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26节

第173章 一张寻宝图

“WTF?!”

看到站在台上的那人,坐在雪城大学研究团队中的凯瑞拉,惊讶的眼睛瞪大,下意识地爆了句粗口。

坐在她旁边的布鲁诺斯教授皱了皱眉,问道。

“怎么了?”

“没什么……”

咽了口唾沫,凯瑞拉慌忙地伸手去找笔记,掩饰了自己那一瞬间的失态。

然而,她心中的惊讶,却是没有任何改变。

她怎么也无法想象,这才一个月不见,他竟然已经站在了那里。

这种反差,对于同样身为实习生的她来说,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

另一边,坐在爱德华·威滕老先生旁边的罗文轩,也是诧异地看着讲台上,心里的震撼一点儿也不比坐在十几米开外的严新觉他们少多少。

罗师兄怎么也想不通,他一个搞数学的,怎么会站在那个地方。

说起来,他真的有参与到实验中吗?

倒是坐在旁边的爱德华·威滕老先生,眼中没多少诧异,反而带着几分饶有兴趣。

显然,他认出了台上的那人。

而此时此刻,他也很期待。

这位曾经在普林斯顿震惊四座的年轻人,在这里又会做出什么惊人的发现。

……

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一双双等待的视线,陆舟深呼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心态放平,不去注意坐在台下的那些大佬们。

然后,他缓缓开口说道。

“自我介绍下,我是来自华国金陵大学的陆舟,很荣幸以一名实习生的身份,参与到这种国际性的实验中,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我才有机会发现到这些有趣的现象。”

知道大佬们根本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陆舟尽可能简短地做完了自我介绍,然后按下了激光笔上的放映按钮,放出了PPT的第一页,迅速进入了正题。

“大概在一个月前,我正好在北区的试验现场,就在对撞机测试1TeV级别碰撞的时候,我在ATLAS探测器上观测到了几个极其特殊的事例。”

说着,陆舟将PPT翻到了下一页,指向了Events/mλλ图像上的几个坐标点,“就在这里,令人惊讶不是吗?我们在750GeV观测到了几个极为特殊的信号。”

坐在台下,彼得·希格斯嘴角咧了咧,虽然没笑出声来,但表情已经是明显的不以为然。

“这就是你推荐的报告人?”

弗兰克笑着说:“没错。”

彼得忍不住调侃了句:“那你有没有跟他讲过量子涨落理论?我和我的学生一般都会讲。”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认为这个发现毫无价值,”弗兰克笑了笑,继续说道,“要赌100美元吗?我敢打赌,他能说服你。”

彼得打量了他两眼。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有自信,但你再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把诺贝尔委员会发给你的奖金输光。”

对于老友的调侃,弗兰克不以为意地笑了笑。

“那可未必。”

……

看到陆舟展示出来的“研究成果”,坐在台下的人不以为然,甚至发出了几声不易察觉的轻笑。

这声音虽然不易察觉,但听在报告人的耳中,却是格外的刺耳。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对于测试轨道时收集到的这点数据并不信服。

几个孤零零的个例虽然看起来突兀了点,但并不值得注意。因为量子力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量子测不准定理”,可以完美的解释这种现象——即,纯粹空间中随机地产生少许能量是可以被允许的,只要该能量在短时间内重归消失。

只有很少几个人,露出了饶有兴趣的表情。

不过,对于这种情况陆舟也是早有预料,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面不改色地说道。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下意识地反应过来,这一定是一段双光子信号,或者是一个在容许范围之内的误差,比如你们认为的量子涨落。”

“所以,我特意找到了12年寻找希格斯粒子时的数据,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一个概率模型。”

说着,陆舟继续按下了放映键。

下一个瞬间,幕布上被密集的公式填满。

事实上,类似的现象早在12年的数据中就已经反映出来过,而且是在ATLAS和CMS探测器上均有出现。如果说这一切只是巧合的话,那这巧合未免也太过刻意了一点。

而这,便是他最大的理论支点!

看了眼身后PPT上展出的这些步骤,陆舟双手撑在了讲台上,用肯定的语气继续说道。

“我再次检查了这一区段的数据,确认ATLAS探测器上双光子道spin2选择条件下,各种变量反应的结果都可以确定,这一能区肯定是有碰撞发生的。”

“而根据我背后的这个概率模型,我可以用肯定的语气说,如果ATLAS、CMS探测器上收集到的数据正确无误,当样本累计到足够数量的情况下,在750GeV的能区上一定会出现一个特征峰!”

“也许它是一种新的且更重的Higgs粒子,也许它是引力子,也许只是一个双光子信号,各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甚至于……”

停顿了片刻,陆舟环视了一眼不知何时开始变得鸦雀无声的会场,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甚至于,它可能便是,我们一直苦苦寻找的最后一片拼图。”

“那颗超对称粒子!”

台下一片安静。

对于这出乎意料的反转,人们的脸上写满了诧异。

原本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个数据毫无价值,但看到了幕布上的论证过程之后……不少人心中都对先前做出的那个下意识做出的结论,产生了一丝怀疑。

如果当样本数量累积到一个足够大的值时,这个特征峰出现的概率高达84.5%,虽然这个特征峰并不一定意味着必然会出现一个全新的粒子,但这已经具备了研究的价值。

这个发现似乎……

有点意思?

坐在会议室地后排,罗文轩诧异地看着幕布上的那些算式,心中飞快地验算着这些算式的正确性。

不过显然有人比他快一步。

这个人,便是坐在他旁边的菲尔茨奖得主——爱德华·威滕。

“他是对的。”笔记本上一字未动,一直盯着幕布上的威滕,点头赞许道,“至少在数学上是对的。”

罗师兄的脸上浮现了一丝诧异,下意识问道。

“您的意思是,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粒子?”

“我可没有这么说,无论是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都不能直接看见微观世界的粒子,”威滕耸了耸肩,笑了笑说道,“能发现粒子的只有对撞机,而我们这些理论家所能做的,也仅仅只是给那些真正的‘寻宝者’描绘寻宝图而已。”

但光是这样,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掌声渐渐响起。

随后从会场的某一个角落,向四周扩散开来,撕破了上一秒的寂静。

听着那如潮水般涌来的掌声,陆舟甚至能感受到自己胸中那颗狂跳的心脏。

情况已经明了。

无论750GeV的特征峰是否意味着宝藏,无论ATLAS和CMS等等探测器的灵敏度,最终能否寻找到这个宝藏,他的坚持总归是让没有错过——或者说提前发现了这一线索。

而对于他个人而言,这一个月来的努力,没有白费掉。

至于更遥远的东西,他暂时没有考虑过。

在一片掌声中,陆舟脸上露出了笑容,捏紧的拳头终于松开。

面对那雷动的掌声,他微微鞠躬。

然后,转身向台下走去。

第174章 转正了

报告会继续进行。

不过,相比起先前那个劲爆的发现,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后面的内容已经没什么可期待的了。

没办法,这一发现实在是太惊人了。

很多人想到了前几年的中微子振荡实验,证明了在标准模型的预言中本应该没有质量的中微子,竟然存在质量!因为这一惊人的发现,标准模型的大厦险些被推.倒。

如果750GeV真的存在一个遗漏于标准模型之外的粒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条线索还真具备这种颠覆性的潜力。

不少人在看着手表,有的人甚至已经悄悄地提前离场,迫不及待地往自己的实验室赶去,准备开始撰写论文,“解释”这种新的粒子和新的物理现象,然后发到arxiv网站上占坑。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发现这个特征峰出现的概率真的有这么高,CERN一定会启动强子对撞机,对这条线索进行实验求证。

如果最终强子对撞机上收集到的数据,证明了750GeV的位置确实有特征峰存在,而最终这个特征峰又被证明为确实是一个新的粒子,这不但意味着“新的物理”,更意味着一个诺贝尔奖!

毫无疑问,这条线索已经具备了押宝的价值。

缓缓放下了鼓掌的手,彼得·希格斯用惊叹地语气说道。

“……难以置信,这就是你和我说的惊人的发现?”

“是的,”坐在他旁边的弗兰克·维尔泽克笑了笑说,“两个星期前我就看过了他的论文,虽然当时这篇论文并没有完成,但那时我就隐约有这种预感,这一定会是一条惊人的线索。”

想了好一会儿,彼得·希格斯开口说:“从数学的角度证明750GeV存在特征峰,你觉得这种可能性存在吗?”

弗兰克笑了笑,说:“我觉得有试一试的价值,不管它正确与否,这确实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你说的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彼得点了点头,从座位上缓缓站起身来,“关于这条线索,我正好也有点儿新想法……那我先回去了。”

弗兰克伸手拦住了老友:“等一下。”

彼得:“还有什么事吗?”

嘿嘿笑了笑,弗兰克搓了搓拇指:“你忘了付钱。”

先前两人打了个赌,弗兰克赌这条新线索一定能引起他的兴趣。

现在来看,这位赌徒明显是赢了。

愣了下,彼得笑骂了一声,将一张皱巴巴的富兰克林扔在了椅子上,转身匆匆走掉了。

……

会场的另一边,看着往幕后走去的陆舟,卢院士哈哈笑道:“这小子有点意思,不愧是我徒弟。”

坐在旁边,严新觉忍不住问:“可是教授,您不是说那是量子涨落吗?”

“我可没这么说过,”卢院士一脸严肃,反驳道,“我只是说,存在这种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大。”

首节上一节126/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