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05节

“然后你查过会议投稿,发现是报告者的即兴发挥,然后登陆arXiv检索发现没有预收录这篇文献,于是你就兴高采烈地拿过来用了?你知道除了会议投稿还有会议记录这种东西吗?”

吴言脸色涨红。

他又没上台做过报告,哪里知道这些东西,连那些证明过程,都是普林斯顿学术交流网站上几个大神讨论整理出来的“枪版”,他顶多是消化了一下。

知道隐瞒没有任何意义,吴言试图对导师狡辩:“我又没有在期刊上或者arXiv上发表论文,顶多只是我突然来了灵感……”

“你很庆幸没有在arXiv上投稿,所以你觉得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即便不用道歉也能蒙混过关?不管怎么说,我建议你抽空回一趟奥克兰,处理一下你学籍的事情吧。”

吴言愣住了,刚想问这句话什么意思,电话那头便响起了忙音。

嘟嘟嘟……

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冷汗顺着背后往下爬。

电话掉在了床上,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只剩下绝望。

哈里斯教授让他回去解决一下学籍的问题。

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这是……被开除了?

门被推开,经纪人走了进来。

杨风一进门,看到吴言的脸色,愣了下,立刻问道:“……你怎么了?”

“我的导师,”吴言面容苦涩,“……我可能被开除了。”

杨峰愣了下,随即恨铁不成钢地喷道:“你还管屁的导师啊,你真准备滚回新西兰搞你的数学去?你搞一辈子的数学,有你代言一次广告赚得多?有钱了你还怕没学历?”

吴言想了想,觉得经纪人说的也有道理。

很多富二代出国镀金不就是这个套路吗?虽说国外大学奉行宽进严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点机会也没有。实在不济,找个奥克兰社区大学,花钱包装一下也不是不行……

深呼吸了一口气,他勉强镇定下来,问道:“我们现在怎么办。”

道歉是不可能的。

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一个沉默寡言的学霸是他的人设,一旦他的人设崩塌,对于他的事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而相反的是,就算他的学术生涯终结了又怎样?他的演艺事业才刚刚开始!更何况他本身水平就那样,就算不被主流期刊列入黑名单,他多半也没有那个能力在上面过稿。

“节目已经被整改,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能救你。”李东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你把论文尽快整理出来,然后在国内找一个普刊提前发表了,我们打一个时间差,只要你的论文比他的先登刊,那这个成果还是你的……还有,记得在步骤上和他区别一下,比如改一改他的步骤。你是最强学霸半决赛的MVP,凭什么只许他想出来不许你想出来?”

吴言被这个点子吓了一跳,没想到他的经纪人比他还疯狂。

“这怎么改?整个论文的最大的亮点就是他利用扑拓学原理对筛法理论进行了重新定义,这个地方根本绕不开……”

杨风恨铁不成钢道:“你是猪吗?你和我说个屁的数学,我又不懂那玩意儿!我让你改改步骤,你可以顺着他的思路来,但没必要照搬,比如改个几个字母什么的。咱们一口咬定是个巧合,顶多同时证明,你管学术圈干什么!你的阵地是网络,是娱乐圈,重要的是事实吗?”

吴言顿时想骂一句你特么才是猪,你当数学论文是高考作文吗?这种改法一查重准歇逼了。

然而要让他想一个更好的办法,他也想不出来了。

其实他自己的心里,未尝没有一点侥幸,就如他最初的那一丝侥幸一样。

泽尔贝格教授于95年发表的那篇论文他也看过,如果找个没节操的普刊先抢滩登陆了,到时候再一口咬定是自己原创的,谁能说清楚?

只是两个“天才”,刚好想到一块去了……

不管学术界是否信服这个解释,至少他能给自己的粉丝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了。而粉丝才是他的根本,就算节目被停播整改,只要他的粉丝们还在,过段时间未尝不能东山再起。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是总能如他所愿。

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捅的马蜂窝不只一个。

就在吴言和经纪人讨论着具体实施的计划的时候,一个电话忽然打了过来。

拿出手机看了眼来电人,杨风站起身来,扔下一句“我去接个电话”,便走去了玄关。

“喂,张导。您好您好,节目组那边和台里协商的怎么样了?台里的领导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么大的投资不可能说停就停……”

“自己看看新闻。”

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苍老,以至于杨风一下子差点没听出来是谁。

就在他想问是什么新闻的时候,听筒里已经响起了电话挂断的忙音。

第142章 唱一首凉凉

【你们知道吴言有多努力吗?你们了解他吗?】

【喷子们好好想想,一个25岁的数学博士,年轻有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这种将别人的学术成果据为己有的事情吗?还当众?一道数学证明题,只许你做出来,就不许别人做出来吗?】

【一份会议记录能说明什么?笑了。拿一个写着假洋鬼子签名的会议记录,就能证明咱家言言抄袭了吗?普林斯顿我没去过,但我把证明过程从头看到尾,对比节目中的镜头,根本不一样!】

【还最佳青年报告人,一万美元的奖金丢不丢人。都不够咱家言言代言费一个零头。】

【吴迷们挺住!正义必胜!(拳头)(拳头)】

看着自己转发的那条附带会议记录照片的围脖评论区,陆舟心中感慨万千。

如果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的普通学生。

如果不是在一个权威到无人质疑的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成果。

如果没有这些那些的背景,没有这样那样的人因为各种原因为这件事背书,这件事恐怕还真不好收场。

这让他想起了14年年度学术丑闻,“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事件,一个诺奖级别的造假,险些骗过了全世界,最终以导师的自杀收场。

海外的例子不胜枚举,国内也是一样,比如几年前作为院士候选人的爸爸大学校长……

所幸,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以至于,他甚至都不用自己出手。

此时此刻,看到围脖下面的这些评论,陆舟意外的发现,自己心里竟然一点愤怒的情绪都没有,也完全没有将那些喷子们拉黑的想法。

反而有点……

想笑?

“得了吧,还没喷累啊,你们的言言都凉了,上焦点访谈支持他去吧。”

一直把评论拉到了最下面,看到那些被淹没在高赞评论下面,那些支持自己的声音,陆舟心中一暖,笑了笑,顺手点了个赞。

也不去管那些叫嚣战斗的“吴迷们”,他将电话打给了远在普林斯顿的罗师兄。

那份会议记录很及时,也很关键。

无论如何,他都得对他说声谢谢。

……

张导口中的新闻不是别的,指的自然是人人日报。

这一次,人人日报刊登的社论,题目瞄准的方向指向明确,正是剑指最近热点事件。

《娱乐节目也应当具备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底线,勿将娱乐至死不当回事儿》

可能是前段时间被打疼了脸,这篇社论的言辞犀利,罕见地用上了严厉的措辞,点名批评了最强学霸这一档综艺节目。文中称,一个为了营造节目效果而忽略社会影响,并毫无自知的节目,不但是在愚弄观众,更是对法律的枉顾。

这篇社论一出,立刻得到了各大媒体的转发,在舆情的推动下,顺理成章地被送上了热搜。

人人日报官博,评论区下方,已经炸开了锅。

【握草,我还以为真是那个吴言证明的数学猜想,我当时就纳闷儿了,现在当明星的门槛这么高了吗?】

【现场直播造价,这波操作666】

【真不知道那个吴言怎么有这么多NC粉喜欢,就一个奥大的博士在校生,博士论文憋了一多年都没憋出来。前段时间我还特地问了下在那边读书的同学,人都已经被开除了!】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祝老狗狱中有知,一定会笑出声来。】

【正义的铁锤必胜(拳头)(拳头)】

【好奇这位陆舟究竟是何方神圣,上次华国青年报,这次是人人日报,两次官媒站台背书,此子背后来头怕是不小……】

【……】

随着人人日报的点名,原本还对整件事持怀疑态度的人,纷纷转变了立场。

无论吴迷们如何洗地诡辩,在来自官方的铁锤面前,都是不堪一击。

甚至于,就连一个抱团的地方都找不到。

因为当她们去寻找吴言的围脖时,诧异地发现,这个人已经消失在了她们的关注列表中。

有人在他被封之前,将他最后一条围脖截图发了出来。

【我吴言,绝对不可能抄袭。我拥有五百万粉丝,我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我的影响力吗?那一瞬间的灵感,让我在白板上写下了那些算是。我不明白,就因为我也做到了,却没人相信,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这样。那些指责我的人们,你们在迫害的,是一位科学家……】

即便是最后,他也不愿意承认。

不得不说,他的求生欲确实很强。

只是可惜,这求生欲似乎用错了地方。

对于这样的结局,除了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根本没有人同情他的遭遇。

在如山的铁证面前,身为一个成年人,他必须为自己带来的恶劣社会影响而付出代价。

……

事件发生之后,很快在各大高校中引起了热议。

除了低调处理,避开风头的苏省电视台之外,几乎所有其他媒体都在报道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二人。

燕大校园。

一男一女并肩走在通往图书馆的林荫小道上。

这时候,一名记者从后面追了上来。

“您好,请等一下……请问,您是13年冀省高考状元魏文同学吗?”

魏文停下脚步,看了眼那个记者。

“是的,怎么了?”

“是这样的,我们电视台正在做一个校园采访节目,请问最近围脖上热议的吴言和陆舟的著作权之争您怎么看?”

魏文推了推眼镜:“你问我对谁的看法?”

记者笑盈盈地问道:“先说说陆舟吧,听说你们在国赛专家面试的现场见过面,您对他是什么感觉。”

魏文想了想,回答:“一个可敬的对手。”

虽然现在的自己,已经被他远远甩开,恐怕不在配用对手这个词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朝着那个目标努力。

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这个词。

首节上一节105/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