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第301节

 大明探险队员们,不停在这堆垃圾中翻找。

 突然,一个探险队员声音颤抖:“狗……狗头金?”

 这些船员都是在新加坡招募的,而新加坡隔壁就有柔佛金矿,狗头金的传说他们早就听了无数遍。

 朱海连忙过去查看,又递给其他队员,大家一致鉴定为狗头金。

 朱海拿起金子说:“我要这个,但是还不够,十块金子换一把斧头!”

 首领表示听不懂。

 朱海亲自蹲下,在地上画出一把斧头,又画了十个狗头金模样的图案。

 首领这下子懂了,可翻遍整个聚居地,也只有两块狗头金。

 懊丧一阵,首领突然高兴起来,指着西北边不停比划。他指指金子,又指指斧头,接着继续挥手指着西北边。

 朱海也指着西北边,又指着金子,问道:“你是说,那边还有狗头金?”

 首领以为朱海听懂了,手舞足蹈大笑。

 此处之西北方,正是美国淘金热的源头!

第466章.464【福山尾章】

 美国西海岸,特别是在加州,到处都有发现金矿!

 其中较大的两次,一次发现于洛杉矶附近,一次发现于南加州。但也就吸引到几百号淘金者,并没有引起轰动,主要因为那些地方遍布印第安人,而当时美国人在此定居的却不是很多。

 现在,土著们要带他们去的地方,正是引起全美轰动的淘金地点——萨克拉门托河与美利坚河的交汇处。

 向东北走了大概三日,大明探险队就在河边树林里,遇到第二个土著聚居地,并且这里的土著数量过千。

 两个聚居地的关系很好,虽然离得很近,却可以彼此互补。

 第一个土著聚居地,能获取石盐、野牛角。而第二个土著聚居地,特产精美陶器,以捕鱼、狩猎和采集野果为生,并且农业更加发达(靠河)。他们经常用石盐交换陶器,各自都不缺食物,繁衍到一定规模就分迁,根本用不着为了生存而打仗。

 而在河流的上游,还有更大的部落,第二个聚居地的土著就是从上游分迁过来的。

 这是北美洲西海岸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可谓天生福地。但正因为太富足,人类发展迟缓,甚至还没有进入奴隶制社会。

 打仗和天灾,是人类社会早期的进步源动力,偏偏这里没有战争和天灾!

 嗯,也有水患,但都属于季节性河水泛滥,洪灾退去之后的土地反而更加肥沃。

 两位土著首领交流之后,大部落立即搜集狗头金,当场跟朱海换取了两把铁斧,其族人又是一阵载歌载舞庆祝。

 为了交换更多铁斧,土著们集体出动,带着朱海前往河滩。

 此时的萨克拉门托河与美利坚河的交汇处,跟后世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因为上游没建水电站,更没有加州的北水南调工程,相对而言要狭窄得多,并且水流更加湍急。

 顺便一提,二战之后的美国,确实宛若人类灯塔,50年代就能搞北水南调工程。不但整治了北加州水患,还解决了南加州缺水问题。若换成21世纪的美国,如此庞大工程,估计投票就得投他个二三十年。

 在两河交汇的肥沃三角洲,朱海遇到了第三个土著聚居点,那里的部落人数竟有两三千,并且拥有大量种植蚕豆的农田。

 来到河口南岸,所有人眼睛都看直了。

 透过清澈的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浅水区域竟然闪烁着点点金光。

 “金沙!”

 不知谁喊了一声,其余队员全部冲过去,朱海一时间竟然压制不住。

 李长柱脱鞋挽裤脚跳进水中,双手捧起一把沙子,肉眼可见掺杂着好几粒金沙。他咽口水说:“督公,比柔佛的金河更厉害,这里不是淘金,是捧金啊!”

 眼见越来越多队员下河,朱海呵斥道:“你们慌什么?都上来四处探查一遍!”

 一共两条河,南边那条金沙较少,而且越往上游就越难见到金子。但是北边那条河,简直让人发疯,大家往上走了好几里,居然到处都能看到金沙。

 于是,这两条河都有了中文名,叫做流金河(萨克拉门托河)与闪金河(美利坚河)。

 探寻了一整日,土著们都在找狗头金,居然不知道采集金沙。

 李广成心痒难耐,劝道:“督公,别再探了,快制些沙网淘金吧!”

 朱海指着正在寻找狗头金的土著,笑道:“我们这几十个人,能淘到多少金子?应该制作沙网,让土著帮忙淘金,再用各种铁器跟他们换!”

 “对啊,还是督公英明,咱们可以坐收其利!”李广成拍马屁说。

 可惜这里没有竹子,众人在河边四处搜寻,居然找到了成片的野生亚麻。生活在河边的土著,已经会用亚麻结绳织网了,可惜还不知道纺织麻布。

 朱海把三个土著首领喊来,当场让属下剥制麻皮,教他们编制简易筛子。然后又用筛子去淘金,把淘来的金沙堆在一起,又在旁边放一把斧头表示可以交换。

 土著们欢欣鼓舞,纷纷学习编制筛子,然后跳进河里去淘金。

 而朱海则在阴阳师胡元的建议下,留下一半人监督淘金,另一半人探查更下游的河流。两河交汇流入一个大湖,探险队员们以为是湖,其实是海湾的内陆延伸,湖水属于含盐量偏高的淡水。

 继续往下,大湖收束,来到一个河谷地带。

 穿过河谷,便是宽阔的海湾。

 胡元手捧着指南针,用刀子在地上画简易图:“督公,我们绕了一大个圈子,沿着岸边继续往西或西南走,很可能就会回到我们登岸的地方。下次再来,可以直接坐船往东北走,定然能够达到流金河与闪金河。”

 朱海大笑:“那就更方便了!”

 李广成突然说:“督公,我在两个土人村寨都观察过,他们并无什么厚实的御寒之物。既然他们不用御寒就能生存,那这里的冬天,可能也不像胡先生说的那么冷。”

 “怎么可能?”胡元反驳道,“冬天冷,夏天热,这是常识。此地夏天只有十多度,冬天必然奇冷无比。越往北越冷,越往南越热,我们应该赶在冬天之前向南进发。”

 “那可不一定。督公说,大地乃一圆球,”李广成笑着举起拳头,“此拳便是大地,大明在淡马锡(新加坡)之北,但把拳头一翻转,淡马锡岂不是在大明之北。你怎么能说,越往南越热,越往北越冷?”

 胡元顿时懵了,握着拳头冥思苦想。他并非物理学派弟子,只不过自行研究过物理书籍,这个问题明显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朱海笑道:“那便再等两个月,总不能土人能活,我们却被冻死吧?”

 两个月之后,按照胡元计算,已经是大明的深秋。

 温度确实下降了,但令胡元惊讶的是,温度居然只下降了几度,这跟大明和南洋都不一样啊。

 胡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福山(旧金山)之地,颇多怪异。盛夏时节,最高日温二十度;仲秋时节,最高日温十余度;及至隆冬,最冷时候也不下雪,气温必然在零度以上。如此异常,已非吾之学识能揣测,或许物理大宗师王侍郎可解矣。”

 航海队员的春节,是在福山妈祖湖度过的。

 在这几个月里,他们把周围三百里都探测了,足足遇到六个土著部落。闪金河更上游的部落,那里的土著比较凶悍,族众竟然多达好几千,想要仗着人多抢走他们的铁器。

 朱海果断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十余人,这些土著一哄而散,以为他们是人间行走的神灵。

 同时,朱海又驾船往东北走,穿过一个海峡,再穿过一个河谷,就来到他们之前遇到的大湖,沿大湖往西便是闪金河与流金河。

 如此就来往非常方便,直接坐船去收金子,不用走凶险莫测的陆路。

 当大船驶到河口,那些土著都惊呆了,纷纷趴在岸边祭拜,甚至把朱海奉若神明。

 过了元宵节,船队终于南下,去寻找麦哲伦航线回国。

 而他们离开时,带走了八十多麻袋金子,那些麻袋本来是用来装食物的。

第467章.465【正德十九年春】

 整个正德十八年,王渊都是在辽南度过的。

 三月份,夏婵产下一子。因在养马的永宁监城诞生,遂取名王骐。

 嗯,又是儿子,王渊都快哭了,他现在真想要个女儿啊。

 七月份,香香产下一子,取名王骥。

 还是儿子!

 至于正德十八年的会试、殿试,王渊没有回去参与。因为他是礼部左侍郎,回去只能主持,却不能主考和阅卷——礼部官员,负责组织考试,为避嫌不得当考官、阅卷官。

 弟子王崇考上了,险之又险的三榜末尾。但馆考成绩优异,顺利成为庶吉士,目前正在翰林院学习深造。

 今年的状元名叫姚莱,其父是右副都御使兼延绥巡抚姚镆。去年冬,右翼蒙古副汗吉囊南侵,姚镆作为文官巡抚,带领武将主动出击并夜袭,斩杀两个右翼蒙古将领。现在,姚镆已经升为工部右侍郎,被杨廷和扔进工部纯粹是图方便,反正工部已经被王渊掌控了嘛。

 姚镆虽然不是杨廷和党羽,他的状元儿子却跟杨慎混一起。

 没办法,姚莱精通经史和辞章,又一个当世大才子,跟杨慎自然志同道合。历史上,他甚至跟着杨慎去哭门,被嘉靖皇帝狠狠打了一顿屁股。

 今年的榜眼叫王教,物理学派弟子,而且是搞理论研究的书呆子。

 这货喜欢研究天文,每晚苦读之后就观测星象,睡到第二天半上午才爬起来。

 今年的探花……是徐阶!

 徐阶怎么说呢,算阳明心学的外围人员。他没有拜入王阳明门下,但整天跟心学弟子来往,讨教过很多关于心学的观点。目前似乎打算依附于王渊,毕竟王渊也是心学门徒,徐阶比较认可心学思想。

 顺便一提,严嵩和王阳明也是老相识。

 当初王阳明离开龙场驿,前往江西庐陵当知县。严嵩正好丁忧守孝,慕名前往拜访,与王阳明相谈甚欢,王大爷觉得严嵩是个有为青年,今后必定能够匡扶社稷。

 话说,徐阶是不是也受到挫折,所以才变得那么隐忍呢。

 历史上,人家可是一榜进士,在翰林院等着大展宏图。因为得罪张璁,居然被贬去做推官,瞬间从天上被打落地下。

 张璁经常干这种事情,他自己一把年纪才做官,于是觉得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杨廷和只把王渊的弟子,从庶吉士扔去地方当知州,已经被朝中清流所非议,而张璁直接把所有庶吉士都扔去各部或地方!

 张璁的想法是,这些庶吉士留在翰林院也没屁用,做科道言官更是只会当愤青,还不如送到各部或地方慢慢锻炼。

 想得很好,就是破坏规矩,让当事人难以接受。

 而徐阶得罪张璁,起因更加扯淡。

 张璁竟然上疏嘉靖,请求去掉孔子的王号,降低孔子的祭祀标准。这简直捅了马蜂窝,而那些清流还不敢反对,只有愣头青徐阶傻乎乎跳出来。

 严嵩和徐阶,年轻时都是热血青年啊。

 ……

 正德十九年春,大明航海队南下寻找麦哲伦航线时,王渊也带着妾室和子嗣离开辽南。

 辽南已经逐步恢复十五万亩牧场,佃耕这些土地的军户,大部分转为马户,分到了从军官手里夺回的良田。他们现在归民政官管理,武官想要再次夺田,还得等待天灾,否则靠强硬手段必定惹怒王渊。

 辽东苑马寺的养马数量,已经达到六千多匹。除了诞下的小马驹之外,还有从蒙古、女真手里零星购进的马种。至于什么阿拉伯马,倒是购买了一百匹,走海路运到辽东时,死得只剩下四十多匹。

 同时,玉米、红薯和花生,已经在盖州卫完成推广,复州也有部分土地在种植。估计再过几年,就能推广到整个辽南,并向着整个辽东地区辐射。

 辽南的军户和民户,对红薯不太感兴趣,对玉米则非常喜欢,并且平时都喊作“总督米”。

 王渊和凌相,对官养马制度做了改良。

 官方养马日渐衰败,主要原因并非武官侵占牧场,而是养马军户大量逃亡。这玩意儿属于大锅饭,自然有人勤快有人偷懒,到最后全都变得懒惰。而马匹死亡之后,也是整体负责赔付,究竟谁赔全看官员脸色。遇到马瘟,赔得精光,养马军户全逃了。

 王渊直接编录马户,这些马户归苑马寺直接管理。

 马户正丁五人共养一槽,负责成年马四匹、幼年马一匹。再拨五个余丁贴养,等于十个人养五匹马。但是,其中五个余丁,并不实际养马,他们可以种地或做工,只需每月给钱、给草料便可——这些马户无偿分到土地,有义务给朝廷养马,并且他们不用额外交税和服徭役。

 每苑定有马种额度,比如一苑四千马种。马户们唯一上交给朝廷的税,便是两年交一匹马。马种如果死了,只要他们弄补上新的马种,便不用再赔钱,若不能补马种,就要以十人一组平摊补偿费。一匹马种,养满十年,便归马户所有。

 若遇马瘟,必须上报苑马寺卿,可酌情免除赔偿费用。

 这种规定并不苛刻,马儿一年一胎,允许他们两年上交一驹。如果养得好且运气好,三五年可白赚一匹幼马,任务之外养活的幼马,同样由养马户自行分配。

 如此改革,等于责任到十人小组,不存在大锅饭弊端,并且还让养马户有奔头。

 但肯定有疏漏,若能撑三十年,就算王渊和凌相成功了。至于三十年之后,还得看当时的官僚才干。就算王渊还活着,也已经位极人臣,不可能再亲赴辽东督理马政。

 制度已经定下,辽南军户也服软,凌相更是个有能力的,王渊待在辽南也没啥事儿做了。

 从旅顺口渡海直抵天津港,旦夕即至,两个婴孩也安然无恙。

 天津港因为棉布贸易,已经日渐兴盛起来,港口常住居民大概三四千。这地方,本由天津卫的武官管辖,但现在由天津市舶司管理——天津卫的武官,估计是整个大明最安分的,便是卫城都存在各种外来民政官,更别提海边上的天津港。

 来到工厂区所在河段,繁华得令人不可置信,同时那些黑烟囱也带来空气污染。

首节上一节301/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