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第284节

 丫鬟绮云已经快十五岁,竟出落得比香香更美艳。她身上带有波斯、蒙古和畏兀儿血统,棕黑色的头发天然微卷,眸子呈深灰色,睫毛老长老长,身材发育得比汉人更早,丰胸纤腰长腿能把男人的魂给勾走。

 见老爷和夫人已经腻歪起来,绮云红着脸退出房间。她就守在门外候着,等里边罢战之后,还得送热水进去帮忙清洁。

 翌日,王渊找到黄峨和宋灵儿,两人都同意让香香抚养宝珠。

 三房虽然分开食宿,但两子一女关系好,每天都一起玩耍,三位母亲平时相处自然也和睦。

 李隆带来的玉米、红薯、花生种子,都是刑泰在杭州优选出来的,同时还送来一个学生指导耕种。这学生相当于王渊的徒孙,见到祖师爷异常尊敬,带着王家的佃农悉心耕种,同时实验总结南方与北方的种植差异。

 三种农作物刚刚发芽,负责陕西赈灾的席书就回京了,并且第一时间来拜访王渊。

 王渊带着妻妾儿女,到大门口迎接,给足了席书面子。来到客厅之后,王渊又说:“席师,请上座!”

 受到如此礼遇,席书非常高兴,忙推辞道:“不必,客随主便,若虚请先坐。”

 王渊拱手坐下说:“一别多年,席师身体可好?”

 “尚可,”席书感慨道,“遥想当年,若虚还是弱龄少年,转眼便已位居礼部左堂。世事变幻,未可料知,直教人唏嘘不已。还有我那两个兄弟,也多亏若虚照顾了。”

 席书的两个弟弟席春、席彖,都已考中进士,都是物理学派的成员。

 只不过嘛,两人没啥钻研物理之志,早就不跟同学一起做实验了。

 其中,席春不但考中进士,还以庶吉士身份进翰林院,目前是从七品翰林院检讨。王渊帮忙讨了个差事,皇帝答应让席春做太子西班侍读,等太子开始学五经了,席春就能跟随太子侍读,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熬资历至少也能混成侍郎。

 席彖更因王渊而改变命运,此君历史上担任户科给事中。因为劝谏武宗南巡,被贬到夷陵当判官,复职回京途中病死。这次席彖虽然也劝谏,但皇帝看在王渊的面子上,并没有进行任何责罚,反而升其为户科右给事中。

 如此照顾两位弟弟,再加上师生关系,席书自然绑定在王渊这条船上。

 席书突然问道:“刘耀祖现今如何?当初贵州诸生,就他读书最刻苦,简直可谓悬梁刺股。”

 王渊苦笑:“但愿他明年能够中举。”

 “还未中举?”席书颇为惊讶。

 刘耀祖考上生员,还是席书阅卷打分,亲自给的秀才功名。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居然还是个秀才,科举之事真的没办法言说。

 在席书看来,以刘耀祖的学问,搁贵州考举人也不难啊。

 但就是考不上!

 王阳明那些贵州学生,陈文学和叶梧学问最高,可汤冔、汤训兄弟都中进士了,陈、叶两人还在埋头苦读。这跟谁讲理去?

 张璁更是被誉为浙江大儒,前后考了几十年,一把年纪了去年才考上。

 聊了一番贵州旧事,王渊突然问:“席师,陕西灾情如何?”

 席书摇头叹息:“我哪是去赈灾的?我就是去剿匪的!”

 去年各省同时出现灾情,朝廷的钱粮根本不够赈灾。各路赈灾大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救活多少灾民且不乱,反正到最后都成了剿匪专员。

 一旦有人举事,便有无数流民景从,赈灾粮很多成了军粮,赈灾大臣带着士卒到处镇压起义。

 现在论功行赏,论的不是赈灾之功,而是各路督抚的平乱之功!

 王渊对此也是无奈,老天爷太狠了,封建王朝真扛不住小冰河气候。

 “唉,不提也罢,”王渊说道,“席师此次回京,左佥都御史的职务应该没问题。”

 席书低声道:“听说前阵子,朝堂斗得很激烈?”

 王渊点头道:“杨廷和目前一家独大,他的党羽势力,占了一半内阁、小半吏部、小半户部、大半礼部、整个刑部。科道官员有一大半,都是杨党之人。而且,太监张永拿到秉笔之权,可代皇帝批红,张永与杨廷和已经勾结在一起了。”

 席书目瞪口呆:“太监可代皇帝批红?这……糊涂啊!”

 王渊笑道:“依我看啊,皇帝一半是真糊涂,还有一半是故意的。先给众臣树两个靶子,皇帝亲信占据要害部门,下面闹起来以后,皇帝才能趁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席书慨叹道:“君王不能太重权术。”

 席书只要在京城混一阵子,便知自己的学生有多大能量。深得皇帝宠信不说,内阁有两个跟他交好,还有一个梁储也被迫向他靠拢,老丈人是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王琼也有跟他结盟的意思,工部直接被他掌控了,吏部尚书廖纪也偏向他。

 杨廷和那边是一个政治联盟,王渊这边同样有着政治联盟的雏形。

 并且,杨廷和、张永搞得越过分,王渊的政治联盟就越稳固!

第439章.437【大家一起坏规矩】

 王二郎很忙!

 王家的会客厅,已快变成朝政议事厅。

 年过七旬的老臣龚弘,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会登门拜谒一个小年轻。

 王渊热情备至,拱手道:“龚宪台请坐。”

 “不敢当宪台之称,”龚弘作揖还礼,有些别扭道,“王侍郎,老朽此来别无他意,只想请君帮忙递个奏章。”

 王渊问道:“不知龚宪台所奏何事?”

 龚弘回答说:“老朽总督河道已有四载,而今黄河危矣。自正德初年以来,黄河不断北徙,当年所筑三道大堤,如今有两道都已不堪用。老朽想要趁水落之机,补筑一堤以备冲啮,又担心山陕诸河横发,流入河南从已决之二堤泛滥。届时,黄河水必复故道入海全河,奔腾纵横而不可治,河南、山东千里皆成泽国矣。”

 “这是大事,龚宪台请畅所欲言。”王渊瞬间正视起来。

 龚弘继续说道:“老朽建议,自长垣由黄陵冈抵山东阳家口,筑一道长二百余里、宽百尺、高十五尺的大堤。然后,再离此堤十里远,另筑一道相同的堤坝。如此,即便黄河泛滥冲过旧堤,也有十里地作为缓冲,不至于酿成更大祸患。等秋后水落,再修复旧堤,可形成新旧五道堤坝!”

 王渊惊问:“黄河竟危险到如此地步,都等不及秋后水落再修复旧堤了?”

 龚弘摇头说:“等不及。黄陵冈三道堤坝,已决二道,还有一道岌岌可危。若今年雨水充沛,黄河必定大决口,所淹百姓岂止百万计?”

 王渊再问:“黄河危险至此,怎现在才想着修筑堤坝?”

 龚弘苦笑道:“老朽总督河道之初,便想着要修复旧堤。可第一年陛下在边镇打仗,朝廷腾不出钱粮修复河道。第二年又遇到宁王造反,钱粮又拿去平乱了。第三年陛下南巡,京中皇贵妃理政,内阁六部斗成一团,修筑河道之事久而不决。去年陛下好不容易回京,又遇到各省大灾,朝廷更没钱整治黄河。王侍郎,真不能再拖了,仅剩的一道大堤,能扛这几年已是不易。”

 王渊又问:“你给内阁递奏章了吗?”

 龚弘回答说:“递了,内阁发往工部,工部已经议覆(同意)。工科、户科的言官,却出来横加阻拦,说老朽是在危言耸听,甚至暗讽老朽想借治理黄河捞银子。最后内阁批复,让老朽重新制定方案,把治河银子压到三十万两以下。”

 六科言官多是些小年轻,一把手也不过正七品而已,但他们的权力却极大。

 六部想要做什么事情,如果被六科集体反对,就会进入反复扯皮的状态。这是典型的以小制大,是对六部权力的监督,张居正就是靠六科彻底掌控朝堂的。

 但是,六科充斥着大量愤青,也有无数人等着立功升迁,经常莫名其妙跳出来弹劾。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又阅历和能力不足,无法理解大佬们的想法,导致国家大事都被瞎耽误。

 正德年间,六科和内阁一样,都还没彻底壮大,但已经有那个苗头了。

 王渊把龚弘的奏章收下,没有立即前往豹房,而是找黄珂和李鐩,打听龚弘这个人的信息。

 李鐩评价说:“吾与龚元之(龚弘)相比,才德皆不如也。龚元之的才能与品德,胜我十倍有余,此君可信而用之。”

 黄珂则评价道:“当年龚元之若巡抚北直隶,断无刘六刘七之乱。此人,可为政,可任事,可息兵。”

 嗯,根据两人的说法,大概可总结为:龚弘,字元之,政治:90,智力:80,特技:安民。

 以龚弘的能力和资历,当左侍郎都够资格。但他的起点太低,不是翰林院出身,连六科、六部都不沾,中试之后直接外放地方,靠着政绩一步步爬起。

 但龚弘的政绩实在太漂亮,没几年就调入刑部,又因政绩获大佬器重,居然升为文选司郎中。然后就倒霉了,他因铁面无私,得罪的人太多,连大佬都保不住,被丢去地方当知府,很快一路做到参政。后来丁忧回家,干脆不当官了,在老家闲居十三年。

 直至刘瑾倒台,才被李东阳启用,一直在地方打转,现在的职务是右副都御使、总督河道、兼理运河。

 可惜,此人已经七十岁,王渊想用也用不了几年。

 王渊随即到豹房面圣,把龚弘的奏章拿出来:“陛下,事关重大,臣不得不逾矩转达。”

 朱厚照随便浏览一遍,问道:“内阁怎么说?”

 王渊回答道:“内阁认为所耗银两太多,令龚御史重定节省之法。但龚御史言,黄陵冈只剩一道大堤堪用,会不会大决口全凭运气。能尽早治理,便尽早治理,否则遇到大水,漕运至少得断半年。”

 “那就让户部、工部拨银子吧。”朱厚照很给王渊面子。

 但是,张永、杨廷和却怒了,因为这不符合流程。

 一份奏疏,不经过内阁和司礼监,居然直接递到皇帝手中,这把内阁、司礼监摆在什么位置?

 王渊,破坏了朝廷制度!

 科道言官,几乎群起而攻之,王渊似乎成了“江彬第二”。

 一个月之后,汤训突然气呼呼来找王渊:“王侍郎,杨廷和此人公报私仇,竟欲掀起党争!”

 “出什么事了?”王渊问道。

 汤训解释说:“本届庶吉士提前散馆,留在翰林院的全是杨党,留在六科、六部、都察院之人,也多少与杨党有关。而我与物理学派弟子,全部被外放地方,这是连脸皮都不要了!”

 杨廷和已然翻脸,报复王渊绕过内阁递奏章。

 庶吉士都是未来精英,是重点培养的中枢接班人。杨廷和选择直接断根子,把贵州士子、物理门人,打一开始就排挤出朝堂,让王渊无法慢慢培植心腹。

 王渊很想放声大笑,他破坏规矩递奏章,心中难免有些担忧,招来文官攻击再正常不过。

 没想到,杨廷和也破坏规矩,那大家不就扯平了吗?

 一般而言,庶吉士留任翰林院,比例在三成到四成左右。不能留任翰林院,也该分配做京官,扔去六部都算委屈的,做科道言官才算正常。而外放,属于特例,要么是忤逆了上官,要么是得罪了皇帝,要么是卷入了党争。

 任何一个被外放的庶吉士,都属于万众瞩目的焦点,杨廷和居然把跟王渊有关联的庶吉士全部外放。

 这叫什么?

 党同伐异!

 弹劾王渊的奏章急剧减少,弹劾杨廷和的奏章反而多起来,杨阁老这一手等于招惹所有庶吉士出身的官员。

 王渊有时候觉得,杨廷和其实挺可爱的,绝非那种心机深沉之人。

第440章.438【泰州学派】

 王相,字懋卿,浙江鄞县人。

 历史上,此人庶吉士散馆,便授翰林院编修,仕途起点非常之高。可惜跟杨慎混在一起,被忽悠着去哭门,当官四年就被嘉靖用廷杖活活打死。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时空的王相,居然成了物理门徒。不但无法做翰林院编修,他连京官都做不成,被杨廷和扔去当泰州知州。

 “先生,此番离别,不知何日再见,”王相端端正正叩拜,挺直腰杆说,“弟子外放为官,一定爱民如子,广兴教化之功,将物理学派在泰州发扬光大!”

 王渊将王相扶起来,说道:“你的学长刑泰,在杭州试种新作物,已经有些眉目了。这些新作物,都不挑土壤,且产量奇高,可利济万民。你赴任之后,可写信给刑泰,让他派学生带种子到泰州,由官府进行推广劝种。”

 “谨遵先生教诲!”王相作揖道。

 王渊又把一个木盒塞到学生手中,告诫道:“吾知懋卿家境贫寒,又非贪婪之人。这些银子,且拿去日用,办事也方便些,切记不可贪墨克扣。”

 王相举手发誓:“弟子若做了贪官,便在泰州自尽,此生无颜再见先生!”

 王相本是那种传统儒生,毕生志向乃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兼青春热血,历史上跟杨慎混在一起很正常。但这个时空,他在宁波目睹了王渊的一系列操作,内心生出钦佩之情,殿试结束就主动加入物理学院。

 王相捧着一盒子银元,退到旁边站好。

 聂广又上前叩拜:“先生,弟子欲在简州办学,开一间物理学院的四川分院。不知可否?”

 “开吧,”王渊温言告诫,“飞行试验小心些,别把自己给摔死了。”

 “哈哈哈哈!”

 屋内众人轰然大笑。

 聂广就是那个插翅而飞,生生把自己摔断腿,去年成功制出滑翔器的家伙。这小子出身于京中富户,没中举以前就是物理门人,在瞎搞飞行试验的情况下,居然还能一路考上庶吉士,这次被杨廷和扔去简州做知州。

 简州就是简阳,以前属于县制,正德八年才升级为州。地盘挺小的,除了州治之外,也就管着资阳一县。

 聂广这个简州知州,还不如王相的泰州知州,谁让他只是三榜庶吉士呢?

 至于汤训,被外放为武冈知州,更是穷乡僻壤的地方!

 武冈州的管辖地盘非常大,经济文化却极为落后,而且还有个岷王盘踞在此。汤训这位二榜庶吉士,被外放到那里做官,几乎等同于发配,只因他跟王渊是同乡兼同门。

 最后一个是蒋信,以前属于王阳明的弟子,中途跳槽跑来学物理,还做过杭州工商学院的校长。这次以三榜进士的身份,考取庶吉士,现被杨廷和外放为宁州知州。

首节上一节284/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