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722节

尤其是最靠里面的那间实验室。

约莫二三十平米的房间内,坐着大概十来名研究员。每一个人的桌上都堆着将近半米高的文件,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可以看见明显的憔悴。

作为全国“最大”的可控聚变小型化技术的研究中心,坐在这里的人几乎是当初研究仿星器装置的原班人马了,专精的领域涵盖了从等离子体物理到工程物理等方方面。

然而,这并没有给可控聚变小型化的研究带来任何的优势。

从年初立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研究项目依旧是看不到一丁点儿的进展。

如往常一样,看到窗外天色暗下来的盛宪富,像是打卡似得去了一趟咖啡机那边,然后端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

打开电脑调出了从声学研究所那边弄来的资料,就在他打算完成今天的研究计划时,实验室的门忽然推开了,只见一个意想不到人的出现在门口,并且径直向他走了过来。

“我这里有一些东西,”将手中的文件轻轻丢在了办公桌上,陆舟言简意赅地向盛宪富吩咐道,“我希望你能在一天之内看完……如果不够的话,尽量也控制在两天之内。”

一脸懵逼地看了眼陆舟,接着又看了眼桌上的那叠文件,盛宪富下意识道。

“这是……”

“一些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的东西,关于可控聚变的小型化。”扫了眼略显凌乱的实验室,陆舟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另外,关于前段时间你问我的那些问题,现在我可以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了。”

“高温并非实现聚变反应的唯一条件,通过其它方法同样可能做到,只要我们能够确定强相互作用力和电磁力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够找到这样的方法……”

说着,陆舟顺手从桌上拿起了一支记号笔,在旁边的挂着的白板上写下了一串公式。

看着白板上的那几行算式,盛宪富眉头紧锁。

“这是?”

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

“关联电磁作用与强相互作用的算式。”

“事实证明,电磁力和强相互作用力在量子杨米尔斯场的理论框架下,是可以实现统一的。一个月之前我还无法确信这一点,但现在我已经能够用明确的数学式来阐述我的理论。”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盛宪富心头巨震。

“你……成功了?!”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大概一个月之前陆舟才解决了质量间隙的问题,怎么现在连

陆舟想了想说:“算是吧。”

虽然理论物理学界尚且没有认可他关于质量间隙的研究,更没有对他的“强电统一理论”发表任何观点,但这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且不说系统已经认可了他的证明,并且给出了S的评价,对于自己在数学上的能力,陆舟还是有点自信的。

然而“算是吧”这三个字虽然说的漫不经心,但听在盛宪富的耳中,却是如同春雷一般。

压下了心头的震撼,他咽了口吐沫,继续说,“可即便如此……你打算如何将这个理论运用到我们的研究中?”

将理论上的成果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有时候甚至会比创造这一理论更加困难。尤其是理论物理领域,对应用技术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以百年为单位来统计的,就算陆舟成功统一了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盛宪富也不是很看好他能够立刻运用这一理论,解决可控聚变的小型化问题。

“这就是我来这里找到你们的意义,”右手食指轻轻点了点桌上的那叠文件,“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帮助我验证一些目前来看还有些理想化的猜想。”

伸手翻开了那叠文件,盛宪富朝着文件上的内容简单的看了两眼,脸上的表情略微动容。

“这是——”

陆舟点了点头,用认真的语气说道。

“是的,就是你正在研究的‘声致发光’。”

关于盛宪富最近的研究,身为高等研究院院长的陆舟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

包括他从金大声学研究所陈伟忠教授那里弄来的资料,包括他设计之后又废弃掉的几个模型……这些事情陆舟一直都有了解到。

关于声致发光的原理,物理学界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其中几个比较流形的学说有“空气内爆说”、也有“化学键断裂说”……而在这些诸多的说法之中最令人神往的,大概便是“聚变反应说”了。

看着满脸难以置信的盛宪富,陆舟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我知道你失败了很多次,甚至已经打算放弃……但我想说的是,你的研究并非无用,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盛宪富表情苦涩地摇了摇头。

“能做的尝试我都已经尝试过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尝试?”

陆舟向他手中的那叠资料递出了视线。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就在你的手上吗?”

第659章 惊人的实验结果

液体中的气泡在一定声场的驱动下可以稳定悬浮并周期脉动。而在坍缩相时,气泡在皮秒的量级上可以产生百万的体积压缩比和高温高压。当驱动声压足够大,能量积聚便会导致气泡发光,而该现象便称为声致发光现象。

在适当的驱动情形下,声致发光气泡可以保持球状,非线性振动可以精确重复百万或上亿周期。而也正是这样的特性,为相对低温条件下实现可控聚变也提供了一条可能的思路。

此时此刻,金陵高等研究院内。

物理研究所的声学实验室的中央,已经被陆舟领导的可控聚变小型化研究团队临时征用。位于实验室正中心区域的实验桌上,正摆放着一座半径约莫三英寸的透明容器。

整个透明容器被澄澈而粘稠的浓硫酸填满,大功率超声波发生器连接在容器的两侧,各种精密的仪器设备陈列在整套装置的周围,时刻准备着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

由于声致发光的现象是以皮秒级的闪烁发生的,一般实验室相机很难收集到全部的闪光信息,尤其是气泡塌缩到最小的那一瞬间。

为了这次实验,陆舟甚至从金大声学研究所借来了唯一一套“锁相积分拍摄成像实验系统”。

除了一些特殊的声学实验之外,这套系统一般也被用于研究反潜声呐,如果不是看在陆舟的面子上,声学研究所的所长怎么也不可能同意出借设备。

站在实验装置的旁边,已经完成实验准备的盛宪富,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陆舟。

陆舟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开始吧。”

“是。”

首节上一节722/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