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第379节

 王策问道:“这些天杀了多少人?”

 徐惟学说:“从王室到士兵及家属,再到阿拉伯商人和平民,已杀了将近六万,还有两万多年轻女子被集中看押。这次镇压暴动,又杀了数千,城中异族平民只剩两三万了。”

 王策不由浑身一颤,强自镇定道:“幸存之人,令他们改汉人姓氏,放弃信仰绿教可活命。不从者,皆杀之!”

 “是。”徐惟学抱拳领命。

 历史上,西班牙也喜欢这样干,只几十年时间,就让天主教成为吕宋岛的主流信仰。

 王策又说:“召集城中商贾,我要宣布建国。”

 数日之后,许家、林家、陈家、李家、张家等海商代表,集体来到吕宋王宫面见王策。

 众人小心翼翼,态度恭敬不已,都被王策的冷血手段给吓坏了。

 王策见他们神色有异,便问道:“可是怨我杀伐过重?”

 “不敢。”众人连忙回答。

 其中一个李姓老者,咬牙切齿道:“杀得好,老夫四个儿子、三个女儿,还有十多个孙辈,还有儿媳和女婿,有一半死于吕宋蛮子之手。公子还是太仁慈,照老夫看来,就该全都杀了换种!”

 陈家的代表则说:“全杀也不好,城内空了一大半,许多行当没人做,屎尿堆积臭不可闻,便是菜蔬都吃不上了。”

 这是实话,连续半个多月的杀戮,让整个马尼拉近乎停摆。

 周边的粮食、蔬菜、水果,无法再运到城中销售,商人们也不能进货出海贸易。这里差不多变成鬼城,别说街道,就连码头都没几个人。

 而且,吕宋国内的诸多特产,需要通过行政和商业系统,从辖地各处运送到马尼拉。但随着杀戮扩大化,政府彻底停摆,商运系统也遭破坏,短时间之内很难恢复。

 汉人商贾们虽然解气,可真不愿意再杀,人杀完了谁来做事?

 这么说吧,整个吕宋国内,已经没有像样的反抗力量。但王策却无法统治地方,必须通过政治、军事和移民手段,一步步恢复各地行政系统。这个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恢复不力甚至要好几年。

 当月,王策宣布建国,国号依旧为“吕宋”,国都还是设在马尼拉。

 马尼拉来自他加禄语的音译,意为“靛蓝之地”,王策对此并不喜欢,下令征集新的国都名称。

 一个崇信佛教的商贾说:“人世间,有九山八海,是为须弥世界。四方有大洲,名为须弥四洲。南面之洲,名阎浮提,其地纵广七千由旬,北阔南狭。阎浮提之人,勇猛强记,能造业行,勤修梵行,佛出其土。马尼拉城,可更名阎浮城!”(阎浮提,就是南瞻部洲。)

 一个崇信道教的商贾说:“南岳长高山在南海中,赤帝所都。炎州亦在南海,地方二千里。不若改吕宋为炎州,改马尼拉为赤城,马尼拉以北大山为长高山。”

 王策感到很无语,国内取名都是儒士引经据典,到了海外只能用佛道传说做参考。

 干脆佛道两家都不得罪,一个说阎浮提,一个说炎州,那就取其谐音,改马尼拉为“琰州”吧。

 “琰圭……诸侯有为不义,使者征之,执以为瑞节也。”——《周礼·考工记·玉人·郑玄注》。

 琰是一种玉做的锐器,是征讨不义的信符。

 以“琰州城”为国都,征讨不义之国,奠定本国勇武正统之基。

 国号暂时不能改,还得叫吕宋,免得刺激了大明君臣。

 王策建国大典搞得非常寒碜,因为他杀戮过重,城里也没剩多少人了,还得时刻防备幸存者暴乱。

 建国之后,立即出兵巴佬酉,即后世菲律宾巴拉延,将吕宋国最后一座港口城市攻下,并用武装商船掌控巴拉延湾。

 至于吕宋岛南边延伸出去的三个半岛,并不属于吕宋国,而是三个独立小国。此三国结为同盟,并称“三屿”,又称“三岛”,被大明称作“三屿国”。三国的联合国力,并不在吕宋国之下,并且特产黄金!

 而整个吕宋岛中东部地区,皆属化外之地,那里是猎头族的地盘。

 王策在控制巴拉延湾之后,就不打算再出兵,否则就是跟别的国家宣战。他至少要花费两年时间,不断移民消化现有地盘,巩固自己在吕宋岛的统治。

 移民不缺钱,只在马尼拉城,抢到的财货就价值几百万两银子。

 少部分来自平民和阿拉伯商人,大部分来自吕宋王宫,王宫里面有大量黄金器物,毕竟吕宋国盛产黄金。

 这么说吧,葡萄牙人攻占马六甲王宫,葡印总督就搜刮到几十吨黄金,结果运回去的路上全部沉没海底。跟马六甲的富庶相比,吕宋国王还是显得太穷啊。

第588章.586【文艺复兴】

 陕西,周至县。

 华庆班名震一方,未来将延续五百年,是秦腔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弘治十五年状元康海,弘治九年庶吉士王九思,正是华庆班的主要创始人,康海更是被誉为“秦腔鼻祖”。

 如今,两人在欣赏王九思创作的杂剧《沽酒游春》。

 看到第三折,康海便皱眉不语。

 王九思笑问:“对山兄,此剧如何?”

 康海无奈道:“何必如此。”

 《沽酒游春》就是一部政治牢骚剧,王九思在创作杂剧的时候,把李东阳比作奸相李林甫,把康海比作杜甫,把自己比作岑参。

 只因,他们两个是被李东阳罢官的。

 康海和王九思,都是大太监刘瑾的同乡。王九思真的跟刘瑾有来往,但没有作恶。而康海,则是为了救李梦阳,请刘瑾释放自己的好友。

 刘瑾倒台之后,两人都被打为阉党。

 王九思捋胡子笑道:“此杂剧,吾数易其稿,自认编得精妙动情。自八虎以来,朝廷皆为奸相把持,他们做得,我就写不得?却说那贵州王二,也是奸相李东阳所提拔,只知撺掇昏君穷兵黩武,置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

 “慎言!”康海连忙打断。

 王九思傲然自得:“怕甚?大丈夫在世,当仗义执言,便遭宵小陷害,也不过碗大个疤。”

 康海懒得理这家伙,对戏班主喊道:“换一折!”

 一个状元,一个庶吉士,此刻都没啥正形。

 康海更是盘腿坐在交椅上,像个闲汉般喝酒吃花生米。花生已经传到陕西,但耕种面积不大,价钱论斤比食盐贵得多。

 突然,几个官差进来,问道:“对山先生、渼陂先生可在?”

 王九思听到京城口音,顿时吓得变色,以为自己平日多怨怼之言,被京中权贵知道了派人来捉拿。

 康海却面不改色,继续吃着花生米说:“我便是康对山。”

 带头的官差走过来,奉上一份文书、一本文集:“请对山先生回京复职!”

 康海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九思却惊得蹦起来,问道:“我是王九思,可有我的复职文书?”

 “有。”官差又拿出一份文书、一本文集。

 王九思仔细查看文书,虽然没让他官复原职,却让他重新做了翰林官。再看那本文集,名叫《复古集》,收录了他十多篇诗词散文,作序之人竟然是当朝权臣王渊。

 王九思喜不自禁,直接掏出银元,散给几个官差做报喜钱:“有劳诸位送信。”

 “恭喜王翰林。”官差们同样高兴。

 王九思认真阅读王渊给《复古集》作的序,突然感慨道:“若虚公真乃贤相也,我这罢官二十年的乡野鄙夫,居然也被召回翰林院做官。若虚公他日为首辅,大明天下必然野无遗贤!”

 康海实在忍不住,嘀咕一句:“你刚才还说,贵州王二穷兵黩武,置百姓……”

 “对山兄,慎言!”王九思惊骇打断。

 康海也给官差们一些铜钱,慢条斯理把花生米吃完,端着酒壶说:“王若虚欲革天下弊政,吾当助其一臂之力也!”

 两人结伴赴京,很快办理好手续,都做了翰林院侍讲学士。

 他们被请去东阁办公,到了那里才发现,竟有十多个被重新启用的复古派文人。

 两个月前,杨廷和开始辞职,皇帝不允。

 一个月前,杨廷和再次辞职,皇帝不允。

 这个月估计就能辞掉了,三请三辞嘛。

 翰林学士兼掌制敕房汪俊,被王渊推举为东阁大学士,成为阁臣。南京兵部尚书王廷相,被王渊推举为翰林学士兼掌制敕房。

 如此职务调动,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两年前,王廷相和郑自璧逼得播州杨氏作乱,又以奇快的速度平息土司叛乱。在此之前,王渊和王廷相毫无交集,怎会突然提拔王廷相掌控翰林院和制敕房?

 直至王渊起复十多个复古派文人,文武百官才恍然大悟,原来王二郎是要重用复古派啊!

 弘治皇帝别的不说,对文官是真宽容仁慈,于是弘治朝出现了新思潮萌芽。

 经学方面,新心学、新气学、新理学开始发端。文学方面,复古派异军突起,不断对馆阁派发起冲锋。

 馆阁体不仅是一种书法体裁,更是一种文学派别,霸占着大明文坛的话语权。

 而李东阳,就是馆阁派最后一位大成者,也是复古派的引路向导,属于大明文坛承上启下的人物。

 馆阁派文学的规矩很多,严重束缚文学创作。

 这么说吧,在前七子李梦阳之前,悼念亡妻的诗词不可写情,只能赞美妻子恪守妇道、贤良淑德。是从李梦阳开始,大明士大夫悼念亡妻,终于可以写夫妻之情了。(注:别看混了,李梦阳和李东阳不是同一人。)

 杨慎也是复古派,是复古派当中的六朝初唐派。

 李梦阳、康海、王九思等人,则是复古派当中的盛唐派。其散文以先秦两汉为师,古体诗学习汉魏,近体诗学习盛唐。这一派不但有文学主张,还有政治主张,那就是扫清天下弊政,让大明重现汉唐盛世。

 当然,王九思属于盛唐派异类。他跟康海是同乡好友,于是跟盛唐派文人交情好,文学主张因此受到影响,但这家伙没有丝毫的政治主张。

 新理学、新气学、新心学、物理学,还有文学复古派,以及唐伯虎等人的绘画创新,这些加起来就是大明的文艺复兴运动!

 王渊想要搞改革,首先就是文化思想改革,而非单纯的清丈田亩、改革赋税。

 新思想,新文学,才能带来新气象,否则终究是死气沉沉。

 王九思这种人也可以用,而且大有用处,因为他会写诗搞宣传,而且让他写啥就写啥。

 包括前端时间,因为嗜酒被罢官的南京户部尚书边贡。这人年轻时力言改革,梦想重铸汉唐盛世,十多年闲官坐下来,同样变得阿谀奉承。朱厚照南巡时,文人大多写诗嘲讽,边贡却写了好几首赞美诗,可惜这个马屁没被朱厚照感知到。

 被调回京城,执掌翰林院和制敕房的王廷相,回京第一件事就是拜访王渊。

 这位老先生,面对小年轻,恭恭敬敬行礼道:“多谢王相提携。”

 王渊笑问:“俊川先生,吾乃何猫?”

 王廷相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辟猫也!”

 “哈哈哈哈!”王渊也跟着大笑。

 明代的早期复古派文人,要么重诗词,要么重散曲,散文写得好的还真没几个。

 而王廷相,就是一个散文高手,他写过一篇《狮猫述》,大致内容如下:

 有一种猫形同狮子,叫做狮猫(波斯猫和狸猫的杂交),我家里曾经养过几只,调皮又可爱,聪明得很,女儿特别喜欢。

 搬新家,老鼠成灾,于是把狮猫捉来。刚开始,老鼠听到猫叫,吓得不敢出来。后来老鼠试探,发现猫躺着不动,得知这些猫都是样子货,集体出来把一群狮猫给轰走了。重新买土猫才将鼠患清除。

 猫有三品,辟、疾、食。

 一等猫威武霸气,叫声就把老鼠吓到,目光就能让老鼠不敢动。此曰:辟。

 二等猫身手敏捷,每次都能捕到老鼠。此曰:疾。

 三等猫贪吃贪睡,纯粹是吃货。此曰:食。

 有狮猫,就有狮臣。

 当官的跟猫一样分三等,狮臣属于最下等,长得好看,貌似聪明,叫声也悦耳,以为他们牛逼得很,结果却只知道吃和睡,待遇不好还闹脾气,还要偷主人的东西吃。

 这篇文章也被王渊收入《复古集》,并亲自评为散文第一。

 在文学复古运动以前,大明的士大夫,不准写这样的文章,只能阐述道德大义。如此,就知道复古运动有多重要了,王渊要当文学、思想复古运动的领头人。

 思想方面,不独推心学,新气学和新理学,只要说得有道理,依旧被王渊推崇。

首节上一节379/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