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218节

听到这句话,怀特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握住了陆舟的手。

“我向您保证,您一定会看到。”

……

对于星空科技的定位,陆舟的想法是将它打造成一个类似于高通那样的企业,专注于研发,成为工业界的爸爸,至于所产生的收益,也全部投资于科研。

向怀特简单交代了星空科技的发展策略,以及分别和萨罗特教授以及帕西教授接触的任务之后,陆舟便结束了这次会面。

更多的东西,双方可以在工作邮件上继续交流。

将星空科技那边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陆舟便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了正在进行的学术会议上。

或许是因为加性数论头顶的两座大山之一哥德巴赫猜想被解决的缘故,最近加性数论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基于他提出的群构法理论,不少学者在针对华林问题进行研究时,都取得了不少出色的成果。

比如,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博士,在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群构法理论对g()的取值区间进行了讨论。

虽然他给出的取值区间距离求解出最终的数值依旧遥远,但这依然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全场听众的掌声。

对于这一现象,陆舟非常欣慰。

如果仅仅是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除了激动人心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但如果他在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时发明的数学方法,能被更多人领悟,并且用来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那么他发表在《数学年刊》上的那篇论文,才算是真正挖掘了这个世纪猜想留给后人的全部宝藏。

转眼间一个星期的时间过去了,学术会议圆满落下了帷幕。

站在伯克利分校大礼堂的讲台上,年迈的弗朗西斯先生如往常一样,用他温和而稳重的声音,向礼堂内的青年学者们做了自我介绍,同时念出了开场白。

“……非常感谢诸位参加这场数学交流会议,也很感谢派克公司、特斯拉集团……等企业的赞助,”念了一长串名字,弗朗西斯老先生推了推眼镜,向台下的年轻学者以及伯克利分校的学生们笑了笑,继续说道,“接下来是本次学术会议,最佳青年报告人奖的颁奖。人老了容易忘事儿,为了怕最后搞忘记了,我还是放在现在说吧。”

对于弗朗西斯先生的自我调侃,台下响起了善意的笑声,并送上了鼓励的掌声。

在这轻松的氛围中,弗朗西斯先生清了清嗓子,用抑扬顿挫地声音宣布道,“本次学术会议的最佳报告人是——”

“来自普林斯顿的薇拉·普尤伊!”

台下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站在陆舟的旁边,薇拉那张白皙的俏脸,唰地一下变成了红色。

惊喜来的太让人意外,以至于她根本没有做好准备,直到陆舟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才从那冲击性的现实中回过神来。

“去吧,”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陆舟微笑着点头说道,“这是属于你的荣耀。”

“……嗯!”

用感激的目光回应了陆舟的鼓励,薇拉用力点头,小跑着穿过人群,走上了讲台。

看着那消失在人群中的娇小背影,陆舟心中不由欣慰的感慨。

还是年轻好啊……..

陆舟依稀记得,当初他自己获得这个奖的时候,可是兴奋得好几天都没睡好觉。金陵大学向他发来贺电,燕大也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而除了这些荣誉之外,获奖者还有一万美元的奖金。

对于当时的他来说,那一万美元的奖金简直是一笔巨款。

然而,在心中老气横秋地感慨着的陆舟并没有意识到,对于在场的学者来说,他自己才是年轻的那一方……

站在颁奖台上,薇拉的表情有些局促,但比起最初站上讲台的时候,明显进步了很多。

颁奖者是加州大学数学教授,克拉福德奖以及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在伯克利分校任教期间,他有带过薇拉偏微分方程这门课。

将手中的证书郑重地交予了薇拉手中,陶哲轩说道:“恭喜你,薇拉小姐。”

薇拉紧张点头,感谢道:“谢谢。”

陶哲轩点了点头。

不过就在这时,他忽然想到了什么,思索了片刻之后,继续开口道。

“记得一年前的时候,你和我说你很仰慕陆教授的学识,希望我能帮你写一封推荐信。当时我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即便是现在我也是如此认为,但我希望你不要让我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

薇拉微微愣了下,表情有些困惑。

“教授?我不明白您在说什么?”

陶哲轩摇了摇头:“没什么,我只是希望,你仰慕的仅仅是他的学识。事实上,我也很佩服他,他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展现出来的天赋,是我所见过的学者中最出类拔萃的,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很年轻。”

“他的名字大概会被历史铭记,就像那个时代的学者们一样。”

“而你的鲁莽,可能导致一些不好的结果。”

“希望是我误会了,但如果不是的话,我希望无论你对他有什么想法,最好是等到毕业之后再去考虑。”

第295章 事业稳中有进

对于整个数学界来说而言,美国联邦数学学会的春季会议,只是个普通的例行会议,影响力并不是很大,至少比不上欧洲数学学会的年会。

如果有国内大学生在这种会议中取得了最佳报告人奖,对于其所在的大学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挂横幅的事情。但除此之外,便没有人再会去关注这个奖项最终颁给了谁。..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大多数从事纯粹数学方面研究的学者或者数学研究机构,还是会留意投稿在美国数学学会春节会议上的论文。

毕竟数学是天才的领域,80%的杰出成果,都是出在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们身上……

华科院数学研究所,某间办公室里。

靠在办公椅上,向华南院士一边看着打印在a4纸上的论文,一边悠闲地喝茶。

刚翻到其中一篇论文的时候,老先生的眉毛微微挑了挑,忽然笑着说道。

“这家伙倒是闲不住啊,才搞定了一个大项目,又给自己找了件事儿做。”

首节上一节218/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