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反动派 第1217节

太乐观。

因此还是有些着急道:“总理,我的意思很简单。现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必须要改变。我们制定的工业计划,制定的再好有什么用,投入的资金再多有什么用。没有足够需要的人才,这些都只是空中楼阁,沙滩上建立的建筑而已,根本无法实现。”

有些人都已经皱眉。

因为范旭东说的太严重。

工业部的计划是工业部很多人努力做出来的,内阁也是批准的。你现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恩。”

段勋轻轻咳嗽一声。

让范旭东注意一下用词。

对于范旭东,段勋是非常看好的,也是非常器重的。因为这是专业人才,是真正的化学人才。而且他还在商场纵横多年,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各方面都是一等一的。对于目前的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来说,范旭东是最适合的人选。

在准备成立化学工业部的时候,段勋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范旭东。可是范旭东常年在商场打拼,毕竟不是官场出身。因此一生气之下,有些忘记了官场的规矩。

这一次的工业计划那可是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批准的。

工业部制定计划、提出计划,这里面工业部的那些大佬、工业部的那些专家,都有心血。之后上报给内阁,内阁批准,也是经过很多次的论证的。从内阁总理段勋开始,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有份批准。被范旭东这么一说,说这份计划是空中楼阁、沙滩上的建筑,这要得罪多少人。

得罪这么多内阁大佬,以后还怎么工作。

“范部长,你就直接说你的想法。”

“是。”

范旭东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也不是笨蛋,很快就了解了自己说错话。但范旭东目前有些激动,因此没管那些,直接道:“总理,八十多年前的鸦片战争,英国人不过几艘军舰,几千人的部队,凭什么清政府就跟他们签署了城下之盟。一句话,打不过人家,所以只能是签城下之盟。去年我们的军队和日军在东北大打出手,最后签署的‘中日南京条约’,靠的是什么。”

“其实靠的就是武器。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人的武器比我们好,他们的大炮比我们的厉害,军舰比我们的厉害。而武器弹药是什么,那就是现代工业技术。只有拥有强大的工业,才能够有强大的武器。世界上的强国,哪一个不是工业大国,哪一个不是工业强国。总理,我就想问你一句。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兵工厂,没有足够的枪炮,没有足够的弹药,和日军在东北开战,你能下得了决心吗?”

段勋微微点头。

道:“我是带兵打仗的军人出身,比谁都知道武器弹药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军队没有足够的武器弹药,我是不会让我们的军人白白牺牲的。当然如果日本步步紧逼,一定要我们接受不能接受的条件,那么该打还是要打。”

是。

要是没有足够的把握,段勋是绝对不会盲目的和日本在东北开战。短时间之内要不回来关东州又如何?南满铁路在日本手中又如何?国内舆论不好又如何?

打仗,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段勋敢于和日本打仗,那是因为中国军队有自己的武器装备,有自己的武器弹药。

“总理,现代科技日新月异。那些世界强国的工业发展迅猛。我们现在努力还有赶上的机会,如果我们慢下来,我们和那些工业强国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我们国家目前连煤化工业都没有基础,而世界强国目前石化工业都已经发展迅猛。还有飞机工业、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列强已经有巨大的实力。但我们呢?时间紧迫,一分一秒都非常紧迫。”

“说重点。”

段勋看有些人已经不高兴,所以打断了范旭东的话。

“总理,我的意思很简单。鸦片战争开始,我们被列强欺辱,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业比我们强大。而我们这一次能够和日本打仗,那是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算是稍微发展了一些工业,有了一点点的工业基础,积攒了一些工业实力。要是连这一点点的工业基础都没有,我们能和日本打仗吗?所以必须要发展工业,我们国家强国之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工业。发展工业需要什么,需要大批量的人才,学习理工科的人才,拥有专业技术的技术人才。可是现在我们国家什么都没有,我们国家的大学还在大批量的培养文史哲的学生。在大学来说,理工科的学生依旧是少之又少。按照现在的教育模式,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发展我们的工业,我们的工业发展计划,没有足够的人才,怎么去实行。包括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的发展也慢,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严重拖累工业计划的实施。”

范旭东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想说的全都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也没有结束,继续道:“总理,所以我想代表我们化学工业部,建议我们的教育部,必须要改变现在的教育局面。高校必须要改变现在的文理科比例,必须要大幅度的增加理工科比例,培养更多的理工科学生。还有政府应该大投资,建设更多的职业学校,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要不改变,我国的工业发展就会极度缺乏人才。”

段勋没说话。

因为范旭东说的很对。

段勋也知道。

可是这个真不是一个命令就能够解决的。因为这些年段勋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有些事情不能太过激进。

特别是那些文笔犀利的文人,段勋不愿意得罪他们。

而且这几年“反帝”浪潮,这几年继续推进“新文化运动”,抨击现在的宗法和礼法,还需要这些文人干将冲锋陷阵。

论起号召力,论起对于宗法、礼法、士绅的批评,这些文人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段勋一直依靠他们的力量,并不希望得罪他们。

因此这几年高校改革一直是慢慢地推进。这几年之内,全国高校,特别是北京和上海的高校,理工科的比例已经是提高了不少。

只不过这些人还没到毕业的时候。

目前来说,理工科在中国各大高校的平均比例已经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这两年已经开始打造一些专门的理工科大学。

“总理,范部长的话有些激烈,但其实也是我们工业部的意见。”

梁焕奎看气氛有些凝重,因此立马开口。

梁焕奎今年已经是五十六岁,清末就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过。然后离开官场,又在商场纵横多年。后来投奔段勋,又开始在官场行走。

跟着段勋,从西南一直到现在的北京,担任工业部总长。

所以眼力劲是足够的。

工业部现在的权力很大,实力很强。工业部下面的几个部门部长,都是年轻有为的干部,一个个都是受到段勋器重的干部。

如任鸿隽、丁文江,还有刚刚有些激动的范旭东。

这些人现在的年纪都在四十岁上下,除了范旭东是四十一岁,任鸿隽三十八岁,丁文江三十七岁,刘大钧就更年轻,只有三十三岁。

这都是有大发展的人才。

刚刚范旭东有些激动,得罪人太多。因此梁焕奎要出来帮他打个掩护。

“我们工业部制定计划的时候,没有想到这方面的因素,很多计划都有些想当然了。我们没有考虑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没有考虑到我们国家目前的技术储备,还有我们的人才储备。特别是我们的人才储备,和我们制定的计划严重不符合。”

梁焕奎说的就委婉很多。

但已经是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梁总长,你们工业部不是自己也办了学校吗?”

“是。”

首节上一节1217/19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