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第172节

“是!是!”沈范激动的凑上前去,原来这是一个样品陈列柜,一共有四个,都是从丰城轮上拆下来的,除了架子是用紫檀木新做得之外,旧玻璃是用细石英砂和毛毡从新打磨过得。要按21世纪的标准其实通透感很一般,但是本时空就很了不起了。

最先吸引他注意的是成排的珍珠项链、手链和戒指,珠子不但个头大,而且形状浑圆,都是不可多得的上品,还有少见的粉色珍珠。沈范估计,光这些珠子,拆散卖,最大得能卖好几百两,最小得也能卖三四两。

各式各样的小粉盒,有用木得,有竹雕得,也有玳瑁,金银镶嵌的,林林总总不同的材质,这个本身并不稀罕,但是每个粉盒内侧都镶着小小的水晶镜。虽小,到底也是水晶镜。

成排的玻璃器具,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玻璃杯子、碗碟、酒器,甚至还有茶具,每一件都是晶莹剔透。

“这些东西可够?”

“够!够!足够了。”沈范心里十分清明,澳洲海商的宝物都是从玻璃上找得。要说玻璃在广州也算不得太稀罕的物件,奈何他们的东西比其他人的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不管是红毛还是佛朗机人的东西,不啻云泥之别。

“沈掌柜,这只是一部分物件而已。”郭逸转身又把帷幕拉上,“日后自然还会有新得来。”接着他又拿出了一本白色的拍纸簿子,“你且看看。”

沈范打开一看,雪白的纸上勾勒着黑色的图案,都是一些首饰。款式极为奇特。他做珠宝这行多年,各式各样的首饰见过不知道多少,高手匠人也遇到过一些,此类风格还从没见过。仔细看来,款式或简约飘逸,或者华美灵动,倍极精巧。不是一般的匠人能做出来得东西。

“这是――”沈范带着探询的目光问道。

“这是严茂达画得。”郭逸说,“预备着给紫明楼的裴莉秀小姐做一批,你可有能做这些的匠人可用?”

“有。”沈范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一般珠宝业的高手匠人,各家铺子都是专门养着的,外面轻易找不到,但是他消息灵通,知道年前刚关张了一家宝恒祥,里面的流散出来的匠人和伙计眼下都没活计。

“好,那就由你负责把他们都招揽来。”郭逸想了想,“里面的伙计,只要品行可靠的,也可以用。待遇,就按他们过去的标准给就是。”

“东主,眼下我们紫珍斋就一家铺子,现在也有了两个小伙计,再进人是不是多了?

“不多。以后我还有买卖要开,这样的人先留着就是,不就是多个吃饭的人么。”郭逸想我以后还有更多的商业要搞,现在不把专业人员都储备起来,到时候就没得用了。古代不比现在人才流动快,稍微有些技能的人若没有变故都是在一家铺子里干一辈子的。除非是招学徒和力工,否则很难随时招到可用的人的。

“东主远见!”

“明天找些泥水匠人来,准备起新屋。”

“东主,盖房子的事情好说,但是盖了房子有何用处?”照沈范看来,这紫珍斋的房子已经足够用了,再盖房子多此一举了。”

“我要盖作坊。”郭逸说。

“盖作坊?”沈范心中一动,压低了声音问:“难道东主要在这里做水晶镜?”

没等郭逸开口,这沈范就连连摇头:“东主使不得,若在广州城里开了水晶镜的作坊,这里勾连官府的大户豪强甚多。你又是个外乡人。保不定有人为了要得这个秘法,暗中陷害东主。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郭逸点点头,本时空人的质朴让他很受感动:“没有的事!”他说得很坚决,让其安心,“水晶镜如何制造,就在我国也是秘密,我如何能制造?”他便把运送毛坯来在本地加工的方案告诉了沈范,“这样可使得?”

“这还使得。”沈范放下心来,如果只是把水晶镜的毛坯运来,加个外框,本质上和完全外来也没什么区别,自然就不会招来麻烦了。

“还有伙计。现在城里应该还有不少失业的伙计和匠人,你出去留心多找些来,只要人要老实本分的,愿意来得都要。”

“这个?”沈范有些犹豫,“东主,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伙计还好说,我们用不上的匠人请他作甚?”

“沈掌柜,你以为你只是个紫珍斋的掌柜么?”

沈范不解:“东主――”

“我们在澳洲远涉重洋,踏波万里而来,不是光为了卖几件珠宝玻璃器。”郭逸竭力让自己显得很有“王霸”之气,“你是紫氏企业集团的总经理!不!大掌柜!”

沈范稀里糊涂的听他白胡了一番,虽然没完全闹明白什么是企业集团、总经理之类的,但是大管事这词还是懂得――看来东家还想做其他买卖。

“这个,东主,我可只懂珠宝行,您还要开其他买卖,都得另外请掌柜的――隔行如隔山。”

“你是大管事,具体的事情,自然有掌柜去做。”郭逸认为沈范是个合适的人选,一是沈范受过他们的大恩,而且疟疾这个病很难断根,眼下只有他们手里有奎宁。二是沈范是广州城里的老土地,珠宝行业的特殊性使得他和方方面面的人物熟悉,无论打听消息还是办事都很便利。三来他能在珠宝业界干一辈子,职业操守想必没有问题。

“谢东主裁培。”

“这几天先找些酒匠来。”

“要开酒坊么?”沈掌柜问,“这里没有好水――”

“没关系,”郭逸想我根本没打算从粮食酿酒,“广州有卖土烧的铺子么?”

“有,城里有,乡下也有不少酒坊。”

“去谈谈价钱,准备大批收购。”

“好。”现在沈掌柜已经对这位东家说出来的任何话都不会惊讶了,“酿酒的生财家伙要买么?”

“不用买。”郭逸对那个名牌白酒的营销计划热情很高。他接到电报:新瓶装旧酒的策划案里的关键部分――玻璃酒瓶,在临高已经试制成功了。

第一百五十三节 生意(二)

第一百五十三节 生意(二)

接下来几天,在沈范的奔走操持下,紫珍斋旁的荒地上沿着惠福街,依次兴建起了几栋一模一样的院落。院墙高耸,院门紧闭。里面是一排排砖木结构标准厂房。酒厂是首先投产的,明代的蒸馏酒技术已经成熟,城乡的各种酒坊极多,出产各式各样的名酒和价格低廉的土烧。

郭逸从一开始举没打算从粮食发酵开始酿酒。按照吴南海的酒业发展计划,穿越酿酒工业将在红薯和甘蔗大批收获之后才开始。直接在广州就地购粮酿酒成本未免太高:工序多,酿酒用的水、酒曲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相当麻烦。而且在酿酒过程中会牵涉到大量的粮食运入和酒糟处理的问题――一般传统的酒坊往往还附带养猪,为得就是处理大量的酒糟。郭逸可没打算在广州城里开养猪场。

因此他们采取的是一种把土烧进行精馏,土烧这种白酒全国到处都有,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批量又大。直接把土烧收购进来之后进行二次蒸馏,去除土烧中的杂质,提纯酒液,增加酒精度,就能做出高级品来。实际上现代的许多名牌白酒也是采用大量收购小酒厂的基酒,再进行勾兑而成的。比起这个时空最好的酒坊来说,穿越众还拥有可以量化的质量体系标准、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效率极高的蒸馏设备的优势。

蒸馏设备是在临高由机械部门制造之后拆散然后由登瀛洲号运到广州。蒸馏器是生铁、锡和木材的制造的。这种蒸馏器比所有同时的蒸馏器在效率方面要好得多,它不再采用直接加热,它配有一台穿越一式小型的锅炉――非常简单的用生铁和油桶制造出来的常压锅炉,产生出水蒸汽来对蛇形管进行间接加热,土烧经过这样的精馏,最终产生的就是一种清澈如水,入口如烈火的高度烈酒,由于经过了二次乃至三次蒸馏,各种杂酚的气味几乎完全消失,留下纯正的口感。

和蒸馏器同时运来的还有几百个小型扁酒瓶,酒瓶上已经贴上印刷出来的商标――上面是大汉将军戎装木刻图,下面印着个篆体汉字“国士无双”,下面又用小号简体字标注了一番。商标最下面是:紫诚记荣誉出品。最后商标上居然还有容积标称:250毫升。这个看似多此一举的做法是萧子山提议的:新度量衡、阿拉伯数字的推广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许多后来成长起来的穿越国的新一代正是从当年各式各样的“穿越货”包装上第一次知道了简体字、阿拉伯数字和度量衡。

酒出来之后,经过几个酒匠品尝,都觉得比市面上的各种土烧要醇厚劲大,但是比起那些最好的白酒也只能算是伯仲之间,算不上特别的香醇。有酒匠惋惜的说有这么好的蒸锅,他可以自己做曲,再找处好水就能做成粤省第一了。郭逸笑而不答――紫诚记的酒的不在酒本身,而是玻璃瓶――郭逸要走得是高利润的礼盒路线。他吩咐人将酒装瓶密封待用――第一批酒数量很少,将用作商号开张时馈赠要人的礼物。

沈范在当地的漆器店里订制了一百多个礼盒,内衬锦缎。每个盒子里装上两瓶酒和两个玻璃小酒杯。这个主意是从本时空的酒礼盒上抄袭来得。在明代绝对算是破天荒的创意了,连沈老掌柜都赞叹不已,说东主真是大手笔。

郭逸却感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美,这些漆盒制作之精,装饰之华美,都是他从未见过的――就沈老掌柜说,这还算不上顶级的作品,不过是批量货色而已。

崇祯二年的整个正月,广州先遣站上上下下比临高还要忙碌,同时要开张三家字号,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轻松的事情。郭逸每天带着沈掌柜、孙常等人四出外出拜客,方方面面都拜访――初来乍到,礼数周全很重要。每到一处,按对方身份不同,分别馈赠不同的礼物。当初在人市上给过名贴的梁存厚家也特意去拜访了一次,梁公子见他买卖开张,颇为高兴,收了礼物之外,还回赠了本家自制的烧腊。郭东主和梁公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让沈老掌柜喜出望外:

“东主好手段,居然结识了梁公子。”沈老掌柜悄声赞道。

“梁公子很有名么?”郭逸听刘纲说过:梁公子是个世家子弟,平素急公好义,乐善好施而已。

“东主不知道?”沈范有些惊讶,“这梁存厚公子是故户部尚书梁仁埔的嫡孙,他父亲当过两任知府,他自己身上有个举人,在本地是赫赫有名的官绅大户。”

这沈老掌柜说,这梁家自诩诗礼传家,对珠宝玩器这种东西一向不上心,做他家的买卖怕是没门。但是他家在本地根基深厚,结交好了,有许多的好处。

首节上一节172/20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