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土血裔,轮回诸天 第111节

  是夜,汴京城,皇宫。

  赵顼建个新皇宫搬出去的计划最终还是没能成功,而是由后希对原来的皇宫进行适当改造,去掉铅汞之类毒素。

  所以此时皇宫自然还在原址。

  只是翻新了一遍。

  后希在发觉西夏与辽国都已经有所动作,并且开始私下联络的当天,就赶紧回来,告知了赵顼相关事宜,并且还顺带把叛国通敌的家族势力标注出来。

  而赵顼是理所当然暴怒不已。

  不过很快就冷静下来,并且担心询问道:“你确定不会玩脱了吧,真的能应付得了辽国和西夏两国的联盟吗?”

  “确定不需要提前将这些叛国的抓起来,万一出什么岔子可怎么办啊?”

  后希无疑是相当有信心的,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父皇,我保证肯定没问题,我现在唯一比较纠结的一点是在他们入境之前就将他们的主力消灭掉。

  还是索性放纵让他们一路到汴京。

  到时候也好全面清算。

  流放个几百上千万人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咱们也算是打扫干净屋子,方便后面变法改革,父皇您觉得哪种好?”

  “能御敌于外当然还是御敌于外。

  别放纵了,你一放纵我这边就心惊胆颤,真到汴京边上,哎呀,你还是放过我吧。而且哪怕有内应专门给他们开门,这一路过来,也难保他们不会造下什么杀戮,可以减少本朝百姓的死伤。

  还是尽量减少,御敌于外最佳。”

  哪怕赵顼比较信任后希,那他也不打算将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怎么着都得有后手,有万一出了什么意外的后手准备。真放纵西夏辽国联军打到汴京,再怎么有后手准备也来不及了。

  故而当然得在边境迎敌,要是万一扛不住,他这也能紧急调动禁军湘军。

  军队再怎么弱,至少数量在那呢。

  而且他现在不缺钱。

  只要赏金给的够,同时后勤供应充足,本朝七十万禁军还是有战斗力的。

  “那行吧,就御敌于外,反正那些里通外国的家族和势力罪证已经收集了不少,倒也不缺给联军开城门这一条。

  接下来父皇您做好充足的准备。

  之前没有等到官的进士,以及没能考上进士的那些个举人,过段时间应该就会用到他们了。我打算尽可能减少死伤的执行擒贼先擒王策略,到时候需要大量官员接管西夏和辽国的领土,安抚百姓,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后希自己培养的那些手下,目前只能说武功不错,认得几个字,让他们干活杀人打仗可能没问题,但让他们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就属实有些为难人了。

  至少目前还没这个能力。

  只能寄希望于她父皇帮帮忙。

  本朝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等不到官位的进士和举人更是数不胜数。

  但却还得尽量优待他们。

  为的就是防止出现黄巢和张元这等人物,黄巢是谁不用说,张元则是仁宗朝的一个文人,多年殿试未中,最后投靠西夏,为西夏出谋划策,导致宋朝大败,损失惨重,也算帮助西夏打赢了立国之战,成为西夏国的军师以及国相。

  从此之后,仁宗皇帝就改了殿试的规矩,只要走到殿试阶段都能得到进士的身份,不像过去那样还要刷掉不少。

  原因就是张元是在殿试时刷掉的。

  除此之外,本朝对那些落第文人待遇也很好,如果落第次数太多的话,还会给予一个荣誉称号,并且发放俸禄。

  为的就是尽可能将这些个不大安分的知识分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起码不能让他们投靠别的国家,替别的国家出谋划策,又或者造反,当造反军师啥。

  结果就是本朝士族待遇越来越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哪怕秀才的日常生活都不错。

  但是本朝官员已经太多了,多到一个活可能会安排三四个官员,可即便如此,还有大量的举人进士们等不到官。

  年年有人闹,年年得安抚。

  也就最近后希大刀阔斧,抄了不少官员家,将许多官员流放,多了不少官位坑,才安排了些举人进士上岗接替。

  可剩余没地方去的进士举人。

  依旧相当多。

  说起来都觉得好笑啊,实力最弱的大宋朝,竟然拥有最多的储备官员……

  此时听到后希这么说,赵顼当即心情相当激动的追问道:“你确定没有问题吗?真的能够成功覆灭西夏和辽国?

  对对对,是这样没错,如果能够覆灭西夏辽国,那确实会多出很多官位。

  放心,只要你能成功。

  我这边绝对不会拖后腿。”

  “那父皇你做好准备吧,我明天就出发,一定能够赶在两国联军到达边境之前到那。之后我会擒贼先擒王,消灭他们的主力队伍,然后便以此为借口光明正大的反击,彻底覆灭西夏和辽国。

  紧接着便是大理以及那个吐蕃。

  到时候父皇你别忘了许诺,册封我为皇太女的许诺,我可不想走玄武门继承法,我想您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后希自信说着的同时,还没忘了叮嘱她父皇别忘了当初的许诺,如今百官对她的意见越来越大,有一部分甚至宁愿卖国都要灭了她,她父皇这边的压力肯定也不小,所以需要多多提醒一下。

  “你这丫头,天天跟逼宫似的,要不我这皇位直接让给你得了,还玄武门继承法,怎么,让我直接当太上皇?”

  “倒也不是不可以……”

第184章 猜忌,开战即结束

  半个时辰后,后希满意离开,又过了许久,高太后才急匆匆走出来问道:

  “你真打算立她为皇太女?”

  “此举必然天下震动,到时候连你的皇位能不能坐稳都是问题,更何况你又不是没有儿子,不能试试劝劝她?”

  “母后,你没听到,我要是不同意她都要搞玄武门继承法了吗?您不会不知道玄武门继承法,是个什么意思吧。

  她要是真想做些什么。

  无论是我还是您,或者满朝文武。

  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吗?”

  赵顼是真的很无奈,女儿逼着自己要当皇太女,他亲生母亲又逼着自己不让女儿当皇太女,文武百官和勋贵……

  他这皇帝做的自己都觉得窝囊。

  不过很快,他就又宽慰起高太后:

  “母后,不管如何,如果镇国她真的能够覆灭西夏和辽国,然后收复大理以及吐蕃,那么她的功勋做个皇太女绝对绰绰有余,而且有关于传承的事情。

  您也不必太过于担心。

  镇国跟我透露过一点,那就是她的修炼功法,修为越高深越难以孕育出子嗣,修为比她低的根本无法让她怀上。

  修为与她差不多的,也得碰运气。

  但这世上哪有修为跟她差不多的。

  即便真能够跟她差不多,那估计也是个糟老头子了,镇国不可能看上的。

  所以如果镇国没有子嗣的话,百年后皇位还是会回到她弟弟的某个子嗣手里,对于百官,对于她那些弟弟们可能会有影响,但对于我而言其实没多大区别,甚至还能因此沾光成为千古一帝。

  或者说起码堪比太祖太宗,完成了太祖太宗都没完成的梦想,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您就别担心这担心那的了。

  我们全心全意支持镇国,哪怕真有想法,也得等天下一统之后再说嘛!”

  “唉,我就是总觉得,这一切都跟做梦似的,甚至有点怀疑这种借你们俩身体出生的似神似仙,到底能不能算你们的血脉。之前我还一直觉得传说里华胥氏踩了个脚印就怀孕有点离谱,现在我倒觉得这些传说也不一定都是假的。

  就是有点担心,皇后她怀的到底是你的孩子,还是当年的那道紫气……

  古人不在意,但哀家不如古人。

  哀家还是挺在意的!!”

  高太后现在考虑的重点,显然跟她儿子不大一样,她更纠结的是后希到底算不算她儿子的亲生闺女,能力越大她就越觉得,她儿子生不出这样的闺女。

  更像传说中那种感天受孕的。

  但感天受孕能算亲生吗?

  “母后,过继的都能算亲生,又更何况从皇后肚子里生出来的呢,您就别操心了。而且皇后她生出有后土血脉的神人也不算离谱,毕竟皇后的向姓出自神农氏的姜姓,后稷的母亲也姓姜,想来姜氏身上,是带有后土一定血脉的。

  行了,就这样,您没事先回去。”

  赵顼也经历过他母亲这个阶段,就是怀疑后希实际上不是他的亲生闺女。

  没有他的血脉。

  为此他查了很多资料,最后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想法,但应该勉强算释然了。反正只要他认且他闺女也认,那就是他闺女,他父亲不也是过继到了仁宗皇帝的名下,后来才得以继承皇位。

  那关系还没他跟他闺女亲密呢。

  至少他这个闺女,普天之下所有百姓都知道是他的皇后所生,并非过继。

  甚至还是带着祥瑞出生。

  而面对他们母子俩的猜疑,后希其实也没办法,毕竟除非她什么都不做的安安稳稳当个到了年纪嫁出去,毫无存在感的公主,否则但凡想要做点什么。

  就必须得展露出自己的能耐。

  反正她轮回过来,又不是为了追求亲情,况且皇家哪来什么真心亲情啊。

  只要不给她拖后腿捣乱就行。

  如果能给她带来帮助更好。

  ……

  次日,后希就利用土遁术,带着一万多已经达到一流境界的原残疾士兵。

  迅速赶到边界,静待来敌。

  大概等了有三天时间,西夏和辽国联军,这才很没有默契的分别从不同方向进攻,当然,也可能是他们的战术。

  对此,后希的应对方案可谓是相当简单直接,就是带领士兵直接冲过去。

  专门挑将领级别的杀。

  毕竟他们衣服不一样,精气神包括装备啥的都不一样,还是挺显眼的。哪怕他们有不少高手护卫,也挡不住一群一流武者一拥而上,更别说还有后希这个开了挂一般的存在。即便是一群大宗师护着都没用,况且,他们哪有资格请动大宗师保护他们,结果就是没过多长时间,两支军队的领头人物就被杀了。

  并在后希拎着他们的头颅,表示主将已死,副将已死,就连辅将都彻底死翘翘的情况下,纷纷投降。毕竟他们才拿多少银子,将领没死投降要按军令处罚,将领都死光了,投降自然没顾忌。

  面对这些未来属于自己的人口。

  后希稍微精挑细选一番,将当中有屠戮平民,乃至于吃人之类恶劣行为习惯的挑出来,处死并将原因公布。剩下的则是通通俘虏,收缴完他们武器和盔甲后,就让边城的将士收编看管起来。

  后希则是带领手下直奔西夏。

  再然后便是说出去都得被人骂开挂的一路横推,每到一个城池,伸手一挥就能将城池大门摧毁,然后直接进去控制住高层,听话的留一命,不听话的直接杀了,没两天便赶到了西夏都城那。

  但西夏都城再厚再高也没用。

  依旧还是伸手一挥就全部倒塌。

  最终只花了四天时间,西夏便正式宣告覆灭,好在她父皇还算靠谱,负责接收城池和安抚百姓的人,全都快马加鞭的赶了过来,总算勉强跟上了后希。

首节上一节111/14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