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群人,虽然是“吃粮”的,对如何丈田略知一二,到底也不是专业人员,搞这个未免力不从心,而且时间也来不及。
陈明刚示意他们静下来:“大家吵闹什么?这只是个由头!”他冷笑道,“难道我们还真得去帮他们丈田不成?就算大伙愿意,也没这个本事不是?”
众人点头。都望着这个主心骨。
“澳洲人想知道临高有多少底子,我们就迎合他们好了。说帮他们丈量田亩――澳洲人不会不答应。只要有了这个名义,那些大户还不是由得我们摆弄?”
大伙轰然叫好:这主意太妙了。不但师出有名,而且澳洲人是绝对不会拒绝这个提议的。会很乐意当这个“恶人”。最后:大户们也无话可说,这一切的后果还可以推给澳洲人。
“大户们能买帐吗?”周七有点犹豫,“他们和澳洲人之间也有勾连。”
“有勾连不要紧,”陈明刚对穿越集团和士绅大户们之间的关系看得十分清楚,“澳洲人不喜欢士绅。现在不过是利用他们而已。”
“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熊卜佑在邬徳的办公室里转告陈明刚的提议的时候笑道。
“没错,真得出乎我的意料。”邬徳点点头,不胜感慨,“没想到还是这陈明刚看得清我们的心思的。县里的读书人反而一个个闹不明白。”言下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按照邬徳原有的计划,是准备让陈明刚尽情的去加派耗米,搞得士绅乡民们怨声载道,等把县里的赋税收得差不多了,再安排一出士民群情汹汹的“请愿”戏,最后由穿越集团出面扮演青天大老爷,直接就把陈明刚和他的手下人全部办了,以平民愤。
泄完民愤,再借机推行“新政”――以避免未来再发生此类事情为由,开始在全县清丈田亩,核定税率,完成税制改革。
邬徳也准备了后手。如果在征粮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意外,使得秋赋不能及时征集到位,他也已经取得了执委会的同意,就采用代缴的方式,由穿越集团先垫付秋粮和赋税,再慢慢从税收中扣回。
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穿越集团都有把握准时准点的把今年的秋赋缴清。这样就可以从容的丈田、清理户口。而不用赶着征税期限里来做这些事情――所谓慢工出细活,邬徳的打算慢慢的熬制这“新税制”的粥。
这对穿越集团是个很大的工程,为此执委会已经下达了好几道命令给各部委员办局和公司。
雷州糖业公司接到指令:继续向越南销售食糖,同时可运销一部分当地需要的其他的货物,以大量套购越南的稻米。
给海上力量部的命令是要他们集中运力,抢运越南的稻米到临高。争取在农历十一月前将临高糙米的储备提高到三万五千石。
给外商委的指令是:利用越南的稻米在雷州的三县里用套购白银,额度是一万两。这笔银子是为了临高的“辽饷”而准备的。邬徳预计临高的米价会因为征收“辽饷”而下跌,他们正好抛出高价卖米换来的银子再低价收购粮食。
给教育部的指令是要他们立刻开始在学生的实践课上安排测绘、简单的平面几何运算之类的课程,为全面丈量土地准备人手。
印刷厂也接到了通知:即刻印刷大批空白地契和产权登记本。
……
“陈明刚真是个人才。”熊卜佑道。
“可惜这人才留不得。”邬徳不由得对这“劣吏”刮目相看,史学界说明清两代的基层实际上是“吏治”,果然有道理。
熊卜佑道:“我怎么回复他?”
“暗示他可以这么办。你得表现出对丈田的兴趣很大。”邬徳决定让陈明刚就这个问题去闹一闹。等于也给本地的大户们先吹吹风,正如每次要出台什么政策之前,先来个苛刻的试试水,让舆论口诛笔伐一番之后,再低调的推出一个稍微改善下条件的方案,就容易让大众接受了。邬徳决定也来这么一套。
“不过绝对不能明示。”邬徳面授机宜,“你和他的谈话要安排人录像,要多说些似是而非的话,你先和宣传部的人商量下话该怎么谈,这样便于将来剪辑画面,得让他表现的竭力推荐我们丈田--”
“我明白了。”熊卜佑点头。
“陈明刚无非是准备让我们当恶人,自己来发财。原本这个恶人我们也可以当。”邬徳有些惋惜,“要是他真肯出力踏踏实实的帮我们丈田的话。”
“哈哈哈哈,这你可就是与虎谋皮了。”熊卜佑和胥吏们接触多了,很清楚他们的为人,“不过是一群体制上的蠹虫而已,想得就是如何给自己捞取好处。哪有这么高的觉悟!”
“还有件事情,陈明刚问我们:收粮的粮柜设在哪里,柜上要用几个我们的人?”
“设柜还是在县里,”邬徳早就想好了,“我们的人,一个不用。让他们照旧。”邬徳说,“既然要他们背黑锅,就背得彻底一点好了。”
第二百三十九节 秋赋(四)
第二百三十九节 秋赋(四)
周伯韬拿起一份刚刚放到他桌面上的档案卷宗,这是周洞天的纸厂本地制造的,黄色的粗糙的厚纸,沉甸甸的拿着很有份量。他打开封面,里面是一页一页的个人材料,贴着照片――这些是几天参加会议的“粮差”们的材料,刚刚对他们的个人情况调查完毕。
秋红家原本就列入了行动处的监视范围,因为四周有人守护,不便安装窃听器,周伯韬也没安排人用小贩之类的方法接近监视――这样未免太奇怪了,毫无市面可言的乡村住宅旁,聚集了一堆小贩,谁都看得出里面有诈。他安排的是远处用望远镜进行监视。
现在他们已经查清了临高全县的“粮差”名单和底细。周伯韬打算仔细的看看这伙人的情况,有没有可利用的地方,当然,也可能不准备利用他们,而是直接“消灭”。这就要看执委会的意思了。
周伯韬翻到最后几页的关于周七的材料上,他对这个陈明刚的大徒弟很感兴趣,因为在调查中得知,这师父很怀疑他和自己的二奶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是一直没有证据。
周伯韬对男女关系上的流言蜚语很感兴趣,就他当侦探的经验来说,男女关系上一旦到了有流言蜚语的阶段,这事情多半就是确有其事了。正好像老婆一旦怀疑自己的先生出轨,调查下来大多就是确有其事。
他叫人把乌项叫来,把材料递给他:“你去调查一下周七。”
“是陈八爷的徒弟?”乌项露出一丝畏惧的神气。
周伯韬不满的看了一眼:“怎么,你怕他?”
乌项咽了口唾沫:“不怕。”
“这就对了,”周伯韬说,“你现在是我们的人,怕他鸟个八爷九爷的。好好的把周七的底细给我查清楚了,以后就一直盯住他,一举一动都要向我汇报,连他什么时候拉屎什么时候睡觉也要查得明明白白,知道了吗?”
“是,明白了。”
这个回答还算标准。看着乌项离开的背影,周伯韬给了一个鄙视的眼神。这家伙还算是身有家仇呢,原来看重他身上有血仇,对旧社会痛恨,而且在学校里也表现的很有仇恨感,没想到一到实际工作上一点胆气也没有。看到县衙里的人和当地的土豪还是不自觉的流露出一种恭顺的态度。
“看来仇恨这玩意,也不是万有灵药。”周伯韬说着,拿起了一份书面命令,拆开了看了一眼。他打铃叫来了自己的通讯员:
“叫特别宣传组的组长来。对,马上!”
陈明刚拜会过熊卜佑,得到对方的许可之后,立刻着手大干起来。征粮除了照例由县衙出布告和散发“粮由”――也就是催缴通知单之外,把手下的徒子徒孙纠集起来,在县里的官仓前设柜征粮。
征粮的第一阶段自然是等粮户们上门自缴。要到第一阶段结束之后,才会进入下乡催征的阶段,但是今年,陈明刚指令手下的“粮差”们全部下乡去,大造“丈田”的声势。
一时间,澳洲人要“丈田”的消息传遍了全县,大小粮户们大为惊扰。
士绅们自然是不愿意搞丈田的。不管原有的体制如何的腐败低效,他们毕竟已经和这个体制形成了和谐关系,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作为“润滑剂”,在这个体制下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现在来了一股新的势力,居然要重新丈量田亩,登记产权,这岂不是晴天霹雳。粮户们顿时紧张起来,接着从下乡的粮差们嘴里,他们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说澳洲人这次不但要征粮,还要先丈田,根据丈田的结果按亩数征粮。
粮户们赶紧派人四处打听消息。果然,县城和东门市沸沸扬扬的都在传说这件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在陈明刚手下混事的一干闲人,个个趾高气扬。但是也有奇怪的消息传出来:说根本没这回事,完全是陈明刚一伙拉大旗扯虎皮的唬人。
众人赶紧找到张有福那里要他去确认有无此事?但是从他那里也没得到什么确切的消息。张有福说负责征粮的邬首长“出远门”了,没人能答复。张有福对事情的变化有点吃惊,不过他想起邬徳曾经关照过的他的话,觉得这事情背后肯定有蹊跷,也不敢乱说,当下自己到百仞城来求见初雨,把情况汇报了一番。
当然,从初雨那里他得不到什么回音。张有福站在自家的宅院里,看着粮差刚送来的“粮由”,皱了几分钟的眉头,忽然有些明白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