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土血裔,轮回诸天 第112节

  再然后自然就是继续杀向辽国。

  这次时间长了点,毕竟西夏只是一个小国,而辽国疆域极大,哪怕攻城掠地的速度再快,那么大地方也得跑一段时间,故而最后花了将近一个月时光。

  这才将辽国彻底覆灭。

  连带逃往西夏和辽国的一些罪恶家族和武林势力,也都顺带一起消灭了。

第185章 献国和攻打灵鹫宫

  大理,天龙寺。

  在辽国帝都覆灭后的第四天,大理保定帝段正明便带着最新情报,来到基本都是段家宗室退休养老,修行之地的天龙寺,寻找长辈们商讨该如何处理?

  最重要的是他们大理该怎么选择?

  “叔伯祖们,辽国亡了!”

  “这么快?怎么会这么快??”

  听到这消息,哪怕是一向修佛的枯荣禅师等段家长辈,也是无法绷住,更准确来讲,自从西夏四天覆灭后,他们就再也无法静下心,念多少经都没用。

  “还没有彻底覆灭,但是辽国的国都已经被攻了下来,照这速度看,彻底覆灭拿下,也就十天半个月的功夫。”

  说到这,顿了顿,段正明便继续:

  “最重要的是整个过程百姓基本没怎么反抗,也基本没什么死伤,现在全天下都知道,只要不反抗以及本身没做过什么孽,那就不会死,可一旦激烈反抗,或者本身作孽太多,则必死无疑。

  辽国帝都被攻破后,哪怕位高权重的,只要没做过什么恶基本都放过了。

  可宗室成员,又或者勋贵富商。

  即便没有任何官职。

  作恶多端的也全都被诛杀。

  如今西夏被灭,辽国也基本算是被消灭,天下与宋国离的比较近的,也就只剩下我大理以及吐蕃了。我现在就怕称臣已经无法满足宋国的野心,您说我们要不要索性直接投降,献国投降啊?

  等大军临门的话感觉会有点晚。”

  他们段家如今虽然还是大理国的国王,但实际大权基本不在他们手里,而是在高家等大理众权臣手里,加上还有先前西夏和辽国的例子历历在目,近在眼前,他们肯定是不愿意激烈反抗的。

  但就此沦为平民,他们也不甘心。

  会觉得辜负了祖宗。

  所以他便想要不要提前投献,好歹换个爵位,王爵没有,混个侯爵应该不成问题,只要能世袭罔替就行,这样他死后,倒也不至于无颜去见列祖列宗。

  “我们是没有意见,但就怕高家等人会不同意,毕竟他们这些年也算作恶多端,到时候恐怕会被镇国公主清算。

  不像我们家,也就出了段正淳这个孽畜,不知道会不会被镇国公主清算。

  他王妃刀白凤也杀了不少人。

  杀了不少与他有露水之缘的人。

  恐怕同样性命难保。

  但好在他们有个儿子,而且一心向佛,到时我们求求情,连虚竹那样的都能保下来,保住嫡系独苗应该没问题。

  这样,你提前上表,我们派人送到宋国,就表示我们愿意投降,但是我们皇室无法完全做主,还得麻烦他们过来取,到时候我们会尽力配合宋朝行动。

  只希望能记住我们献国之功。

  封个侯爵就行!”

  形势逼人强,哪怕内心再怎么不愿意,可是终究也得考虑考虑现实情况。

  故而枯荣禅师很快就回道。

  这也是他们在西夏覆灭的时候,就已经想到的办法,只是当时还在犹豫不决,并且想着,要是宋辽两国能够两败俱伤,或者僵持不下,那么他们这种小国就还可以暂时苟活,不必直接覆灭。

  但如今看来是不行了。

  还是得早做打算。

  他们可不想当新的违命侯。

  与此同时,天龙寺参与会议的一众老僧也都迫不得已纷纷点头,见状段正明这才松了口气,只要长辈同意,那他做这个决定就更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就在这时,天音禅师突然说道:

  “在这个当口,我们要不再做一件事吧,调动我们所能调动的全部力量。

  将天山灵鹫宫给攻打下来。

  作为我段氏武道一脉新根基。

  虽说如今的天龙寺献国之后应该还能够保存,充当段氏宗庙,但到那时想要再攻打灵鹫宫,不但可能没有足够的实力,武道司兴许也不会再允许,我们必须得赶在武道司彻底入驻大理之前。

  尽可能扩大一下武道势力,往后在政治上,我们就别想有太大的发展了。

  还是往武道发展吧。”

  有关于这件事,之前在相关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就是知道他们家老祖宗段思平与灵鹫宫有联系,甚至是灵鹫宫发现人之一的时候,他们就有讨论过,但是一直犹豫不决,始终没能拿定主意。

  这次天音禅师特地提出来,便是觉得再不做决定,往后可就没有机会了。

  一旦天下彻底一统,以如今镇国公主的态度而言,他们想要拿回灵鹫宫只能去武道司打官司,不然纯粹是找死。

  可打官司胜算着实不高。

  毕竟他们老祖宗已经被逍遥子给害死了五十年,如今的天山童姥也在灵鹫宫那边经营了五十年,五十年实际占有时间实在是太有优势了,很难打官司。

  “所以这事已经定下来了吗?”

  段正明直接看向叔叔枯荣禅师。

  如果还有协商余地,他其实是不大愿意干这事的,毕竟天山灵鹫宫可不是什么平地,里面住的也不是普通百姓。

  攻打实在是太过于困难。

  指不定得填进去多少人命。

  “定下来了,三个月前就已经定下来,如果辽国覆灭,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这么干。而且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我们不会让大量普通士兵去送命,到时候我们天龙寺过去,以我们天龙寺为主力。

  毕竟是要拿回祖宗的资产。

  也是为我段氏开创新的根基。

  天龙寺不出力,实在是不像话。”

  枯荣禅师没说的就是,他们也怕派遣普通士兵去攻打导致大量死伤,最后镇国公主将相关罪孽算在他们身上,要灭了他们全族。所以宁愿此时天龙寺出手,哪怕死伤惨重也认了,反正他们年纪大了,就当是为子孙后辈们牺牲了。

  而段正明先前担心的也是这点。

  故而听枯荣禅师说,会由天龙寺作为主力,当即便不再纠结,很快同意。

  接着便是一边由段正明写国书,派遣天龙寺的高僧偷偷送往汴京,一边由枯荣禅师作为领队,集结整个天龙寺所有段氏武者力量,又招募了不少武者。

  一起往天山灵鹫宫进发。

第186章 册封皇太女

  不仅大理段氏很慌,吐蕃那边其实也相当慌张,最关键的是他们那边的掌权者不像段氏那么干净,敢肯定不会被族灭,他们则是敢肯定必然会被族灭。

  特别是按镇国公主的三观而言。

  毕竟他们那,各种人皮人骨以及头骨法器不要太多,而且都是活着采集。

  奴隶性命更是比牛羊还贱。

  于是乎吐蕃各部落。

  难得紧急联合起来。

  没错,是各部落而不是国,真正意义上的吐蕃国,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覆灭了。只是如今各地依旧还是将原本吐蕃国那片疆域统称为吐蕃,但实际上这边早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而是一群部落,中间夹杂着些密宗宗教统治啥。

  他们没那么识趣,或者说知道投降也不会有好下场,所以准备拼死反抗。

  除此之外,从西夏和辽国逃出来的恶势力,此时也都纷纷进入吐蕃,后希他们毕竟主要是为了灭国,故而面对一些城池还没破,就已经提前逃之夭夭。

  并且逃出这两个国家的家族和武道势力,暂时是真的没有精力拦截追杀。

  这才给了他们不断逃跑的机会。

  此时他们进入吐蕃,倒不是说为了帮助吐蕃,主要是他们实在没有地方去了。而且万一吐蕃也被灭的话,他们还能继续往西逃,就不信镇国公主能够打到天涯海角,天下没有他们容身之地。

  ……

  与此同时,汴京早就已经进入了狂欢浪潮,他们真的有太多太多年没有听到过好消息了,平常收到的消息,都是在哪边哪边战败,要赔多少多少银子!

  死了多少多少人。

  而这些消息听多了,脊梁骨都被压弯,面对在汴京的辽国人,西夏人,甚至需要退避三舍,免得被羞辱,朝廷还不替他们做主,怪他们破坏两国交情。

  现在呢,西夏覆灭,辽国覆灭。

  不知有多少人笑着笑着哭出来。

  盛唐景象总算不是只在梦里出现。

  百姓高兴到什么程度呢,高兴到直呼公主万岁,哪怕是一向看不惯后希的勋贵宗亲,包括文武百官们,此时也说不出什么坏话来,赵顼更是在太庙里面宿醉,抱着列祖列宗的牌位说了一夜。

  之后便是准备太庙献俘。

  并且因为后希精通土遁术,压根不用他们等辽国宗室慢悠悠的送过来,而是第二天早上就被后希亲自送了过来。

  故而献俘,自然也是第二天进行。

  祭祀完太庙后,赵顼直接拿着后希给他准备的大喇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自己要册封镇国公主为镇国皇太女。

  同时还有很多宦官也拿着喇叭。

  在整个汴京宣布此事。

  为什么直接说,不是发布圣旨呢?

  因为赵顼担心文武百官不同意,这事终究有些突破了文武百官底线,哪怕他再怎么能换宰相,也不敢保证自己能换出两个愿意通过这一份圣旨的宰相。

  所以他这才特地趁如今太庙献俘的机会,直接对外宣布,并且让全城百姓都知道,从而借百姓民意逼百官同意。

  皇帝同意,百姓同意。

  百官不同意算老几?

  果然,这话一出,不少官员的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因为他们是真没想到皇帝会跟他们搞这一出。他们拼尽全力的帮忙维护皇权,维护皇室传承,结果皇帝自己反倒在这瞎胡闹,这像话吗?

  若不是他们打消了仁宗皇帝立女儿为皇太女的想法,轮得到当今上位吗?

  现在这个有儿子还想立皇太女。

  是要气死他们不成!

  可就在他们想站出来斥责,阻止此事的时候,整个汴京城都传来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镇国公主万岁!镇国皇太女万岁!公主万岁!皇太女万岁!”

  “诸位可曾听到了!”

  “这是朕的意愿,也是天下百姓的意愿,民心即天心,民意即天意,此乃朕顺应天意民心,如今站出来的那些是要夸朕英明,还是与民心天意作对?”

  其实如今外面百姓的欢呼并不是他刻意组织的,只是派人喊了几嗓子,但有这么多人配合,确实也是他没想到的事情。可由此也能看出,自己这个女儿确实有着极大的民心和民望,自己的选择应该没有错,回头等天下彻底一统。

首节上一节112/14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