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第382节

 朱元璋、朱棣当皇帝的时候,驸马多为权贵之子,而且可以拥有实权。

 文官集团渐渐壮大,驸马人选转向民间,不拘出身,长得帅就行。但实权却被剥夺,只能代天子祭祀,或者掌控宗人府之类。而且,还有一种潜规则,驸马的父亲若有官职,必须辞职以避嫌。

 按照这种潜规则,王素娶了公主,王渊必须辞官!

 朱厚照惯会破坏规矩,挑选驸马时自然懒得理会。而王渊也顺水推舟,让长子远赴海外,又让次子迎娶公主,明摆着不让儿子们当大官,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会长期霸占朝堂,更不会让儿子也身居高位。

 驸马之父必须辞官?

 呵呵,老子要恢复祖制,太祖、太宗可没这种规定。

 王渊直接说道:“老先生回乡,希望能主动清丈杨家田亩,改革之时我不会对任何人徇私。便是太后的兄弟,也逃不过清丈令,如此方可震慑士绅豪右。”

 杨廷和笑道:“杨家世代书香,不至于隐瞒田亩。”

 “但愿吧。”王渊也不争辩。

 杨廷和的笑容有些尴尬,就在两年前,杨家被金罍狠狠参了一本。虽没有直接残害百姓,却借灾荒、兵事、徭役,不断低价兼并土地。杨家看上的良田,都不需要自己出面,自有地方官征召徭役,逼得田主卖地自保。而且,接受投献无数,瞒报巨额田赋!

 这事儿没有公开处理,却也传遍朝野上下,杨廷和被搞得灰头土脸,他很想把主持族务的杨廷仪亲手掐死。

 杨廷和当初丁忧三年,花费银两修桥铺路,在家乡攒下的美名,全被自己的兄弟给毁了!

 马车很快出城,数十位官员士子早已等候多时。

 却见马车停下,居然是王渊先露面,跟杨慎一起搀扶着杨廷和下车。

 人们纷纷赞叹,两代辅臣如此和谐,真乃社稷之幸也。

 河畔柳树遭了秧,送别官员攀折柳枝,这是严重违法行为,因为运河两岸的柳枝属于战略物资。

 好吧,就不要苛刻了,免得煞了风景,毕竟折柳送别乃风雅之事。

 王渊遥望官船离去,也不禁有些感慨。

 不论杨廷和有多少缺点,至少正德朝的政局,一直是他在支撑,功过是非很难评说。

 杨廷和飘然远走,官员们纷纷转向王渊,态度热情的请他带头回城:“王相请!”

 ……

 杨廷和离京了,蒋冕也离京了,朝堂局面再度大变。

 王渊越过武英殿、文华殿,被皇帝升授谨身殿大学士,直接摇身变成了首辅。全部官职为:右柱国(正一品勋阶),光禄大夫(从一品散阶),太子少保(正二品),礼部尚书(正二品虚职),谨身殿大学士(正五品,首辅),翰林院学士(正五品虚职)。

 内阁大臣:王渊、毛纪、王琼、汪俊、廖纪、王宪、汪鋐。

 翰林学士兼掌制敕房:王廷相

 吏部尚书:何瑭

 兵部尚书:李承勋

 户部尚书:严嵩

 礼部尚书:罗钦顺

 刑部尚书:颜颐寿

 工部尚书:赵璜

 左都御史:陈雍

 王渊一口气拉了好几个入阁,除了刑部尚书颜颐寿,其他关键部门的主官全换成自己人。

 就这权势,杨廷和一辈子都没做到。

 因为杨廷和头上始终有朱厚照,皇帝一直在六部掺沙子,或者江彬等权臣在掺沙子。而王渊头上是个小皇帝,又得顾太后信任,他做首辅的起点就是一手遮天。

 刑部尚书颜颐寿,是杨廷和留下的党羽,但这人做官还算不错,因此没有被王渊挪窝。

 但是,如果颜颐寿今后不配合,或者在关键时候留一手,王渊不介意送他去南京那边养老。

 陈雍算是熬出头了,他被王渊忽悠着在江西清田,得罪了一大堆清流中人。不但几次面临生命危险,还被贬职闲置数年,如今终于得掌都察院。

 谁都有可能背叛王渊,陈雍绝对不会。他得罪的人太多,只能跟着王渊走到黑,由他掌控都察院再合适不过。

 至于张璁,因为修筑铁路有功,这次晋升礼部右侍郎。

 夏言巡按顺天府有功,擢升都察院经历(连升两级),他的仕途正往大喷子发展。

 王渊掌控朝廷之后,还是没进行地方改革,一边让复古派文人造势,一边整顿朝廷吏治。

 在朱载堻大婚前几天,朝廷颁布《考成法》。

 从今往后,京官的工作内容,都会受到六科监督。每过一段时间,各部门都要接受检查,哪个部门没按时完成工作,哪个部门工作做得很好,全都记录下来,作为该部门主官的政绩评判依据。部门主官也要记录下来,各自部门的下属官员工作情况。

 官员考成薄分为三本,由六科统计编撰,一本转交内阁,一本转交司礼监,一本转交都察院。

 今后,京官们别想再摸鱼,尸位(这也)素餐(和谐)者都将记录在册,官职升降以工作政绩为标准。

 六科权力大涨的同时,批驳之权被取消。也即,六科老老实实做秘书、审计、监督工作,不得再干扰内阁和六部事务,免得许多政令因六科而陷入扯皮。

 这也跟张居正的做法有很大不同,在张居正手里,六科变成“内阁锦衣卫”,借此收拢六部大权。

 而王渊不需如此,因为他的起点太高,一做首辅立即掌控六部。

 没了六科做锦衣卫,正常情况下,内阁无法一手遮天。即便王渊哪天远离朝堂,六部也不会被内阁彻底玩弄,就算继任首辅要反攻倒算,那也得看六部尚书同不同意。

 今后的首辅若想破坏改革成果,至少得同时掌控吏部、户部、刑部才行!

 突然颁布《考成法》,给京官戴上紧箍咒,怎么可能没人反对?

 王渊正等着呢,反对者当中的杨党,正好被借机清洗。

 王渊的手段没那么低级,不搞什么排除异己,一切按照规矩行事。

 杨党主导裁剪冗余,收回皇庄皇店,怎么可能不趁机渔利?而派去辅助的王党之人,手里掌握着大量黑材料!

 让刑部尚书颜颐寿负责调查,让这位杨党去审理杨党,弄翻多少人都跟王渊无关。如果颜颐寿敢徇私留情,那正好将其踢去南京,王渊可以顺势掌控刑部。如果颜颐寿秉公办理,绝对会被杨党视为叛徒,从此跟着王渊一条路走到黑。

 杨党被处理了一堆,那些不是杨党的反对者,自然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前途。

 这不就没人反对了吗?

 《考成法》由此顺利颁布推行,算是王渊送给天子大婚的礼物。

第593章.591【天子大婚】

 朱载堻的大婚,早在朱厚照死之前就开始了。

 当时,王渊作为礼部尚书,亲自定下大婚开销,不得超过三十万两银子!

 这个婚礼预算,虽不奢靡,但也不寒酸。

 首先要赐宅给准国丈,给未来的皇后,在京城弄一处娘家住所,房屋装修和招买仆役都得花钱。

 准国丈进京住下之后,逐步进行大婚六礼,每一礼都需要大笔开支。

 其中,纳采(下聘)开始小动,纳吉(卜婚)开始大动。到定下婚期之时,不但国丈府张灯结彩,就连隔壁邻居都喜气洋洋,因为此时已经下诏册立皇后。

 天子真正大婚那天,皇城内外,同庆同喜。

 满京城的红地毯、红绸缎、红灯笼,这些都需要朝廷出钱采办,甚至地方州府都要为之庆祝。天子大婚,仅织造费用,开销几万两银子实属正常,排场大的十多万两都能撒出去。

 之前由严嵩掌控礼部,婚礼也是他在张罗。

 这玩意儿谁都没经验,只能翻开相关典籍文件,主要模仿朱厚照的婚礼进行。然后严嵩就被吓到了,朱厚照结婚那次,献祭了一个礼部尚书。

 张升,成化五年状元,官职礼部尚书。《明史》记载,他因触怒刘瑾而罢官,堪称正直刚烈,其实是给皇帝办婚礼出了岔子!

 婚礼之前,诏选宫女,张升把“禁优隶卒家”,写成了“禁优吏卒家”。

 隶,特指皂吏。

 吏,包含文吏。

 张升一字之差,等于禁止文吏之女入宫,还把文吏与倡优并列而论。

 这顿时犯了众怒,京中各衙门的房吏书办,千余人上街鼓噪抗议。消息传到宫中,朱厚照哈哈大笑,觉得这事儿太可乐了。

 更扯淡的还在后面。

 朱厚照询问随侍太监,得知此人还是状元,顿时冷笑:“我朝居然有隶、吏不分的状元,真乃奇耻大辱。降旨,改‘吏部’为‘隶部’,看大头巾们怎么说。”

 朱厚照这道圣旨,不但把吏部尚书气炸,满朝文官都被踩了尾巴,遂纷纷上疏弹劾张升。

 状元出身的礼部尚书,因为写错一个字,就这么罢官回家永不再用,到了《明史》竟变成得罪阉宦而请辞。

 当时出的事情很多,更严重的是朱厚照年号,“正德”乃西夏小朝廷用过的。首辅刘健估计没读过《宋史》,其他官员也不好指摘,真追究起来可以直接罢相。

 因为翻阅资料发现这种事,严嵩在写相关文件时,每次都要检查好几遍,还让左右侍郎们查验,生怕自己又出现什么疏漏。

 好在,天子大婚之前,严嵩转为户部尚书,剩下的事儿交给罗钦顺处理。

 这日,黄峨也没闲着,而且颇为忙碌。

 黄峨作为首辅之妻,堂堂一品诰命夫人,提前好几天就去练习礼仪。大婚当天,黄峨很早就来到乾清门外,她要带领命妇护送皇后拜天地。

 因为今日穿着礼服,黄峨甫一亮相,立即成为全场焦点。

 女子的诰命品级,虽然跟着丈夫(或儿子)官职走,但两者不可能一直等同。

 杨廷和秉政二十年,以太傅之衔致仕,可他前后两任妻子,都没有被封为一品诰命。甚至在整个京城,如今只有黄峨和宋灵儿,才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只因王渊的功绩太多且太大,朱厚照又一直压着赏赐,只能靠封妻荫子来补偿。不但黄峨、宋灵儿是一品诰命,就连王渊几个妾室都有诰身,王渊的母亲也被封为一品太夫人。

 特别是黄峨此时的冠饰,仿佛在绽放万丈光芒。

 七翟冠!

 皇妃、亲王妃戴九翟冠,一品夫人五翟冠,二、三、四品诰命四翟冠,五品宜人只能戴三翟冠。

 黄峨、宋灵儿这两位一品夫人,特别获准可戴七翟冠,再继续受封就只能赐凤冠。凤冠霞帔本为皇后专属,偶尔赐予内命妇(宗室勋贵之妻),但也有极少情况赐予外命妇(文武官员之妻)。

 至于民间新娘子的凤冠霞帔,都只是翟冠霞帔的吉利说法,且霞帔的纹饰还分好多种。女子死后画像或陪葬品,也经常出现七翟冠,但那都是逾制的。新娘子或者死人违制,朝廷一般不会去管,除非政斗激烈到刨祖坟的程度。

 另外,明代一品夫人的礼服,并没有带莽纹,那是从清中期开始乱来的。

 前些日子,黄峨跟着其他命妇一起学习礼仪,穿着常服也没显出有太大不同。此刻七翟冠一出,数十位命妇齐刷刷行礼:“夫人万福!”

 黄峨微笑回礼:“诸位夫人妆安。”

 黄峨说完便站在那里,身后数十命妇乖乖排队,看向她的眼神全是羡慕嫉妒恨。

 这才三十多岁啊,不但受封一品诰命,而且还特别赏赐七翟冠。根本不用刻意装逼,也不用摆什么架子,只那七翟冠就压得命妇们不敢喘大气。

 不知过了多久,皇后的礼舆和龙亭,被锦衣卫、太监抬进来。沿御道过大明门、端门、午门进紫禁城,又经太和门到乾清门,太监、宫女们加到欢迎。

 礼乐声中,礼部尚书罗钦顺,奉皇后金册、宝印,交给內官带去乾清宫后的交泰殿陈列。

 仪式完毕,黄峨率命妇过去,扶着皇后说:“娘娘请入内。”

 “多谢夫人。”皇后低声道。

 太监立即大喊:“起舆!”

 轿子是空的,皇后没有继续乘坐,而是被黄峨扶着往里走。

 前方有宫中女官引路,黄峨负责搀扶皇后,命妇、太监和宫女跟随,一起护送皇后去坤宁宫拜天地。

 一番折腾得够呛,黄峨终于完成任务,跟命妇们一起去吃酒赴宴,宴席之间全程被阿谀奉承。甚至有命妇,打听黄峨所生嫡子的婚配,年仅四岁的王铮都被盯上了。

 却说坤宁宫中,朱载堻终于看到皇后真容,那娇俏模样还算让他比较满意。

首节上一节382/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