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过来后,后希也是直言道。
虽然她很想三日之后直接禅让,但考虑到她这个六弟,毕竟没有学过帝王心术,如今也没接触到核心政务,就这么直接让他当皇帝,万一出什么岔子。
回头不还是她出面收拾烂摊子。
所以还不如缓一缓,先册封为皇太弟,让他跟着学习一段时间,接触接触有经验了,然后再接位,才比较合适。
而赵佣此时当然是一脸懵啊!
因为早在二十年前,他们这些皇子就已经不觉得自己会有继位的可能了。
先不提当今可能会有自己的孩子。
哪怕当今没有孩子,那也不大可能选他们继承皇位,大概率会从他们的子嗣当中选一个过继。毕竟就后希表现出来的实力和身体健康程度来看,怎么都不像短命的,指不定能熬死几代人呢。
“我……皇太弟吗?”
赵佣是真忍不住自己伸出食指,指了指惊讶的瞪大了双眼的自己,一时间他都不知道是该惊喜惊讶,还是恐惧。
“没错,行了,别惊讶了,内侍省那边会给你安排搬家,搬到东宫之后你有三天的时间熟悉规矩,三天后参加册封典礼,之后你就跟我一起处理任务。
现在先去搬家吧,有什么疑惑你去找太上皇,太上皇知道,我还有事。”
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在后希这就是当一天皇帝便得管一天事,她是真没空跟六弟详细解释,所以说完这句话。
就将他打发去搬家了。
又过了一个时辰,相关消息便迅速传开,不少人都很疑惑,后希皇帝干的好好的,而且又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会突然册封皇太弟,他们也没逼迫后希过继,或者说逼迫后希大婚生孩子啥的
更准确讲是,哪个敢逼迫她啊!
于是一时间不少人内心生出了许多猜测揣摩,有的怀疑可能是太上皇要求的,毕竟昨天后希特地去看了太上皇。
也有人觉得是不是后希命不久矣。
六岁长的跟别人十六岁似的,说不定衰老速度也会加快,寿命都会减少。
甚至于有猜她是不是要飞升了,下凡历劫成功,功德圆满的话,早早飞升也是相当合理的揣测嘛,不算太离谱。
但再怎么样想。
都没人敢做任何出格的事。
毕竟谁不知道,只要当今想,哪怕远在海外流放之地最近发生了什么,都能够一清二楚。搞再多的阴谋诡计,在真言印面前,只是个证据确凿的笑话。
所以也就私下讨论几句。
然后还是该干啥干啥。
甚至没人给赵佣送礼拉关系。
因为皇太弟并不代表什么,历史上还有皇太叔啥的呢?怎么着都得正式继位之后才有权,不然皇太什么都没用。
之后就是正常走程序呗。
但在赵佣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弟的第二天,百官便知道这个皇太帝没有他们想的那么不受重视,反倒格外受重视。
因为后希早朝把他带上了。
这显然意义非凡啊。
紧接着,百官对赵佣的态度自然也有所转变,虽说不至于立刻开始阿谀奉承,但确实有慢慢的,潜移默化的表示善意,毕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未来能够顺利登基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提前与下一任老板处好关系。
那也是为官之道嘛!
前提是不能僭越,惹现老板不满。
好在后希并不在意这些,她现在正全心全意教导自己的弟弟,同时因为她弟弟挺有天赋,她教起来心情挺不错。
一教就会,还能举一反三,肯定比教三五次都听不懂的,让人心情愉悦。
偶尔闲暇,后希还会亲自带他去各种天灾现场,赈灾现场,海外流放地点以及武道司和大理寺之类的部门,观摩学习,了解各部门的运行机制和规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皇帝的也得对所有机构有所了解,不然都不知道某机构是干啥的,那完全是糊涂庸君。
得了解学习,甚至最好干个几年。
才知道有哪些问题和漏洞。
如此过了半年,后希便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差不多勉强算合格了,剩下的得靠他自己慢慢悟,偶尔吃点小亏也会有利于成长,没必要非得把他打造的十分完美,培养的十分完美,再让他继位。
因此后希很快宣布自己要退位。
并且安排禅让大典。
而在禅让大典之前,她还要做最后一件事情,那就是帮助她弟弟赵佣完成三次气血蜕变。虽说如今不需要他做太多的变革,但如果想要做一个将百姓放在心里的皇帝,肯定还是要有铁血手段的,这么一来性命其实就有一定危险。
不论是现在的太上皇还是后希。
其实都遭遇过不止一次暗杀或者毒杀,如果不是后希能力强,真的是早不知道死多少次了。光是因为刺杀以及毒杀,后希就诛灭了十好几个家族,同时皇宫里的宫女内宦之流也被清了大半。
直到所有人都清楚奈何不了他们。
刺杀和暗杀才逐渐绝迹。
之前赵佣是个闲散皇子,所以平常只练练养生武功无所谓,但等他登基之后,后希不可能专门保护他,给他安排侍卫的话,也很难将他保护的很周全。
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很费事的。
更别说培养一个皇帝了。
她可不想再费劲培养。
所以宁愿耗费些精血,把他提升到基本上算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三次气血蜕变程度。而达到这程度,再稍加训练一段时间,只要不是三五个逍遥子级别的人刺杀,最多重伤,一般死不了。
保命肯定没问题。
只有这样后希才能彻底放心禅让。
突然觉得宋朝皇帝的死很有问题,所有坚持变法的都早早死了,最可怕的是,这些变法派后宫都是守旧派太后、皇后,甚至于太皇太后,皇帝一死就垂帘听政,然后恢复守旧派官员的职位,废除变法。
官员谋杀皇帝可能困难。
但如果后宫谋杀呢?
第194章 高福利武学研究院
禅让典礼前一天,后希与太上皇又协商一番,最终共同定下了一条祖制。
用来约束之后的皇帝。
那就是后世皇帝,在位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年,且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在位二十年就退位,免得出现老年昏庸。
现在皇族不像过去了,小孩子动不动就夭折,同时寿命也不长,比如说即将继位的赵佣,三次气血蜕变,只要过程不出意外,起码是一百八十岁起步。
他今年才二十三岁。
真到死再退位得等到啥时候?
而且历朝历代,哪有几个皇帝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做个明君圣君啊,但凡活得久些的,晚年都得闹出些幺蛾子。而这些活得久的才活多久,才活到六七十岁呀,活到八十的都相当罕见,所以不加这条祖制,后希他们是真的不放心。
还是有点约束的好。
不然天下焉有一百六十年太子乎。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赵佣已经有儿子了,长子今年正好三岁,如果他真活到死再退位,那他儿子岂不是得当一百六十年太子,一百六十三岁才能继位!
对于这条祖制,不论是百官还是赵佣本人都没法有什么意见,因为制定这条祖制的两位皇帝并不是双标,他们确实做到了。比如如今的太上皇,就是在位十三年禅让退位的,而后希鼎革也是正好整二十年,离三十年还差十年呢。
做完这些前期准备后。
接下来自然就是正式禅让。
唯一就比较纠结的是,该如何称呼禅让后的后希,叫太上皇的话显然不合适啊,因为太上皇一般默认是新帝的父亲,后希是姐姐,属于同辈,而且叫后期太上皇的话,叫赵顼什么,无上皇?
关于这点,不论百官还是赵佣都不敢擅自决断,还是去问了后希和赵顼。
最终后希决定取消太上皇尊号。
以禅位前的年号加一个帝尊称。
比如如今的太上皇,当年禅让的时候是元丰三年,所以便尊其为元丰帝。
后希禅让时是鼎革二十年。
便是鼎革帝,或鼎革女帝。
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祖制,因为现在皇室成员,都能活很久。哪怕只按八十岁的寿命来算,出现两三位禅让的皇帝都很正常,以一百八十岁来算。
出现五六位禅让的皇帝都没问题。
到时候太上皇、无上皇、至上皇啥的,再往上,还能怎么编尊号?不如索性算了,直接以年号代称,简单省事。
等死了就以谥号代称呗。
直到此事也结束,后希这才总算感觉自己摆脱了作为一个明君所要肩负的心理压力和诺大责任。再然后,当然就是赶紧旅游放松,没事玩玩野生动物。
今天给大象一个大逼斗,明天给熊猫来个举高高,后天烤两条鳄鱼尝尝。
既不需要考虑百姓。
也不去想政务的疯玩了半年。
后希才感觉重新找回自我。
再然后,当然就是回到汴京那边开始办正事,比如建立农研所,创办农业集团,就是之前在年代世界那边怎么搞的,现在还怎么搞。通过二十年的变法以及发展,如今各方面条件,虽然还是要比年代世界那边开始创业差上不少。
但差距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至少靠着她身份带来的便利,足以弥补上这些差距,唯一限制发展的主要还是在于人口不够多,以及机械化程度不够高。但人口不够多,那就先少种一点田,少养点牲畜嘛,机械化程度不够高,那就半机械化种植养殖,都一样。
无非就是规模小点,慢慢发展。
这方面不需要后希费多少心,基本上照搬上一个世界的流程就行,而且因为政策方面会有很多优待,也没人敢卡她之类,甚至于比上个世界还要省心。
于是乎后希便有精力多做件事了。
那便是创办武学研究所。
她没忘了,她轮回到这个世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主世界没有觉醒血脉和传承,同时天资较差的普通人,创造一门比较基础,适合他们修炼的武功。
而且还是不影响未来转修的武功。
这方面,她对自己是真的不抱太大的希望,还是集结众生智慧更加靠谱。
所以在农研所和农业畜牧集团走上正轨之后,后希便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武学研究所上。并且为招募研究员开出了极其丰厚的条件,比如所有她收集到的武功秘籍可以随便翻看,有了足够贡献还可以翻阅修仙秘籍,神魔炼体术。
又比如可以提供各等级的气血丹。
其中修仙秘籍毫无疑问,就是后希从丁晓兰那边获得的传承,她的传承中除了她自己修炼的上古炼气术之外,其他修仙秘籍也多的是,只是等级没那么高,拿点基础出来应付属于轻轻松松。
而且哪怕是最低级的。
也比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高级。
至于神魔炼体术,当然就是巫族的一系列炼体术了,巫族的炼体术,说是神魔炼体术显然也没有问题啊,不然就说是基础炼体术,未免显得有点低端。
除此外金银就更是身外之物了。
绝对相当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