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3节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唐志伟也想把这事早些定下来,所以就当着系主任的面,给陆舟打了电话。

“您呼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拨……嘟嘟嘟。”

手机关机?

唐志伟愣了下,皱着眉毛挂断了电话。

“这小子在搞什么?电话也不接,我回头和他说。”

鲁方平一点也不急,这个人才他是要定了!

不说知识量如何,单凭这篇论文的功底,就已经够参赛的资格了。本身数学建模三人队的标准配置就是编程+建模+论文写作,他一个人全能论文写作和数学建模两方面,那这次比赛稳了啊!

至于陆舟会不会拒绝,他更不担心了。

但凡是个大学生,就不会拒绝这样的好机会。

想到这里,鲁方平便笑着说:“那行,这事儿就拜托你了,我还有点事要忙,就不在这儿打扰了。”

“放心,明天之前我就给你答复。”唐志伟摆了摆手说道。

第十七章 论文发表!(为盟主Eddy1414加更!)

要问陆舟现在在干什么呢?

那自然是睡觉。

熬了一整夜,手机早就没电了,回到寝室的时候是早上七点,一进门把手机插上充电线,爬上床倒头就睡。

当陆舟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寝室里空无一人。

感受着腹中的饥饿,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着哈切爬下了梯子,去阳台上洗漱干净,然后穿上衣服下楼,径直前往食堂。

点了碗炒饭加豆浆,坐在偏僻的角落吃着,陆舟取出手机,正准备刷会儿朋友圈。

结果把手机打开一看才发现,唐教授用办公室的座机给他打了十几个电话。

“难道是论文改完了?这……也不用打这么多个电话吧。”

心中感动之余,陆舟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晚餐,迅速端着碗筷去了收残车,马不停蹄地向实验楼的方向赶去。

……

“我打了你一天的电话都打不通,你小子一天到晚到底在干些啥?”坐在办公桌的后面,唐教授先是把陆舟给批评了一顿。

“那个,手机没电,忘了开机。”陆舟挠了挠后脑勺。

兼职的事情他并不打算告诉教授,一来是学校原则上不允许大一学生夜不归宿,二来是他不想让这事儿传到辅导员那里,最后又传到他爸耳朵里,让家人担心自己。

好在老唐也没有刨根问底,摘下了鼻梁上的老花镜,把U盘从笔记本上拔掉,放在了桌子上:“你的论文不错,需要修改的部分不多,我也就不厚着脸皮让你把我名字加在书名上了。”

“那怎么行?没有您的指点——”

唐志伟抬手打断了陆舟的话:“行不行我说了算,你的论文我看过,如果那点学术讨论也能够得上共同署名的标准,那署了我唐志伟名字的论文,岂不是得千千万万了?教书是我的本分,别的教授是个什么习惯我不管,但这个不好的风气不能从我这儿开头。如果你真觉得我帮了你一件大忙,也没必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还我这个人情,帮我办件事儿就可以了。”

说实话,一篇SCI而已,到了唐志伟这种程度,早就不稀罕了。而对于陆舟来说,一篇独立发表的论文,却是弥足珍贵的。署自己的名字或许能让他的稿件在审核上享受一定优待,不过对于他而言却不一定是件好事儿。

陆舟诚恳说道:“有什么能帮上您的请尽管吩咐。”

“呵呵,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放心,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唐志伟慢悠悠地说道,“9月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我们院准备和软件院联手拉个正规军出来,我和你们鲁主任商量了下,就决定是你了。”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

陆舟心中微微诧异。

这玩意儿他倒是听说过,据说国家奖项的含金量相当高了,高到了某些公司的HR拿到了你的简历,甚至会因为这个奖项把你的简历多看两眼的程度。

只是……

对于传说中的数学建模大赛,他也仅仅是听说过而已。

现在都6月中旬了,距离9月底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的时间准备,真的没问题吗?

陆舟小声提问:“我能回去考虑下吗?”

唐教授眉毛一瞪,伸手就按在了那U盘上:“还考虑个什么?这么好的机会你还要考虑?那行,你现在先回去考虑个够,这U盘就先放我这儿,等你考虑好了再回来拿!”

看着老唐蛮不讲理的模样,陆舟哭笑不得道:“可是唐教授,这种比赛我完全没参加过,您让我代表院里去参赛,我这要是坑了您……”

参赛是没问题……

可输了我不想背锅啊!

“我都不担心,你怕个什么?”唐志伟哼了声,停顿了片刻后,用缓和的语气继续说道,“你也别把这比赛想得太难了,放心大胆的上就行了,以你的能力绝对够,这一点我可以肯定。”

唐教授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自己要是再不答应,那未免也太不识抬举了。

其实仔细想想,参加这样的竞赛对自己肯定是有益无害。唯一让陆舟犹豫的因素无非也就一个,那便是担心竞赛培训可能耽误自己打工的时间以及完成系统任务的进度。

暑假他已经打算留校,尽快把系统的等级刷起来,至少得把数学刷到LV1,要不其他学科跟着都是零蛋,实在是太难受了。而除了刷任务之外,其余的时间便是兼职,毕竟不只是暑假期间在学校的开销,还有下学期开学之后的生活费。

仿佛是看穿了陆舟那财迷的心思,唐教授笑了笑,慢悠悠地说:“数学建模大赛虽然不设奖金,可咱学校是有奖励的。能拿到国一的小组,不但有一万块钱奖金,而且奖学金优先评定。”

“唐教授,我考虑清楚了,请让我代表院系出战吧!”陆舟一脸认真地说道。

唐教授憋着笑,把保温杯放在桌子上,摆了摆手,“那名我就给你报上去了,周六你来一趟这里,和你的队友见个面。就这样,别忘了。”

“是!”陆舟斗志昂扬地说道。

一万块钱奖金!三人平分那也得三千多啊!再加上8000块的国家奖学金,这加起来都得上万块了。

对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可对于卡上只有三千块的陆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再次谢过唐教授之后,陆舟拿着U盘返回了宿舍。

这会儿天已经有些黑了,除了刘瑞还在教室复习数分之外,史尚和黄光明两个已经回来了,此刻正坐在电脑前紧张刺激地打团。

虽然也想加入他们放松放松,可想到自己还有正事儿要做的陆舟,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一闪而逝的念头,把笔记本抱到床上,连上寝室的wifi后,准备上传论文。

经过一番纠结,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美国纽约大学courant数学科学研究所的机关刊物《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作为投稿目标。

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可以省掉一笔不菲的版面费。

不过相对的,他可能得排一段时间的队。

打开网页,填写作者信息和邮箱,花了大概十几分钟搞定了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陆舟总算是到了最后一步,点选上传论文。

状态显示“Submitted-to-Editoria-Office”,意思是稿件已经送往编辑办公室,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某个审核编辑看到他这个小透明的论文稿……

伸了个懒腰,陆舟正准备靠在床上躺一会儿,忽然间,手机微微震了下。

本以为是那个叫陈玉珊的学姐又有数学题目要问自己,可解锁屏幕打开一看,却是一封邮件。

看到邮件标题的瞬间,陆舟愣住了。

他几乎怀疑自己看错了,忍不住小声默念。

“……怎么可能?”

是太平洋对岸发来的版权授权协议书!

也就是说,他的投稿已经进入到了所谓的“proof”流程!

虽然各个期刊的规则不一样,但大多数都是在接受稿件之后才会发送授权协议,而这个过程需要一天到两周不等。

也就是说,他的稿件在一瞬间完成了插队,直接呈现在了期刊编辑的电脑中……

这难道也是系统的力量?

陆舟咽了口吐沫,在电脑上打开邮箱,下载了邮件中的协议书,按照要求签署了授权协议,将电子档寄回了邮件中给出的地址。

等待了大概五分钟,他刷新了投稿的网页。

【Under-Review】!

陆舟感觉自己心脏跳的有些厉害。

这意味着他的文章已经通过了技术编辑的格式审查,即将由专业的学术编辑进行审稿,也就是进行所谓的外审!

一般人第一次投稿都会在技术编辑那个地方卡个几次,不过因为老唐帮他修改过论文的缘故,这一关他似乎一次通过了。而至于接下来的外审,将是整个SCI投稿中最严格,也是最漫长的过程。

因为一般情况下,学术编辑本身也是忙碌的科研人员,而审稿是无偿的工作且需要耗费许多精力,因此什么时候为学术界无偿贡献自己的力量,都得看审核员的心情。碰到比较磨蹭或者比较忙的,“UR”这个环节卡你一两个月都不夸张!

等待了大概五分钟,陆舟再次刷新了网页。

这次,稿件的状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一幕,陆舟反而松了口气。

虽然系统的力量在一定限度内摧毁了他的常识,不过在最关键的地方似乎又回归了常识的范畴。学术编辑不可能为了这种无偿的工作,时时刻刻盯着自己的邮箱。

看来系统并不能操纵一个人的行为,虽然它似乎通过某种神秘的力量,让他的稿件在规则范围内完成了插队,或许还能让自己的稿件永远出现在学术编辑电子邮箱的第一行,不过这股力量终究还是存在一定制约的因素在里面。

至于这个因素是什么,陆舟暂时还不能确定,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儿。

如果系统真的强大到能够支配一个人的行为,那就太可怕了。

他虽然享受着系统给他带来的知识和各方面的便利,但并不想在某一天变成系统的傀儡。自由是无价的,即便是在拮据的时候,他也是如此认为。

当然了,要是UR这个最终环节,能在数分考试之前完成就好了……

-

(感谢Eddy1414的盟主打赏!!!)

第十八章 逼死强迫症的100经验

陆舟也没想到,自己无心中的想法,竟然一语成谶。

就在周六数分考试的前一天,他的电子邮箱里收到了审稿通过的邮件。

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登上网页,陆舟怀着激动的心情输入了账号密码,只见投稿状态那一栏,果真变成了【Cpleted-accept】!

即,编辑对作者的稿件相当满意,决定接受稿件。

刷出来这个状态的话,如果不出意外,论文将在本出版社这个月或者下个月的期刊中进行刊载,同时被收录进SCI期刊数据库***全球数学界的研究人员查阅引用。

心中充满了激动,陆舟深呼吸了一口气,反复默念了好几遍平常心,才算是平静了下来。

一般来说,能直接跳过【Revise(修订)】环节的,那都是技术界的大牛。哪怕是一些老教授,偶尔也会因为一些小的瑕疵甚至是学术编辑近乎神经质的要求,被打回稿件反复修改个两三次。

跳过了这个环节,无疑说明了自己的论文已经牛笔到了审稿员连毛病都挑不出来的程度。

当然了,八成的功劳还是得归系统,系统爸爸亲自给出的论证过程要是还能挑出毛病来,那尼玛那审稿员才真是牛笔上天了。

至于论文的格式和遣词,有唐教授把关,肯定是没问题的。不说发表过多少篇SCI了,人家本来就是国内几个著名数学期刊的审稿员,这方面的经验自然是没话说的。

看了眼床下的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数分,陆舟把笔记本电脑放在了床边,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进入了那藏于意识深处的系统空间。

再次睁开眼,入目一片纯白。

陆舟轻车熟路地走到了那全息面板前,选中了任务的图标。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请宿主再接再厉。】

首节上一节13/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