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父亲孝期,儿子怎好同母亲大剌剌说道这些个,那儿子还算是个人么?今儿却是跟母亲剖白开了,还望母亲能疼儿子。”曹颂低着头,嘟哝道。
兆佳氏叹了口气,道:“且等等看,就如你说的,等你差事下来,再考虑议亲的事……”
……
转过,半个月过去,到了八月初十,是二房“除孝”的日子。
早起,兆佳氏便带着儿子、女儿,将曹荃的灵主,从芍院内堂移到祠堂去安置,少不得又是一番焚香叩拜。
而后,众人换下孝衣,穿了新制的衣服。这孝期就算是过去。
亲戚朋友陆续都来了,初瑜陪着兆佳氏招待内眷,曹颙则带着曹颂兄弟,在前院接待男客。
这“除服”的习俗什么样的都有,有请道士做水路道场的,有请戏班子来府里唱大戏的。但是有一样却是少不得,那就是摆席吃酒。
过去人讲究,白喜事要比红喜事隆重。这“除服”也是大日子,不只是近亲,有点交情的人家,都要过来送礼吃酒。其中,就包括内务府郎中马连道的媳妇田佳氏。
田佳氏的二闺女今年十六,也到了说人家的年纪。因是包衣人家,她闺女原是应参加内务府每年一次的“小选”。但是田佳氏心疼闺女,怎么舍得送到宫里当宫女侍候人去。所以,早早地托了人,落选下来,算是免了差事。
对于曹家这几个兄弟,田佳氏可是早就使人仔细打听了,晓得都没有做亲,心里就有些想法。
这在兆佳氏面前,田佳氏少不得奉承两句,话里话外地露出那么点意思来。
兆佳氏见有人主动结亲,心里暗暗欢喜。她有些后悔为何当初在嫂子面前那般死皮赖脸,好像就如慧好似的,使得她嫂子架子端得足足的。
不过,马家是包衣,这点兆佳氏却是看不上。想起儿子所说的满洲大户,她不免又是一番嘀咕,到底是谁家的……
第442章 “补药”
已经“除服”,兆佳氏却没有开口提亲事,这使得侍郎夫人吴雅氏有些疑惑。但是这也不是上赶着的事儿,没有女方主动求配的道理,因此她自然也不会开口。
不想,这到了中秋前后,许是天气转凉的缘故,如慧的宿疾又犯了,却比往年要严重得多。
如慧是哮喘之症,以前发过两次病。每次不过三四日便好了,这次看着却是不大好。目涨睛出,唇甲青紫,面色苍白,浑身汗流不止。
因怕耽搁女儿的亲事,如慧有哮喘之疾,吴雅氏始终对外瞒着,就是本家亲戚也不例外。原想趁着年岁小,好生调理两年,能够好些,没想到如今却是渐重。
这延医问药,慌忙之间,侍郎府这边也顾不得许多,事情就这么传了开来。
待兆佳氏听说侄女儿有宿疾,不禁讶然出声,不晓得该不该埋怨哥哥嫂子瞒着,暗自庆幸没有早点儿将两家的亲事定下来。
自进了八月,曹颙便去太仆寺衙门当差了。因汉卿在六月底往热河换他回来,这两个月衙门只有伊都立一个,忙些是真的,整日里寻由子去外宅也是真的。
上次曹颙“通风报信”的人情,伊都立甚是感激,这天正好衙门里不忙,便特意请曹颙到酒楼吃酒道谢。
这席间说起话来,他心中未尝没有埋怨。
依着伊都立的心思,原是想接杨瑞雪母女回府的,毕竟这两下里住着,顾得这边顾不得那边,他折过来翻过去的也怪累的。
但是每次提起,杨瑞雪只有哭诉的,只道是小户人家出身,畏惧府里的规矩,实不敢应承。
杨瑞雪虽为女子,但是自己守着两家店,平日里开销并不指着伊都立。有的时候,她还使银钱买了上等的衣服料子什么的,给伊都立裁衣裳。
伊都立只觉得自己像个上门姑爷,说话底气也不甚足。加上实是对杨瑞雪生出几分真情来,不愿违她的意。成亲后,他勤着“播种”,指望杨瑞雪早点怀孕。等有了孩子,也好理直气壮接她回府,去。
没想到,这大半年过去了,杨瑞雪的肚子还是没有动静。伊都立说起这个,不由有些沮丧,说起来也犯了嘀咕:“莫非我老了不成?还是,寻些门路,弄点儿补精的方子?”
这些,都是伊都立的家事,曹颙实没兴趣听,但是被他拉过来,也不好马上就走。
听到伊都立为孩子的事烦恼,曹颙想起天慧满月时,姐姐私下里同自己个儿说的话。初瑜因生产伤身,怕是难以再怀孕。
曹佳氏说起时,还带着几分懊恼。曹颙听了,心下也不是滋味儿,却不是因自己的缘故,而是担心初瑜往后晓得了难受。
在曹颙心中,有了天佑同天慧,还有养子恒生,侄子左成、左住兄弟,这府里的孩子已经够了。
其实,他还隐约有些庆幸。就算初瑜能怀孕,曹颙也不敢再冒险让她再生孩子。
伊都立还等着曹颙给提些建议,见曹颙没应声,心虚的问道:“怎么着?孚若也瞧着我老了不成,按说我这也是刚过而立之年,还算壮年啊!”说到这里,自己个儿都不是那么肯定了,给自己斟了一杯酒,道:“二阿哥虽说被拘了,今年却是添了三个孩子……是不是应该使人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补肾的偏方?”最后这话,却不似相询曹颙,更像是自言自语。
曹颙见识过伊都立的酒品的,见他面色潮红,说话也有些大舌头,已经差不多到量了,便道:“这个不是急的事儿,你有儿有女的,未必就是这个毛病,寻了好太医好好瞧瞧就是。今儿,先喝到这儿,家里还有些事儿,也该回去了,改日我再陪大人。”说着,已经从座位上起身,唤小二来结账。
伊都立却是有些没喝够,大着舌头道:“这……这还不到两壶酒……”
曹颙心道,好么,要是真喝了两壶,说不得又要制不住,耍酒疯了。
说话间,小二已经进了,将酒账一算,总共七钱五分银子。曹颙刚要掏荷包,却被伊都立一把拉出,道:“既是我请孚若吃酒,咋能还你来会账,成心抹我面子不是?”说着,摘了荷包,从里面摸出两块碎银子来,扔给小二。
小二点头哈腰的去了,伊都立提溜着荷包,带着几分得意跟曹颙炫耀道:“瞧瞧,这都是杨氏给预备的……说怕我出来花银子不便宜,特特将银锞子都绞成半两的、二钱半的……呵呵,真是知冷知热……”
这杨瑞雪的好话,每日里伊都立念叨没有十回,也有八回,曹颙听得耳朵都快出茧子了……
……
惦记着二阿哥一年添了三个孩子的,除了伊都立,还有十阿哥。
他本就不胖,这两年因“生病”在府里养着,倒是没见肉,越发有些瘦了。
今儿,九阿哥同十四阿哥联袂过来探望,见了十阿哥清减如此,都露出几分关切来。
因此,两人说话间都带了几分关切。九阿哥是劝他多出去走走,一个大活人,也不好老这样在府里猫着。这像什么了?要是让不晓得实情的见了,还当他犯了什么过错,这跟大阿哥、十三阿哥他们还有什么区别?
出去散散心,心情好了,身子说不定也就爽利了。
十四阿哥则是担心十阿哥的病情,这反反复复地养了两年,也不见好,这不是愁人。是不是该往民间,去寻些方子吃吃?
要知道,太医院那边的太医,开方子最是谨慎,不求有效没效,但求不出闪失纰漏。就是个小毛病,他们那边也能让人养两月的。
十阿哥却不愿多说这些,转了话问道:“八哥来信没有?这中秋都过了,皇阿玛该巡幸蒙古了。”
九阿哥听他问起此事,脸上有些不自在,道:“来信了,不晓得什么缘故,皇阿玛留八哥在热河,并没有让他随扈。”
十阿哥听了,有些意外,道:“那其他人呢,老三、老四他们,也在热河?”
九阿哥摇摇头,道:“就单留了八哥一个儿,也没让回京,剩下的老三、老四、小十五、小十六、小十七他们都跟着圣驾往蒙古去了。”
十阿哥疑惑不解,道:“这皇阿玛什么意思?这是器重八哥呢,还是防着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