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来自未来 第242节

“嗯,行。”王婶拎起了沉甸甸的口袋:“那曲姐,我就先回去了。”

“好的,走吧。”曲主任目送着王婶离开后,转过身继续写起了报告。

居委会离家并不远,很快,王婶就走回到了自己家的筒子楼,回到家里还没坐下,王婶就打开了装着抚恤品的布口袋,拿出了一罐肉罐头和水果罐头,那绿皮的水果罐头上印着粗大的黑体字:黄桃罐头、红烧猪肉罐头;她拿着这两罐罐头走出了家门,蹬蹬蹬的上了楼。

“哎,王婶,你这是什么意思?”三楼的王秀芹看到拿着两罐罐头的王婶站在自己家门口,愣了一下。

“秀芹,这两罐罐头给你。”王婶不由分说,就把手上的罐头塞给了王秀芹。

“这是干什么啊,这是政府发给你的抚恤品,我咋好拿呢。”王秀芹连忙说。

“看你说的。”王婶装出了一副生气的样子:“你家当家的走的早,你又没工作,现在小儿子还在长身体,大家街坊邻居的,我没有的话没办法,现在有好吃的,怎么样也要给你送点来。”

“那……那太不好意思了,这罐头太稀罕了,我,我不好意……”

“说啥不好意思啊,大家都是好街坊好邻居。”王婶嗔怪着说:“你就拿着吧,我家二儿子要回来了,我得给他做饭去了。”说着,王婶不由分说的转身带上了门。

房间安静了下来,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满了整个房间,也照在王秀芹的身上,那是让人倍感温暖的阳光。

第656章 壁垒带来的绝望(1)

在中南海忙了一天后,小强坐着车顶着夜色回了家——此时的中国虽然已经快进入夏令时了,太阳落山也比之前要晚了很多,但是对于小强来说,在中南海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了起来,毕竟党政军几乎都需要小强这个未来人来给大家上上课,说一下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加之小强这个二货又有个拉开话匣子收不住的毛病,平时还好,尤其是每次491内部开会的时候,只要让小强可以放心没有顾忌的讲话时,他就会事无巨细的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这样一来,往往大家回过神来,天都黑了,不过尽管如此,但是其他的同志还都是喜欢听小强讲话,觉得他讲的道理让人一听就懂,而且还喜欢穿插小故事小笑话,借古讽今或者说一些其他国家的犯二的事情,在大家哈哈一笑的同时也警示了自己的一些行为。所以这样一来,小强在419小组内部开会时讲话的次数又多了起来,而今天,小强刚结束了一次军队的内部会议,由于大家实在是聊得尽兴,最后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了,结果各个司令和主席总理以及小强一起在会议室吃起了泡面,简单的糊弄了一顿晚餐后又足足聊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天色实在是太晚了,几个老帅才恋恋不舍的放过了小强,让他回家。

“首长,今天您比平时下班晚多了。”刘振一边开着车,一边说:“您看,现在都九点多了,有些第二天上班的人家估计早就睡着了。”

“是啊,今天大家开会开的高兴,就多聊了一会。”小强也乐呵呵借着车内的灯翻看着手上的文件。

“首长,我不太会说话,但是我觉得,您特别有本事。”刘振腼腆的从后视镜里看了一下低着头看文件的小强:“您天天都能见到主席和总理,还有各个老总,和老总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您看我也经常出入中南海,但是像首长您这个级别的官员,都没您这么年轻……那天我警卫团的老马还看到了我时还说,他都特别崇拜首长,觉得首长懂得特别多……”

“嘿嘿,还好。”小强笑了笑。“就是看的书比较杂,想的东西多一些罢了——还有的,就是一颗爱国的心,嗯,一颗真正爱国的心。”

“首长,我平时就想,您看我小的时候过的日子那叫一个苦,现在呢,我觉得啥都特别好,每天都能看到新鲜的东西,听到新鲜的事情,您说这不就是咱共产党给大家带来的吗?每次一想到咱们党内有首长这样的有本事的好人在辛辛苦苦的为百姓们服务,我就觉得特别放心,做啥事都特别有干劲,感觉以后会一天比一天好,永远都会这么好下去,让那些见不得咱们好的外国的大鼻子们气死。”

“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小强点了点头。“我们的中国,以后在各个方面,都会成为世界第一的。”

小强这番话说的底气十足,而且他也相信一定会如此,当然,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些人就未必会这么想了。

此时此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克西德公司的技术研发小组内,近百名航空工业的技术科研人员正在加班加点的进行着研究,这一年多来,他们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伴随着加班,开会,很多人的假期都被强制取消了,甚至有些技术人员已经好久都没有回到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了。

在洛克西德公司的会议室里,年纪约莫五十余岁的里昂教授正通过放映机给自己的同僚们讲解他的一些研究结果,伴随着放映机切换幻灯片的“咔哒”声,里昂用他那英式的英语缓慢的讲解道:“先生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飞机,是我们那些英勇的小伙子们在在朝鲜战场中,拍摄下来的红色邪恶国家的飞机——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这种飞机被苏联人称呼为米格-15型喷气式战斗机。”

此时屏幕上打出了一份黑白的照片,上面显示的是一架正在俯冲射击的歼5战斗机,虽然这个时期的照片成像效果比较差,但是歼五的大体样式和气动布局还是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的,尤其是机翼上的八一标志,还有机头的机载武器,即使是黑白的胶片,也透露出令人瑟瑟发抖的寒意。

“我们再看一下这个图片。”说着,里昂教授切换了一张幻灯片,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张根据战时照片测绘的歼5飞机三视图,不得不佩服美国的这些航空专家,虽然只是简单的外形结构图,但是他们居然仅仅是凭借照片,就已经将这后世的歼5外形绘制得有模有样了。

“我们能够看到,这架飞机的设计布局很巧妙,她的机身很长,机翼边缘很宽,机翼的后掠角也非常的独特,每个机翼上还有三个翼刀,可以有效的限制沿翼展方向的气流,改善副翼的性能……根据我们从中国回来的小伙子们描述来看,这种飞机的性能非常棒,她的巡航高度至少也要有7500米以上,而且飞行速度已经相当接近音速,实际上,最近我们的战损报告指出,我们的轰炸机在朝鲜战场上几乎都是被这种米格-15型喷气式战斗机击落的,而且这种飞机的性能已经远远的超越了我们目前服役的F-86战斗机,如果是同样数量的F-86和这种苏联飞机编队作战的话,没有丝毫意外,我们的F-86将会遭遇到完败。”

这个时候,会议室里四下传来了一阵阵小声的议论,里昂没有在意,他摆了摆手:“先生们,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是的,我们还有F-100,超佩刀,那的确是不错的飞机,她可以在平飞中达到超音速,和她相比,这种苏联飞机似乎占不到什么便宜,不过那些红色的疯子们可不会满足这种飞机。”说着,里昂又切换了一张幻灯片。这次出现在屏幕上的是歼6飞机,不过对比刚才的歼5战斗机,这张歼6战斗机的照片显得模糊了很多,看起来这张照片似乎是从地面上仰角拍摄的,而且隐隐约约能够看到机翼上挂载的霹雳-8导弹。

“这是苏联人的新式战斗机,目前我们没有获得这种喷气式战斗机的详细资料,甚至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我们只能够根据之前在中国台湾海域以及朝鲜战场上获得的一些信息来推断这种飞机的性能绝对超过了我们的F-100战斗机,她可以很轻松的达到超音速飞行,而且还搭载了一种极为恐怖的武器。”说着,里昂切换到了一张局部放大的照片:“先生们,大家来看一下这个地方——是的,在这个战斗机的机翼下部挂载着这样的一种类似火箭弹一样的武器,这个和我们正在研发的空对空导弹理念完全一样,但是让我们恐怖的是,这个苏联人制造的小玩意一旦发射出去,就可以极为轻松的追踪空中的任何目标的——是的,比起我们正在研制的导弹来说,苏联人的产品可以追踪高空高速的飞行目标,甚至是我们的F-100,我们的战斗机驾驶员一旦被这导弹盯上的话,就算做出很多复杂的规避动作也是于事无补的,根据我们幸存下来的飞行员以及地面观察员报告,苏联人的这种导弹的射程至少有十公里,甚至可能更远,而这样恐怖的东西,苏联人的战斗机一架就可以搭载至少2枚,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机动性等性能方面的因素上,苏联人的战斗机就可以在极远的距离使用这种武器击毁我们至少两架迎战的战斗机,然后大摇大摆的离开……而我们非但没有任何防御的手段,就算是同类型的导弹研制,也才算是刚刚摸到一点头脑,至于十公里的射程,更是连想都不敢想。”

里昂教授的话音还未落,会议室里就像炸了锅一样乱成了一团,科研人员互相交头接耳,脸上都充满着疑惑。

“教授先生,这种飞机和导弹,苏联人服役了多久?”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技术人员举起手提出了问题。

“据我所指,这种东西至少在1950年左右就已经在苏联服役了。”

“这不可能!”里昂教授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又爆发了更巨大的嘈杂声,刚刚那个提问的技术人员脸涨的通红,一副在听天方夜谭的样子:“苏联人的科技不可能进步得这么快,这简直是在跳跃式发展……”

“1950年,当中国军队进攻台湾时,我们的舰队就曾经遭遇过这种飞机。”里昂教授翻开了手上的资料:“我们的芝加哥号军舰完整的拍摄下了这种战斗机像我们海军炫耀式的飞行表演,先生们,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国人都已经有了这种飞机,那么只能说,苏联人可能在更早之间,就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这种飞机了。”

第657章 壁垒带来的绝望(2)

整个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是的,里昂教授的话没错,1950年,中国空军就已经装备了这种飞机,那么苏联人装备这种飞机的时间只可能会更早。会议室内的科研专家互相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先生们,更让人绝望的事情在后面。”里昂教授无奈的切换到了下一组幻灯片:“我曾经考虑过要不要放映下面这组幻灯片,但是军方表示还是要把详细的情况告知给大家的……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片。”说着,投影布上的照片被切换了,一架样式极为独特的战斗机(歼7)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这是在朝鲜战场早期出现的战斗机,不过被我们的士兵拍摄下来时,战争已经快接近了尾声——根据我们的情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分析,这种飞机的气动布局可谓非常的独特,我们能够看到,这种飞机的前翼非常巨大,呈现出巨大的三角形,配合那漂亮的尾翼,这种设计可以有效的增加飞机的飞行速度——实际上,这种飞机的最高飞行速度已经超越了2马赫。”

“HOLY SHIT……”一个坐在最前面的技术人员爆了句粗口:“这帮该死的苏联人,他们简直是疯了!”

“不仅如此,大家都知道,我们在设计下一款战斗机时,曾经设想过搭载在飞机上的独立雷达装置。”里昂教授仿佛是迫不及待的要给自己的这些技术同僚一记当头棒喝一般:“大家设想过,但飞机上安装机载的小型雷达,可以使得战斗机能够在较远的距离发现敌机,甚至可以配合一些特殊的武器进行对敌的打击——可笑的时,这些对于我们来说还存在于设想的武器,现在已经被苏联人实实在在的制造出来了——在朝鲜战场上,我们的空军编队在面对红色国家的这种战斗机时,几乎就像是只瑟瑟发抖的火鸡一样,简直就是闭着眼睛在等着屠杀——大家都知道,现代战争中夺取制空权的重要性,而夺取制空权,实际上就是飞机之间的战斗,但是现在,此时此刻,一旦再爆发战争,那么我们的最先进的战斗机,甚至还没有看到敌人的时候,就会损失殆尽,接下来,那些该死的苏联人甚至可以驾驶着螺旋桨飞机肆意的在空中耻笑着我们,将无数的炸弹扔到我们头顶上——是的,失去制空权后,战争将会变成一面倒,到时候退守都变成了奢侈的事情,我们每天都会面临着苏联人的钢铁暴雨,而我们,却无法反击。”

里昂教授的这一席话让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对于这些科研人员来说,没有什么事请比刚才的那些幻灯片更让他们绝望的了——是的,不要说最后放出的那种带着雷达的战斗机,就算是前面的那些战斗机,对于这些技术人员来说,都有着几乎无法逾越的技术壁垒,而最后出现的那种带着机载雷达,可以挂载导弹的超音速战斗机,简直就像是钉在吸血鬼心脏上的木杵一样,让他们几乎都喘不上起来。

“这群苏联人的科技什么时候达到这样的地步了。”一名犹太裔的美国技术人员摇着头喃喃自语着:“天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几乎不敢相信……”

“他们一定在航空方面花了大笔的钱,我们应该让军方向国会提议,增加预算……”另一位技术人员下意识的说。

“大家认为苏联人超越我们的,只有航空工业方面吗?”一直坐在一旁闷不做声的一名空军上校突然开口说道:“苏联人的电子管可以做到比一根铅笔头大不了多少,而且成本极为低廉,这使得那些苏联人的电子设备、雷达、计算机……性能都会得到极大地提升,而体积会缩小很多,换句话说,如果是同样的空间,我们的飞机即使装上了雷达,其性能也比苏联人差太多。”

会议室又一次安静了下来,那些技术人员脸上挂满了绝望的表情,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个等待着死刑的犯人一样,有的人嘴巴动了动,最后还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不。

“不止如此,从我们在战场上拣到的苏联人的枪械上也能看出,那些苏联人枪械的质量和做工比起我们真是强大太多了,毫不夸张的说,苏联人普通士兵使用的步枪,其火力的压制能力和杀伤力就已经超越了我们最好的枪械,而他们的轻重机枪就像是一个患了狂躁症晚期的病人一样充满着威胁……这还不论他们的防弹衣和堪称完美的单兵装具,他们带来的那种恐怖是你们这些安逸的坐在后方喝着咖啡画图纸的技术人员无法感受到的——最恐怖的是,不仅仅是这些,他们的坦克、装甲车、军舰……苏联人的科技几乎是从各个方面都把我们的国家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是的,甚至连中国人装备的武器都已经超越了我们太多,而苏联的王牌部队到底是什么样的装备,对不起,我真的不敢想象。”

在场的技术人员面面相觑着,他们从这个上校的脸上和描述中能够感受到那种恐惧——这种恐惧是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无法描述和感受到的,那代表着无助和绝望,就像是一名穿着铠甲的骑士却要面对朝自己冲来的坦克海一样无助和绝望,那是由科技碾压带来的、彻彻底底的无助、绝望。

“无论如何,既然那些该死的苏联人能够弄出这些东西,我们也是可以的。”一名技术人员小声的说:“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尝试着弄来一些苏联人的武器,哪怕是一件两件的零件也好。”

这个技术人员的声音越来越小,很快,整个会议室再次陷入了沉寂,在他们眼中,昔日那让他们倍感骄傲的不落的星条旗,此时似乎已经被野蛮的撕扯了下来,扔在了泥潭里,然后被一只巨大的熊爪狠狠的踩进了烂泥里。

但是,他们现在却无能为力,这不仅是技术方面,还有的是来自国会的重重阻力——疯狂的麦卡锡前不久才刚刚结束了一次针对科研部门的大审查,偏执的他认为苏联人的武器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其原因一定是有科研部门的间谍参与其中,这个疯狂的老愤青以此为由逮捕了数名航空以及动力方面的技术人员进行审讯,甚至还关押和驱离了一些明确表现“同情共产主义”或者“具有典型共产主义分子倾向”的技术人员,一时间美国的各个科研部门可谓鸡飞狗跳,但是却又无力反抗——摆在白宫总统桌上的文件已经证明,在美国军队,技术部门存在了大量的苏联间谍(这还要拜小强从后世带回来的资料所赐)。麦卡锡以此为阶梯,一步一步的巩固着自己的权利和位置,并且毫无忌惮的对国会和军方开始了指手画脚。

是的,那些小强带回来的苏联间谍文件,通过一些隐秘的方式,被送到了麦卡锡面前,这些东西都成为了他的资本,使得历史上将美国折磨得够呛的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更加的惨烈和严重,麦卡锡的每一次“战果”都成为了那些右翼团体和分子的强心剂和兴奋剂,甚至许多原本中立的人,在看到那些苏联间谍被麦卡锡从政府和军方揪出来的时候,也渐渐开始倾向了麦卡锡这边,许多中立的报纸媒体也开始发文支持麦卡锡继续清查政府和军方以及科研部门,找出那些来自红色国家的间谍。

整个美国已经开始渐渐的陷入了疯狂,而在白宫的杜鲁门和艾奇逊,则在这场疯狂的派对中被冲击的摇摇欲坠。

“哈里,很快就要到7月份了。”艾奇逊浅浅的酌了一口咖啡,叹了口气。“我们答应过中国,同意暂时由我们双方共通管辖琉球群岛,一周之后,中国的一些政府官员就要抵达琉球进行一些早期工作了。”

“我知道你在意的是什么。”杜鲁门走到白宫的落地窗前:“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宣传这件事情的话,很可能会招致美国公民们的反对——现在的舆论很不好,美国人似乎已经把麦卡锡当做救世主一般,在他们眼中,麦卡锡简直就是耶稣一样,不断的一个接一个的从政府和军队里揪出苏联人的间谍,然后把一份份确凿的证据刊登在报纸上,即使是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家伙还是有些能耐的。”

“他也就仅限于此了。”艾奇逊摇了摇头:“他对抗苏联的想法没有错,但是现在我们应该多多拉拢中国,来获得一些苏联人的技术,同时分离苏联和中国的关系——但是麦卡锡却总是跳出来反对,我们的进展实在是太缓慢了。”

“不要理睬他。”杜鲁门果断的说:“琉球交接的事情不要耽误,这是我们和中国外交上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我们要尽量展现我们的诚意,至于美国国内的舆论,我们可以冷处理,尽量不要对内宣传这些事情——如果有哪些不开眼的主编乱讲话的话,我想我们不介意让他出远门去渡过个漫长假期。

第658章 抵琉球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年轻的船员余铭浩正安静的坐在舷号516的九江舰驾驶室里读着巴金的《海行的日出》。这本书是上一任舰长林遵将军送给他的,身为053H型导弹护卫舰的首舰的九江舰是一艘参加过解放台湾的火力支援舰,安装在其舯部和尾部的50管火箭炮系统在解放台湾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因为新中国海军发展的太快,这样一艘在这个时代堪称顶级军舰的火力支援舰现在在中国海军的大型军舰中已经是属于等级比较低的存在了,原舰长林遵将军在小强采购的第二批军舰服役后便调任到新的深圳号上任舰长了,而九江舰则留下了一部分军官和水兵以老带新,余铭浩刚参军还没多久,原本他是陆军,因为有文化,认得字,还曾经一度被所在连队当成宝贝,指导员还打算培养他,结果没想到海军司令肖劲光将军一纸红头文件——“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海军,急需有文化的年轻士兵积极加入海军的队伍。”就硬是把余铭浩拽进了海军的队伍里。

余铭浩永远记得那天自己在擦坦克的时被指导员叫到了连部,一进屋余铭浩就傻眼了,眼前坐着的三个人他就认得穿着一身草绿色通用迷彩的自己团的团长,而剩下的两个穿着蓝色海军迷彩的军官自己则完全不认识。不过其中一个军衔是少校的军官先是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团长,见团长点了点头没有异议,他才转过脸笑眯眯的拉着他坐了下来。

“你就是余铭浩同志吧?”

“报告首长,我是余铭浩。” 余铭浩急忙立正站好。

“没关系,坐下来说。”这个海军少校拍了拍他的肩膀,拉着他坐了下来:“我听你们团长和政委说,你读过书,认得字,能给大家说说嘛?”

“是。”余铭浩有点紧张的看了看团长,见团长也是点了点头,他吞了一口口水说:“我,我小的时候是我父亲教我认的字,后来在市里上过一段时间的日本人开设的学校,后来国家解放了东北,我就在老家又读了几年书……我听指导员说,我现在应该算是小学毕业了。”

“哦,很好。”这个少校拍了拍眼前这个看上去才十七八岁的孩子。“小伙子,为什么不继续读书,或者参加工作,而要来当兵呢?”

听到这个问题,余铭浩的眼睛亮了起来:“当兵可以保家卫国,光荣;以前外国人看不起我们,欺负我们,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保护自己,为了让我们以后再也不被别人欺负,所以我就要当兵,保卫自己的国家!”

“说的好。”这个少校点了点头:“那我问你,我们国家的领土有多少?”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余铭浩想都没想就回答道。

“好,那领海呢?”

“额……”余铭浩顿时愣住了,对于他这个生长在内陆的孩子而言,大海是个遥远的东西,甚至更多的时候,那只是个词语而已,他对大海没有什么感性的认知,自然,也对领海没太多的概念。“

看到余铭浩一脸不知所措的样子,这个少校微微笑了笑,指了指桌子上铺着的世界地图,指着中国下方的海域上那条弧线:“我国的领海面积约五百万平方公里,已经达到了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洋里蕴含的资源更是丝毫不逊色于陆地,除了丰富的渔获资源,还有石油,矿产……如此在广袤的海域,如果我们不去守护,那么只会被其他国家肆意的抢占。”说着,他回过头看了看余铭浩:“祖国的土地一寸不可让,领海更是如此,现在,在海洋上的争端比陆地上还要激烈,而海军做为一个高技术的兵种,非常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加入,这也是今天为什么叫你来的原因。”说着,这个少校顿了顿:“余铭浩同志,我在这里郑重的征求一下你的态度,你是否愿意加入海军,去捍卫祖国的领海和尊严不受他国侵犯?“

“我,我……”余铭浩心中的一团火已经被点燃了,他下意识的看了一下自己的团长,见团长笑着点了点头,自己一字一顿的说:“我,我要加入海军!我要保家卫国!”

“余铭浩同志,还在读书啊?”一个声音打断了余铭浩的回忆,他抬起头看到走进驾驶舱里的负责车钟更的王狄。

“嗯,这会没什么事,太阳也快升起来了吧。” 余铭浩合上了书,又检查了一遍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一会换岗后你也去休息一下吧。” 王狄拍了拍他的肩膀:“下午应该就能到冲绳县的那霸港了,咱们作为第一批先期抵达的海军,一定要给琉球的同胞留下精精神神的好印象,也给那些洋鬼子和日本鬼子看看咱们新中国海军的新样貌。”

“嗯。”余铭浩点了点头,站起了身来又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07海洋迷彩,而远处的海平面上,新生的朝阳正预示着新时代的开始。

1952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但是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也是个很特别的日子:这一天,第一批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军队将会先期抵达琉球,分别进行前期政务熟悉交接,以及琉球地形地貌的考察绘制存档。考虑到保密原因,所以中央没有将南宁舰这种参加过南海护航的先进导弹驱逐舰编入第一批的编队,而是选择了装备武器相对比较“落后”的九江舰作为护航军舰,除了这艘九江舰之外,还有两艘从英国购买的远航登陆舰作为运送补给品和战车之用,另外还有一艘邮轮负责运送政府以及测绘等工作人员。

下午二时许,中国的第一批舰队抵达了冲绳县的那霸港,早已在这里守候多时的美国军队为中国海军举行了一个简短而又不失隆重的欢迎仪式,仪式结束后,中国的工作人员搭乘了自己带来的汽车驶向了美国设在冲绳的政府办公楼,而九江舰上的官兵则和同行的陆军空军官兵一起跟随美军军官的引领来到了美军特意为中国军队预留的营房。

一路上,中美的官兵一直都在好奇的打量着对方,对于美国军人而言,他们对这支神秘的军队非常的好奇,他们很想近距离的看到,这支在朝鲜打退了自己,又在南海击沉了己方军舰的神秘军队到底是什么样的。

“看这些黄皮肤的中国军人。”一名美国海军的少尉小声的对身边的同僚说:“他们的迷彩军装真是非常特别,海军,空军,陆军的迷彩制式虽然一样,但是颜色却完全不同,以前我只是在照片里看到过,不过现在近距离观察,这些士兵的衣服印染技术和质量真的是非常的棒。”

“看来我明白了为什么会得到‘对待中国军人要态度和善’的命令了,想必我们的白宫希望能多多拉拢中国……”另一个美军军官若有所思的说。

“尊敬的苏舰长。”一名美军的上校乔治一边微笑着很有礼节的带着路,一边转过身来用英文向九江舰的舰长苏柏介绍着营房:“这里是我们刚刚建设好的营区,按照美军的制式设定,这里可以住三百人左右,营房的建设非常棒,配有冷热水和完善的排水设施以及电力供应……”苏柏点着头跟着这名美军上校走进了营房里,仔细的检查了一下营房的各个设施。“谢谢乔治上校为我们做的介绍。” 苏柏舰长微笑着和这个美国军官握了握手:“我看到美军的军营非常的整洁,军营的布局也很合理,能够看出贵军也很重视细节,是一支优秀的军队。”

乔治上校愣了一下,他没料到眼前的这个中国人居然能讲出一口流利的英语,毕竟在他看来,中国人应该和那些印第安猴子差不多,是那种脱离了蛮荒没多久的种族,就算有了先进的军舰也改不了那一身土气——也许那些中国人当中有些聪明的人能够稍稍掌握一些英语,但是在他看来,农民军出身的中国军人能讲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简直是奇迹。

“苏舰长的英语非常棒,不过看起来,您应该是贵军当中英语最好的吧?”乔治上校终于抑制不住他那可悲的优越感,莫名其妙蹦出了这么一句话。

“在我们海军当中,会外语的同志非常多,我算是比较笨的,只略微懂得英语罢了。” 苏柏舰长谦虚的说。

“那么贵国能够做出派一个‘笨蛋’舰长来琉球的举动,也是很愚蠢了。”乔治上校自以为是的以开玩笑的口吻讲出了这句话,直接引得他身边的一群美国军官哈哈大笑了起来。

“乔治上校可能不了解我们,我们一般把天才送到天才云集的地方,把笨蛋送到笨蛋扎堆的地方——所以我就来到了这里。” 苏柏舰长不卑不亢微笑着说。

听到这句话,乔治上校愣了一下,还好他反应快,连忙打了个圆场:“所以那些外交天才们都去了政府,只留下我们这些笨蛋在这里了,哈哈。”

第659章 南斯拉夫(1)

1952年6月,虽然已经进入了盛夏酷暑,但是地处高纬度的苏联的远东林场里,因为遮天森林的缘故,所以在这里的伐木工几乎完全感受不到盛夏的酷热。

伊万诺维奇今年已经四十岁了,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伐木经验的老伐木工,他对眼前的山林几乎已经达到了闭着眼睛都能走个来回的程度,最近几年苏联中央下达的伐木任务指标越来越高,作为一个伐木工自然觉得自己的任务越来越重了,不过好在身边的同志也越来越多了,工作量也不那么难以承受了。

看着刚刚被放倒的一颗胸径足足有八十多厘米的大树,伊万诺维奇自豪的掏出一块已经看不清颜色的毛巾,用力的擦了擦额头上和络腮胡子上的汗水,随手解开了早就被树油浸透得,坚硬的像皮夹克一般的衣襟,让山林里的凉风肆意的吹拂自己的胸膛,

“这棵树真是够粗的,伊万诺维奇同志。”一个年轻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伊万诺维奇转过身,笑了笑:“这算什么啊,谢尔盖同志,我们以前伐倒过胸径更大的树都数不过来——等过些日子进了深山,还有更多大树等着我们呢。”

“哦?真的?”谢尔盖好奇的说:“嘿,我在老家的时候最多见过胸径五十厘米的,到了林场才看到这么粗的。”

“谢尔盖同志,你还太年轻了!”伊万诺维奇一脸不在乎的说:“我们的祖国非常广袤,有太多你没有看到的东西了。”

“这些木材都是要运送到中国的吗?”谢尔盖看着远处的工人们用机械把砍下来的树运到小河边扔在了河道里,接着,那原木就翻滚着顺流而下,一直飘到山下的装卸区。

“对,都是给咱们中国同志的。”说着,伊万诺维奇活动了一下肩膀,在刚才的那截树桩上坐了下来,顺手从一旁的挎包里翻出了一个印着天坛图案的保温杯,几下拧开了密封杯盖,瞬间,一股浓烈的酒精味就飘散了出来。伊万诺维奇贪婪的拿起这个保温杯灌了满满一大口酒,舒坦得眯着眼睛,任由那烈酒沿着食道奔涌直下。

“ Хорошо, очень хорошо !(好,真是太好了。)”伊万诺维奇忍不住兴奋的吼了一声,接着他用沾满树油的粗糙的大手抹掉了胡茬上挂着酒珠,又小心的把保温杯的杯盖拧紧了。“中国同志的保温杯真是太棒了!一上午过去了,这伏特加还是冰凉冰凉的!太舒服了!哈拉少,欧起哈拉少!”

谢尔盖认得伊万诺维奇手上的这个保温杯,这个是上个月劳动评比的奖品,自己作为一个年轻没经验的伐木工,这种靠经验和实干才能获得的荣誉自然和自己没啥关系,不过他可是特别羡慕这个作为奖品的保温杯——他无法想象保温杯可以做得这样精美和精致,且不说那颜色鲜艳而且摸起来格外舒服的杯体,磨砂的工艺除了能够增加手持时的摩擦力,防止杯子滑脱外更显得美观,流线型的设计风格未来感十足,而且拧开杯盖能看到盖子上切割得异常漂亮的橡胶隔热层,还有那打磨得铮亮的内胆……最神奇的是这个看起来不大的保温杯的保温能力也十分惊人,里面灌上冰镇的伏特加或者热水,拧好盖子放上一天温度都不会差太多,这让谢尔盖简直做梦都想要得到一个这样的来自中国的保温杯。

看到谢尔盖一脸羡慕的神情,伊万诺维奇笑了笑,又拧开了保温杯递给了他:“来,喝一口,提提神。”

“好。”谢尔盖也不客气,灌了一口伏特加后把杯子递还给了伊万诺维奇:“在山上能喝到冰凉的伏特加,真是太棒了!”

“哈哈。”伊万诺维奇笑着说:“所以,我亲爱的谢尔盖同志,你也要加油多伐一些树,也得到一个保温杯奖品,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起在山上喝冰镇伏特加了!”

和这些伐木工的欢乐相比,此时的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同志可有些乐不起来了。

虽然在这个时空下,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变得非常的融洽,除了提供给苏联各种西方的情报以及武器装备的样品之外,中国还如同斯大林所期望的那样“一心只发展轻工业”,心甘情愿的成为了“苏联的轻工业供给基地”。这让斯大林非常的满意,本来嘛,虽然大家是同一阵营的,但是毕竟中国你的体量在这里摆着,双方又接壤,这对于中苏来说,都很难不把对方当作潜在的敌人看待,不过现在好了,中国明显“自废武功”,重工业、军工业,一个都不要,一门心思的搞轻工业,而且居然产出的产品还非常的不错,完全满足了苏联的日常需求,再加上之前提到的给苏联提供的情报和装备样品,这让苏联对自己这个小兄弟也越来越放心了——毕竟在斯大林看来,现在的中国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就已经等同于打算永远跟着自己混了,而且就算撕破了脸皮,中国也对自己造不成太多的威胁——既然已经放心了,自然就要把中国真当成亲兄弟一样看待,毕竟作为老大哥,总要给自己的小弟们一颗定心丸——你看,中国老老实实的跟我混,我不自然不亏待他,你们如果想混得好,也要像中国学习。

所以从1950年开始,中苏之间展开了比历史上任何一时期都要巨大的贸易交流,大量的中国轻工业商品源源不断的通过铁路运送到了苏联,而苏联的石油、汽油、柴油、煤炭、原木也跟不要钱似得运到了中国,仅仅1951年全年出口到中国的石油就达到了1.8亿吨——当然,这基本也是出于“抵债”的原因,毕竟在苏联高层看来,苏联欠中国同志的东西太多了,就算不算上那些情报和武器,单单是电子管一项,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就值这些石油了。

可惜的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中国这边和苏联的关系走的很近,“当时中苏两国关系好得就像是做贼一样”(摘自这个时空下杜鲁门的回忆录)。但是在另一边,却有一个问题让斯大林越来越头痛了——南斯拉夫的铁托。

首节上一节242/4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