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春 第201节

 只剩下两个月,还得花时间集聚货物,王渊没有功夫跟杨氏瞎磨蹭。

 王渊跟杨氏合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利用杨氏的供货渠道,可以省去很多精力。杨氏实在不配合,也完全可以绕开,只不过多费些功夫而已。

 “宵小之徒,岂有此理!”

 待张璁离开之后,杨守随破口大骂,他居然被一个举人出言威胁。

 三日之后,张璁没有等来答复,五百火铳兵刚好赶到宁波——张璁一个人走得更快。

 守城官兵大惊,喝问道:“你等是何处军士?速速远离城门!”

 袁达立于船头,大喝道:“浙江总督账下游击将军(非正式职务)袁达,率神机营捉拿通倭奸细!速速开城!”

 “有何凭信?”守城官兵问。

 袁达举起一杆挂旗带髦的长枪:“王命旗牌在此,奉皇命可便宜行事!”

 守城官兵无法做主,只得通报主官。

 宁波知府翟唐快马奔至,此人上得城楼,怒火中烧,呵斥道:“便是有王命旗牌,也不得进城肆扰百姓。宁波城内如有通倭奸细,本官自会带人捕之,你等速去!”

 袁达笑问:“宁波杨氏通倭,你敢抓人吗?”

 翟唐大怒:“宁波杨氏,一门六进士,一家三尚书,又怎会做通倭之事?休得胡言!”

 翟唐也是个狠人,他连太监都敢怼。

 市舶司朝贡,往往伴随害民之举。

 比如宁波市舶司,日本按制可携带三船贡品,这三船货物由提督太监征发役夫搬运。老百姓不但没有工钱,还得自带粮食,把就地贩卖剩下的货物,运到杭州去装船北上。每年都有宁波百姓,因为运送贡品而家破人亡。

 历史上,再过大半年,提督宁波市舶司太监崔瑶,就会借着运输贡品而残害百姓。

 知府翟唐不但出手阻止,还把提督太监的心腹王臣活活打死,然后因此被正德下了诏狱。

 这位老兄骨头硬得很,可不怕什么浙江总督,便是皇帝来了他都不会开城门。

 张璁从客栈走到城门内侧,朝着城楼上的翟唐喊:“翟太守,浙江总督府佐吏、温州举人张璁求见!”

 翟唐转身一瞧,没好气道:“让他上来。”

 张璁慢悠悠走上城楼,说道:“翟太守无非是怕官兵扰民,我即刻令城外士卒舍弃火铳,不带兵器进城捉拿通倭奸细可否?”

 翟唐说:“浙江又无战事,哪有士卒进城之理?”

 张璁笑道:“翟太守,城外士卒既然放下兵器,可视为总督府的差员。你难道也跟倭寇有勾结,所以才阻止总督差员进城?”

 翟唐想了想,说道:“好,只要放下火铳,不带兵器,我就允许他们进城!”

 翟唐也有些看杨氏不太顺眼,同时又对王渊心存芥蒂。他把这些士卒放进城,让王渊与杨氏狗咬狗,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可以上疏参一本。

 五百士卒果然放下兵器,只留十人在船上看守火铳,其余全部扛着铁锤、铁钎等东西下船。

 “不是说放下兵器吗?”翟唐质问。

 张璁说道:“铁锤、铁钎并非兵器。”

 翟唐言语一滞,居然不知该如何反驳。只得放这些士卒入城,然后亲自一路跟随,看王渊究竟想干啥。

 沿街百姓纷纷避让,见数百士卒并不扰民,于是胆子愈发大起来,竟有许多人跟着去看热闹。

 在袁达的带领下,数百士卒直奔杨氏主宗。

 日湖东,采莲桥。

 足足五道进士牌坊,其中两道还是尚书坊!

 过了牌坊,是一座占地上百亩的宅院,正门牌匾刻着四个大字:大冢宰第!

 冢宰,六卿之首,又称太宰,明代特指吏部尚书。

 杨家显然早就接到消息,杨氏族长杨美盛是个中年人,指着袁达喝问:“此乃大冢宰第,尔等安敢胡来?”

 袁达说:“有人告发宁波杨氏通倭,快快让开!”

 杨美盛气得胡子乱抖:“胡说八道!便是浙江总督,没有陛下之令,没有刑部文书,也不得擅闯大冢宰第!”

 “闯了又如何?你还敢对抗朝廷官军不成!”袁达毫不示弱。

 突然,葛衣芒鞋的杨守随,拄着竹杖而来,朗声道:“让他们进去搜。”

 “叔父……”杨美盛不愿答应。

 杨守随喝道:“让他们进去!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找出几个奸细来。”

 袁达带着数百士卒蜂拥而入,行不多时,便指着府内建筑说:“好啊,重檐重栱,杨家这是要造反,把这房子给我拆了!”

 杨守随本来胸有成竹,听闻此言,也是眼前一黑,几欲当场昏倒。

 杨氏家宅建筑,逾制了……

 问题是,但凡有点权势和钱财的官民,特别是在南方富庶地区,谁家修房子不逾制的?

 袁达继续溜达,突然抬手一指:“居然还有绘藻井,把这房子也给我拆了!”

 藻井可以随便建,但不能雕绘,这是朱元璋规定的。

 不多时,袁达又指着廊房:“此处有五色文饰,都给老子拆掉!”

 杨氏族人气得跳脚,再这样拆下去,还不得把杨家给拆完啊?可偏偏确实逾制了,王渊没有直接抓人,已经算给他们留面子。

 比如绘藻井那玩意儿,只有皇帝和亲王能建,你杨家建绘藻井是想干嘛?

 一路跟来的知府翟唐,见此情形哭笑不得。难怪那数百军士,随手带着铁锤、铁钎进城,原来一早就打定主意玩强拆。

 “张朋友,借一步说话。”杨守随终于看不下去了。

 再不出言制止,拆完主宗的大冢宰第,就该拆他自己的尚书第了。老先生一大把年纪,可不想晚上睡觉餐风露宿。

 这个总督真不是东西,连拆人房屋都干得出来,指不定今后还会做出啥事儿!

第301章.301【另有所图】

 地方豪族,盘根错节。

 宁波杨氏,门生故吏遍布全国,在本地更是跟几大家族世代联姻。

 但就如张璁提醒的那样,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杨守随已经致仕好几年,在朝堂的影响几近于无。等这老家伙一死,杨家也只能被称为地方望族了,再等那些门生故吏的香火情断掉,杨家的影响力根本出不了宁波。

 谁让宁波杨氏,已近四十年没出过进士!

 历史上,佛郎机人很快就会来中国,杨氏及其盟友快速丧失供货商地位。无数赤贫搏命的小海盗,以及那些闻见血腥味的两淮商贾,结成利益共同体给弗朗机人供货。于是乎,两淮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小海盗也从中渔利变成大海盗。

 比如汪直等海上巨寇,便是因此发家!

 而宁波杨氏,利润被疯狂侵占。再加上官面上不给力,渐渐就衰落下来,倒是在明末硬气了一把。杨氏子孙,杨文琦、杨文琮、杨文瓒、杨文球、杨文珽、杨文玠、杨秉紘等(这份名单很长),皆在抗清战争中牺牲。

 杨文琦在狱中写诗明志:“生为大明臣,死作大明鬼。铁石或可磨,贞心良独韪。天生七尺躯,罔敢自卑菲。松柏岁寒青,讵曰同凡卉?”随即,慷慨就义!

 杨文瓒被救出狱,继续参加抗请斗争,最终再次被捕牺牲。其妻张夫人,大哭一场,又忍住眼泪说:“我夫死于忠分,为什么要哭?”遂请求丈夫的叔祖杨德周,为丈夫兄弟二人作传,杨德周畏惧满清不敢执笔。张夫人鄙之,留下遗书,自尽而亡。

 除了那老不死的杨德周,宁波杨氏可谓满门忠烈。

 眼下,这些忠烈的祖宗们,却在为自己的家族谋利,甚至不惜为此对抗朝廷。

 会客厅里,张璁坐在客位,杨氏家主杨美盛坐在主位。

 另外还有陆氏、张氏、方氏、屠氏等家族的代表,宁波豪族今天都汇聚一堂。

 陆氏从元代就开始做官,宣德年间开始出进士,祖上出过一个刑部尚书。

 有个陆氏子弟叫陆健,居然还跟王渊很熟。王阳明在贵州的时候,陆健是贵州按察副使,经常找王阳明喝酒聊天,王渊也总是跟着蹭吃蹭喝。

 不仅如此,杨廷和的心腹、杨慎的好友徐文华,在贵州平叛时嚣张跋扈。这厮不但弹劾总督魏英,还抢夺其他同僚的战功,陆健站出来跟徐文华硬刚,被杨廷和扔去福建当按察副使。在贵州打了大胜仗,一点功劳都没捞到,只是平调转任而已,陆健因此在福建郁郁而终。

 另有陆偁,王阳明的至交好友,曾邀请王阳明担任山东乡试主考官。此人在福建打过倭寇,打得福建海盗和倭寇不敢上岸,还是杨守随大哥的女婿。其长子刚刚考中进士,另外两个儿子,不出意外也会中进士。

 陆氏子孙,陆宇鼎和陆宇景皆死于抗清活动,两人为了抗清散尽家财。在长江之役中,陆宇鼎是张煌言和郑成功的联络人,直至康熙年间还在密谋反清,最终被捕就义。

 其他几族就不细说了,屠氏有个后代很出名,就是拿诺贝尔奖的屠呦呦。

 “王总制给出的条件就是这样,”张璁摆明了态度,“五千两银子一张‘海引’。各位只要支持开海,杨家可免费得三张‘海引’,其余各家可免费得两张‘海引’,剩下的‘海引’就得出钱购买了。每家的‘海引’数量,上限是十张,不得多给!”

 陆氏家主问:“盐引、茶引,开中可得。这船引也得开中吗?”

 张璁笑道:“第一批海引,不必开中。献给朝廷海船一艘,可得十张海引资格,且不设上限。五年后发第二批海引,那就需要开中了。”

 方氏家主道:“我们在南方沿海,总不可能给边镇运粮食去吧?”

 张璁说道:“不需运粮食去边镇。只要能从海外运回粮食,达到一定数量,就可拥有购买海引的资格。”

 屠氏家主问:“我们都没船,上哪儿弄海船去?拿到海引也没用啊。”

 张璁说道:“各位拿到海引,可以转卖给福建海商,甚至可以转卖给海盗。当然,你们也可以给海商合作,共同经营手里的海引。”

 杨美盛问道:“出海关税是多少?”

 张璁说道:“这得细分。比如棉布、瓷器之类,出海税仅有百分之五。其他货物,最高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粮食、铜铁、硝土等物品,禁止出海!”

 杨美盛道:“张朋友,我们需要再商量一下。”

 “可以,限期一日,”张璁又对陆氏家主说,“陆先生,君美(陆偁)与文顺(陆健)二位先生,皆为王总制的尊长。不管事成与否,王总制都请陆先生到杭州一叙。”

 “王总制相邀,定然前往。”陆氏家主说。

 张璁一走,这些家伙就议论起来。

 陆氏家主道:“我觉得应该配合王总制开海。”

 方氏家主说:“海禁为大明祖制,就怕朝堂反复。若一两年之后,再度禁海怎么办?”

 张氏家主道:“对啊,就怕这个!王总制的意思明摆着,一家最多只给十张海引,就是防止某族独大。还把开海之所设在杭州,也是瓦解咱们宁波人对货物的把控。万一过两年再度禁海,咱们的供货又被杭州、两淮商人分走,到时候就闹得个两头空!”

 屠氏家主说:“我们好好做陆上的生意,为什么要去蹚海商的浑水?”

 方氏家主说:“如果王总制愿意给二十张海引,那还可以赌一把,十张海引也太少了。”

 张氏家主问:“能不能跟王总制谈谈,如果在宁波开海,我张家肯定支持他!”

 杨美盛摇头道:“恐怕谈不拢,对王总制来说,杭州多便利啊。”

 方氏家主突然说:“要不再拖一年?咱们答应支持开海,也帮王总制联络海商。海商那边可以慢慢谈嘛,到时候就说谈不拢,只要拖到九月份,就没有信风去日本了。”

 “到时候可以下南洋。”屠氏家主提醒道。

 杨美盛大笑:“下南洋好啊。咱们给海商供货,主要是去日本。如果能借着王总制卖货去南洋,不但没有损失,还能平添一笔财路。”

 南洋贸易,基本是福建、广东士绅在搞,跟浙江士绅没有屁的关系。

 张氏家主拍手道:“那就这样说定了。明面上支持开海,把时间拖到九月以后,届时就可走南洋的路子!至于日本的生意,该怎么做一切照旧。”

 杨美盛说:“就怕南洋的生意不好做,半路上被福建、广东海贼劫道!”

 “这倒是个问题,必须跟福建海商合作才行。”陆氏家主说。

 屠氏家主道:“先探探福建海商的口风吧。”

 这些家伙,既不想丢掉日本贸易的供货权、收货权,还想借王渊开辟南洋商路,好事儿都被他们占尽了。

第302章.302【海盗信息】

 宁波大族商讨对策之时,金华千户所长官满正,率领麾下三百军士直抵杭州。

首节上一节201/5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