我们的劳模就不能阖家欢乐呢?为什么我们的劳模就不能身体健康呢?我们不应该鼓励为了工作损伤身体健康,也不该鼓励为了工作抛弃家庭,不然以后谁还敢做劳模?而且那些审核劳模资格的人,会不会也把是不是妻离子散,是不是身体残缺当做审核条件?所以我才对这些文章进行了删改,改变了文章的侧重点。”

  毛主席起身拍了拍了小强的肩膀:“小强啊,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你说的对,而且做的也很好,没有完全否定这些劳模的付出,但是也提出了不鼓励这种行为……其实啊,自从你来了这边,我和总理也在你的影响下,渐渐的将作息调整了过来,也开始劳逸结合了,而且之前我在会议上,也多次提出过这个事情,就像小强你之前反复提出的那句我说过的话一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本钱都没了,那还创造什么价值呀!而且现在中国有了小强你,这各行各业的待遇也好起来了,什么奶粉蛋白粉,饼干维生素,国家也都给各个研发和生产单位配发下去了嘛,并且严格的规定了工作时间,我们可不能让大家透支着身体健康来搞国家建设啊。”

  见到自己的秘密被小强戳破了,主席装出生气的样子:“好嘛,小强,你什么时候还学会搞情报工作了?我等下得去问问,是谁嘴巴这么松,把我和总理的事情都讲出去了。”

  听到李银桥的话,小强也笑着说:“李银桥同志,还是你有办法啊,我支持你这么干,以后这奶粉啥的,我拿回来就不经过主席手了,直接给你,你觉得啥时候合适,就给主席冲一杯,哈哈。”

  听到小强和李银桥的谈话,毛主席也忍不住摇着头笑了笑,等到李银桥出去添水,毛主席才又小声的对小强说:“小强啊,如果不是这些年国家经济好起来了,这牛奶,我是真的不敢喝啊,每次我端起杯子,就想到我们国家还有多少人民吃不上饱饭,住不上暖屋……这奶怎么好下咽呢。”

  小强叹了口气:“主席,这路总是要一步一步走嘛,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做的很好了,毫不夸张的说,现在我们国家的成就,就算是后世的2019年,也是很多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就拿朝鲜说,他们的口号到现在,也依旧是‘让每个朝鲜人吃上米饭喝上肉汤’,足可以见到,这种程度的生活,在朝鲜很多人看来,都是达不到的……而朝鲜在后世虽然被大家嘲讽,但是纵观国际上,有太多的国家还比不上朝鲜呢!再看看我们国家现在,虽然做不到人人吃米饭喝肉汤,但是至少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已经将中国从一个贫穷饥饿文盲遍地的国家,变成能够普及义务教育,做到只要能通车的地方,就基本消除饥饿;而城市的居民,也基本不再为饥饿而烦恼了,这样的进步已经非常快了——毕竟我们才建国9年的时间,有些事情,是欲速则不达的。”

  

第1067章 关于人才(3)

  小强连忙摆手:“主席,您也别问了,这个事情我猜都能猜出来了,就说这鱼肝油,我带回来的一瓶是100粒,按照一天一粒的速度,这瓶您早就该吃得所剩无几了,但是现在您看看,这还剩下半瓶呢!至于那牛奶就更不要说了……”

  这个时候李银桥敲了敲门,走进来添水,见到小强说主席不注意身体健康,连忙辩解道:“曹秘书,这次您可真的说错喽,俺是主席的警卫员,俺每天都看着主席呢,这鱼肝油还有维生素,主席可是每天都吃呢——就算俺没盯着,不是还有主席的医生在盯着吗?要说曹秘书您带回来的药可好使嘞,前几天主席还说,吃了这些药物,每天睡得好,精力也好呢——还有曹秘书您带回来的那个奶粉,有时候主席工作晚了,俺不用别人说,就帮主席冲一杯呢……俺都想好了,这奶粉只要冲好了,主席也就不好不喝了,这大半夜的也不能给别人呀,最后主席只能自己喝了。”

  “而且。”小强继续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国家选拔的劳模,还是工厂选拔的劳模,我认为都应该给与物质或者金钱的奖励,而且奖励要相对丰厚一些,我的父亲以前就是工厂的主任,几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他就回忆说,那个时候大家工作真的很拼命,为了当上厂劳模,大家中午饭都不吃,结果很多人都饿出了胃病……结果除了奖状外,就是一条毛巾或者一个茶缸作为奖励,这些东西连一盒胃药都换不回来……所以我才一直反对这种透支健康的劳动方式,同时也建议,对于劳模的奖励应该增加,不能让这些为了新中国建设付出一生的人,老了以后,流血又流泪。”

  毛主席点了点头,再次认同了小强的提议。

  见到主席支持自己的想法,小强终于露出了笑容:“不过,主席,您和总理也不能总是盯着别人,不管自己啊,我看我上次带回来的维生素和鱼肝油,您就没怎么动过,还有之前说好的每天一杯牛奶,您和总理也没有坚持下去。”

  眼瞧着到了中午,小强就和主席一起来到了食堂。

  建国九年的时间了,中南海的食堂里菜式也多了起来——荤菜每天还是只有三种,但是素菜却增加到了5种。

  见到主席来了,其他也来食堂吃饭的人纷纷起身和主席以及曹小强打招呼,小强也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合,在打过招呼后就走到了打饭口,看着今天的菜单。

  “小强啊,你好久都没来中南海的食堂了吧。”主席拍了怕小强的肩膀:“平时你要么就是在中宣部那边,要么就是出差,还记得上次在这里吃饭是什么时候吗?”

  小强回忆了一下,好像真的有大半年的时间没来中南海食堂吃饭了,他笑着开口说:“主席,咱们食堂的菜又多了一些啊……今天的肉菜是红烧肉、烧鸡翅、还有炸带鱼;素菜也有蒜蓉茄子,烧豆角,小葱拌豆腐,韭菜香干和炒白菜,真是看着哪个都想吃呀。”

  毛主席指了指这菜单上的几个菜:“小强啊,你别看这菜的样式多,不少可都是你带回来的哦,比如这烧鸡翅,其实就是你带回来的鸡翅罐头,咱们食堂的同志加了点调料重新热了一下,就是鸡翅根喽,还有这炸带鱼,就是上个月,苏联人拿来抵债的50万吨刀鱼,其中分到了北京五万吨,咱们中南海也采购了一些……还有这个韭菜香干,也是小强你带回来的香干罐头……还有,那边的紫菜蛋花汤,也是你小强带回来的汤包,在咱们食堂可是最受欢迎了,你看看,咱们吃饭的同志桌上,哪个人面前不摆着一碗啊,你说,咱们中南海食堂的菜,是不是一多半都是你小强的功劳啊。”

  “嘿嘿,主席,其实这些东西,通过咱们自己的双手,早晚也是会搬到饭桌上的,我只不过是加快了这个进程罢了……那我今天就尝尝我带来的菜。”说着,小强点了红烧肉、烧鸡翅和炸带鱼,以及韭菜香干和烧豆角以及蒜蓉茄子,最后还给自己和主席各盛了一碗汤。

  中南海的饭菜出于避免浪费和价格的原因,所以一份并不多,小强虽然点了六道菜,但是比起后世十几元一份的快餐其实也差不了太多,在和主席落座后,小强先夹起来一块鸡翅,送进了嘴里。

  “怎么样呀,小强,吃着你自己带回来的鸡翅,好吃吗?”主席笑眯眯的看着小强。

  “嗯……”小强支吾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说——其实要说中南海大厨的手艺,那是真没的说,只可惜这鸡翅的原材料来自后世解放军的红烧鸡翅罐头,而那个罐头是出了名的口感不太好——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的考虑,红烧鸡翅罐头将里面的鸡翅烧得极烂,甚至连骨头都几乎是入口即化的松软,虽然经过了大厨的加工味道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对于小强这个来自后世的人来说,口感还是差了一些。

  “怎么,不合你小强的口味吗?”毛主席注意到小强的表情有些纠结,笑着说:“小强啊,你的口味可是够刁的啦,要知道,这个红烧鸡翅可是食堂里数一数二的硬菜,如果不是我们今天来得早啊,换做平时,是早就要被抢光了的。”

  主席此言不虚,就在小强和主席落座的这段时间,售价3毛钱一份的红烧鸡翅已经被来得早的同志们抢光了,不少人就点了一碗米饭一份红烧鸡翅,落座后就把带着汤汁的红烧鸡翅整个倒在饭上,随即就大快朵颐起自己面前的这份“鸡翅盖饭”来。

  看到其他同志那么喜欢这种在自己看来有些难以下咽的鸡翅,小强忍不住感叹,虽然建国这么久了,但是吃肉的问题还是任重道远啊。

  这个时候,主席也夹起一块鸡翅,送进了嘴里:“小强啊,你可能不觉得这个鸡翅有多好吃,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可是好吃的不得了呢。”

  这个时候,小强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主席,我们这边的荤菜如果当天吃不完,是倒掉还是冻起来?”

  毛主席略微有些惊讶:“倒掉?为什么要倒掉啊,放到冰箱里就好了嘛,有些同志会上晚班,到了晚上,食堂的同志再拿出来加热一下,不就又是一顿饭了吗?”

  “呃……这样……也好吧。”小强没想到这种在后世堪称食堂经典操作的做法,在中南海的食堂居然不存在,但是片刻后,小强又释然了——也许,这就是第一代领导人吧?

  小强以前有个东北来的大学同学,给自己讲过一个故事,那时候是国家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周总理视察哈尔滨,晚饭就在当地有名的三八饭店就餐,当时为了招待总理,饭店的领导特意安排了同志去冷库里找来了冻虾和各种肉,但是当总理落座后,看到这一桌即使放在今天也算得上丰盛的菜时,却非常生气,命令把菜全部撤下去,冻起来,留给外宾吃,而自己最后只吃了米饭和素菜。

  想到这里,小强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先和主席打了个招呼后,就起身叫来了负责食堂的同志说:“如果咱们当天做好的熟食,尽量放在冰箱里不能超过24小时,即使是冷冻也不行……一定要尽快吃完。”

  食堂的同志看了看毛主席,又看了看小强,连连点头:“这位同志说的是嘞,咱们食堂虽然有好多大冰柜大冰箱,但是我们都有接受过培训,这食物放在冰箱里,不能超过24小时,我们都记者嘞。”

  小强见自己的嘱咐有些多余了,尴尬的笑了一下:“那就好……对了,这批冰箱冰柜用的还好吧?”

  “好着呢。”一听到冰箱和冰柜,这个同志就兴奋了起来:“咱们中南海的食堂,最早的时候用的是苏联人的冰柜,就那么一台,一插电就嗡嗡响,就好像有个坦克车在房间里来回跑似的,后来换成咱国产的,哎,这不但噪音小太多了,制冷的速度还快,而且三台冰柜加一起,耗电量都没苏联货高,要不怎么说还是咱国家的科学家厉害呢,这造出来的冰柜都比苏联人的好!”

  

第1068章 布鲁塞尔世博会

  小强笑着点了点头,等这个同志回后厨忙活去了,就转过身和主席说:“主席,这次我回来又带了不少很便宜的家电——哎,那边的库存实在是太多了,就拿这冰箱来说,到现在,库存还上百万台呢!我这次都一口气定了下来,那边也给我们打了折,我算了一下,如果出口一半的话,这赚回来的利润就足够再采购这样的一批冰箱了,而剩下的一半,就等于是白送给咱们了!”

  听到小强这么说,毛主席也笑了:“是呀,不过咱们国家的家电走出去的速度还是太慢了……所以今年在比利时举办的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咱们国家就第一次参加了。”

  “比利时的世博会?”想到这个,小强猛地一拍脑袋:“哎呀,我都忘记了……主席,我记得这个世博会的事情是去年提出来的,当时我们还开会讨论过……结果我这半年有点忙,居然差点忘记还有这么一个世博会了。”

  毛主席笑着说:“这也怪不得小强你呀,毕竟小强你现在两边跑,又要出差又要忙仲宣部的事情……这世博会相较来说,就是小事了嘛……尤其是前段时间,这世博会刚开的时候,你又不在国内,自然没什么印象嘛。”

  小强叹了口气:“哎,没有能看到这次世博会的开幕仪式也是一个小遗憾啊……这可是咱们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虽然在清朝的时候我们国家也有参加过,但是这次的意义可是更为重大——这是中国第一次拿出来领先世界的技术去才加世博会,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只能用传统工艺的产品来参加世博会。”

  原来,这世博会的起源是中世纪欧洲商人定期的市集,市集起初只涉及经济贸易。到19世纪,商界在欧洲地位提升,市集的规模渐渐扩大,商品交易的种类和参与的人员愈来愈多,影响范围愈来愈大,从经济到生活艺术到生活理想哲学……到19世纪20年代,这种具规模的大型市集便成为博览会,而这最早的现代博览会是由英国在1851年举办的,当时的主题是“万国工业”,随后这种世博会每隔几年就会举办一次——当然,主办方除了美国之外,基本就是欧洲各国。

  而历史上,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应该始于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获悉后,深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很快命人精选了12包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紧急用船运到伦敦,赶赴世博会参展,托运往英国终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1873年,中国清朝政府第一次以官方的名义组织并派代表出席了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第一次由官方组织参展世博会的事务是由洋人经办的。

  1873年,清政府授权中国海关负责参加博览会事宜,当年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由英国人赫德担任,他于当年委派广州海关副税务司包腊代表中国参加维也纳世博会。

  到了1876年,中国派出了中国人代表参展美国费城世博会。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的是费城世界博览会。当时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个有智、有勇、有谋、有骨气的中国人,但淹没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李圭写了一本书叫《环游地球新录》,记录了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虽然他是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但毕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界博览会。

  此后,中国陆续参加了多届世博会。通过世博会展现自我,走向世界,发现世界。

  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为国争光,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另外一个说法是,贵州茅台酒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荣获金奖。茅台酒在展出的过程中,通过“酒香为媒”的轰动效应,成为世博会上的明星,直接由高级评审委员会授予荣誉勋章金奖。

  而这备受欢迎的世博会的举办本应一直持续下去,但是在1939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世博会的举办就被这次战争打断了;二战结束后,世界恢复了和平,在世界经济渐渐开始恢复起色后,举办新一届世博会的想法重新成为话题。在希望和平进步的氛围中,比利时率先以恢复举办世博会为由头,打破世界的沉寂和凝重。作为管理世博会的国际组织,国际展览局备感欣喜,因为距离上一次世界博览会,确实是已经过去太久了。

  而在得到比利时的邀请后,中国方面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扩大中国影响力的机会——这一届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而中国方面也分别针对这次世博会的三个主题开会进行了讨论。

  “这次比利时的世博会,主题既然是科学、文明和人,那么我们肯定要在科学技术上拿出来一些东西了。”作为刚成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人的聂荣臻先开口发言:“我看,太过于先进的东西还是先不要拿出来了,太大的东西运输过去也很麻烦,比如咱们国家现在的那些精密仪器,虽然符合‘科技’这一点,但是一旦展出出去,肯定会引起西方国家和苏联的警觉,所以我建议,我们还是按照目前出口到欧洲的商品来进行科技方面的展示吧。”

  小强点了点头:“是的,我看,除了电视机、使用磁带的录音机,以及照相机之外,我们还可以展示我们的汽车,甚至包括仿制的本田CG125摩托车。”

  “摩托车吗?”周总理很感兴趣:“小强,你说的这个本田摩托车,就是之前你采购回来那个摩托车厂生产的那个摩托车吧?”

  “是的。”小强说:“之前我们国家已经生产了来自后世南昌长江机械工业公司的长江CJ750摩托车(也就是所谓的侉子摩托车),但是我看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而CG125的性能非常适合当前国际的形式。”

  说着,小强就在电脑里调出来本田CG125的资料,通过投影仪展示给了大家。

  “CG125是本田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专门为发展中国家设计的车型。当时本田高层经过调研发现,发展中国家对通勤用的摩托车需求量非常大,但使用环境非常恶劣,车手根本没有保养的概念,车子会被一直骑到不能动为止,随后本田内部经过讨论,确定了使用易维护的顶杆发动机的形式研发一种新的摩托车。1974年开发团队得到新车研发任务,要求这款车能够大规模廉价生产,并且极端耐用。1976年CG125研发成功,正式投入生产,CG125最初只在日本生产,80年代初曾整车进口到国内,被称为“白金一代”。后来该款摩托车开始在台湾地区和韩国进行组装,后来国内也开始生产了这款摩托车。可以说,当时本田高层的策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CG125这款摩托车真的是太皮实了,不管你路况多糟糕,不管你是不是有包养,也不管你上面载多重的东西,只要你敢开,它就敢跑!后来国内许多厂家都开始仿造CG125,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型号;而现在国际上的形式,和历史上70年代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差不多,都是刚刚从二战的废墟中慢慢恢复,我们国家之前的CJ750摩托车已经出口到了东欧,甚至东德的正府还采购了数百辆作为军警执勤使用;所以我们应该再接再厉,把我们国家生产的CG125也通过这次博览会的机会推向世界!”

  聂荣臻笑着说:“小强啊,你知道吗,之前咱们国家出口CJ750的时候,那些东欧国家的很多老百姓,都给咱们中国取了个名字,叫‘摩托车大国’,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咱们国家的摩托车性能好,这直接把他们本国的摩托车行业打得一败涂地;这回咱们国家的CG125,看来又要继续扞卫这‘摩托车大国’的金字招牌了。”

  “要我说,这摩托车大国不算什么。”小强摆了摆手:“以后我们要成为‘制造大国’,‘科技大国’,‘文化大国’。”

  “好啊,小强,有你在,我看这些头衔,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喽。”毛主席笑着说。

  

第1069章 拿出什么文化产品?

  小强继续说:“其实除了摩托车之外,我们还可以将我们国家生产的摄像机也通过世博会这个平台公布出去。”说着,小强迟疑了一下,开口说:“历史上,在1959年,尼克松和赫鲁晓夫曾经在一个展会上针对‘如何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题进行了一次辩论,当时尼克松傲慢的向赫鲁晓夫展示了美国的最新技术——电子摄像机,当时美国电视记者拿着这种刚刚研制成功的电子摄像机对赫鲁晓夫和尼克松进行了拍摄,几分钟后,电视就播放了他们这次着名的“厨房辩论”的录像,这也让赫鲁晓夫很是惊讶,同时也成了美国人向世界炫耀其技术领先苏联的一个证据——但是其实美国人在一年后推出来的这种电子摄像机所使用的技术比起我们国家现在生产的磁带摄像机而言也是极为落后的,既不能剪辑,也不能更改,只能够以‘直播’的方式来放映,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接下来的比利时世博会上直接推出我们的摄像机,一举击溃美国人引以为傲的电子摄像机,让他们一年后也不好意思拿出来这种落后的玩意儿来耀武扬威。”

  “新的摩托车,还有新的家用电器,以及磁带录音机和摄影机……小强啊,你这是要在民用市场上全面发力咯。”周总理笑呵呵的对小强说:“这回你就不怕赫鲁晓夫被我们的技术吓到吗?”

  “这种轻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根本对苏联造不成什么威胁吧。”小强耸了耸肩:“在后世,美国可是一直紧盯着日本,生怕他们哪天突然拥有了摆脱自己控制的能力,但是就算如此,人家美国人对于日本的电子产业也没有一刀切的反对呀?其原因还不是在于,日本根本没有自主研发武器的能力——或者说,日本研发武器的能力被美国牢牢控制住了,缺乏配套的重工业,就算你日本人开挂能全自主生产武器,但是生产出来的武器和美国人有代差,质量也未必牢靠,本土还有美国的驻军,所以就算美国的武器上有日本人的芯片又如何呢?甚至美国人依赖你日本的芯片又能怎么样,你敢拿这个威胁美国人吗?信不信人家换上本土产的差一点的芯片照样灭你日本?同样的,我们现在只不过是搞了一些轻工产品和光学产品罢了,靠冰箱电视能打败苏联吗?而且一旦翻脸,苏联人上哪里找又便宜质量又好的轻工产品?要我说,只要这赫鲁晓夫没有患上失心疯,苏联人是不会介意我们这种为共产国际赚面子的做法的。”

  “小强啊,我看你的胆子也是练出来了,现在苏联人都不放在眼里咯。”聂荣臻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大家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声许久都不散去。

首节上一节364/4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