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95节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了。”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会场内依旧是一片寂静。

没有人起立,没有人举手,甚至没有人吭声。

即使是最刻薄的专家,此时此刻也缄口不语,让人不禁怀疑这里是否真的是MRS秋会的现场。

渐渐的,寂静终于打破。

回过了神来的人,开始鼓掌。

“啪啪啪……”

有了第一个,便有了第二个。

很快雷动的掌声便填满了会场,如同席卷的狂风骤雨。

看着台下鼓掌的众人,陆舟微微愣了下。

让他意外的不是掌声,而是竟然没有人站起来提问。

想到这里,陆舟的表情不禁有些古怪。

姑且……

就当他们全听懂了好了。

反正会议结束后美国材料学会会印刷一本厚的像砖头一样的论文集,如果他们感兴趣的话,自然会把他讲过的东西细细研究。

至于该他做的,他已经做完了。

陆舟向旁边的工作人员示意会议结束。

然而就在他准备拔掉U盘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

“哦对了,差点忘了,PPT还没放完。”

刚才讲的太嗨,差点把“正事儿”给忘了。

陆舟按了下激光笔上的按钮,把PPT剩下的内容快速过了一遍。

“关于改性PDMS薄膜,没什么好说的,这两个半月我这里做了六组实验。分别是1000到2000圈库伦循环之后,电池内部的宏观情况以及微观下负极材料截面的SEM图像。”

这个实验不难,但很麻烦,尤其花时间。

但为了打消工业界的顾虑,这项实验却是必须的。

PPT定格在倒数第二页,停止放映的陆舟,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相信,应该有不少人对这个更感兴趣。”

确实有不少人感兴趣。

当看到2000圈库伦循环之后,那纤尘不染的电池外壳内侧图片时,坐在后排交头接耳了快整场报告会的企业代表们,盯着PPT的眼睛都快直了。

通往新大陆的航线,就画在那张图上,他们梦寐以求的“宝藏”,从未如此接近过。

那里,就是未来。

现在,已经有人替他们指明了航向……

第273章 其实,这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在报告会开始之前,陆舟考虑过很多种情况,唯独没有料到会是这样。

当他离开会场的时候,身后再次响起了掌声,将他送出了门。

其实,大牛们虽然喜欢在MRS会议上撕逼,但即便是撕逼,也是建立在了解的前提上。所谓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点无论是数学学会的会议还是材料学会的会议都是一样的。

陆舟的报告会虽然是锂电方向,但其理论是建立在新兴学科计算材料学上,而这门学科实在是太年轻了,年轻到在座的研究员们别说是深入研究,认真了解过的都没多少。

隔壁的计算化学好歹能找到D.E.Shaw这样的大神,但计算材料学,可能陆舟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发了篇论文,开了场报告会,俨然已经成了这个冷门学科的“标杆”。

即便有人对他的数学模型感到困惑,却也没有人有那个底气站出来。

因为成果摆在这里,而且还是如此大的一份成果。

就好像马芸说自己不爱钱,其它人就算不信也只能闭嘴。

因为成果,是无可辩驳的。

停止了鼓掌,坐在报告厅靠后位置的刘波,盯着黑板装模作样感慨道。

“妙啊……”

然而还没等他说完,坐旁边的李荣恩教授便给他打断了。

“妙你个头,你听懂了?来讲讲?”

被老板给喷了,刘波讪讪一笑,闭上嘴不皮了。

和钱忠明、李荣恩教授不同,他本科读的应化,相比金大物院那些做凝聚态的大佬们来说,数学本来就稍逊一筹。

很明显,老板都没看懂,他还是不装模作样了。

坐在他旁边,钱忠明停下了手中的笔,盯着讲台上的三面写满的白板沉默了许久。

良久之后,他终于感慨了一声。

“很强……”

对这位的态度明显不同,李荣恩教授笑着问:“看懂了?”

“懂了一半,等于没懂。”

钱忠明摇了摇头,合上了笔记本,站起身来。

李教授:“去哪?”

钱忠明:“有几个问题想不明白,我打算去问问他。”

李教授笑了笑,摇头道:“等过两天吧,这两天他估计忙的不可开交,怕是没时间和你讨论这些。”

钱忠明微微愣了下,没明白是为什么。

李教授也不解释,笑着站了起来,“走吧,该到饭点了,带你们去吃波士顿龙虾。至于咱们金大的陆教授,过几天我在带你们去拜访下他。”

这种说法也没错,虽然陆舟目前在普林斯顿任教,但挂着荣誉教授的头衔。虽然有给自家大学贴金的嫌疑,但谁能站出来说,荣誉教授就不是教授了?

至于另一点,不得不承认,李教授确实很有先见之明。

此时此刻陆舟确实腾不出手来,去讨论什么计算材料学的问题。

前脚刚从报告厅里出去,还没走出几步,他便被追上来的人给团团围住了。

“陆舟教授,请问您现在有没有时间,我想和您讨论下关于您刚才在报告会上提出的数学模型。”

“您好,我是DigiLen纳米技术有限公司的CEO,不知道您对材料研发技术总监的身份是否感兴趣?我们可以为您提供年薪一百万美元的薪水,以及5.6%的期权……”

有想和他交流学术问题的,有打算拿高薪挖人的,还有的甚至还打算当场拜师。

一位人美声甜,在材料学这一行绝对是稀有物种的硕士小姐姐,一脸崇拜地抓住陆舟的手。

“陆神!您在普林斯顿有开计算材料学这们课吗?我可以报您的博士吗?我今您就毕业了,我可以加一下您的微信吗?”

看着硕士小姐姐,陆舟有些头疼地说道。

“普林斯顿当然有计算材料这门课,但我是数学教授,主要教数论的。”

小姐姐睁大眼睛,惊讶道:“您不打算开一门计算材料学的课吗?以您的实力,毫无疑问可以成为这一行的领军人。”

陆舟轻咳了声:“虽然我的研究方向包括泛函分析、复分析以及调和分析这些领域,但更具体到应用层面的计算材料学,只是我的业余爱好。在我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前,我暂时不打算拿着还未完善的学说误人子弟。”

虽然知道他有装逼的资本,但那些真正搞计算材料的博士、硕士,在听到了这句话之后,还是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MMP!

你这叫兴趣爱好?

你咋不上天呢?

总之,当陆舟摆脱这些人,已经是半小时后的事情了。

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回到酒店,陆舟冲了个澡清醒了下,然后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下楼,来到了一楼的大堂。

虽然MRS的会场内也有为每位参加海报展示和报告会的学者们提供一份工作餐,但主办方显然不会将陆舟安排在那里。

所有受邀报告人和一些重要嘉宾的用餐地点,都被安排在了会场旁边的五星级酒店,也就是他下榻的地方,必须凭借邀请函才能入场。

之所以会有这种安排,一方面是为了给这些大牛们提供一个安静的用餐环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学术界与工业界一个接触的空间。

毕竟谁也不希望,在谈一笔涉及上千万美元经济往来的生意时,被一些无聊的琐事打断。

到目前为止,工业界的反应虽然有些蠢蠢欲动,但往日的教训使得他们还算冷静。

不过陆舟估摸着,这种冷静应该已经被消耗殆尽了。

果然,就在他用夹子往餐盘里添了一只足足有两个拳头那么大的波士顿龙虾,然后在大堂自助餐饮找了个舒适的位置坐下,立刻有一位足够分量的人物,面带笑容地走过来向他搭讪了。

“您好,陆教授,我是比利时Umicore(优美科)公司的CEO莫里斯·卡罗迪特,请问我可以坐在你对面吗?”

陆舟微笑点头。

“当然没问题。”

坐在了陆舟的对面,卡罗迪特先生礼貌地递出了手中的名片。

“谢谢,这是我的名片。”

陆舟接过名片看了眼,便将它收进了兜里。

毕竟是行业巨头,优美科这家公司他还是有所耳闻的。从11年以无数千万美元的高价收购了磷酸铁锂的专利授权之后,这家比利时的化工巨头便开始进军正极材料生产。

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它便通过与大名鼎鼎材料巨头的美国3M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凭借3M公司的客户资源,以及自身在化工领域的强悍实力,超过日亚化学,成为全球第一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

至于找上门来的为什么是正极材料巨头,而非负极材料巨头,也在陆舟的意料之中。

因为就目前来讲,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以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为主,和锂材料其实没什么关系。

也正是因此,反倒是生产负极材料的化工巨头,热衷于锂电池的研发。

早在15年,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达成锂电研发战略合作协议之后,优美科便一直对锂电这块野心勃勃。

如果工业界淘汰了用了二十多年的石墨负极材料,采用更先进的锂负极材料,毫无疑问在锂材料生产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它,将迎来进军负极材料市场的最佳良机。

至少,无论如何也不能落在老对手日亚化学的后面。

也正是因此,卡罗迪特先生连一晚上也不愿意等,几乎是报告会刚刚结束,便匆匆赶来拜访了陆舟。

如果能直接将专利溢价买下是最好的。

当然,即便收购的价格谈不拢,能尽早拿到专利授权也不错。

毕竟早一步拿到专利授权,就意味着能早一步拿到松下、比亚迪、LG、索尼、三星这些大客户们的订单……

第274章 海外专利授权

首节上一节195/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